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之玩转新民国 > 第三十九章 两个老狐狸

穿越之玩转新民国 第三十九章 两个老狐狸

作者:火星商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3:26: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宇感到头痛!

这是他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和前面的小战斗不同,面对每分钟都在变化的海量战斗信息,范宇根本就没有办法指挥每一支部队。他只好改变策略,把大部分的指挥权全部下放,他只管大的结果。

比如,他向刚刚从汉中直接到达前线的185步兵团和第7坦克团下达72小时内向北运动到秀林地区设伏。至于部队怎么运动,装备如何运输,范宇都不再过问。72小时以后,范宇立即检查部队到位情况。甚至连攻击任务,比如4个小时内,必须攻占什么地方,范宇也只是检查部队是不是已经完成任务。对于弹药消耗,人员伤亡情况,范宇也是只字不提。一旦未能完成任务,指挥官当场被免职,下放部队,情节严重的,还要被送上军事法庭。一时间,下面的部队感到压力山大。

在范宇的高压下,部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疯狂行军和突击行动。这一举动,自然产生了惊人的结果,战后,有人甚至评价石门战役的前期,几乎就是38军的一次武装赛跑活动。

作为主力团的185团一路披荆斩棘,在坦克部队的协助下,仅仅用了70个小时便赶到了指定地点。当185团团长走到山坡边缘观察地形时,顿时他就明白为什么军部要他在这里设伏了。这里如同一个盆地,条不大的小河穿过盆地中央,公路正是伴河而建。河流进入秀林和流出去的地方都像是一个大喇叭口,只要占据了四周的高低,封锁了“喇叭口”,进来多少敌人一个也别想出去。

盆地里,就是叫做秀林的镇子,有许多民房依着那条不宽的河水修建。几座小桥搭建在其中,把整个镇子连为一体。整个地形,在团长看来,并不适合坦克作战,坦克几乎无法离开中间的那条公路。也不知道为什么,军部会把一整个坦克团派过来协同作战。

可问题是,看样子下面的镇子上,好像有部队进入了。185团团长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下令:“让特务营派侦察兵进入镇子……注意,要穿便装”。

还没等侦察兵出发,炮兵观察员首先发出了警报:敌人!

第14师团的动向一直都在范宇的关注之下,只不过,这些信息其他人无法接触到而已。日军一整个师团有1万多人,加上附属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正如日军指挥官预测的那样,这支近2万人的部队即便是在山区行军,也不可能不露出马脚。在14师团分成4路,行军的路线上,总是有那么1架或者2架双引擎的战斗机飞过。起初,日军非常谨慎,一旦听到飞机马达声,便隐蔽起来。但是这种飞机速度很快的掠过,也没有投弹或者扫射。就算是有时候明明有部队在下面行军,也好像视而不见,快速飞过了。时间一长,日军开始麻痹了,认为这只是一些执行完其他任务返航的飞机。再加上,不断的隐蔽会影响行军速度,师团长最终下令,部队快速前进,不再停留。

因为在最初,他们的任务就是增援战事已经吃紧的娘子关。

可是,行军的路程还未到一半,石门周围却传来了枪声,第14师团开始犹豫了。范宇几乎每场战役,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切断对手的通讯。这一招,让日军叫苦不迭。可是,对这个14师团,范宇好像是忘了他们一般,地面的有线通讯或许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可无线电通讯却未受影响。14师团依旧可以和石门的司令部取得联系,因此他们也很快获得了警告。当然这也不奇怪,范宇手里的无线电干扰设备也就只能在20km范围内起作用。14师团走的是北面通道,而范宇只能从南面挖掘地道设置兵站,中间有着100km的山路,怎么可能完全切断敌方的联系呢?这种战术武器,能在某一处战场上发挥作用就不错了。

在这支部队的使用问题上,师团长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产生了分歧。师团长近藤仁认为,中**队现在已经处于2线作战,若能从侧门痛击之,必定能瓦解其攻势。而派遣军司令板垣征四郎却认为,应该尽快撤回其兵力以挫败38军的进攻。

怎么?对,没有看错,此时的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正是板垣征四郎!他原是被撤职返回本土等待惩罚的,可石门战时一起,他又被重新征召,并迅速委派到华北主持军务,仅仅是因为他是与范宇交过手的,熟悉范宇的打法。

板垣吸取前面作战失利的经验,知道范宇这个人十分精明,善于打伏击。现在,独身在外的第14师团说不定已经被范宇盯上了。还想侧击,自己能全身而退都算不错了。板垣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没有摆出以往的将军的架势,而是苦口婆心的跟第14师团师团长打起了口水仗,试图说服对方。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败军之将,不是自己的直属部队恐怕人家也不会信服。事实也是如此,第14师团的师团长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根本不把这个曾经打了败仗的板垣放在眼里。

2人在空中的电波,无一例外的都被38军军情处截获了。看到这份情报,范宇顿时哑然失笑。这不是开国际大玩笑么?太原娘子关有土肥原,石门有板垣征四郎,这两个家伙都是出了名的老狐狸。怎么同时都跟自己杠上了?

范宇望着3d作战桌陷入了沉思,说不定,前面自己上报的那些作战计划,早就被日军窃取去了。战斗,绝对不能按照前面的计划展开了。

范宇也估计的没错,大名鼎鼎的情报大王土肥原也不是吃素的,他可在娘子关没闲着。范宇前期上报到国防部的那份作战计划,几乎原封不动的放在了他的作战桌前,谁叫这个国家有那么多的汉奸可以利用呢?这份情报,让土肥原极为惊讶,他没想到,一个幽灵部队居然能有这么大的胃口。难道,这还仅仅是一支部队么?别人不清楚,他土肥原可很明白,如此强大的军队,其背后必定有强大的国力支撑。

而从其他渠道收集38军的情报几乎都等于零,甚至连这个部队的历史,中**方都不是很清楚,他们好像就是凭空掉下来的一般。于是,土肥原成立了一支特别部队,专门用于收集战场上38军遗留下来的物品。既然没有办法从别的途径收集情报,只好自己动手了。

一时间,这支秘密的特别部队,充分发挥了“捡破烂”的优良作风。从38军的阵地上,收集大到武器装备,机械零件;小到炮弹壳,罐头盒之类的物品,无一例外的都收入囊中。当这些宝贝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土肥原的面前时,他对这个38军的战斗力评估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这个38军和支那其他部队有着不一样的后勤供应系统,他们的食品搭配合理科学,不仅仅是让士兵填饱肚子,这些食物能快速为士兵们提供热量回复体力,保持士兵的战斗力。每个士兵都配备一个紧急医疗包,一般情况下士兵们可以为自己进行止血疗伤,也就是说,战场救护能力比帝**队还要强。要知道,帝**队里,只配有卫生员,如果伤员在战场上未能得到卫生员的医疗救护,那他就只有流血流死。

38军使用的是7.92毫米的子弹,这是支那中央军军队使用的标准弹药。土肥原甚至一度猜测这个38军其实就是蒋介石秘密组建的一支部队,但是从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来看,连蒋介石也不知道这支部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38军的财政根本就不和中央扯上边。那么,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部队的军费从哪里来?但是,这支部队却在不停的使用新式武器!在近期发生的娘子关战斗中,特别部队捡回了一种子弹壳。这种弹壳口径依旧是7.92毫米,但是它比手枪弹壳要长,却又比步枪弹壳要短,处于中间位置。军事情报部门分析后,给他取名为中间弹药。这种子弹估计射程在400米左右,而从前线士兵口中得知,这是一种自动武器发射的子弹。强大的火力,经常压得帝国士兵抬不起头来,帝国士兵手里的38式步枪与之相比相形见绌。针对这种情况,土肥原下令,所辖部队,不得和38军发生近距离战斗,利用38式步枪射程远的特点,进行远攻(这个命令,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同时,他迅速将这些信息传回了大本营。

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一种新式的武器出现在支那人手中,他们被称为火箭筒。这种武器属于直射武器,威力巨大,支那人用来对付碉堡和地堡,而且显得特别有效。以至于土肥原开始在怀疑,掘壕阵地战,对于应付38军的进攻是否还有效?(当然,大家都知道,火箭筒的主要对付是装甲目标,小鬼子很少集中使用坦克,因此,火箭炮只好用来打碉堡了)

这些武器装备,早已经让土肥原眼花缭乱了,似乎全世界先进的武器都集中在对手身上了,这仗怎么打?土肥原在向参谋本部发送信息的时候,也不忘加上一句:迅速研制相应的武器装备!

这些情报,如果是换做别人,参谋本部一定会呲之以鼻,说不定还会捞个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骂名。可大名鼎鼎的土肥原也这么报告,参谋本部不得不予以重视看,这也导致了三式中型坦克的提前问世。

当然,38军也不是没有弱点,土肥原精明的眼睛也很快从中发现了一些……

本文来自看王

-- by:daaqxius|34328|11312566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