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九十二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九十二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郇昰可以让薛蟠在京城静养着,但是他却无法阻止沙俄的蠢蠢欲动。沙俄不是个傻的,这些年他们一直都在往西边扩张,但是也从没有放弃对于东边的占有欲。不争别的,领土面积一定要比大庆大才行。当然这也只是藏在彼得一世的心中的野望。好战的因子似乎是与生俱来刻入血脉中一般,就在郇昰登基的那一年,彼得一世已经朝西进攻深入了东欧,与另一个这时的欧洲强国瑞典开始了一场将会持续二十多年的北方战争,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在几个世纪的扩张后,沙俄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内陆国,它向着濒海国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两线作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如果邻国大庆自己本身看起来有了麻烦,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就在东平王一案开审没有多久,外北就传来了沙俄越界入侵的消息。一大队人马越过了外兴安岭的默认两国界线,想要偷偷摸摸地混入外北的西北一侧,谁想到他们的脚跟还没有站稳,就被驻扎在那一头的夏桂手下的小分队给打了个片甲不留,不只如此,还生擒了一大批战俘。

这个消息报到京城的时候,那些老大臣们都有些蒙住了。沙俄人可不是好惹的,先皇也和他们交过手,没能讨到什么好处,当然这与当时的国力稍弱有关。但是怎么这一次居然一打一个准,抓了这么一大批战俘呢?不会是虚报的吧?

“虚报!虚报他个脑袋!”郇旪听了那些自己没有能力还要看低别人的混蛋,特别的不爽。他家小桂子怎么可能虚报能,说是抓住了四千人就是四千人,人数是不多,但是这一支算的上是沙俄东边的精锐小队,除了被打残与逃走的一千多人,剩下这些里面还有着与沙皇沾亲带故的人物呢。可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回去了。

郇旪为了这事情,今天特地请了两位大臣喝茶,也是‘老朋友’了。“童大人、沈大人,看来这次我们又能好好地合作一番了,你们说是不是啊!”

听到郇旪带着一种幸灾乐祸想要坑人的问话,童吉与沈化心中一抖,六王爷又要去坑钱了。童吉与沈化是有苦说不出,让他们嘴贱。四年前在川北的大战后,说了什么要仁慈为本,不宜兵刃相交,结果被皇上扔给了六王爷,监督着他们与后蒙那群壮汉子和谈起来。

才不是和谈!分明就是将后蒙的那些王爷刮了一层皮下来,那些后蒙王爷在送走他们二人的时候,眼睛里头都是充满了血,恨不得让他们把小命留下来,谁让他们把人家的钱财刮走了一大半。但是他们两人也不容易啊,有本事你们与六王爷去相处试试,那可是一不顺心就把你的胳膊给砍了的人,能招惹吗。要告御状让皇上撑腰,呵呵,不要异想天开了,不说那次是皇上派郇旪去监督的,就是在以往的时候,郇旪的作为还不是让大家敢怒不敢言,因为他像是一条蛰伏的毒蛇,总是能抓住你致命的把柄。

经此一役,童吉与沈化不得不成为了讨钱二人组,他们心里真的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天下太平,盛世安康,多么崇高的愿望,为什么就是实现不了?!那些沙俄人好好地吃饱了撑着了,干什么要去进攻外北,光是打听到了大庆国的老皇上过世了,东平王与东北不太平,就动手,简直是没有脑子!

就不知道也要打听一下外北的情况吗。薛大人与夏阎王在外北呆了不是三天,不是三个月,是三年!就不能打探清楚,他们弄得外北简直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地方的情况,再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动手嘛。

这下好了,沙俄按照老眼光看人,以为外北那个地方大庆不重视,可以从那里找一个突破口,结果突破根本不成,反而让夏阎王把他们给围了。这就是狗眼看人低,老眼光看大庆的下场,就是两个字‘活该’!

虽然童吉与沈化听到了大庆赢得那个轻描淡写,赢得那个毫无悬念,心里也十分的开心。没有病的人,当然希望打仗了是自己国家赢。但是,他们今天一下早朝,就被郇旪请去了喝茶。于是郇旪就用着挑精拣肥,看着他们有些嫌弃,却也凑活着用的眼神,将他们的心肝看的直跳。直到郇旪说了他们要再次合作时,终于想起了一件事,皇上在上次看到他们能讨回来那么多战争赔款后,似乎说过以后这样的差事就当仁不让地交给他们了。

“六王爷,您的意思是沙俄向我们求和了?那么这次谈判,还是微臣与老沈去?”童吉问得那个小心翼翼,心里面不断在祈祷着,千万不要肯定回答。

可是郇旪毫不留情地打破了童吉的祈祷,他笑嘻嘻地点头,“这是当然的,皇上金口玉言,上次不是说了,往后只要是遇到战争赔款的事情,就交给两位大人了。两位大人还信心满满地保证,以后那个议和银两一定要对方表现出足够的仁心仁义才行,不能比后蒙少了,最好是一次多过一次,那都是功德啊!现在西北的百姓们也有着许多人感谢两位大人,为了他们的战后重建生活出了大力气的话呢。听说在有的寺庙中还供着两位的长生牌位。放心,你们做的一切百姓都是懂的,更是要不负恩泽才行啊!”

童吉与沈化对视一眼,听着郇旪像是真心夸奖的语气,居然连苦笑都不能露出来。这都是哪里的事情,郇昰与郇旪两人联手把他们推到了这个难做的位置上不说,还进行了道德绑架,满天下都知道他们在外北的和谈中做了一些什么,这让他们被排挤出了原来的小圈子不说,还要利用手中的人脉,做着与原先设定为完全相反的事情。

关键是居然在做成了之后,他们内心也有了点小激动,虽然他们是真的希望天下太平,不要再硬着头皮,迎着夷人要吃人的眼神,去他们的口袋中捞银子的战事发生了。但是他们心中那种在干一票似乎也是可以有的匪气,究竟是怎么染上的?一定是与郇旪走近了之后,近墨则黑了。

沈化压下了心头那些道不明的酸涩,他们似乎在不知不觉间,褪去了那些空谈的仁义道德,成为了另外一种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人。“六王爷,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发明旨啊!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郇旪很满意这两人的积极配合,这就对了,有人送银子上门,当然要开开心心地办,“是要准备一下,你们去多看看关于沙俄的书,回头我给你们送一些来,我估计就这几天了。沙俄人不会放着那些战俘不管的。对了,到时候别忘记把我们这段时间管的饭钱也算进去。外北那头的食物都不错,本王都没有尝够呢,便宜那帮老毛子了。”

六王爷哎,求你别闹了好不好。几百万两已经计划着问沙俄要了,这些饭钱还要算进去,真是太会过日子了。这事情,皇上知道吗?!

***

“所以说穷兵黩武固然不是兴国之策,但是强大的武力才能保障国家的好好发展,这种武力的强大,是根据时间的变化来的,就像是以前骑兵对对上了步兵,而到了今日就是热火器对上了冷兵器。”薛蟠也不可能真的闲着,他留在了京城中没有了外北的公务,却还有着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办,其中之一就是要教导郇旻。

郇旻已经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也是要进入朝堂的时候,他是郇昰唯一的孩子,看着自己父皇的样子,根本就不会再有其他的孩子,虽然没有昭告天下,但他已经是明显的太子了。

然而郇昰对于他的态度,却不是在培养一个太子,他说过这一辈子在位的时候,不会立太子。郇昰是一个思想古怪的人,这一点薛蟠很早就知道,他的思想与传承了几千年的君君臣臣不一样,他的身上带着一种古怪的自由与平等,曾经薛蟠甚至怀疑过这个人,是不是上辈子是个思想革命家,像是卢梭与孟德斯鸠那种样子的。可现在卢梭还没有出生,《社会契约论》所论的天赋人权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孟德斯鸠倒是已经十几岁了,但是离他的《论法的精神》那些三权分立的理论也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郇昰的古怪是薛蟠从他关注着大洋彼岸英吉利的国事中看出来的。十多年前也就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后,英吉利正式在光荣革命后否定了君权神授,让法律站在了一个理论上公平的位置。《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与财政权等权力。

郇昰很关心英吉利的议会制度,从中他看出了世界大势,他认为不出三百年,属于君王一言蔽天的时代将要结束了。他甚至清楚地看出来英吉利现在的议会制度仍然很不完善,虽然限制了国王君主的权利,但是还是掌控在寡头的手中,仍然需要时间改进,才能成为他们定义中的议会制度。

薛蟠被郇昰敏锐地眼光惊讶着,郇昰却说这是薛蟠带给他的思考,他们之间已经说不清究竟是谁影响着谁,认识到现在匆匆十三载,一个最不可能成为这片土地上帝王的人坐上了龙椅,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为国业计而平步青云。

顺大势者兴,逆大势者亡。知道大势如此,郇昰更希望可以先走一步,他知道大庆与英吉利不同,几千年的君臣礼法,几千年的思想束缚,让他们更难平顺地改变骨子中对于皇权的欲/望。那么就从他自己开始,也要让他的孩子明白,他们不一定要向英吉利那样的改变,但是也要自上而下地让那些大臣明白,世界已经不是只有大庆一个强国,而将要爆发的技术革命已经避无可避,世界将会大势所趋的连成一体。同时,也要让百姓们慢慢地打开眼界,将那些束缚在士农工商身上得分界线都淡去,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片面观点也淡去。

所以,郇旻没有被教成一个太子的样子,那是在想要获得绝对控制的皇权中才会有的培养方式。就像是先皇培养义忠亲王那样,既期待又压制,即亲近又防备。可是古往今来,高龄皇帝壮年太子几个有好下场呢。所以,郇昰的大哥是在这种皇权的争斗中丧失了自己。郇旻绝不能这样。

郇旻是个比郇昰更加奇妙的人,他甚至都想到了以后如果他做了皇帝,一定要规定一个告老的时间,皇上也是会老的,人老了就有了畏惧与恐惧,很多时候就没有进取与果决的心,会做出失误的判断。所以为了天下计,皇上也是应该有年龄限制的,大臣们也是一样的道理。

权利不能集中在一个君王的手中,没有牵制的权利,就会变成滥权,遇上了脑子不好的后辈,国家就惨了。所以,开民智这一点很重要,那样就有很多人可以看着他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比其他国家有着强大的武力,这样才能攘外安内。

“薛大哥,我懂了,就是一定要有威慑他们的武力,才能不受到欺负,但是国家并非是越大越好,我们不可能征服所有的土地。而是要把握住关键的位置,并治理好大庆的每一处才是最重要的。”

薛蟠欣慰地点头,郇旻的悟性很高,这一点太好了。郇昰下朝回来,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也是勾起了笑容。三人一起吃了午饭后,郇昰问起了一件对薛蟠来说大事,“外北那里的情况稳固了下来,我估计在过一阵子,谢穆与夏桂都能调回来了,你对二姑娘的婚事有什么想法吗?”

薛蟠一愣,是啊,宝钗也有十四岁了,是要议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