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九十六章 宣府总兵:秦良玉!

沉思片刻后,朱慈烺对马祥麟说道:

“马将军,你先下去休息吧,这两天本宫可能有用到你的地方,你先养好精神再说。”

“另外,今天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

马祥麟闻言神色一凛,赶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明白了。”

随后他便离开了。

朱慈烺又看向方正化吩咐道:

“去把薛国观和李邦华请过来。”

这种涉及整个边镇文臣武将的事情,朱慈烺需要和他们商议一下。

方正化闻言,连忙应声道:

“奴婢这就去。”

说完,他也离开了。

李若琏此时手中还拿着那份抄家清单和受贿名单,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问道:

“李若琏,你觉得本宫该怎么处理这群人?”

李若琏没想到朱慈烺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沉思片刻后,他才说道:

“按照常理来说,这群家伙应该一个不留全部杀掉!”

“但臣觉得这样做不妥,因为宣府是边镇重地,如果一下子杀掉这么多的武将和文官,肯定会引起大乱的!”

“所以.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朱慈烺没有说话,因为李若琏担心的事情,也是他心中所想。

片刻之后,朱慈烺缓缓开口道:

“再派一队锦衣卫去宣府,让他们埋伏在宣府附近,拦截所有从山西过去的人!”

“但不要伤害他们,关押起来就可以了!”

山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瞒肯定是瞒不住的,既如此,那只能尽量阻止消息传到宣府了。

然后在这期间,尽快解决掉宣府的八大皇商和那些文臣武将。

李若琏当下也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去吧!”

朱慈烺挥了挥手。

李若琏随即便离开了。

没过多久,薛国观便匆匆抵达了东宫。

他现在每天都待在内阁,与东宫相距不远,自然来的也快。

而李邦华因身在京营,需要稍晚一些才能赶到。

朱慈烺未等薛国观行完礼,便地指着桌上的那些东西道:

“无需多礼,你先看看这些。”

薛国观也不推辞,即刻拿起东西查看了起来。

然而仅仅几眼过后,他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

待他全部翻阅完毕,已是怒不可遏,口中骂道:

“这些混账东西,大明如此信任他们,他们竟敢背叛大明!真是罪该万死!”

“私通建奴,罪不可恕!”

想到自己曾因区区几千两银子被弹劾甚至打入死牢,而这些家伙贪污的银两竟高达四五百万两,薛国观更是气愤难平。

朱慈烺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问道:

“薛阁老,按照你的看法,现在该如何是好?”

薛国观愤愤地说道:

“这些人必须严惩!他们通敌卖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更不足以告慰那些为大明捐躯的将士。”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本宫也知道这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该如何杀这些人?”

“毕竟涉及宣府一百多位文武官员,一旦处理不当,宣府必将陷入混乱。”

“宣府作为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大明的京师也将岌岌可危。”

薛国观听到这话,随即这才冷静了下来。

不过一时半会的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无奈地向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请容臣思量一番再做回答。”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随后,小太监奉上茶水,薛国观喝了一口茶,随后开始来回踱步,苦思对策。

不久,李邦华也赶到了。

他一进门便感受到了这里的气氛有点不太对劲。

和薛国观一样,没等李邦华行礼,朱慈烺便道:

“无需多礼,先看看那些东西再说!”

说着,朱慈烺指了指薛国观刚才放在桌上的东西。

李邦华先是有些好奇,但随即还是拿起桌上的东西看了起来。

下一秒,他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他同样震惊不已!

随即愤怒地骂道:

“宣府这些家伙真是狼心狗肺,竟然暗中资助建奴!真是死有余辜!”

再看看朱慈烺和薛国观,李邦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气氛这么紧张了!

薛国观这会儿还没想到好办法,随即便皱着眉头说道:

“孟暗,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还是想想该怎么杀掉这群家伙吧!”

“毕竟宣府可是边镇重地,如果一下子杀掉这么多的官员,肯定会引起动荡!”

李邦华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稳一些,随后这才说道:

“这些人必须严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宣府总兵和宣府巡抚肯定参与其中,所以他们必死无疑!”

“但剩下的这些人中肯定有些是不知情或被迫的,不能一概而论。”

“总不能宣府这个地方的所有官员都私通建奴吧?”

“真要这样的话,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虽然薛国观对李邦华的这些话有些不满,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李邦华说得有道理。

就在这时,朱慈烺开口了。

“杀多少人暂且不论,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该如何杀?”

“本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宣府的安定。”

“宣府不能出事!”

两人听到这话都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也知道宣府的重要性。

薛国观沉思片刻后说道:

“太子殿下,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派人去接管宣府巡抚和总兵的位置。”

“至于到底要杀多少人,先放一边,总之不能再让他们继续通敌了。”

朱慈烺点头表示赞同,并问道:

“你们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薛国观拱手道:

“有!臣推荐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史可法担任宣府巡抚。”

史可法?

朱慈烺想了想,印象中确实也是个忠臣良将,而且最终也为大明殉国了。

就在这时,李邦华也附和道:

“臣附议!史可法公正无私,且颇有才能,定能整顿宣府的风气。”

两位大臣都同意了,朱慈烺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既如此,就这样吧!”

随后,朱慈烺又问道:

“巡抚的人选定了,总兵的人选呢?”

两人听到这话,顿时就犯难了。

因为他们都是文臣,对武将并不熟悉,再加上现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有能力的武将都被派出去了。

而那些国公、侯爵、伯爵之类的,也都是酒囊饭袋,根本不堪大用。

真要是让他们去了宣府,指不定把宣府祸害成什么样子。

看着两人都不说话,朱慈烺这才说道:

“如果你们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的话,那本宫想推荐一个人。”

这话一出口,两人都颇为好奇的看向了朱慈烺。

朱慈烺则是缓缓说道:

“秦良玉如何?”

薛国观先是一愣,随后问道:

“太子殿下是说四川的石柱宣慰使秦良玉?”

朱慈烺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她!”

薛国观对秦良玉有些印象,而且印象不错,毕竟之前秦良玉可是不远千里前来救驾过的,而且崇祯还做了好几首诗送给她。

不过

秦良玉终归只是一个女人,她能担得起宣府总兵吗?

李邦华这会儿也想起了秦良玉的事迹,随即说道:

“秦良玉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她虽为女将,却不输男儿,依臣所见,比朝廷的那些勋贵们要强上何止百倍?”

“听闻她手下的白杆兵甚至击败过建奴,如果是她的话,臣觉得可以!”

“不过四川距离北京实在太过遥远,一来一回恐怕来不及。”

朱慈烺心中好笑,口中却是说道:

“你们有所不知,父皇早已下令让秦良玉带着白杆兵进京了,现在她距离北京也就三百多里的路程,不出意外的话两三天就能赶到。”

两人听到这个消息,皆是面面相觑,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因为秦良玉进京的事情兵部和内阁都不知道,也就是说这是皇帝越过内阁和兵部私下调动的!

虽然这有些不合规矩,但考虑到大明现在的局势,这些规矩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就这样。

新的宣府巡抚定为史可法!

新的宣府总兵定为秦良玉!

紧接着,李邦华好似又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

“太子殿下,臣认为除了派遣新的巡抚和总兵之外,还得再派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过去,才能稳住那些躁动的士兵。”

“否则,就算秦良玉和史可法真的去了,恐怕也难以掌控那些边军。”

“毕竟宣府的边军向来骄纵。”

朱慈烺闻言,微微颔首,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毕竟史可法和秦良玉从来都没去过宣府,确实得派一个大人物跟着镇镇场子。

随即他问道:

“那你觉得该派什么人去?”

李邦华略一思索,道:

“本来应该派英国公去,但据臣所知,英国公最近似乎不在京城。”

“没错,”

朱慈烺接口道:

“最近辽东那边有件事情需要英国公去办,所以他去辽东了。”

听到这话,李邦华只能又说道:

“那么臣觉得,可以从现有的公爵、侯爵中选一位有资历和胆识的勋贵前去。”

说这话的时候,李邦华自己都有点底气不足。

因为他之前刚说过大明的勋贵们都没有一个女人厉害,现在说这话,明显有点打脸的意思。

打的还是他自己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