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综]人生大赢家 > 237 东汉末年[Ⅷ]

[综]人生大赢家 237 东汉末年[Ⅷ]

作者:非摩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5: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二年(公元192年)五月,少帝刘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临时兼了高庙使的王允持节绶诏册,册封昭阳君为昭阳王,是有王朝以来的第一位女亲王。

说实话,这个结果在士大夫们看来是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好吧,这是个暂时的缓冲,他们心里很清楚昭阳君做了女亲王,只是她登上帝位的一个过渡,但有这过渡比没这过渡要让士大夫们接受度就上升了一个台阶,自欺欺人到他们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今日竟然也出席了,他现在几乎是清醒的时候少,昏睡的时候多,但昭阳君被册为昭阳王,他这明媒正嫁的丈夫又怎么能不出席呢。不仅如此,昭阳君于受封坛上接受印信时,董卓也被人抬到上面来了。

昭阳君已换上特制的朝服,欲乘风而去的凤凰铺陈在灼灼其华的牡丹花上,凤凰自不必说,牡丹是花中之王,又是国色天香,正迎合了昭阳君那天下无双的容貌,又昭显了昭阳君的地位。只是当两者叠加时,似乎显得有那么些冗余,尽管穿在昭阳君身上,分毫没有夺去他本身的光彩,于繁花从中,凤凰其上,再无第二人。

有此风姿的昭阳君让士大夫们一时讷讷,也只有在心里嘀咕着诸如#知人知面不知心#,#鲜花插在牛粪上#,#窃国者自有天诛#之类的,最后一个似乎就太过了吧,还有原话是这么说的吗?人家的原话分明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吧,不过这也不太重要了,因为这么想的人也只有在心里想想了,只想不说就不要再强求人家了吧,但有句俗语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要不然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王允神情纠结的将册封圣旨和印信在受封坛上交给昭阳君,眼神不自觉的就往董卓那老贼身上飘,瞟了一眼后神情更纠结的看向昭阳君了,昭阳君一派肃然,并没有接收到义父大人纠结的小眼神。

王允心里翻滚,装,又装!

义父大人也是心里苦,这种“我有一个大秘密,但我不能说”的感觉太考验人了。哦,这个大秘密当然不是说昭阳君其实是天下第一表里不一之人,而是吧,此前怎么在称帝上都不退让,偏偏士大夫之流的提出董卓还没死呢时,就退让了,他愿意先被册封为昭阳王。

这不对啊。

王允当时听了以为自己老耳昏花了,可看着其他人也是错愕不已的神情就知道自己没听错,但很快其他人都收起了错愕的神情,而是换上了一副“主公定然还有后招”的神情,就纷纷躬身告退了。

王允:“……”等等,就这样?什么后招你们知道吗?为什么就衬得他像个智障一样?他的官职可比他们都高的好吗。

昭阳君挑起眼尾,风姿天然:“义父您好像非常惊讶,我该问一问为什么吗?”

王允没好气的说:“能不能不要明知故问啊你!”

“我知道了,”昭阳君收回视线,下一刻就解释了,“可不是为着义父您不#白发人送黑发人#吗?还是说义父您就那么盼着您女婿死于非命,让我年纪轻轻就守寡吗?这还真是义父会有的想法呢,想当年义父不就是让我守望门寡吗?现在不过是晚了两年罢。”

王允:“……”合着到头来还是他的错了?还有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董卓那老贼比他还老的好吗?这时候昭阳君又慢条斯理的说了:“谁让我是个孝顺孩子呢,为了以免义父为此事耿耿于怀,导致茶饭不思,活生生的将自己饿死,为人子女的怎么也得满足义父的心愿不是,即便很有可能会和夫婿同归于尽。”

王允选择性听了自己愿意听的,显然他这义女的意思是董卓那老贼会死了,王允这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病。可等啊等,董家就没有传出来董卓那老贼翘辫子的消息,这都到了封王的时候,董卓竟然还堂而皇之的…被人抬着出现了,这是人干事!

王允就这么心理活动在翻滚,但也没耽搁他在授了印信后就下了受封坛,当然神情更纠结就是了。然而,他前脚刚下了受封坛,后脚就晴空一霹雳,这绝对是字面意思,真的晴空下雷霆电击的就直朝着受封坛去了。

天谴!

天诛!

天罚!

老天爷显灵了!!!

这晴空霹雳的时间非常短,在场的众人吓傻了,根本没办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等他们缓冲过来,上面的那样的想法就开始刷屏了。不过脸上的表情还没有跟上趟,不知道是该嚎啕大哭,还是该弹冠相庆……

也说过了好的坏的总是一起来,当晴空霹雳停止时,原本跪在受封坛上的昭阳君就那般施施然的站起来了,朝服上繁复的牡丹花不见了踪影,唯独剩下那只灵越的凤凰,整个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雷霆止,凤凰于飞。

这可比诈尸要震撼太多了,不知是谁喊道:“天择之主!”

这俨然就是最好的解释了,不然你怎么解释人家昭阳君在晴空霹雳下不但没被雷劈死,还缥缈兮更上一层楼了?可不就是上天做出的选择吗?它属意昭阳君做这天下之主。这时候就别说什么子不言怪力乱神了,谁是‘子’啊咱不认识,他们现在就在这怪力乱神现象下,屈从了震撼不止的内心,纷纷跪地,那一声声的“天择之主”就此起彼伏,直到彻底响彻云霄。

“天择之主”的想法已经根植在在场众人的心中,尤其是在知道同在受封坛上的董卓被劈的魂飞魄散后,换句话来说,昭阳君再登帝位已经不会再有人敢反对了,不然那就是和‘天’过不去。

昭阳君从受封坛上一步步走下来,那只剩下凤凰的朝服后摆在阶梯上散开来,上面仅剩的那只凤凰终于和昭阳君相得益彰了。

君临天下。

昭阳君在仅剩最后一阶阶梯上停下,跪在阶梯下的王允咔哧咔哧的抬起头来,义父大人那才叫心悸不已呢,从雷霆响起那一刻他就傻眼了,不知为何原本他选择性不听的“同归于尽说”就在脑海中冒了出来。他理智上告诉他不要信,可妈的现在他家义女和董卓那老贼都一起遭雷劈了,能让他不多想吗?不过神转折也是来得太快就像晴空一霹雳一样,王允大悲过后又是大喜,心脏砰砰跳,现在都没有缓和下来。

王司徒就那么痴愣愣的望着#物竞天择#后生存下来的昭阳君,就在电光火石间,昭阳君俏皮的冲王司徒眨了眨右眼,王允王大人…嘎嘣一声晕过去了。

义父大人关键时刻又掉链子了啊,上次他掉链子把好好的太上皇都给掉没了,这一次呢,等他醒过来天都变了:原本说好的封王典礼,就直接变成了禅让典礼,一应诏册早已经准备妥当了,反正也不必再麻烦第二次了,就这么“将计就计”吧,所以凤袍加身的昭阳君就接受了玉玺,即皇帝位。

御阶下,经受了天之洗礼的公卿士大夫之流,终于含泪接受了这个经由了天择的事实,匍匐在地恭迎昭阳女帝。

全新的时代,终于来临。

等等,是不是有什么人被彻底遗忘了啊?哦,是被雷劈糊劈焦的董卓啊,真要论起来他似乎是女王夫吧。这听起来实在是不堪入耳,再说了昭阳君都即位成昭阳帝了,原先的什么夫为妻纲就根本没什么再进行探讨的意义了。

另外,这就是一众人默契下的结果了,#美女与野兽#的搭配简直是有辱斯文,有辱圣听。就是退一万步讲,他们还是有理的,古往今来可没听说过谁在遭过天谴后,还能再被追谥的。

——说得好像古往今来真的还有其他人遭过天谴一样,也许有谁二愣子的在下雨天到树下躲雨被雷劈了,但那也和天谴的含义不一样么。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的,意思很明确了:董卓那老贼做过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连死都是天诛的,不按律追究他生前的错把他夷个三族什么的,那都是…因为昭阳女帝在这三族中,并且人家还是妻族的缘故。所以说,默契的揭过这一页,迎接新朝罢。

昭阳女帝手下能人众多,办起事来如火如荼,所以当王允醒来时,人家连国号都定好了,改国号为齐,改初平二年为昭阳元年,称昭阳帝!

其余功臣们各有封赏,并大赦天下。

王允这做人家女帝义父的,当然没有被尊为太上皇,但也是封了列侯,着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允当然高兴,可高兴归高兴,但他想着想着就跑偏了:先是从昭阳帝受天诛从受封坛上下来时朝他眨了眨眼,就不能不多想了,那是什么意思啊?再有改国号为‘齐’,这个国号和‘刘’字真的没什么关系吗?这是不是要向汉室致敬啊?

想到这里,王允又想不明白了,他是想往外暗示昭阳君本就是汉室公主的,毕竟这么一来反正都是汉室,那些唧唧歪歪的士大夫们接受度总归是高起来的对吧。可昭阳君,不,现在要称其为昭阳帝了不许他往外暗示这一点,所以现在又弄出这么一个国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女儿心,海底针#?

想昭阳昭阳到,昭阳女帝驾临王家,管家战战兢兢的提醒着王允去接驾,王允才有那么一分他家义女做了皇帝的真实感。等到了前厅了,瞧见他家的妻妾花团锦簇的围着女帝,三个儿子恭谨的候在一旁也是一脸向往,顿时就生出了非常怪异的感觉,这画面真的很像是君王后宫争艳啊,半点违和感都没有,当然除了宫妃们都没有君王长得国色天香。

王允瞧着他最小的那个小妾含羞带怯的神情,再瞧瞧儿子们濡慕的眼神,眉心一跳又是一跳,心中那股怪异感是挥之不去了。等撵走了那群不矜持的,王允抑郁的望了昭阳帝一眼,说出来的话还有点冲:“你来做甚么?”

等话说出口了,才意识到人家是皇帝了,当下就讪讪,刚要起来作揖赔罪,就听到女帝开口了,还是那熟悉的调调:“义父现在是不是特别想一头撞死在柱子上?朕等着呢。”

哈?王允现在特别拿不准昭阳帝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前者还好说,可后者,这是啥?要把他给说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这也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吧!

“看了义父的表情戏,朕现在心情果然明朗多了。”昭阳帝是心情好了,可被调戏的怀疑人生到要去自挂东南枝的王允可就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就往椅子上一坐生起闷气来,他不说话总行了吧!

不知道缄默下地狱吗,王司徒?

“朕并没有怪罪义父御前失仪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说义父会想死一死,原因朕先前也说过了,追尊为太上皇么。朕看义父当时很心动,还以为义父先前在受封坛前那一晕就是要与朕诀别呢,没想到——”昭阳帝的语气里的惋惜溢于言表,听得王允嘴角直抽搐,不过下一刻就被昭阳帝喂了一颗甜枣,“如今朕做了这皇帝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义父这名汇也该换一换了,不如朕封义父您为仲父,也好呼应我们曾经论证过的吕不韦列传。”

这还是盼着他不得好死啊!王允想死的心…还真没有,他表示他才疏学浅,当不起这称号,请陛下收回成命罢!

“义父这么做,该让朕做何评判呢?仲父吕不韦会落个饮鸩自尽的下场,不说其中牵扯的权势制衡,便是一件,他送了嫪毐进宫给赵姬——唔,说起来朕做了个女帝,不日后定也有朝臣会进谏,要朕纳宫妃罢?”现在的情况就有趣了,他本身是男扮女装,他若纳宫妃,那必定是要纳男子,这倒是和他的性向相符。可他若#反其道而行之#说他喜欢女子,似乎这般才真正符合阴阳交合的道理呢。

王允心里一咯噔,不由得脱口而出:“你想我给你找个嫪毐来?”他去哪里找个能有那玩意大的能使转轮之术的嫪毐第二来?

昭阳帝闻言也不说话就盯着又说出这么带色废料的王司徒看,王司徒被盯得脊背发凉,片刻后才听昭阳帝说:“如果不是义父先前就是这般不清不楚,朕都要认为义父昏过去时磕到脑子了呢。”

王允:“……”什么叫不清不楚!这是拿来形容一个人的吗?还有这话就是不仔细分析也知道不是句好话!王允也是大写的苦逼,原先昭阳帝损他的时候,他还能仗着自己是长辈呛声几句,尽管一点力道都没有,但那聊胜于无啊。可现在,人家从昭阳君变成了女帝,他往后要是还敢摆谱,呵呵,信不信他就能被分分钟被分尸了?

其实呢,也没有王司徒想的那么严重。昭阳帝能称帝,他身后那群脑残粉一个个都使了牛鼻子劲,他们可不会容忍任何人对女帝陛下不恭不敬不假,可谁让王司徒是仲父呢,说不得王仲父真的要给昭阳帝寻找嫪毐第二,来他家“毛遂自荐”“自荐枕席”的男儿不知凡几呢。

——唔,这就有点污了…呢。

先不说这以后女帝纳宫妃这优雅与污共存的事,且来说当下昭阳帝以女子之身,得原少帝刘协禅让称帝一事,在天下传扬开来,天下人的反应。

在淮水以南,已被统一,便是又有萌发苗头的青州黄巾军也被击败,降卒三十余万,现如今其中精锐已被收编,曾经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到此再也没有了再兴的苗头了。另外,从昭阳帝还是昭阳君时,当时朝令夕改了董卓颁发下的律令,这件事在当时看来似乎没什么作用,不雪上加霜就已经是庆幸了,可随着关东州郡群阀被打败,政策通达后,就渐渐显出它的“真面目”了;

再又,恩威并施,各州郡牧守只要原本政绩斐然的,即便原先或主动或被动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昭阳帝依旧叫他们留任,当然兵权和政权分离,这无疑是在他们头顶悬了一把锋利的宝剑,稍有做得不好,就等着那宝剑掉下来吧。

现如今更有量身定做的政策来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或许还得再加上那特别有说服力的“天择之主”一事,董卓那大奸臣也同时被天诛了,这无疑是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打了“鸡血”……

总而言之,北方虽不说是安然接受了,不过总体来讲趋向于“逆来顺受”。

但在淮水以南,仍旧是群阀割据的地界里俨然是炸开了锅,这俨然比董卓那老贼笑傲群雄当了皇帝,还让群阀们难以接受。什么狗屁倒灶的“天择之主”,他们全然不认同,但还就有人举一反三了:从南阳不战而怯,往南撤走淮水以南的九江郡的袁术,他认为连区区一女子都能黄袍加身做皇帝,他就更没有理由不自立为帝了,于是就于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此举一出,且不说淮南还心向汉室的能人异士为此所不齿,便是袁术的亲信也是尴尬症犯了,再有在洛阳的已身心都倾向于女帝的士大夫一派更是觉得出自他们这一挂的袁术忘记吃药了吧,而犯了尴尬癌的则是在洛阳转而做了昭阳女帝太傅的袁隗,还有袁氏族人了。

是的,他们还活着。

昭阳帝当时拿他们的生死逗袁绍玩,并没有真的杀了他们。也不知道是当时玩过头了,还是袁术自己已经忘记了他的叔父,他也就没再打听过袁隗以及袁氏族人的下场了。所以说现在是袁术在寿春称帝了,还建了祖祠,供奉了他父亲袁逢,以及袁家的祖先,可他的叔父袁隗还在昭阳帝手下拿着俸禄?

这关系怎么看都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昭阳帝无有不悦,他笑着安抚心里五味杂陈的袁隗:“袁公不必自惭,袁术此举当也是宣告天下人#谁说男子不如女#,朕大抵该为此骄傲罢?”

这果断是反话吧!还有人家袁术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吧,但昭阳帝这么一歪解好像也有那么点意思←这是什么现象?果然女帝有特别同化周围人的独特魅力,瞧瞧这思维都已经有开始跟着跑偏的迹象了,真是喜闻乐见又司空见惯啊。

王允获得免疫力的时间最早,比这更神逻辑以及逻辑死的话他都听了一箩筐又一箩筐了,对此反应寡淡,当然也不能排除他现在心不在焉的因素。至于为什么心不在焉,只能说义父大人现在又开始操心起已为女帝的义女的婚姻大事了,也不对,或许是选面首大业?

他的目光从都亭侯吕布掠到骠骑将军张绣身上,再从张绣身上转移到官列尚书令的郭嘉脸上,这都是跟着昭阳帝的老臣了——吕奉先在昭阳帝还不是昭阳君的时候就情根深种了,而那张绣么,也是昭阳君钦点的大将,郭奉孝更不用说了,都有过“入幕之宾”一说了——王仲父对他们也是知根知底,他心里斟酌了,要是让他们从中选一个做皇后,吕布有勇无谋,又眼里容不得沙子,不好;张绣有已封为平阳侯的叔叔张济,外戚会尾大不掉,不好;郭嘉么,才貌双全,辅佐他家昭阳尽心尽力,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堪为后。

……

……

——嗯,王仲父是此周目的搞笑担当,鉴定完毕。

——再说一句,若论王佐之才的,在那江东还有周郎周公瑾来着;若论国色天香,似乎还有桥公之二女,大乔和小乔……等等,还有谁呢?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