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弄潮时代 > 第五章 考察业务

弄潮时代 第五章 考察业务

作者:天堂发言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44: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上午八点,精仔开着一辆雪弗兰轿车过来接赵红兵,说:“老板吩咐我这些天给您开车!昨天忘记告诉您了。”

赵红兵说:“那以后每天八点一刻来,今天等了很久吧?”

精仔说:“八点钟就来了。”

赵红兵说:“好兄弟,辛苦你了!以后可以晚点来。”一句话说得精仔心里热乎乎的。

上了车,向公司开车,赵红兵心想如果决定在深市发展,那么就要尽快买车,首先要让大国学会开车,有时间让他练练。

赵红兵走进公司,前台小姐马上站起来,叫道:“赵总早!”

进了林总办公室,林总正在看着一份报表之类的东西,看到赵红兵,放下文件,说道:“晚上睡得怎么样,看起来很精神。”

赵红兵道:“还可以,小区很安静,空气也很好。”

林总道:“今天怎么安排?我原想你多休息两天。”

赵红兵道:“我是个急性子,心里有事就要赶紧做,否则睡不踏实。林总要是觉得方便的话,我想先熟悉一下公司的情况。”

林总笑道:“看来你真是急性子,行,我这就安排,希望赵总多熟悉多总结,为咱们新公司提些金点子。”

赵红兵也笑道:“我一贯的风格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好,要不就干脆不做!”

林总拨通内部电话,对里面说:“你来一下。”

不一会,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看眉眼,依稀与林总有些相似。他们都是讲潮州话,赵红兵听不明白。看那神态语气,定是亲戚无疑。赵红兵见他称呼林总为哥还是什么的,却又不是哥的发音,好似顾客的“顾”字音一样。

林总见将赵红兵冷落一旁,也察觉不太礼貌,对赵红兵歉意的说:“这是我外甥刘鹏飞,公司业务部经理。”

赵红兵张开嘴差点合不上,怎么潮州人叫舅舅象叫哥一样,幸好没开口问,不然出洋相了。

林总用普通话向他外甥道:“这是公司新来的赵总,昨天安排你腾出的办公室准备好没有?”

刘鹏飞道:“已经准备好了,我带赵总过去?”

林总道:“好,然后你问问赵总还需要什么资料,都给他准备好。”

赵红兵道:“我想要看一下公司销售月报,还有年报简表,如果涉及商业机密就算了。”

林总道:“什么机密,我这里没有什么对你保密的,飞仔,赵总需要什么就给他拿什么。”

刘鹏飞答应一声,带着赵总去了隔壁的办公室。

进了房间,赵红兵发现这个屋子不大,但很整洁,桌面、沙发、茶几显然均有人清洁过,收拾得井然有序。

赵红兵坐下来,办公桌面上有一张摆放得端端正正的公司通讯录,上面列有公司总机号码,林总办公室电话、分机号、大哥大号码,后面是各部门与各人的内部分机号,还有一部分人的拷机号。满满一张表。在表格上端,用钢笔写着:赵总办公室电话3232866,分机202。看来是新安装的电话,还没来得及列入表内。赵红兵看见了桌面上的两部电话,一部独立外线,一部内线,上面均用不干胶贴着,小标签写得明明白白。

这些细节方面体现出林总对自己的看重,赵红兵心中有些感动。

刘鹏飞道:“因为时间匆忙,办公室收拾得不是太尽如人意,赵总看还有什么短缺,我安排人去购买。”

赵红兵道:“不用麻烦,我只是暂时在这里办公,添置了反而浪费。刘经理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把业务报表和相关资料给我看看,我想尽快的熟悉工作。”

刘鹏飞说:“我一会就送过来。”

赵红兵说:“那麻烦你了!”

刘鹏飞说:“赵总太客气了。”

不多一会,他拿过一大摞资料来,告诉赵红兵:“这是五金门市的,这是承包项目的,这是与各工地的往来。”

赵红兵说:“谢谢!我自己看吧。”刘鹏飞点点头,出去了。

赵红兵拿着资料看了一会,很快发现问题,林总的公司现在有三个五金批零门市,通过报表分析,三个门市营业额很不平衡,不仅是门市之间,就是同一个门市,不同的月份营业额也有很大差距,这不能用地段来解释。

再看库存量,也有问题。库存单价是按零售价计算的,各门市库存有多有少,总共库存量五百多万。库存量不是有点大,而是特别大,要知道林总公司的实力,五金贸易这方面一年的营业额也就一千五百万,利润在300万左右,这库存量比利润都大不少,现金全都套在积压库存上,如果赶上市场突变或者资金链断裂,问题可就大了。

赵红兵是那种商业极有经验的人,看看盘点表和月报表,基本上就能将公司的资金实力、周转效率、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摸得八九不离十。令他相当不满意的是各门市盘点表上,库存货物没有分类,相同货号的品种有很多出现两个以上数据,大约是见物盘物。漏盘差错是避免了,但根本看不出商品存量和品种结构合理不合理,销售畅滞情况也无从知晓。

最令他百思不解的是有的品种明明是常年畅销的商品,有的门市存量较大,有的门市却无此品种。这不是一两处,而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说明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货品调配没有到位,销售环节有些脱钩。

看完各门市的报表,再看各承包项目报表,都是某某建筑工地承包安装线缆、灯具,或是粉刷油漆、涂料的承包金额,某某门市的出货明细、费用状况等,不成章法。赵红兵明白为什么各门市销售很不平衡的缘故了,承包项目的利润很是惊人。如此看来,商机无限啊!赵红兵感慨良多,心中大致对公司的运作有了一些了解。又看了看与各工地的往来明细,尚有十多个项目的应收款项,共计三百余万元。

赵红兵合上报表资料,头脑理了理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经营,心中有了一些主意。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红兵上一世白手起家,初期创业时身兼数职,管理、统计、财务、销售等等都要亲力亲为,虽然辛苦,但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现在看这些小额报表,视野和思路相当清晰明了。

赵红兵看了看手表,十点半都过。.随便看过这些资料,时间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赵红兵站起身,望着窗外,振兴路上车辆穿梭不息,人行道上人们行色匆匆,没一个闲逛的人。路旁树木长出很多新枝,绿色葱茏,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走进林总办公室,林总忙起身相迎。赵红兵在他办公桌前的椅上坐下来。林总问:“看完啦?”赵红兵说:“都看过了。”

赵红兵为了印证自己的一些想法,询问了林总盘点表、销售额以及承包项目与门市出货关系等等方面的疑问,林总都作了回答。有几个问题林总自己也没弄明白,不清楚怎么回事。他惊奇不已地看赵红兵讲出各门市的具体金额数量,甚至有很多品种货号明细。不可思议他怎么一下子就将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记得如此清晰,分毫不差。这些数目可常常都是搞得他头昏脑胀的。

林总并不隐瞒自己的惊奇,他问:“赵总,你把这些都记住了?”

赵红兵笑着点点头,说:“是啊。”

林总佩服不已地说:“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的,我平时就是搞不清这些数目。”

赵红兵说:“很简单啊!只要分门别类,就容易记住了。一是按经营部门分类,二是按商品属目分类。比如所有这些商品,看似很多,其实它可以分为五金、电料、灯具、油漆涂料这四大类。五金可分为大五金、小五金和五金工具三小类;电料又分为线缆、开关、辅料、电工工具四小类;油漆涂料也是这样分类。每个小类常销品种就不太多了,一般就十几二十个品种,最畅销的就是那些用途最广的三五个品种,很好记的啊!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规律,长期接触这些商品就能熟悉它们的材质和用途这些特性,记住它们的数量金额就不太困难了。有时一看它们的数量和金额,就能知道销售好坏。”

林总目瞪口呆地听他细说商品属目分类,何曾知道有此规律可循,又如此简单清晰。心想:这赵总真是神了!

赵红兵对林总说:“我们一起到下面门市去看看吧。”

林总说:“我也正有此意,到门市了解的情况更具体一些。你也帮我出出主意。”

打电话叫精仔开了奔驰,三人驶出家乐大厦。

车在道路上穿行,赵红兵看着窗外,只觉得深市并没有想象那般美好,尚没形成大城市规模,有些地方还是一块一块的农田,田里种着庄稼、蔬菜,所到之处满眼皆是建筑工地,尘土飞扬。一些地名也是乡土味十足,不是叫什么岗就是叫什么村。

车开到向西村一处路口慢了下来,此处路边一家挨一家均是经营木板、地砖、五金、电料、油漆的建材商店,规模都很小。车在一家名称也没有的商店前停下,大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写着“五金电料灯具油漆”八个大字。

林总说:“这是第二门市。”

赵红兵看这门市有三间门栋,里边黑咕隆咚的,光线很暗,仅有几只日光灯照明,根本不是想象中明亮干净的商店模样。门市面积也就一百多平米,货架全是用角铁焊成的四层格架。靠墙的一边是一溜玻璃矮柜台,摆着各色水龙头、开关、锁类、小工具等,里边靠墙柜上是很多种类的灯泡、节能灯。中间角铁货架有三溜,一溜上是一卷一卷的各种电线电缆,顶上是线管;一溜是各种螺栓螺母、铁钉螺钉、铁线铁丝等;还有一溜货架上摆的是各种小桶油漆涂料。另一端堆摆着各色大桶油漆涂料,堆有五六层高。

一男一女两名营业员,那女营业员坐在玻璃柜台内,小伙子坐在油漆货架旁的一个高高马凳上,见林总等人进店来,都忙不迭地站起,迎了过来。

林总指着女营业员道:“她是二门市的曹经理。这是赵总,赵总要了解一下店里的情况,你给赵总介绍一下。”

赵红兵问那曹经理:“这个店开几年了?”

曹经理说:“八三年开的,快五年了。建国贸大厦的时候,人家有时也在我们这里拿货。这附近的人民南路、春风路、友谊路上的建筑工地几乎都在我们这里拿过货。我们这里的五金、工具、灯具、电线、开关和油漆涂料是这附近最齐全的,价格最优惠。我们店是老店,大部分都是做回头客生意……”曹经理果然能说会道,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赵红兵知道这种在一个店里做了五年的人,对品种、价格、用途一定都是滚瓜烂熟,她有本事一刻不停地介绍下去,如数家珍一般。赵红兵说:“生意还好吧?”

曹经理说:“生意还不错的!差的时候一天能做四五千,好的时候能做一两万。一个月一般都能做三十万以上。”

赵红兵问:“为何一天的生意差别这么大呢?”

曹经理回答说:“工地上有人来进货就生意好,哪天工地上来拿货的少一些,生意就一般般啰!”

赵红兵又问:“平时来买东西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曹经理说:“什么人都有啦!附近村民建房子的,商铺装修的,新装厂房的,居家过日子买个水龙头、换个灯泡的,大小生意都做。有时公司接了生意,也带客户过来。”

曹经理有问必答,赵红兵看得出她业务十分熟练,故意问道:“那平时建筑工地和装修的客户都很多啰!”

曹经理心直口快道:“哪能有那么多!工地和装修的来买货,少则三五百,多则几千上万。一天有四五个就很不错了,成天都是这样的顾客,那还了得。

林总也觉得赵总这话问得有些外行,心想他原来打交道的都是些大客户,哪里知道这做零售的辛苦,每天的营业额都是三块五块积累起来的,批量购货的毕竟少之又少。

赵红兵接着问:“那大客户与一般的客户都一样的价格吗?”

曹经理笑道:“大一点的客户都会讲价的,一般店里可以优惠十个点左右,多一些就要请示老板了。”

赵红兵心想价格这么灵活,还真的只能由信得过的家里人来做,一天几千上万的生意,价格有上千块钱的浮动,可不是个小数目。但这也是没有统一标准和缺乏有效监管的缘故,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用自己人来尽量杜绝管理漏洞。

赵红兵又问:“每个月的工商、税务怎么交的?”

曹经理道:“这我就不知道啦!”

旁边林总说:“工商和国税、地税都是定额的,生意做多做少都要交那么多,统一由公司财务部去办理。”

正说话间,进来两个顾客,曹经理等人忙去接待,买了三斤一寸铁钉,两种规格的螺钉,四五盒射钉。

赵红兵绕店里转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店里的商品结构,觉得货量似乎没有盘点表上那么多。等曹经理忙完了,问她:“库存的货就这些吗?”

曹经理说:“阁楼上还有。”她带赵红兵来到最里面一个角落处,有一架又窄又陡的铁管焊成的楼梯,连扶手也没有。阁楼上乱七八糟地堆满了货物,还有一处铺盖。

赵红兵问:“你们都住在店里?”

曹经理说:“是啊,我与阿宝睡在阁楼上,旺仔晚上在下面搭个铺。”想来阿宝是一名女营业员,可能有事不在。

赵红兵问:“早上几点开门?”

曹经理说:“早上九点开门,晚上十点半收档。”

赵红兵说:“你们很辛苦啊!”

曹经理说:“习惯了,也没什么,一天到晚都坐着,不累的!”

“你们上下楼要小心点,别摔着了。”

“谢谢赵总关心!我们爬了几年了,不会摔跤的。”

赵红兵早就耳闻潮州人吃苦耐劳,会做生意。眼见他们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就是开门营业,条件这么艰苦,也觉得无所谓。赚钱也真不容易啊!

从阁楼下来,店里又有一顾客,阿宝正在接待。赵红兵对曹经理道:“我今天就来看看,熟悉一下,不耽搁你们做生意了!”

曹经理说:“欢迎赵总经常来,指导一下我们的工作。”

赵红兵说:“我会常来的。”

出了门市,已经到了吃饭的点,林总说:“不要回公司了,附近有一家蟹粉店很正宗,咱们随便吃点,然后再跑跑其他两个门市。”

赵红兵说没有问题,三人简单吃了些,然后又去了一门市、三门市,赵红兵看到每个门市都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共同的问题,比如脏乱差、缺乏货物管理等等,他心中标记一下,没有当面说出来,又问了一些主要品种的销售畅滞状况,就这样跑完第三个门市,已经到了下午六点多。

林总邀赵红兵晚上打牌,赵红兵拒绝了,跑了一天他都有些累,主要是想回去总结一下这一天的收获,分别时赵红兵说接下来几天他要到处跑跑,考察一下市场,林总很支持,说让外甥飞仔陪着他到处转转,飞仔对业务比较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