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异界大召唤系统内 > 第二十四章 争天下

异界大召唤系统内 第二十四章 争天下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4:4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六大派的元气大伤,江湖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蹶不振,但蒙古一方,也因为皇帝还有满朝文武的离奇死亡,陷入权利的角逐之中,皇帝死了不要紧,再立一个就是了,但满朝文武一死,让蒙古高层顿时处于一个权利的真空带,各方领兵将领没有了上司,相互之间,又是平级,谁也不服谁,按照蒙古人的习性,开始为了权利的争夺,而陷入相互之间的攻伐之中。

一时间,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各方蒙古将领为了获得最终的权利果实,开始大肆征伐,本就凋零的民生,变得更加凄惨,再加上六大派的沉寂,这个时候,明教突然强势崛起,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尽占川蜀之地,而后脚步不停,明教都统徐达亲率两万明教精锐,自长江顺流而下,直入荆襄腹地,战舰驶入汉水,在光明左使杨逍和青翼蝠王的接应下,一举攻破襄阳。

这个时候,驻守在荆襄一带的蒙古守军才反应过来,连忙驰援襄樊,想要趁明教立足未穏之际,将明教赶出襄阳。

而这是,张定边、常遇春、赵普胜三人各率一路兵马,趁着蒙古军兵围襄阳,后方空虚之际,三路齐出,以席卷之势,在武当派的协助下,一举攻破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三十六座县城,加上襄阳,竟是在旬月之内,让荆襄之地丢失大半,三路大军破城之后,也不停留,自有人来接手这些攻占县城的政务,出榜安民,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直取围在襄阳附近的蒙古军。

蒙古军首尾难顾之时,徐达却带着人马自襄阳出兵,中心开花,彻底打乱蒙古军的阵脚,四路大军将蒙古在襄阳的守军杀的七零八落,最终在襄阳城下顺利会师。

从明教起义开始,到四路大军顺利会师襄阳,前后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明教已经成功占据了天下最富庶的两州之地,明教声势,自此被推向一个巅峰,同时,也给受战火荼毒的汉人百姓打了一剂强心剂。

随着明教起义成功,就像一个信号一般,整个神州大地,不堪继续忍受蒙古人欺压的百姓不断揭竿而起,起义军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让原本还陷入内斗的蒙古人顿时蒙了,他们竟被一群汉人农夫,给赶的狼狈鼠窜,有心反抗,但一时的镇压之后,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反扑,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义军的行列。

“教主,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我明教声势如日中天,属下以为,我明教是时候再进一步了,臣斗胆,请教主登基大宝,以正我明教之威名,号令群雄。”襄阳,往日的城主府如今已经被改成明教的议事堂,议事堂下,白眉鹰王一脸激动的说道。

就算在此前做了一年的策划和部署,也没想到事情进展的会如此顺利。

“鹰王,你太乐观了。”卓傲摇了摇头道:“有没有想过称帝的后果?”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白眉鹰王理所当然的道,明教是第一支起兵反元的义军,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卓傲称帝,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在明教之中,可有不少。

“打天下可不是江湖厮杀。”摇了摇头,卓傲将目光看向下方的刘基道:“伯温,你来说。”

“是,教主。”刘伯温站出来,微笑着看向白眉鹰王道:“鹰王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教主此时称帝,恐怕等待我们的,不是号令天下,而是群雄群起而攻。”

“他们敢!”鹰王瞪眼道。

“有何不敢?”刘伯温摇了摇头,叹道:“这是争天下,而不是江湖争利,我教虽然强大,但还远远不足以达到压制群雄的地步,一旦教主称帝,群雄岂能心服?要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事关江山社稷,谁又甘愿拱手相让?”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鹰王摇了摇头,他虽然能独当一面,但那是指江湖,放到天下,鹰王的目光还没有那么远。

“很简单。”卓傲微笑道:“高筑城墙,广积粮草,招纳四方流民,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手,摘取果实。”

“这……我明教向来行事光明磊落,此举,是否与我明教教义不合……”白眉鹰王皱眉道。

“鹰王,这是在打天下,不是江湖斗狠,难道非要让我明教弟子流血伤亡,才行吗?”周颠道人摇了摇头。

卓傲和刘伯温对视一眼,摇摇头,默契的没有再多说,如今明教虽然势大,但江湖气太重,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才行。

接下来的两年里,天下烽烟四起,战火遍地,而明教所控制的巴蜀、荆襄却是一派安静祥和,仿佛人间乐土一般,两年里,卓傲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发展工业,召集能工巧匠,专门研发各种利民设施。

同时,因为各地烽烟四起,产生大量流民开始涌向荆襄,卓傲来者不拒,大量接收流民,甚至派人前往各地招收流民。

两年来,底盘虽然没有多大改善,但明教治下的人口,在两年的发展中,几乎是以爆炸式发展,到了第二年年底,人口已经足足是两年前的三倍还多。

卓傲很清楚,这是因为各方诸侯混战,无暇顾及人口的原因,就算有人意识到人口的重要,奈何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来供养这些人口,只能眼看着人口被明教几乎以掠夺式的方式夺走。

经过两年的混战,蒙古人被赶到黄河以北,王保保、赵敏两兄妹在会师之后,死守大都,随后在混乱中,远交近攻,两年来逐步蚕食周边大小势力,终于将义军势力赶出黄河,将黄河以北的低于尽数掌握在手中,同时不断接收自南方逃回来的蒙古人,如今,若只论地盘的话,绝不比明教所占据的小。

到了第三年,明教终于不再沉默,随着江东局势紧张,昔日本是明教弟子,但随着天下大乱,不少各地分舵舵主生出了别样的心思,纷纷选择自立。

此时,正是一名昔日的明教舵主穷途末路之下,希望能够重回明教,救下他一家,对此,卓傲力排众议,命徐达率军渡江救援。

当然,接人是小,最重要的是,明教当了两年的中立派,如今突然要对外动手,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这名舵主的求援正是最佳时机。

江东这两年来,一直战乱不休,大大小小的势力加起来足有十几个,根本无法将长江这道天堑有效的利用起来,徐达率军横渡长江,随后登陆,一路势如破竹,不出半年,在徐达的进攻下,将江东彻底占据,屯兵江边,虎视淮南一带的张士诚。

尽占江东之地,只是一个开始,沉寂了两年的明教,再次向世人露出狰狞的獠牙,常遇春率军出南阳,在川中都统张定边的配合下,攻取汉中,随即两路大军同时转道,合围开封也就是洛阳一带,同时赵普胜兵出汝南,配合徐达,水陆两军夹击张士诚。

这一战中,诸侯惊骇的发现,明教士兵所用的兵器、战甲乃至弩弓,要比其他诸侯强上一截,已经丝毫不逊色蒙古的精锐军队的装备。

这便是卓傲两年来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所研发出来的成果,科技上,完虐诸侯,而且诸侯连年征战,治下百姓的日子并不比昔日蒙古治下好多少,加上卓傲不遗余力的明里暗里向四周宣扬明教治下百姓如何滋润,也使得诸侯在民心上很难占到便宜,张士诚被仓皇赶到淮北,自此,明教势力占据了半壁河山。

不过打到此时,两年来蕴藏的潜力已经耗尽,同时卓傲的地盘也和蒙古正式接壤,同时在中原之地,也出现卓傲的竞争对手——朱元璋。

当初朱元璋随张无忌离开后,半路上却趁张无忌不备,悄悄溜走,躲在山东一带,一边观察天下动向,一边暗中蓄养实力。

当初光明顶议事,朱元璋几乎全程参加,对于明教的计划,自然了然于胸,本想将这个计划透露给朝廷,让朝廷和明教死掐,谁知道卓傲直接出手干掉了蒙古皇帝和满朝文武使得天下大乱,明教强势崛起。

朱元璋虽然知道明教的计划,但他却没有明教的底蕴,只能借着预判,在明教崛起之际,顺势而起,凭借出色的能力,半年内,成功将山东之地收入囊中,更远交近攻,经过两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已是除了明教和蒙古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随着常遇春和张定边攻占洛阳,双方也开始接壤,对于这位曾经的兄弟,竟然背叛明教,明教之中,几乎都是咬牙切齿,朱元璋昔日苦心经营的人脉,早已荡然无存,所剩的,也只有仇恨。

朱元璋趁着张士诚仓皇逃窜之际,伏兵围杀张士诚,接手了张士诚留在淮北的地盘,与明教部队隔着淮河对峙,自此,蒙古、明教、朱元璋相互接壤,隐隐有三分天下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