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内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叶卡捷琳堡的老红军

根据计划新的旅程将前往喀山,其次是赶往莫斯科,给予兄妹俩的时间还很长。

因厄尔尼诺现象所致,自从最后一次降雪过后西伯利亚再无风雪,反而温暖季节提前到来,专家预测今年的无霜期时间偏长。西伯利亚不适合种植粮食最大的问题就是漫长的霜冻期,因此在远东和诸如伊尔库斯克这样的城市种植粮食和蔬菜的中国人,他们主要采用塑料大棚技术。

杨桃欣喜的听到了来自克孜勒的消息,新到的中国工人把家乡的那一套精耕细作也带了过来。蒙古人过惯了牧马放羊的粗犷生活,他们这种生活方式急需维生素的支持,所以当中国工人架设起了蔬菜他们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

有汉人的地方就有农田,这是六千年的农耕民族不变的法则。而她自己也要在新的“农田”收获新的“果实”。

翻开俄罗斯的地图大明震撼于她的广大。“从杭州到伊尔库斯克我们飞了几千公里,从伊尔库斯克到克孜勒一千六百公里,从克孜勒到秋明两千公里,现在我们又要前往喀山,又是一千多公里。”

往日从汝宁到杭州他便抱怨路途的遥远,而在俄罗斯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以后不会这样了,这一趟就是去买飞机。

关于买飞机的问题上杨桃强调的是买直升飞机,最好是载重巨大的。而固定翼飞机未来也会买,但基于性价比公司实在没有必要为诸如波音747这样的庞然大物修一个大机场,还是简便的直升机机场符合日常使用。

因此首选目的地就是位于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喀山,米17直升机的一个制造商就在这里。

漫长的旅途依旧由普加乔夫陪伴,同时还有衣冠楚楚的楚华,这一趟依旧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前往。

鞑靼斯坦的历史,这些人就是历史上金帐汗国的后裔,他们曾经统治俄罗斯各公国三个世纪。金帐汗国灭亡后遗民便遭遇俄罗斯人的迫害,但蒙古认留下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法律法规,这样四分五裂的各个斯拉夫公国迅速被莫斯科大公所吞并形成了统一了罗曼诺夫王朝。

车队还是荷枪实弹的向喀山进军,一展图瓦的大旗支在领队的吉普车上,普加乔夫可不希望遭遇沿途各州警方的频繁盘问。

车队越是往西气候越为温暖,期间车队经过了叶卡捷琳堡并在这里耽搁了一天。

叶卡捷琳娜,杨桃很喜欢这个名字,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著名女沙皇。而叶卡捷琳堡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而建立命名,更重要的事这座城市所处的位置,她位于欧亚的分界线。

历史上的叶卡捷琳堡是殖民者冲向亚洲的重要据点,因为这个历史原因该城市被建设的颇为庞大。这里的经济更加繁华人口也更多,但总体看来还是有一种压抑的氛围。

一些中国的留学生在这里留学,兄妹俩偶遇一两个也不想搭讪。同样的这里也是中国倒爷们的集散地之一,城里的华人市场兜售着大批的轻工业产品,有些着实令杨桃大为震惊。

“哥哥你看,这电动车,这不是咱们生产的吗!”杨桃拉着大明走到一个电器商店门口。

大明一眼认出了这电动车上的桃花戳记,还有大写的DX两个字母,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只是卖电动车的老板是个老毛子。

普加乔夫最懂得这是什么情况,德新公司把电动车卖给他,他一转手轻松在伊尔库斯克就卖给第二家,几经转手卖到个俄罗斯的各个大城市。

老板见几位在驻足马上一上去推销起来,他这推销起来不要紧,这些电动车的价格令人咋舌。能令这个老板如此殷勤的原因正是兄妹俩的一双打扮,既然是富人自然要穿着高贵一些,尤其是杨桃头顶的雪貂帽子,现在还镶嵌了宝石。

大明摆摆手自称是旅人谢绝了老板的好意。

普加乔夫笑道:“俄罗斯一直很缺乏电器产品,你们的电动车居然在使用非常耐寒的电池我很惊讶,想必也又是别西卡的杰作。不过能买得起这些的也就是俄罗斯的新贵,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何况这城里和大部分城市一样最多的是穷人。”

华人市场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多,他们用汉语又说有些,而在一些角落也有些穿着厚衣服的乞丐。杨桃的恻隐之心大发,普加乔夫赶紧拦着她,“孩子你很有怜悯心,但是你不可能拯救所有人。”

走着走着大伙便到了中心广场,大伙将乘坐地铁回到中国的领事馆,因为车辆就停在领事馆旁边的宾馆。在城里赚了很久也该回去歇着了,同时顺便在领事馆给家里打电话。

在地铁的通道里杨桃见到两个退休的老人在唱歌,一人还拉动着手风琴,看起来他们和一般的艺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他们的胸前徽章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来往之人行色匆匆,老人面前的盘子里也只有几个卢布硬币。他们唱着苏联时代的歌,“莫斯科保卫者之歌”“告别斯拉夫女人”,杨桃强烈的好奇就站在他们的面前跟着吟唱起来。

两位老人苍老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他们不介意这个异域的孩子跟着他们一同吟唱。

大明看看表时间还早得很,既然妹妹愿意和他们攀谈那就蹲下来好好听听这两位老人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卫国战争,经历了赫鲁晓夫还有勃列日涅夫,我们是活在苏联的旗帜下,可是现在苏联没了。我们这一代的老人都是被苏联解体后的现状给打垮了,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我们仿佛就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我们已经习惯了集体社会,心灵受到很大打击,可我们走不出旧时代。”

“是啊!”另一位老人附和道,“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绝大多数已经去见了斯大林去见了列宁,能或者的也大部分像我们凄凄惨惨。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穷人还有富人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只要你搭着地铁走上两三站很快就能退回到苏联时代。”

“看你们的样子仿佛也不是俄罗斯人吧,你们是从鞑靼斯坦来还是卡尔梅克,你们的俄语说的非常好。”

大明笑了笑:“我们来自中国。两位爷爷,我们的祖父还有我妹妹的祖父,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曾是Communism的战士。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现在苏联没了,她的理念她的大旗将由中国接力。”

两位老人苦笑着拉动手风琴弹奏一曲国际歌,在场的所有人跟着吟唱起来,周围的路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眼神,有些路过的老人也驻足下来,有个跟着哼唱,有的在流泪。

歌曲总有唱完的时候,临走前老人招呼两个孩子停下来。两个老人解下胸口的列宁勋章。“那去吧,我们的生命也没有几年了,列宁的理念或许最合适让你们这些外来的红领巾继承。”

这个时刻大明也没办法拒绝,法理上他确实已经是共青团团员,于是接下了这厚重的礼物。“这个勋章伴随我参加了卫国战争,我的老伙计列夫也是在战争中获得的。既然俄罗斯的年轻人在痛恨苏联时代,这些送给你们就是最好的传承。”

此刻大明想起了在巴季金斯卡亚,那位老爷子也掌握了很多勋章,他也曾经希望卖掉一些换取生活费。看着老人脚边的盘子那可怜的同伴,大明再也站不住。

两位老人的列宁勋章,有一枚发行与1933年,有一枚则是1942年。那枚1933年的最为珍贵,就算是传承大明绝得什么也不给也不对。五千卢布交到老人手上,他们连声道谢。

告别了这两位一行人登上了地铁,大明还回想起刚才老人的话,在地铁上过两三站就能仿佛回到了苏联时代。现在他已经彻底明白这个意思了,苏联的很多东西依旧存在于这个城市乃至国家,基础建设基本都是苏联的,新生的俄罗斯联邦对市容建设几乎没有作为。

回到了领事馆兄妹俩给家里报平安,顺便又和胡老爷子说起来今天勋章的事。

胡卫国年轻之时除了领兵打仗,他也和很多援华的苏联专家谈笑风生建立了深刻的友谊,这列宁勋章的意义他非常清楚。“你们可要保存好这个,尤其是那枚1933年的,这个简直就是稀世珍宝极具教育意义。我就想着,如果你们两个能搜集更多的东西,或许你们可以在老家办个博物馆教育新一代的孩子。”

“好,要是我们能搞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会慢慢送回来。”大明挂上电话,什么博物馆的也就是附和老爷子。

在宾馆的柔软床铺上杨桃已经进入梦乡,大明还在为白天的见闻耿耿于怀。他趴在床上手里把玩着勋章,据说年份越早勋章越珍贵。它不仅仅是一个金属小玩意更是一种精神意志的传承,那个时代的老人们对这个最为喜欢。

老红军们渐渐凋零,联邦的经济一塌糊涂,他们自己都在困难坚守更顾不上那些为这个民族呕心沥血的老人,呜呼哀哉。妹妹口吻中的俄罗斯经济危机几个月后就要到来,现在危机爆发的时间渐渐可以确定,节点就在于俄罗斯的债务到期之时。普加乔夫还有些犹豫,但杨桃断言联邦无法归还债务,其结果就是经济危机,就是卢布疯狂贬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