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综]人生大赢家 > 235 东汉末年[Ⅵ]

[综]人生大赢家 235 东汉末年[Ⅵ]

作者:非摩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5: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面说到袁绍所领大军因为袁氏族人的生生死死而起起伏伏,这归根到底是因为袁绍的性格;而因为畏惧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而全都屯兵在酸枣的诸军也是整日里吃吃喝喝,不愿意围困董卓,这归根到底也是诸军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根本就是一团乱沙么,所以注定成不了气候。

但是呢,就在这诸军中有一人则是#鹤立鸡群#,他就是任代理奋武将军的曹操曹孟德,在洛阳传出董卓欲劫迁天子,迁都洛阳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消息并确定了消息为真后,曹操就提议在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陕西,和袁绍的行军一起围困董卓。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都说了大家都是各怀鬼胎,光想吃饭不想干活了。

曹操底下也有能人,他本人也有狼子野心,不,是雄心壮志,在这种说不通其他人的情况下,就独自引军西进。也是时也命也,昭阳君发兵围剿联军,在半路上的袁绍大军以及曹操单独领的兵就先被碾压了。

就像昭阳君曾经和义父大人说的那样,董卓原本就有精锐的凉州兵,他就是靠这支精锐的凉州军入主京师,再有入主京师后又扩充了兵力,手下有能将如吕布、李傕、郭汜张济、徐荣等等,这么一手好牌说糊就糊,还糊成那样实在也是…闻所未闻。

所以说还是那句时也命也,董卓的好牌到了昭阳君手上,就算它原本要糊成浆糊了,昭阳君也能让它绝地逢生,想想当年隋末时隋朝俨然要完,慈航静斋都代天选新主了,无双国师还不是力挽狂澜,把隋朝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现在的局面可没有那时候的糟糕,更何况这次昭阳君还有无双颜值加成,有特殊高涨士气的技巧,所以当两军交战时——

袁绍大军本是讨伐董卓的主力军,可士气方面已经处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里的“三而竭”阶段了,在士气上已经输了不止一个层次了;

再来说曹操单独带领的军队,他遇到的是董卓名下大将徐荣,先不说士气问题,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士兵数量悬殊,再有曹操这俨然是狼入虎口的架势,并且狼在此前还不知道前有虎。以少胜多的战役毕竟是少数,更何况现在还准备不足,在这种情况曹操大败就是很顺理成章的走向了。

以及曹操本人也在交战中中流矢而死,不可谓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满腹雄心壮志也随之尘归尘土归土。

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讽刺的,曹操这有枭雄面相的能人战死沙场了,而那边袁绍这谋而不决,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大半个能人却是带了亲信在弹尽粮绝时,就那么不经意间撕开了一道口子,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一骑绝尘了。

袁绍也不想这么走的,可底下谋臣也是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袁绍一咬牙就这么先走一步了。这领军的大将军都逃走了,相当于军旗倒下,剩下的士卒得知后,顿时“心如死灰”,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了。

而屯兵酸枣的各路联军,被从洛阳出发的大部队,和从后方占据了冀州的张绣带领的大军,给直接包了饺子。在被当饺子馅料包起来的时候,联军首领也就是关东州郡的牧守们悔不当初:要是他们听了曹操的计策,占据回他们原来的要地,而不是集体屯兵在酸枣,那就不会这么被动的被一网打尽了!

唔,或许他们可以到地下去和曹孟德忏悔?

当然,在除了袁绍外,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当初大家起兵讨伐董卓时,除了关东州郡牧守响应外,还有袁绍的兄弟袁术。袁术此时占据了南阳,又有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原南阳太守,归顺于袁术,后来两人两手,又占据了豫州。在联军起兵时,袁术虽然相当不满大家举荐了他家的奴仆袁绍——袁绍是袁家的庶子——为盟主,可他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就指派了孙坚领军屯兵于鲁阳,他在后方供给粮草。

不可避免的,董卓名下的大军和孙坚所领的军队将在鲁阳交战,董卓这边先遣骑兵是名下另一名大将胡轸,胡轸的先遣骑兵袭来时,孙坚正在和部属饮酒谈笑,见此孙坚不慌不忙,仍旧谈笑自若,等到胡轸所派骑兵越来越多时,孙坚才慢慢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的进入城内。

这一招似乎很管用,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斗志旺盛,不敢攻城就撤兵离去。孙坚不战而屈人之兵,底下将士莫不欢欣鼓舞,在欢欣之下难免就会松懈,难道不记得还有个成语叫#乐极生悲#吗?当夜,原本被孙坚这一出“空城计”而吓走的胡轸就卷土重来,大军压境了——心理战真的不止孙江一个人会玩,坐镇洛阳的昭阳君可会玩了,先前就演演戏,玩虚虚实实的就让袁绍为他叔父以及袁氏族人的生生死死而一会哭一会笑的么——在人家将计就计(逗你玩)的计谋下,鲁阳兵全军崩溃,孙坚和十几个起兵突围逃出。

在突围后又来虚虚实实那一套,孙坚平日里常戴一顶赤头巾,在突围后就让他的亲信部将戴上,吸引敌人。唉,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呢,怎么到这里就还再犯呢。不过这招还真起了作用,可惜孙坚刚逃出胡轸的虎口,转眼间就被狙杀了曹操所领之军队,现在又拍马赶到的徐荣给暴力碾压了,将星就此陨落,但也给其子孙策、孙权打下了江东基业,大概吧。

等等,不是说漏网之鱼的吗?孙坚这都“生死道消”了,哪里来的漏网之鱼?唔,这漏网之鱼说的不是孙坚,而是他背后的袁术了:袁术听闻关东联盟被围剿,孙坚也败死沙场,董卓名下各路人马所向披靡,当下也不敢正面应战,当即就带领余下部队撤走南阳,退居到淮水以南的九江郡。理由和袁绍败逃是一样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么。

此时,已经是初平一年(公元191年)八月了,这就是关东州郡群阀联盟讨伐董卓为开端,再以董卓名下各路大将以洛阳为中心往四周扫平盟军为过程,最终又以董卓名下各路大将扫平四合为结局的“初平之战”了。

至此,以淮水为界限往北到隶属于幽州的辽西两郡,以都城第一候选长安为界限往东到渤海湾/东海,囊括了京师洛阳、并州、冀州、荆州、兖州、半个徐州等北方要地,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这样的情况在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看来是始料未及的,是猝不及防的:

说好的联军讨伐董卓那老贼呢?

说好的一路向西攻进洛阳把董卓那老贼大卸八块呢?

说好的邪不胜正呢?

当然也不止党人们这么想,割据在全国各地的群阀尤其是参与了这次联盟讨伐董卓的军阀们也是万万没想到,不仅输得彻底,还将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拱手让人了,更甚者有人还把命交代了,不可谓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么,而作为那高一丈的魔王,昭阳君正居于洛阳,和麾下谋臣们商议着继续北征幽州一事。幽州牧守是刘虞,汉朝宗室,除此之外还有两方割据的军阀,一是占据了辽西郡的公孙瓒,另一方是占据了渤海以北辽东郡的公孙度。

“公孙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而其上峰幽州牧守刘虞以忠厚闻名,公孙瓒对其多有不服,现如今已有反心,他必然想杀刘虞以代之,进而扩张地盘,补足军备。奉孝认为只要稍加挑拨,激化两者的矛盾,唔,可以从刘虞关爱百姓,忠于汉室这两点入手,诱其攻打公孙瓒。不过呢,刘虞虽于政事上见长,但他以及他的部下在领兵作战上并不擅长,而公孙瓒有武才却在士卒数目上不足,两者皆有所长又有所短,一旦打起来必定会两败俱伤。到时候朝廷只要打着安抚的名号入驻,想来就轻松惬意多了。等拿下了这部分幽州,再往东北攻打公孙度——”

郭嘉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弧线,从辽西郡直指公孙度占据的辽东郡,他现在可是凭借着满腔才华,还有进退有度的仪态,一跃成为了昭阳君的入幕之宾,特封为军师祭酒,这就有那么些首席军师的意思了。

尽管在晋封他时,贾诩也被封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之职,官职在他之上,但这军师祭酒之位是特增的,这相对来讲就有那么些更亲近的意思…吧?←相信郭嘉郭奉孝,当时真的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吕布在琢磨回过味来后就险些拿方天画戟在郭嘉身上戳个窟窿,选的位置最好就是那脐下三寸,咳。

昭阳君对郭嘉的分析点头称道,而在侧的贾诩沉吟片刻道:“公孙瓒为人睚眦必报不假,可也很是护短,若要激化他对刘虞的矛盾,也不妨从他亲近之人身上做文章。”

三管齐下么,昭阳君对此并没有异议,至于具体怎么做,自然有贾诩和郭嘉私下里再商议。昭阳君冷不丁就说起刘虞的“忠于汉室”来了:“汉室,汉室。汉室兴,汉室亡,到头来也不过是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么一句罢。”

郭嘉和贾诩对视一眼,贾诩先开口直言道:“昭阳君您若想开辟新朝,摆在您面前的道路可着实艰辛,您为女子便是最大的阻碍。”事到如今,再没看出来昭阳君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那就真的妄为胸有沟壑的谋臣了。对于昭阳君想入主天下这件事,贾诩和郭嘉这等视昭阳君为主公的接受度可比王允这做人家义父的士大夫高多了,尤其是郭嘉。

昭阳君不见丝毫不悦,他也没有任何被“性别歧视”的忿忿不平,反而是轻笑一声:“我知道,再有我也懂你说的阻碍都是来自哪个阶层,无外乎豪族,士大夫罢。可他们阻不阻碍和我要不要,能不能开辟新朝关联实在不大,现在可不是和平年代,谁拳头大谁才是硬道理。另外,百姓们只要能安居乐业,他们才不会在意当政的是女子呢。至于那所谓传扬后世的名声,我一直认为那是胜利者的专属品呢。”

“呵,说得好像我很在乎我死后会得什么样的评价一般。”昭阳君对此看的很透彻,他望向窗外,此时院中桂花开得正盛,簇簇团团,很是鲜亮夺目,他轻悠悠的话却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耳中,“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可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实上,大多数人通常都会被名声所累,凡事都要讲究个正统,讲究个名正言顺,就好比这割据的群阀们,便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号,实际上不还是想推翻汉室,自己做天下之主。只是好像没有了这个过程,等自己做了天下之主就名不正言不顺,就会被全天下戳脊梁骨似的。说真的,真正有那等闲心去戳这脊梁骨,绝对不会包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

当然了,这话也就是昭阳君拿来彰显自身扛得住在他死前那些有闲心戳他脊梁骨之人的“戳”的,换句话说他心理素质也是天下无双的,也要那么些无欲则刚的意味。

也说了这种事不是谁都能安然处之的,郭嘉他们目光深远,也不会为之多困扰,但这时候总会有拖后腿的出来拖后腿。好吧,王鱼目也不是真的来拖后腿,他就是做最后徒劳的挣扎的,都要孤注一掷了,难道就不允许人家蹬一蹬腿吗?

“你完全可以垂帘听政!”王允也是笃定了他家义女是汉室的公主,也就完全没考虑到就汉灵帝那般没出息的,被宦官辖制到都认宦官为父,为母的庸碌皇帝,能养出像昭阳君这样的孩子。虽然有俗语为#歹竹出好笋#,但这真的不科学啊!也是,王允王司徒这种自我宽慰,接受不了其他可能的设定就自己构想出来一种可接受的设定的心理,其实也很好理解,鉴于王司徒本质上就是…金鱼。

昭阳君从书本上抬起头来,望着王允,别人看家是坐着,而义父大人是站着,但从气场来讲,人家昭阳君完胜,单轻飘飘的一眼都会让义父大人心里发虚了。

昭阳君小小的叹了一口气——这叹气的意味呢在“哦,我真的的陪这条金鱼玩吗”和“养只小猫小狗也都有感情了,就勉为其难的陪他玩玩吧”中间——开口说:“正是因为义父您这般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我才没有考虑等我称帝后封您做太上皇呀。哦,当然如果您在那之前就不幸往生了,我大概是不会吝啬追谥您的。”

王允:“……!!”

——曾经有一个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不知道现在去死一死赚个皇帝称号还可不可以?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