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异界大召唤系统内 > 第三十三章 商议

异界大召唤系统内 第三十三章 商议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4:4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北方金国和辽国打得火热,大宋则继续当酱油党、围观众,美名其曰: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总之这些人打仗不行,但论到做文章,一个赛一个的强,朝堂上虽然一派乐观,倒也有些真的忧国忧民,对金国日益强大心生担忧的大臣,但在满朝欢庆的气氛里,这样的声音就像大海中投进一颗石子,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争论,今天总算有了些眉目,赵佶疲惫的从朝堂上下来,其实作为皇帝,他很清楚这些人在争什么,打还是不打,早已有了定论,如今所争的,事实上不过是打下燕云十六州之后的利益问题。

燕云十六州,那可是一块大蛋糕,州府、知县、各级将领,那可都是一个个肥缺,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对此,赵佶没有管,事实上也管不了,只要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削当年檀渊之耻,在自己的皇帝生涯中,留下个收复山河的美名,就足够了,其他的,随这些人闹腾吧。

“陛下,南边儿传来消息了。”一名太监跟在赵佶的身边,低声道。

赵佶闻言点点头,作为皇帝,这个世上能够让他在意的事情已经不多,但却绝不是没有,而且也在南边儿,这无疑是一件很巧的事情。

没有立刻给出回复,而是带着太监,径直来到了御书房,从太监手中接过密信,这太监是他在端王时期就跟在他身边的,忠诚方面,绝对没有问题,所以赵佶的很多事情,都并不避讳这个太监,甚至很多事情,都是这太监在明面儿上操作。

南方的灾情赵佶自然是知道的,但如今举国筹备着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国库的钱,基本上都用在前线上面,对于南方的灾情,自然是有心无力,所以,赵佶很不负责的将这件事情交给南方各州府来做。

他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这次南方大灾,损失必然严重,但与国家大事比起来,这些损失又微不足道,至少在赵佶看来,是绝对比不上北方重要的。

信并不是太长,但赵佶却看了很久,并不是信太难懂,而是信中的内容让他不得不慎重的一字一句去反复体会。

信自然是关于卓傲的,从卓傲迎娶赵灵儿之后,赵佶对于卓傲的关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若非如今全国的重心都放在北伐上,恐怕早在卓傲迎娶赵灵儿的时候,他就将卓傲给法办了。

其实信上的内容,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南方的水灾被解决了,不但没有因为朝廷的冷落而伤亡大增,甚至是历年来在水灾中最小的一年。

单看这则消息的话,这无疑是个让人愉悦的消息,证明自己手下的官吏有能力,但让赵佶面色难看的是,会有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自己指挥得当,上下齐心,甚至解决这件事情的人也不是他的人,或者说,根本不是官场上的人,一个豪绅,一个赵佶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的名字——卓傲!

他有太多的理由讨厌卓傲,但这一次,却绝非为了私情,一个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对臣子来说,是功高震主,对于百姓来说,是声望太大。

他不知道卓傲是如何解决的水灾,但有一点可以很清楚,卓傲在南方民间,已经具备了极高的声望,许多百姓将卓傲当做神来供。

如果卓傲是个大儒还好说,就算声望再高,也不过是士林声望,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威胁不到他的根基,可惜卓傲不是大儒,他的声望,更多的是在百姓之中的声望,赵佶记得,卓傲在武林中也有不俗的地位,这样一个人,如果有心造反的话,以他的声望,在南方恐怕会是一呼百应,一下子,就能让他没了半壁江山!

当皇帝的,若在这方面没有足够敏锐的嗅觉,那他的皇位一定坐不长久,赵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在这方面,有着和其他皇帝一样的政治嗅觉。

怎么办?

赵佶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只觉得一阵不踏实,立刻起兵剿灭卓傲?

如今朝廷最精锐的兵马几乎都压在北方,莫说急切间不可能抽调出来,就算可以,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军队,已经不多,而且两线作战,也绝不是如今朝廷能够承受的。

女娲后裔!

没来由的,赵佶脑海中浮现出赵灵儿的身影,对于赵灵儿的身份,自然早已调查清楚,越是如此,也越是不能自拔。

心头突然蹿起一阵火热,这不正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吗?

有时候,不做一件事情,可以为自己找到一百个借口,但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一个理由便足矣,眼下的赵佶,显然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理由。

“传旨,让蔡相和李相立刻来见朕。”仿佛在心底已经做出了决定,赵佶抬起头,淡淡的说道。

“遵旨。”太监一般都不会有自己的主见,即便有,也最好藏起来,否则命一定不会太久,宫里的主子们,一般喜欢的都是听话的人,也因此,太监也是宫中的黑锅专业户,通常能够名留青史的太监,名声绝对不会太好。

很快,蔡京和李纲被带到御书房,赵佶将那封密信交给两人传看,待两人看完后,才问两人道:“两位卿家对此事有何看法?”

“陛下,这卓傲,臣也有耳闻。”蔡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思索道:“早年不过是一个乡间富户,名下也无太多产业,救灾之饷却不知从何而来?”

救灾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这次灾情严重,几乎波及长江两岸十几个州府,若是往年,这样的灾情要做到这一步,恐怕要清空国库才可能做到,但卓傲一个乡绅,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小土豪,哪来的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来赈灾?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莫说一个乡绅,便是一百个一千个乡绅,都拿不出来,恐怕也只有如今号称商通南北的大宋国第一商贾沈万三,才有这份财力,但根据朝廷的情报来看,沈万三可没有参与进去。

李纲拿着密信,闭目沉思片刻后道:“陛下可是想要剿灭此贼!”显然,虽然政见不和,但对于卓傲的看法,李纲和蔡京一致。

“不错,此非小患,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动摇国本,朕招两位卿家前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赵佶点点头道。

“只是如今,我朝兵力都集中在北方,急切间,恐怕难以调集太多兵马。”李纲皱眉道:“为今之计,当以穏为主,陛下不妨先奖其一个闲职,以慢其心,待我朝北伐成功,再携凯旋之势南下,扑灭匪患。”

“右相此言差矣。”蔡京摇了摇头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若我朝正值北伐之际,那卓傲突然聚众造反,试问何人可治?陛下,臣以为,此事当速断,若拖延时日,待贼势已成,再想剿灭,恐怕力有未逮。”

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北伐之事,臣以为如今金国偃旗息鼓,休养生息,短期内怕是无力再战,我等不妨趁此机会,一举将那卓傲斩杀祭旗,更能助长我****威严!”

“陛下,卓傲不过藓苔之芥,就算聚众作乱,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何苦劳师动众,调动北伐大军。”李纲沉声道:“京中有十万禁军,各地也有府兵,臣以为,只需调集十万大军,再选一员上将,便可。”

蔡京闻言,这一次却没有反驳,他也觉得一帮造反的乱民,实在没必要动用北伐大军,最重要的是,一旦调动北伐大军,可是要消耗钱粮的,如今朝廷国库已经空虚,再调动北伐大军,恐怕陛下要向他们这些臣子伸手了。

“此外,还有一事,陛下不得不慎!”李纲继续道。

“哦?”赵佶闻言看向李纲:“爱卿但说无妨。”

“是。”李纲点点头道:“那卓傲虽有反意,但却为真的谋反,相反,在南方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若朝廷贸然出兵,就是师出无名,枉起战火,恐怕会引来民间的抵触,于陛下名声不利。”

“这个不难。”蔡京微微一笑道:“臣倒是有一计策。”

“爱卿请说。”赵佶大喜道。

“可命杭州知府与两江都督携手暗中寻一条罪状,绞杀卓傲,若卓傲束手就擒,自然一切好说,若卓傲反抗,便是造反谋逆,也给了朝廷出兵的借口。”蔡京微笑道,这种事情,在宋朝并不少见,百姓乡绅名望再大,若惹了朝廷、官府,也是难逃一死。

李纲看了蔡京一眼,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暗鄙夷,却也没有阻止,若不必劳师动众,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也好,就依卿家之言,此次,朕要御驾亲征!”赵佶满意的点点头,豪迈道。

“陛下,不可!”李纲、蔡京闻言不禁大惊,连忙阻止道。

“不用说了,朕意已决!”赵佶挥了挥手,下了最后的决定。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