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嫌疑人的自述 > 第十七章 儿时掠影

嫌疑人的自述 第十七章 儿时掠影

作者:日向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5: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17年深秋,孙昔明回到家乡已有三月有余。

而这三个月里,连续不断出现迷离的案子,令他有些应接不暇了,从未想过,经验丰厚的他需要一口喘息的机会。

他在想,或许是真的桂图春天的到来,往日秋暖气盛,逐渐朔风惊起……

拖着疲惫的身子,慵懒的坐在床头,侧头两目低垂,静静的看着桌边的父亲与他的合照。

满脸微笑的父亲,低眉顺眼的儿子。

他有时不解的喃喃道:“爸,您到底在龙城镇当年发生了什么?让您到死都不愿意说出真相。”

双牙磨搓着,冰凉的手掌无奈的抚过脸颊两侧,鼻翼翕动,伴随着沉重的吸气。

侧过头从孙志明的信封转至拿起桌边父亲唯一留下的手记。他呼了口气,再次翻开。

曾经天真的以为只要回到这里去接触当时的人和事,就可以清楚的明白,父亲去世前死死地注视着他,那般欲言又止的蠕动。

可是他错了,即使他不愿承认。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指向这个人——孙志明,根据他的走访以及排查越来越深入时,得知是他父亲曾经的儿时好友。

但是孙昔明不得不承认他依旧不父亲,因而前人埋藏的再深,或许他也寻不到重要线索,似乎要更加磨练,挖掘更深处。

沉重的书页声像大口喘息的老人,但是一遍一遍的呼吸也终是无果,试图令他回味他父亲曾经清脆未定的青春。

日记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你将我把我自己拉出深渊,而我却不知道你是谁。

到此就定住了。

我和他的相知是于1970年深秋的黄昏。似乎应了那句老话‘秋遇,冬熟’。

我早该知道的,我很期待,也很惶恐。

那天微云悄悄舒展,烫染上銮金嫣红的痕迹,朦胧般的金色轮廓中夹杂着逆流而上黑黝黝的阴影,真正认识了他。

开学的头天,我第一次碰到他。准确来说是学校的小卖部,我检举他偷东西的罪行。

当时他站在我的身旁,离得很近,可以清晰地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

我亲眼看到他的手在摇曳的灯光下在一堆玩具中,来回摸索将其放在自己的衣袖中。

我见到如此正大光明的,不免有些气不打一出来。可能是我有种当警察的料,正气凛然的喊道:“他偷东西了!”

耳边传来周遭嗡嗡的骚乱声。那一次,我瞧着他头皮直冒汗,眼角沁着泪花,泛着慌张的手指头,害怕怒火交织在一块的眼神直直的盯着我。

说实在话,我害怕了。

他无数次喊着:“我没有,不是我偷的!”

周围却一阵唏嘘,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

老板像催促小狗似的将他赶出店门,嘴里说着难听的话语。

他是带着一团红晕,窘迫地跑开的样子,而我所做的一切,在我眼中如流芳百世的英雄为民做了件,锄奸除恶。

第二次,等到我回到班级时,好巧不巧,竟然跟他同一个班,我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孙志明。

而他也知道了我的,陈博远。

放学后的黄昏路上,金灿灿的,影子一个比一个狭长。

他跑到我身后,低声说:“今早你误会我了,我没有偷东西。”

语气义正言辞,我哪能相信,小哼了一声。

他支支吾吾的跑到我面前,将我拦住,“真不是我拿的……那里要是有监控就好了!我是我是帮忙帮他摆玩具,而且那个玩具车我早就有了。”

他日复一日似乎对这件事很放在心上,将近一个星期对我重复相同的话,最后我不耐烦的认同了。

第三次,班级同学有不少丢失了钱财,唯独我从始到终都未丢失过一份。班主任在调查的过程中,锁定了是孙志明偷的钱财。起初的那件事情已经让孙志明在学校闹了不少的风波。而他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看着他呆若木鸡的站在讲台问话,手指尖发着抖,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只是那会儿他从没给我讲过话。

事后我跟母亲聊过,母亲不断告诫我,务必远离他。即使我可以从他那捞到不少好处,还是不情愿但也照做了。现在想来,她一改以往的温柔贤祥,忽然间的肃穆含丝眼底下细微的慌忙乱窜,让我起了疑心。

他孤身一人,而我热闹非凡。

某次终于跟他一块结伴回家时,我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告诉他:“我相信你。”

在高学府中,他告诉过我:“那天的那句话,你把我从封闭的空间拉了出来,让我感受到了阳光。”

而我说:“那也是你先开了个窗,让我将鲜红的玫瑰递给你。”

嘭嘭,嘭

敲门声瞬间充斥于安静的周围,孙昔明拉回了思绪,将日记合上,放在桌边。起身前去开门。

风声似乎听到了日记的呼吁,应风回应,‘咔塔’翻倒在地。

“嘿,孙队,是我呀。”彭可俏皮的眨巴着眼睛,眉毛轻挑,“我给你带了刚煮的肉粥哦。”

她摇了摇另一只手提着的保温杯。

孙昔明先是偷偷的晃了神,开门示意她进来,顺手接过为他专门准备的热粥。

“唉,要不是上头说你身体欠佳,要多休息几天。还想着多拉拉你去看看我们这的风土人情。我就想着是不是龙城镇水土不服?让你给冷着了,所以今天亲自下厨给你煮了粥,也不知道味道咋样……”

彭可边用勺子拌着粥,窑上满满一碗,递了过去,边滔滔不绝的说起。

“第一次?”孙昔明问道。

“啊,哪能啊。”彭可一脸憨态,“我就是之前尝试过,但是做的不成功,嘿嘿嘿。”

粥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内心,孙昔明的嘴角不知不觉中轻柔的拂起。

“回家时还大雪纷飞的,”她张望窗外,“看样子现在小了不少,等会要不要去打个雪仗?话说打雪仗可以舒缓情绪哦。”

眼眸从她红润的脸颊印向零星,飘着些的雪沫子,远看过去,道路两侧栽种的待放红梅枝头,堆着银白的积雪。

“不去了,”孙昔明眼色暗淡,“手艺不错。”嘴角冷冷的勾起。

“啊,好吧,我倒是八成是你觉得这个年纪去打雪仗有违资深的经历?”彭可微微拧眉,趁着孙昔明不冷言冷语,调侃一句后,嘟嘴说:“龙城镇生活的孩子,每到冬天就是打雪仗,似乎他们的童年是由打雪仗而积累起来的。”

男人没有回应,气氛又再次凝结着尴尬。

彭可憨憨乐起来,两颗兔牙显露在外“话说孙队不在的日子里,最近公安局里的狗血案子少了不少呢。”

孙昔明嘴角抽抽,冷哼一声,“怎么说?意思是我倒是成个灾神了?”

彭可显然神经大条,没有注意到话语的不对,“哇,这么说有点像哈,你这么一不来,最近局里倒是出了不少喜事,就比如最近局里的小张和程小弟感觉有好多粉红泡泡啊!两个手不小心碰到一起的小停顿,还有遇到对方想吃的嘛,会互相加一点,哎呀呀……”

孙昔明一脸生无可奈的表情,似乎又早已习惯了她这般神色,僵硬着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应和着眼前泛着痴呆傻笑的女人。

秋末冬至的黄昏,不假思索的迎接起了冬天。两人坐在窗旁,夜色逐渐灰暗,被窗帘划成了几块似的新月,宛如坠落的印记,斑驳了回忆。

他深感已经许久没有这种促膝长谈的感觉了,最后一次也是他离开母亲的时候。他端详着对面的人,眼神闪过一丝久违的舒心,这种感觉本该是,从母亲去世之后,隐埋在心里的。许多年之后,被猛然间与彭可的熟悉感,这让他陷入了一时长长的叹气。

彭可注视着冁然而笑后又长声叹气的孙昔明,眼色涌上凝重,双节触动着扑闪而来,“你为什么要申请调队通知?”

似乎掺杂着质问的声音。

他的笑容一僵,舌尖舔舐着嘴唇,瞳孔有些涣散却有凝聚,眼神看向远方,“有些鸟注定禁锢于笼中,哪怕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耀。”

侧头带着一丝苦笑。

彭可不解,“我不懂,这一生承载着数不清的位置,怎么能一棒子打死呢?再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都打心眼里认可你……”她顿了顿,“我们都需要你。”

画面回忆起从封沉那确认这出乎预料的消息,那种紧绷的心情就像是孙悟空被上天突然压了一把五指山,喘喘不可呼吸。

最后一句话脱口而出,卡在喉咙里的气泡也消失不见了。

孙昔明听着有些心烦,眉毛愈发紧锁。

“你记得吗?我和你第一次见面啊,我是有多么的不甘心,为什么频频空降变强了队长的位置,不过在后来相处中,我发现无论是你的专业知识或是实操反应,都是比我好,比我好了1000倍100倍,我也心甘情愿……我离不开你,大家也离不开你。”一股而来的感性发语充斥着她的脑海,最后一句也充斥了他的脑海。

彭可一口气说完,只觉得心不自觉的颤的厉害,慌张的躲避他黑色的眼眸,移向窗外冷清的风景。嗓音急切,急切到有些沙哑。

孙昔明早该料到的,但依旧还是愣愣的坐在原地,双唇略带紧张地抿着,第一时间想试着缓解安静的气氛,尴尬的四处扫视。

最后被她气鼓鼓的脸颊所吸引,心里想着倒像是个包子,还是个炸气的。

“哧”地笑出了声。

彭可这不就有些冒火了,心想着好心好意跟你说了一大堆,你却不以为然。

“你笑什么?我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啊?”

“哈,说的对,听进去听进去了,”她的神情状态早就戳中了孙昔明的笑点,受气的小白兔,一会儿紧急刹住车,“我知道了,我会好好想想......但有些我始终要缓一缓。”

厨房间。

孙昔明起身将桌上的饭碗整理了一番,清洗完整递给了彭可。

手从下往上停在她的头顶,停了一下,最后拍着她的肩膀,“谢谢。”

两人相约而视,眉目低垂,嘴角轻微勾起。

随后,他回到房间内,站在他父亲相册面前,久久的望着,看着,眉眼之间的摇动似乎更加坚定。

“我不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如果我做了当初和你一样的决定,那我将不再重蹈覆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