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八十七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八十七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穆那里没有什么新的消息吗?”邵勤问着副官。自从薛蟠给皇上上了折子,表明了外北试种的新粮种很适合这一带种植,也有着高产量之后,朝廷中不是没有人希望东北这里也可以尝试在下一季春耕的时候,也试种一下。但是东北三省的官员们都持有着保留意见,不要说皇上没有发下明旨,就算是真的发了旨意,种粮这样的事情,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三省连成一体,也不会就这样妥协了。

归根到底,东北三省与山东的东平王关系真的很近,他们的商贸连成一家,形成了一个可以绕过京城的利益圈子,这样中央的制衡权利少了很多。不是每一个异姓王都会有不臣之心,但是极少有异姓王会甘愿被朝廷掌控,最后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如果西宁郡王凭借的是他的武力,却在联合外敌的过程中被杀了个片甲不留,东平王选择的却是联合其他地方的势力,来对抗京城的力量。与东北进行合作来自于地理上特有的优势,它们之间相隔了一个渤海,而这正好能够绕过了京城在陆路上的交通封锁。反而,这个地形也让外北的薛蟠他们被扼住了来往交通的关口。

“大人,想来那几人是怕了。我们把持着从京城到外北的货运道路,还用的着怕他们吗!这都已经过了将近一年,从上个月开始,就没有在听到谢穆唧唧歪歪的抱怨声。想来他总算是明白了,以前隔三差五的来打扰大人,现在已经知道这样对着干是行不通的。依下官看,他们也是到了撑不住的时候,这么与我们耗着,损失的人又不是我们,他们一定是心中后悔不已,恐怕不出几天就会上门赔礼了。”副官十分肯定地说。

要说邵勤做的事情,也是正好卡在了朝廷的允许范围之内,上面管不了这么宽,何况他的背后有着东平王。邵勤只是吩咐了凡是通外了外北的货物,不论是官府的还是民间商贸的,都必须查的时间长一点。

下面做事的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很会见风使舵,对于外北的物资硬是比其他地方用了多出了十来天的审核期,这可是大大干扰了外北的商贸运营,让他们蒙受的损失不是一星半点。

为了这个事情,谢穆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每次都会与邵勤呛声一番。越是如此,邵勤就越是不会手下留情,甚至与东平王协商,还让山东的地面上不与外北的人商贸外来。谁让谢穆在他面前板着一张黑脸,说的话不是绵里藏针就是直接嘲讽。那么他还就是拦着路了怎么样,反正外北要向外运输任何东西,都必须经过东北。

邵勤看着窗外的景色,又是一年蝉鸣时节了,算算他与谢穆这个小子对上也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是这期间其实真正分管民生的薛蟠却是一次也没有出面过了,就连一声抱怨也没有。薛蟠到外北上任也快要两年的时间了,邵勤却是连他一面都没有见过,这个结果让邵勤隐约松了一口气。

薛蟠这个人在邵勤看来带着一种邪气,他在东平王那里听过这个名字,东平王还特地说了,不要只记得薛家这十几年是做着皇商的,但是他们的祖上却是出现过掌控一部的官员,还有遍布大庆的山海阁,就连西宁郡王的兵败都与这个人有关。与谢家的发迹同郇昰的背后支持不一样,薛家的这些都不是一个帝王的圣意恩宠就可以实现的,要是事情到了薛蟠前来东北拜会商量的那一天,还是不要太强硬的好。

邵勤猜测谢穆不出面了,薛蟠应该就要来见他了吧?到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才算是不要太强硬呢?

可是邵勤等啊等,等过了夏季,又到了秋收时节,薛蟠都没有来,好像他们卡着外北的生意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那样。不只如此,就连京城的朝堂中也没有什么动静,他们没有被谁告状,同样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要东北再试种育苗。

事出反常即为妖,谢家与皇上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谢穆怎么就没有告状呢?哪怕是给东北使个绊子也是好的。但是没有,什么也没有,好像他们之间一点矛盾也不曾发生过。这样的平风浪静却是让邵勤开始左立不安起来。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他的眼皮就开始不自觉地跳了起来,心里面也是莫名的没有着落。

谢穆要是知道了邵勤现在坐立不安,一定十分的舒爽,但是他连这个关心的时间也没有了,因为一件天大的事情就要开始了。

这大半年来,在用谢穆的黑脸与胡搅蛮缠牵制住了邵勤的视线后,薛蟠联合着夏桂在做一件大事,就是海船的建造。

薛蟠将晏轼收归到了研究工坊中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为了航行海洋做准备。航海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大海上的危险是未知的,所以我们要准备的是两件事情,精良的设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就是经验丰富的船员。”夏桂与薛蟠都在庙街城城郊,这里是阿穆尔河东边的出海口,眼前的这片大海,现在还没有属于它的名字,但是在军事战略上,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按照后世的命名法,这里是鞑靼海峡与鄂霍次克海的交界点,这里有着后来被割让给沙俄的库页岛,也就是俄国所称的萨哈林岛,它在日本北海道的上方,是个地理位置上十分玄妙的地方,仿佛跨海而去就能攻占那里。

如今在庙街城,这个大庆人很难准确说出它到底是在哪里的地方,薛蟠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将江南与福建的技术人员,还有前期的研究成果都带了过来。不光是为了建造海船,还有要建成大庆朝第一个大吨位海船的出海港口。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方面,而就像一开始选择来到外北这个地方的设想那样,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也有着绵延的海岸线,关键是这里无人关心,足够的不起眼,让他们可以安静也安心地建造着。

这世界上用了银子还办不成的事情,要不就是因为银子太少,要不就是实在太关键了。可是这样得事情太少了,固守原则的人更加是凤毛麟角。面对这金银的诱惑,就连红毛们也能交换了航海日志,还有将一艘旧船卖给了薛蟠,他们在福建的沿海做了交易。

在这个海军仍未建成的年代,没有惊扰到了沿海地区,薛蟠就让人就把船大大方方地开到了外北。大庆的工匠都是十分聪明的,从这一艘船上就能看出来外部的发展水平。当这些能工巧匠有了充足的物资作为后备,足以能够做出超越这个时代水准的大船来。同时,要是再有了一直与海浪较劲的漠北人,海船的远航已经触手可及。

“可惜这样的大船想要大量的生产还是不行。现在的冶炼技术还是不到位,如果能够尽早的迈入蒸汽化时代,那么蒸汽机床的研制也有了盼头,之后的炼钢与炼铁技术才能够飞跃般的发展起来。”夏桂看着将要试航的大船,心中想的却是后来的那些战舰,这次再也不会有甲午海战了,就算是要有也是他们率兵灭了那个地方。所以,她迫切地希望一切能在快一点,更快一点。

薛蟠摇摇头,为了眼前的这两艘船,他已经不知道砸了多少银子进去,薛家的钱不都是他的,薛家也不是真的能够富可敌国,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做的只是到这里为止了,接下去的是要挑动更多人为了的神经才行。“我口袋中的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也知道为了这两艘船,我们投入了多少的人力,光是投入去开矿的银钱,就已经够外北一个省用上三年的了。再往后的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才行。我们选择了在外北沿岸试航,就是为了不让江南那些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但是等到我们成功的那天,是不可能独自干活的,还是要绑上一些人到我们的战车上,才能走的更远。”

“做出来了!小桂子你快来啊!航海钟做出来了!”就在此时听见了郇旪兴奋的声音,他从远处策马而来,平时那张阴沉兮兮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看到了夏桂,立刻下了马,抓住了夏桂的手摇晃了起来,“晏轼把那个你们最需要的航海钟做出来了!”

薛蟠看着他直接无视了自己,连无奈感也没有了,真的是习惯了。郇旪是趁着秋收的时节从京城中溜出来的,美名其曰看看他春天种下的高粱怎么样了。天可怜见的,他种的那些早就东倒西歪的枯死了。其后,郇旪知道了原来薛蟠最大的阴谋是在外北的庙街城,要建造一艘大庆从来没有过的大船,并且建造一个出海港口的时候,他果断选择了让郇昰责骂他擅自离京,也要跟去看看。

郇旪不知道航海钟是个什么东西,只是大船已经造好了,听说就等着这个海中的指路明灯了,所以他也格外关注。薛蟠心中很开心,这样东西总算是成了。晏轼看到了薛蟠的到来,苍老的脸上也是泛起了自豪的笑容,总算是成功了,有了这个航海钟,他们才有了控制海洋霸权的第一小步。

当一群人围在这个看上去体积玲珑小巧的钟表边上时,怎么也不能看出来这个就是制霸大海的关键点。就在要薛蟠说说为什么的时刻,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门口,“报——太上皇归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