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 第两千二百九十六章 天风神诀,天心感应? (求订阅)

天风神诀乃是一门绝顶武道功法,若是修成圆满,可以风行入道,突破天人,也就是如今风灵所处的层次。

此门功法,入门便需要执掌三十二道听风术,以四耳聆动,掌控三十二道风流变化,非如此,不可入门。

入门之后,更可以此法,神意融入天地之风当中,风随势动,意随风行,以神意,神元,乃至元神,化入风中,可流入四海八荒,撬动风力,化作嘶天裂地之威。

同时,以风为耳,风之所动,可以远隔数里,乃至数十里,聆听他人之私密,可看做是顺风耳。

听天一族因为先天四耳,修行天风神诀的人也极多,就是因为四耳神通,配合天风的顺风神通,无比契合,可以此窃取诸族诸地之奥秘,也成就了听天一族消息灵通的名声。

然而,此功终究是不善战,不善斗,直到,出了那个六耳听天。

其拜入龙伯天葬的门下,修行神通武道,又在龙伯天葬的帮助下,创出听天探地神通,以此踏入武道大门,并将天风神诀,篡改,兼具炼体练气以及炼神之妙,汇聚三元,通达求真。

可以说,是一举将天风神诀这一天人神功,带入到神魔之境,哪怕他自身并未修行圆满,但也和演化出这门武学的神功,算是彻底做了切割,走上了另外有一条道路。

风灵,甚至得到过那六耳听天的指点,如此,才有今时今日的修行。

其四耳神通配合天风奥妙,神意融入天地,感应微妙,可谓是四耳一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孟昭和昭如令本身的存在,隐匿的强大,的确是无比利害,可正因为两人的强大之处,相当于在这片天地落下了痕迹,毕竟他们是外来者,和神州天道相合,却与这极地冰原的诡异天道格格不入。

风灵与天道交融,元神感应之下,没有发现孟昭和昭如令的气机,却察觉到有那么一处地方,和天地不谐,正是这一丝不谐,被他窥出端倪,猜出真相,这才派人去请孟昭以及昭如令来部落当中做客。

孟昭和昭如令也没法子,他们虽然厉害,但还不至于超脱天道之上,那是神魔才有的境界。

因而,他们就算隐匿功夫再为精妙,这与此方天地不谐之处,也是绝无可能结局。

除非,两人甘愿将寄托元神的天道,从神州天道,转变为这极地冰原的天道。

但,这就更不可能了,哪有好好的大路不走,非要走一条死路,绝路的?

是的,在孟昭以及昭如令看来,这此方天地寄托天道,就是一条死路,绝路。

因为天道之下,布满灭绝生机的死气,一片萧然,肃杀之态,元神之力受到浸染,往往也会被污秽,战力可能得到增幅,但也使得精纯精神驳杂。

当然,这是以孟昭和昭如令两人推测的角度来看,事实是否真是如此,两人没有将元神寄托极地冰原的天道,自然也就无法全知,只能靠猜测。

是日,孟昭和昭如令留在听天一族部落当中休息,暗夜于房中交流感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这里的天道,其实和神州天道是一体的,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的身上的一个器官,如人之手臂,人之胸腹,人之双足等等。

大体是一处,但因为远古时代的大战的缘故,或是其他的可能,导致这里的天道,欠缺了天道高渺圆融,反而多出几分死气肃杀。

一旦元神寄托天道,大体上和他们神州关内的天人相仿,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想要借此感悟天道,更加困难,阻碍重重,神州容易受到天道影响,偏转自身修行之道。

这其实就和孟昭此前猜测的,龙伯天葬名字由来,起了冲突。

天葬并非是要以葬神州天道来取悦极地冰原的天道,而单纯只是如他自身所言,天不葬我我葬天。

孟昭算是少有的看错了,猜错了,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他虽然厉害,却不是神,不是仙,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推测错误,距离真相有一段距离,也是很正常的。

至少,经过这次和风灵关于在武道上的交流,他和昭如令对这极地冰原的天道,特殊的环境,都有了更深更详尽的了解。

另外一大收获,就是听天探地秘术。

这是听天一族如今最为重要的神通,隐约要超越四耳神通,因为靠这门秘术,配合听天一族修行任何的功法,都是有着巨大的加持和辅助作用的。

白日间,孟昭也是从风灵那里,打探出其中一篇的心法精要。

按照风灵所言,这听天探地秘术,乃是专门为听天一族打造而成,少于四耳,绝无法入门,若是有六耳,自然是修行此神通的不二人才。

所以,外人即便是得到其中的心法精要,也是有害无益,根本练不成。

除了其中的一篇天人感应。

这是整部听天探地秘术,少有的不涉及四耳神通的秘法,讲究的锤炼心境,将自身之心,化作天心,融入天地万物当中,借此,体悟,感悟,将一切化入自身资粮。

若是配合四耳神通,当然更是如虎添翼,即便没有四耳神通,也可修行,至少在心境方面,造诣独到。

孟昭和昭如令得了这篇风灵所赠的秘法,也是孜孜不倦的研习。

这法门通篇不过千余字,其中三成讲述静心之法,三成讲述凝心之法,三成讲述化天心之法,最后一成,则涉及到感应一篇。

听名字,好像是道门的修行,但孟昭涉猎佛道魔三家之修行法门,细细参研一番,很快看出,这根本就是披着道家天心皮,行的是佛门佛心里。

什么意思?

这天心感应篇,实则是一门佛门修心修神之术,而且和主流的修持之法迥异。

讲究的是,天地万法,万物,皆为佛,处处是佛,处处是我,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这里所谓的天心,应该是佛心,而不是真正的天心。

所谓感应,更不是感应天道,而是感应冥冥当中的佛果,甚至是佛果汇聚而成的佛天。

不单是孟昭看出来,昭如令这样的老古董,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破译其中的奥秘。

高深归高深,但对于孟昭以及昭如令来说,还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