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内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程曼丽的克孜勒生活

程曼秀带着自己的细软来到了姐姐的寒舍,这间装饰的很精致的小木屋是自己亲爱的同学所有,姐姐和未来的姐夫能住在这果然是得到了他们的提携。

姐姐真是杨明志身边的大红人呢。可惜那两位简单的说了句拜拜就走人了,才刚刚抵达目的地真是一群大忙人。

“他们俩可是闲不住,指不定明天又会有什么新活动。”程曼丽让妹妹做好,在给她倒上一杯奶茶。

程曼秀觉得新鲜,姐姐可真是入乡随俗。这奶茶是咸的,她抿了一口,正巧的肚子咕咕叫。石军和程曼秀相觑一笑。“我看我小姨子是饿了,还没到饭点,媳妇你看她瘦弱的样子,真是应该多吃点肉补一补。”

“去你的,我还没嫁给你呢。”程曼丽笑着推了石军一把,说起来他说的不错,妹妹真是太瘦了。晚上真的得做一顿丰盛大餐犒劳犒劳她。

父亲拜托妹妹带来一包家乡的莲藕,看起来这些是被冷藏过。这只是一般的蔬菜,但对于在国外漂泊奋斗的游子更意味着故乡的味道,而且这莲藕更有象征意义——父母还是爱自己的。

程曼丽蹲下来轻饰这眼泪,有了这莲藕正好炖一锅肉汤。

“姐,你哭了么?”姐妹怜惜,妹妹察觉到了姐姐的异常。

“没有。”程曼丽站起来,说话有些囔囔的。两个人目光对视着,对于她,远道而来的妹妹是这一年来见到的唯一的亲人。

“姐,你还是哭了。”这么一说,程曼丽还是没有忍住。不管怎样她再坚强虚岁也才十九岁呀。两个女孩再次抱在一起,这令一边的石军很是苦恼,难道这就是长时间不能家人团聚的喜极而泣?机场哭了一通,现在又是一通。媳妇哭的梨花带雨的真让人恋爱。

“你们别哭了,家里的食材也没剩多少。阿丽,咱们阿妹过来了,干脆出去逛逛多好,去超市转转。”

“对对对。”程曼丽擦了一把眼睛,拉着妹妹的手腕,“秀儿,走吧,咱们看看你姐我生活的地方。”

三人出了家门朝着克孜勒最大的超市前进。

克孜勒属于高原却不是青藏高原的级别,夏季这里的昼夜温差非常大,到了晚上气温只有十度,正午却有可能突破三十五度。现在正是傍晚时分,西伯利亚的风翻越了萨彦岭吹拂整个唐努乌梁海,弄得程曼秀打了个喷嚏。

“暂时还是忍忍吧,这种气候到了晚上还得穿的厚实一些。”程曼丽见妹妹套了件外套,可惜还是比较单薄。来了克孜勒当然要买一些土特产,这里的羊毛纺织业很不错,品质比国内的好性价比很高。

程曼丽和石军,两人的正式工作是公司的装配。两人也毫不避讳的展示自己手上的茧子,这令程曼秀有些震撼。合着姐姐一个月寄回去三千块,竟然是这么辛劳的劳动所得?三千块钱可都是血汗钱啊。姐姐累么,疲惫么?

“并不累,茧子是无可奈何的,但每个月的收入折合上万人民币,公司也管饭。”她的解释让人长舒一口气。

程曼丽不希望妹妹猜测自己在图瓦这边过得苦,她推着妹妹进了超市。

随着商业的繁荣还有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家最大的超市的货物从一开始的零散,现在愈发的丰盈。俄罗斯的,欧洲进口的,中国进口的,货架上堆放着满满当当。

店长也是与时俱进,超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后,这里已经变成了综合型超市。他是斥巨资盖了新房子,现在每天的顾客都很多,钞票滚滚来。钱都存在了图瓦人民银行,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的实力作为图瓦人都有目共睹,他们和图瓦当局合资的银行对于图瓦当地人优惠也很多,很是信得过。

对于图瓦来说,这个自治共和国最先度过了1998年经济危机,新卢布大家已经普遍认可。

程曼秀很惊讶的发现,这超市里的货架上竟然还有汉语标识。商品的价格也用汉语标识,后面的符号居然是¥。“因为这里的中国人很多,哈卡斯那边来了上千农民到这边种地,咱们的那些同胞的生活物品很多也是来这里购买。”程曼丽解释道。

“还有那些工人,亦或者像我这样的来俄罗斯找机会的。这里的布局也是参考了咱们国内超市,他们不仅收人民币,美元卢布都是要的。”石军再解释一番。

程曼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里居然也流通人民币。当然这儿的消费看起来也挺高的,一听饮料居然十块钱,上面码的文字如同蝌蚪一般。

见妹妹喜欢,程曼丽毫不犹豫的把她盯着看的扔进购物车。“这种饮料的生产商其实你也认识,就是你的同学。饮料是泰国生产,杨明志和杨桃就是大股东。”

程曼秀耸耸肩,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一个比一个的奇。杨家兄妹在这个未知的国度显然很有地位呢,但他们低调中带着张扬,一个比一个疯狂,仿佛他们所在的世界和自己并不一样。

图瓦的特产是五花八门的奶制品,发酵的干酪,酸奶还有浓度极高的纯牛奶,这些产品的源头就来自图瓦当地。

还有被保鲜膜粘好的水果,品种不是很多,毕竟这里还是太冷了。

到了傍晚,俄罗斯人和图瓦人与中国人并无不同,尤其当各个工厂下班后,市民们涌入超市和农贸市场买菜。程曼秀跟着姐姐,她清楚的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还有熟悉的语言。

“咱们的国人在这里真的挺多,还有图瓦人,他们本来就很像我们,如果不是因为语言不同,很容易混淆的。”程曼丽解释道。

石军解释的则更详细,先是早期到俄罗斯淘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涌入待遇更好的图瓦,还有那些建筑工人修路工人,家眷也跟着过来生活。之后上前在哈卡斯种地的菜农受不了那边的贪腐,到了更让人安心的图瓦建立一个个塑料大棚。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了这个几十年前还是中国领土的唐努乌梁海。“本来这里是中国的,可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它从中国分裂出去。历史已经这样我们无能为力,但俄罗斯并不拒绝我们中国人过来生活。”石军说道。

程曼丽点点头,这个历史书上有学到。

石军更专注于买肉,上午宰杀好的肥牛正被冷冻着。牛肉和莲藕炖着好吃,加入土豆可能更好。

原本图瓦这里出产的土豆都是小号品种,质量并不好。随着中国菜农的到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两个拳头大的大土豆,这些经过灭菌处理的马铃薯质量很好,在全俄都受到经济危机干扰导致农业大减产,在图瓦这里农业有了长足发展。

出了超市,程曼丽拉着妹妹钻进一家服装店。克孜勒是个小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的奢侈品店也有,手工艺商店甚至还有传统弓、马具的商店。

转售羊毛绒的店铺很多,很多老板是小作坊,收购羊毛自己生产。这些小手工业者拼不过境内的专业服装厂,只是目前双方的销售方面冲突不大。传统工艺制作的服装鞋帽还有皮草,由于做工时间长制作精湛,价格当然要比较贵的。

就算是夏季,图瓦的晚上还是有真正凉意。石军自掏腰包的在小姨子面前显摆一番,一件羊毛马甲穿在了程曼秀身上。不仅仅是这个,还有一顶牛皮衬里的毡帽,它很具有俄罗斯风情,圆顶绒毛堆着羊毛,后脑勺还有个“羊尾巴。”“这是仿雪貂的,真是雪貂太贵了,姐姐买了实在荷包羞涩。”

程曼秀赶紧摆摆手,“姐姐给我的礼物就是最好的,我哪里有不满意的意思。”

“是啊,因为我们还得买房。我和你姐夫住的毕竟是杨明志他们的宅子,那小木屋不是咱们的终归很别扭。”

两人要结婚,并打算以后都在图瓦发展了,甚至有了加入俄罗斯国籍的打算,那么结婚后需要房子。克孜勒新建的房子价格不是很昂贵,可石军还是打算买个大房子,两人需要钱只得慢慢攒钱。不过由于程曼秀的到来是个大好事,这时候必须要破费一番。

三人满载而归,几辆电动警车从他们身边开过。

这里到了晚上也有人巡逻,搞得仿佛是中国城市常见的夜间巡防队员似的。

“几个月前克孜勒这里也是挺乱的,外来的杂七杂八的人太多,发生了一些暴力事件后弄得人心惶惶,所以本来没有夜间巡逻的现在就有了。”石军解释道。

回到了家,石军是和程曼秀生活久了也学了不少做菜的技巧,三人都会做饭,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饱喝足后,有些微醉的石军哼哼起调子,弄得两个姑娘咯咯笑。

“姐姐,你们的生活真的挺不错的。”程曼秀道。

“是不错,只是妹妹你来了是不是也要跟着他们俩一起走?”

“对,杨明志他们回国的时候我会跟着。”

他们的习惯都是到开学的时候再撤,可惜妹妹不是什么天才。她说的期末考试拿了全校第三出乎自己这个姐姐的意料,但浪费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岂不是要落后了。

程曼秀用实际行动打消姐姐的顾虑,这番就拿出了教科书。作为一个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人,学习的效率是很高的。就算见到了俄罗斯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自己的心还是恒定的——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这次和杨家兄妹过来,明显的是他们有意培养自己。学好了成为人才就是对于他们支持的最好报答。

“那你可要努力了。姐姐无奈失学,来之不易的机会你务必要把握住。我也不希望你有太大压力,保持个平常心,不要总以为自己是个丑小鸭灰姑娘。”程曼丽嘱咐道。

程曼秀目光尖锐的点点头,然后拿起带来的课本自学起来。

明天姐姐要去上班,还得继续拼装着枪械,她和未来姐夫都是业务熟练。明天应该就是宅在这里自学吧,或者杨明志他们会主动过来找?先不管那么多,自学到十一点再睡觉。

然而大清早的,区区早晨六点,户外就响起了喇叭声,接着是窍门的声音,一个熟悉的生意在叫喊。

那是杨桃!程曼秀揉揉眼睛赶紧爬起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