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弄潮时代 > 第二十章 津城展会

弄潮时代 第二十章 津城展会

作者:天堂发言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44: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小白小雅约会完后,赵红兵没有采取下一步行动,他看到路小雅好像对自己没有特别的意思,如果太心急,有点热脸贴冷pi股的感觉。

再者,正处于开创事业的关键时期,他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忙于感情的事。

在海城又处理了一些事,两天后赵红兵买了去津城的火车,去参加九月份在津城举行的五交化供货会。

对于这次会议,赵红兵期望不大,一方面他虽是北方人,但在津城这样的北方大城毫无人脉可言;另一方面,他现在保持联系的几十个客户暂时都没有透露要订货的打算。

不过赵红兵还是要跑一趟,林老板公司虽然下月的采购计划已满,不过他推荐了一个朋友给赵红兵,另外海城站也要参加津城会议,虽然这次的任务是采购为主,多少还是能拿出一点货来。

只要有一丝生意的希望,赵红兵便不愿错过,有些大生意就是在不经意的机会中产生,他现在还在事业草创期,急需资金滚雪球,这种机会就更不能放过。

津城的秋天充满北方的萧肃,这次的供货会同样如此。虽然经过海城会议的火爆,这次参加津城会议的单位特别多,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货品的价格在最初两天不升反降,一些传言在客商之间流转,说是国家终于出手调控,严令有关单位控制物价暴涨,同时加大了对物资的供应,以稳定供求关系。

回落的价格再加上流言的侵袭,津城供货会每天的交易量极为清淡,为期一周的会议结束后,签订的供销合同总金额还不到海城会议的三分之一。

很多人又开始犹豫起来,他们认为国家出手后,反常的物价会被控制,即便不会暴跌,也不会再上涨,购货意愿顿时变得低落起来,

这样的形势加大了赵红兵寻找有效客户的难度,他和不少客户保持联系,其中不乏有实力者,但最后大部分都没有谈成合作,最后只成交了两笔:一笔是林总介绍的那位朋友——在深市经营机电设备的刘老板;另一笔是赵红兵在津城本地发展的客户,个体户杨老实。

刘老板出于对林总的信任,以及和赵红兵接触后对其能力的欣赏,订了30万的货,本来会议期间他计划订一百万,结果突变的形势让他临时改变了主意。

杨老实订的更少,只有7万的小合同,不是他害怕跌价,事实上杨老实很赞同赵红兵的看法—年底前物价还会经历至少一轮-暴涨,不是不想多订,而是他只有七万块,这些钱还是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弄下的。

杨老实真名叫杨爱军,本来是一位中学老师,他爱人也是老师,后来看邻居干个体户摆地摊发了财,两口子眼红嫉妒,一寻思杨老师便挂职下了海,初期战绩不错,靠摆地摊卖日用品赚了些小钱,但是眼界越来越广,胃口越来越大,便不满足小打小闹,于是东拼西凑了大几万,想要找准机会赚笔大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赵红兵,并被对方成功忽悠。

像杨老实这样的例子,这个时代应该很多,不过他们没有杨老实这样的幸运,遇到了赵红兵,按照赵红兵的记忆,87年底确实有一轮-暴涨,而此时的价格回调,也许正是为暴涨蓄势。

只签订了不到四十万的合同,赵红兵有些失望,来之前本来担心的是货源不够,没想到海城站王科长最后给挤出了一百万的额度,结果却是客户不够,最后他一狠心,将刚到手还没有焐热的四十来万自有资金拿出来,总共凑了80万合同。

虽然对未来有信心,这样的豪赌还是有风险的,因为不能保证未来一两个月价格如何,赵红兵和王科长商议后,将剩余的四十多万货按期货合同处理,赵红兵拥有一个月时间的提货权,一个月内价格稳定或上涨,他能找到合适客户的话,这笔买卖就算赚了,否则到期他还需要想办法处理这批货。

最关键是现在的形势可不太妙。

这样看的话,其实风险很大,王科长便劝道:“虽然签订了合同,但是现在反悔也还来得及,你考虑好,如果后悔的话,手续我来操作。”

赵红兵感谢王科的照顾,但坚持自己的意见:“投这笔钱的客户对我有信心,我不可能自己没有信心,按照当前的政策,以及供求关系分析,我坚持认为物价还会持续上涨,因此这种有限时间提货权合同反而对我更有利。”

王科长佩服这个年轻人的胆量和气魄,但自觉换个立场自己绝不敢如此赌博,也真心希望他能成功,便道:“虽然是自家人,但还是要按原则办事,你必须先将现款打过来,合同才能生效。”

赵红兵没有丝毫动摇,说道:“没有问题,80万现款今天便能打过来,除去37万马上提货,其他货暂押一段时间看看。”

王科长批给的货是与津城公司采购的,因此便在津城仓库出货,正好大国已经回来,赵红兵便与大国整日盯在仓库,一丝不苟地帮刘老板和杨老实看货验货,协调装车,同时也和津城仓库的一些管理员混的斯熟。

其中杨老实的货都是一些日用百货,最是琐碎,赵红兵为了打好进入津城市场的第一炮,几乎是拿出零售商人的认真负责态度,每一件货品都亲自过目审验,如遇不合格不满意的产品,便和仓管死缠烂打,磨着人家硬给换货,有时候弄到旁边的杨老实都有些不好意思,赵红兵依然故我,三天后这七万的货才全部出完,仓库负责人老李开玩笑道:你们这七万货,比人家七百万都走得麻烦,走得心累。

当然,赵红兵会做事,虽然麻烦了他们几天,但是烟和酒绝对缺不了,最后还一人封了一个红包,做到人人开心,皆大欢喜,还积累了人脉关系。

刘老板很欣赏,对赵红兵坦言:你们这样的办事效率和认真态度,下次我哪怕比市场价高一点的价格和你拿货也愿意。

事实上赵红兵的口碑已经由杨老实两口子传给了他们那群个体户朋友,这就是商誉积累。

津城会议结束后,物价没有如人们预料的那样暴跌,市面上的价格反而又出现了上涨势头,已经返回海城的王科长专门打了电话给赵红兵,恭喜他的眼光,同时劝他见好就收,早点出手。

赵红兵反而更坚定了捂货的念头,再一次的上涨趋势说明什么,说明国家丝毫没有出手调控的打算,这样的话,等大部分人都反应过来时,价格必定再次暴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