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四十二章 蜂窝煤会被人仿造?没关系,反正本宫也不是拿来赚钱的!

至此,该问的问题朱慈烺都已经问完了,他随后说道:

“行了,本宫想了解的事情已然全部知晓,你退下吧。”

“另外,本宫之前派人送了一张图纸到工部,这几样东西都是极为重要之物,你回去之后,务必马上监督工匠打造。”

“打造完成后,尽快给本宫送过来。”

周士朴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应道:

“臣遵命,臣回去之后即刻监督工匠打造。”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

“太子殿下,臣这里还备有一些关于煤炭的资料,是方才特意带来的。”

说着,他迅速从怀里掏出几本小册子,双手高高举起,毕恭毕敬地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小册子,大致翻看了一下,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神色说道:

“你有心了,退下吧。”

周士朴再次躬身行礼,随后匆匆忙忙地退了下去。

虽然他并不清楚朱慈烺要打造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但从朱慈烺的态度来看,这东西应该与煤炭有着莫大的关联。

这种事情他可不敢有丝毫懈怠,必须亲自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过得很快,一番忙碌下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眼看午膳的时间就要到了,朱慈烺此时也没了回东宫用膳的兴致,打算就在皇宫随便对付一口。

当然,他也没打算独自用餐,而是转身前往周皇后的住处。

周皇后见到朱慈烺前来,脸上顿时绽放出欣喜的笑容,连忙热情地招呼朱慈烺一同用饭。

作为崇祯的皇后、朱慈烺的母亲,周皇后自然知晓崇祯前往白云观的缘由。

所以,对于朱慈烺如今在朝中的种种举措,她并未感到丝毫惊讶。

而且在她看来,这或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毕竟这半年来发生的诸多事情都已经充分证明了,朱慈烺才是最适合治理国家、担当皇帝重任的那个人。

并且仔细想来,如今朝廷局势的变化,对于周皇后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崇祯在位时,她贵为皇后。

若朱慈烺登基称帝,她便成为太后。

无论如何,她的尊贵地位都是无可动摇的。

不过平心而论,周皇后还是觉得让朱慈烺当皇帝更为妥当。

毕竟过去十几年的经历让她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崇祯并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更合适的人来肩负起这个重任呢?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吃完午膳,又和周皇后说了些话,朱慈烺这才离开了皇宫。

彼时正值盛夏,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世间万物仿佛都被罩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即便出入都有人抬着,朱慈烺还是热得满头大汗。

所以刚踏入东宫,朱慈烺便一头扎进了郑小妹的房间。

屋内摆放着数个冰盆,冰块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丝丝缕缕的凉意随之在屋内弥漫开来,瞬间驱散了他浑身的燥热。

郑小妹见他进来,赶忙笑着问候。

“太子殿下,您回来了!”

朱慈烺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无奈地叹道:

“这鬼天气,热得人实在难受。”

郑小妹则是体贴地递上一方丝帕说道:

“殿下快到这边来,靠着冰盆凉快凉快。”

东宫之中冰块储备十分充足,每当冰盆里的冰块渐渐融化,便有太监宫女手脚麻利地端来新的冰盆。

朱慈烺靠在雕花拔步床上,尽情享受着清凉,心中忍不住感慨:

还好没穿越成普通人,不然恐怕这夏天他都熬不过去!

此时正值午时,阳光愈发炽热,像金色的瀑布一般毫无节制地倾泻在东宫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焦糊味儿,树叶被晒得蔫巴巴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偶尔有一丝微风吹过,带来的也是滚烫的气息。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一名锦衣卫神色匆匆地赶来禀报道:

“启禀太子殿下,之前您吩咐找寻的东西,现已全部找齐。”

朱慈烺微微起身,透过雕花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庭院中的石板路在烈日的炙烤下泛着刺目的白光,热浪像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翻滚涌动。

甚至远处的景物都在热浪中扭曲变形。

这般酷热,实在让他不愿踏出房门半步。

于是他摆了摆手吩咐道:

“去将那些东西全部堆放到东宫后花园的空旷处,等晚些时候本宫再去查看。”

锦衣卫听到这话,随即领命离开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工部的一位官员也心急火燎地赶来。

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东西,赫然便是朱慈烺之前要求打造的那些东西。

不得不说,工部的办事儿速度倒是快得有些惊人了。

不过转念一想,工部可是汇聚了天下的能工巧匠,更何况他之前画图的时候还写明了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凭着那些工匠的手艺,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若连这点事都办不好,又怎配留在工部?

不过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朱慈烺压根没打算出门,而是命宫人将这些东西抬入了屋内。

随即映入眼帘的,正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三样东西。

也就是蜂窝煤炉、蜂窝煤夹子、以及制造蜂窝煤的蜂窝煤模具了。

这三样东西与朱慈烺记忆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造型更为精美。

工匠们在蜂窝煤炉外层包裹了一层厚实的铜皮,铜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华贵的光泽,一看便造价不菲。

甚至连蜂窝煤夹子也都是使用纯铜制造的。

朱慈烺伸手轻轻抚摸,指尖触碰到冰冷的铜面,不禁摇头轻笑。

这些工匠倒也用心,连夹煤块的夹子都用纯铜打造,而且还送来了三套样式不同的。

不用想也知道工匠们是怕他不满意,所以多准备了两套供他挑选。

不过要是以后都按这般规格打造,普通百姓哪里承受得起?

朱慈烺心中已然盘算好,等到批量生产时,定要将材料换成最为廉价的金属,能用水泥或其他材料替代的,也全部一概替换。

主打一个物美价廉,让百姓都能用上。

就在这时,郑小妹一脸好奇地凑了过来,盯着这些物件打量许久,然后好奇的问道:

“殿下,这些究竟是何物?”

朱慈烺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道:

“等晚上你就知道了!”

说罢,朱慈烺又想到了什么,然后唤来马宝吩咐道:

“让本宫的大舅哥过来。”

马宝领命后,赶忙便跑了出去。

没过多久,郑成功便出现在了门口。

一见到朱慈烺,郑成功立刻拱手行礼道:

“臣参见殿下!”

朱慈烺走上前,笑着说道:

“大舅哥,都是自家人何必这般客气,你每次都这么拘谨倒显得生分了。”

郑成功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一些不好意思的起来。

虽然朱慈烺多次这般说,但在他心中始终还是觉得君臣有别,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

紧接着,朱慈烺也不客气,而是直接吩咐道:

“你即刻在东宫的侍卫中挑选一些机灵的人,让他们太阳下山之后到后花园集合,到时候本宫有要事安排。”

郑成功虽心中疑惑,不知道朱慈烺要干什么,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拱手领命道:

“臣遵旨!”

言罢,转身快步离去。

紧接着朱慈烺又看向郑小妹柔声说道:

“小妹,晚上你安排下人准备些酒水、瓜果,然后送到后花园,本宫到时候用得着。”

郑小妹微微颔首,应道:

“臣妾遵命。”

时间过得很快,没过多久太阳便逐渐落了下去,外面的空气也没有之前那般闷热了。

察觉到这点之后,朱慈烺这才离开了寝宫,然后沿着曲折的回廊,缓缓向后花园走去。

此时的天空已被暮色染成黛蓝色,园中的花草树木在夜色中影影绰绰,空气中难得弥漫着一丝凉意,还夹杂着花草的清香。

一踏入后花园,朱慈烺便瞧见一群侍卫正站在那里,交头接耳的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而摆放在他们面前的,赫然便是制造蜂窝煤的原材料。

这些平日里只知舞刀弄剑的侍卫们,此刻望着这些黑乎乎的东西满脸困惑。

他们私下小声议论,实在不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宫之内。

毕竟这些碎煤可是最为廉价的煤,烧起来的时候浓烟滚滚,稍有不慎便会让人染病,向来只有贫苦百姓才会使用。

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东宫之内,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直到看到朱慈烺到来,侍卫们立刻停止交谈,齐刷刷地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抬手随意一挥,示意他们起身,随后朗声道:

“本宫今日召集你们,是有要事吩咐你们,若能做好这件事情,每人赏十两银子!”

侍卫们听闻这话,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

要知道十两银子可是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俸禄了,有这等好事,自然令他们喜出望外。

于是紧接着,朱慈烺开始吩咐众人开始干活。

他先是检查了一下这些碎煤,发现有些块头有点大,然后命人使用锤子将这些煤块全部砸成了粉末。

然后又让他们将原材料按比例混合。

不过他一时记不清具体比例,便将材料分成三份,按照记忆中的比例进行调配。

侍卫们听明白了操作方法之后,也都迅速行动起来。

一时间,后花园里尘土飞扬,敲敲打打的声音不绝于耳,众人皆是干劲十足。

朱慈烺则是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悠然自得地吃着西瓜,一边看着众人忙碌。

毕竟这种体力活自然无需他这个太子爷亲自动手。

他只需要远程指挥即可。

没过多久,材料全部混合完毕,变成了一堆黏糊糊的物质。

朱慈烺起身走上前伸手抓起一把,稍一用力便能握成一团,松开手后,又会缓缓散开。

他满意地点点头。

因为这是最合适的状态。

接着,他又吩咐几个侍卫用蜂窝煤模具开始压制蜂窝煤。

这活儿相对简单,基本上没什么难度,只见侍卫们将眼前的材料填入模具,用力挤压之后,一块块蜂窝煤便成型了。

随后,蜂窝煤被整齐地摆放在宽敞的空地上,等待风干,以便进行下一步实验。

此时在后花园的四角,数十盏巨大的宫灯宛如璀璨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灯内的烛光随风轻轻摇曳,似灵动的精灵在欢快起舞,将整个花园映照得如同白昼。

士兵们的身影在这暖黄的光影中交织穿梭,手中的工具相互碰撞。

夏夜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的空气沉甸甸地压下来,即便没有太阳,但忙活起来也是让人汗流浃背。

不过朱慈烺自然也清楚这点,也早有准备。

所以当侍卫们开始忙活的时候,便有手脚麻利的太监宫女像传递珍贵宝物般,将一盘盘新鲜诱人的鲜果、一坛坛香气扑鼻的酒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此处。

侍卫们忙活累了,也可以稍作休息,吃点瓜果喝点酒水用以解暑。

一直忙活到深夜,终于算是完成了。

根据之前锦衣卫准备的那些材料,大概做出了七百块蜂窝煤。

这些蜂窝煤被仔细地分成三种,每一种都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并且都贴上了清晰醒目的标签。

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配方。

至于比例是否还需调整,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事情办完之后,朱慈烺随即亲自将之前承诺的十两银子一一发放到每个侍卫手中。

然后和颜悦色的说道:

“今日大家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侍卫们双手接过银子,那沉甸甸的触感让他们心中一热,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的光芒。

随后再次看了一眼这些蜂窝煤,朱慈烺也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因为无需上朝,所以朱慈烺又睡了个懒觉,直到上午九点才悠悠转醒。

简单洗漱后,连早膳都来不及吃,他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后花园奔去,心中满是对蜂窝煤的牵挂。

毕竟今年的百姓的过冬问题就指望这玩意了!

后花园中,经过一整晚的晾晒,蜂窝煤的表面已经变硬了。

朱慈烺快步走到蜂窝煤旁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蜂窝煤,指尖摩挲着煤块的纹理,仔细感受着它逐渐变化的质地。

随即他发现蜂窝煤内部还残留着些许湿气,尚未完全干燥,于是耐心地决定再等等。

毕竟哪怕在后世,这东西也不是一晚上就可以晾晒好的。

不过考虑到如今天气十分炎热,估摸着晚上应该就差不多了。

到了中午时候,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点燃。

后花园里的石板路被晒得滚烫,似乎都要被烤化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花草树木都被晒得无精打采,低垂着头,像是在向烈日屈服。

不过因为朱慈烺知道蜂窝煤不能高温暴晒,所以又吩咐人把这些蜂窝煤转移到了阴凉处。

直到下午的时候,蜂窝煤终于彻底变得十分干燥了,也就是说,蜂窝煤终于算是制造成功了。

夜幕再度降临,东宫后花园里此时却是热闹非凡。

一场别开生面的烧烤盛宴正式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朱慈烺特意安排用新制成的蜂窝煤作为燃料。

本来按常理,炭火才是烧烤的最佳选择,但为了全面测试蜂窝煤的燃烧时间和火力,朱慈烺还是选择了蜂窝煤。

尚膳监的御厨们熟练地架起烤架,将鲜嫩的羊肉、新鲜的蔬菜一一放上,然后不停的翻滚。

不多时,烤架上便发出“滋滋”的声响,油脂滴落在炽热的蜂窝煤上,瞬间窜起一阵小小的火苗,如同调皮的孩子在欢快跳跃,诱人的香气迅速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随后,一叠叠各种各样的烤肉便被送到了朱慈烺等人面前。

郑成功一边品尝着鲜嫩多汁、外焦里嫩的烤肉,一边若有所思地看向朱慈烺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臣大概明白您的用意了,您这是在研制新的煤炭吧?”

朱慈烺先是微笑着点了点头,但随后又纠正道: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不过本宫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蜂窝煤,以后它就叫蜂窝煤了。”

郑成功闻言,目光投向正在燃烧的煤块,只见煤块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恰似蜂窝一般。

不得不说,太子爷起的这个名字确实十分的贴切。

紧接着,他不禁微微点头,由衷赞叹道:

“殿下这名字取得确实妙,这新的煤炭长得确实像蜂窝!”

朱慈烺笑了笑,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问道:

“大舅哥,你觉得这蜂窝煤要是卖的话,定价多少合适?”

郑成功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但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臣没法说,毕竟臣不清楚这东西的造价成本。”

朱慈烺则是耐心解释道:

“蜂窝煤的主要原材料都来自朝廷供应,且大多是原本要丢弃的废料,真正能算得上是成本的,大概只有粘土和助燃剂这些东西了。”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值钱,几分钱就能买一斤,真要说起来的话,这蜂窝煤的成本,其实主要在于人工。”

郑成功听到这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还没跟他说些什么,张世泽突然满脸堆笑地凑了过来。

没错!

今晚朱慈烺也邀请了他前来,而这种事情张世泽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能与太子爷拉近关系,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只见张世泽先是恭敬地对着朱慈烺行了一礼,最后这才说道:

“太子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这蜂窝煤的主要售卖目标,应该并非城内的达官显贵吧?”

朱慈烺点头认可:

“你说得对,这主要是为京城的平民百姓准备的,让他们日常做饭和冬天取暖都能有足够燃料。”

“本宫不愿再看到百姓在寒冬中挨饿受冻,冻死街头,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东西。”

张世泽心中暗自思量,心说果然和自己预想的一样。

要知道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向来使用的都是无烟煤炭和木炭,这些燃料燃烧起来无烟、火力足,十分符合他们的身份。

相比之下,蜂窝煤在这方面就逊色多了,不但烧起来有烟,而且火力也不是很足。

从这点来说,并不符合富人的需求。

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价格低廉就是最大的优势了,能极大地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就在这时,朱慈烺似乎看穿了张世泽的心思,然后笑着问道:

“怎么,你是不是也想参与进来?你们张家在京城附近应该也有煤矿吧?”

张世泽心里一惊,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忙不迭地回应道:

“太子殿下猜的没错,自从朝廷允许私人开办煤矿后,张家便涉足其中。”

“不过请殿下放心,张家一直都依法纳税,从未拖欠。”

朱慈烺看着张世泽紧张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本宫又没多说什么,何必这么着急辩解。”

张世泽尴尬地笑了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但很快他还是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太子殿下,若朝廷想做这门生意,恐怕得限制其他商户制作和销售蜂窝煤。”

“因为在臣看来,这蜂窝煤的技术含量实在是太低了,一旦流入民间,很快就会被大量仿制。”

事实上朱慈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这玩意儿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把那几样简单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但对于朱慈烺而言却并非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从一开始,他本意就不是靠此赚钱,而是想让百姓能顺利过冬。

如此一来,民间大量仿制,反而能加快蜂窝煤的普及,从而惠及到每一个百姓。

要知道如今京城的人口可是高达一百二十万,除去达官显贵,平民百姓至少有一百万以上。

按冬天每人每天使用两块蜂窝煤计算,每日消耗量最少在两百万块以上。

仅靠朝廷生产的话恐怕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发动民间矿主一起制造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