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三十六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三十六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爷,这行李物件都理齐了。”李贽细细地看着手中的清点单子,又一一核对了之后,在贾珠的对面坐了下来。

“辛苦你了,这次我们离开了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贾珠摩挲着手中的茶杯。这前往东北出任一个县令的事情,可是不得家里头人的赞同的,反对尤甚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夫人。用她的话来说,堂堂一个国公府的长子居然要去那等偏冷的地方,当一个芝麻小官,也不知道是谁给自己使得绊子,定是要好好疏通关节才好。

“大爷,若是记挂家中的一切,便多多寄信回来。”李贽也不知道还能多说一些什么,她本来就不是能言善道的人,幸而与贾珠的性格相合,才能在贾家这么个复杂的地方生活下去。如今,贾珠要离开这个地方,到一个偏远之地做个小官,她心里头却意外地有了喜意,虽说不能在背靠贾家这棵大树,但是胜在清净。

贾珠只是点点头,信他是一定会寄的,只是又有没有那个真心看信的人呢?要说去东北小县做个芝麻县令,不是他得罪了什么人,而是他半真半假求来的。事情说来复杂却也是简单,几年前宝玉降生了,王夫人十分宠爱这个小儿子,加上元春的缘故,他们母子母女之间正是其乐融融了,独独少了贾珠这一份。那年的乡试贾珠考过了,之后也是顺利地参加了会试,没有能有一个出挑的成绩,也是进了殿试的。

却是在临考最后的十几天,感染到了风寒,这病真是来势汹汹,贾珠也是高烧不退,就在要请的御医来的那一天,宝玉也是发烧起来,王夫人让御医先去瞧了宝玉的病,这也是无可厚非,小儿的病更加容易出乱子。

等着宝玉那头看完了,偏偏宫里头来了人说是一位娘娘心口疼,让这位御医赶紧着回去看诊,这厢贾珠的病便是耽误了下来,由另一位大夫看了。可是,也不知是没有用对药量还是别的,贾珠的病只是退了烧,其他都是没有好,勉强拖着病体去参加殿试了。

好在贾珠的排名是赶上了最后几位,也算是过了,这也到是祸中带福了。

在世人的眼中这也是了不得的成绩了,过了殿试就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了,再过三年的考核,便可以进入官场之中了。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贾珠来说却是影响深远,他没有太多的考中的喜悦,更多的是那几夜,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寒意。他不能去责怪母亲,为弟弟看病是必须的,他也不能去责怪太医,宫里的命令不得不从,也就更谈不上对宫里头敢有什么怨言了。

只是,经此一事,他忽然清醒了许多,在贾府母亲说自己是长子,这句话却是错了,他只是二房的长子罢了。而在母亲的心里头,是不是最可心的那一个还是二说。也许,他的学识给他加了不少分好感,但是母亲真的是喜欢一个人有才学的吗?还是只是希望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名望。

一旦清醒过来,再看很多事情就不是那么个滋味。贾家的大房,没有了主事的夫人,再迎娶的那个刑家,听说也不是个出色的。贾琏不喜欢读书,倒是有着聪明劲,可是贾赦大伯可不管教他,只是出了事情就打一顿。

自己的父亲在那个捐官来的位置上这些年了,都没有移动半步,而母亲已是秉承着二房就是成爵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家,真的没有问题吗?

贾珠在那几个夜里面,惊得都极度醒来。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心狠的人,做不到去改变贾家的现状,子不言父母过,他没有决心去纠正父母做错的事情。这个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这里,越远越好,去东北做个小官倒是与几个朋友商量出来的结果。他在翰林院的人缘不错,不仗着出身惹事,也是平易近人的,倒是有了三五好友。

世界上你以为自己聪明,但是有个能力进入那里的哪一个又是真的笨呢?

贾家的情况,在京城的人多少都听闻过一些,朋友们知道贾珠想要外放,觉得东北偏北不错,那里不是富饶之地,不会轻易卷入奇怪的纷争里头,而与京城的气候相对接近,总比去云贵之处,水土不服的要好。这般思量,过了三年的考核,贾珠便是走了要外放的路子。

今天,他退出京城这个地方,未尝不是好事,等待来日万一贾家有个变故,起码他那里还能给他们一个安歇之处。

离开的那天,薛蟠却是在城外赶上了贾珠的车驾。

“等等。”当归一边驾着马车,一边在后面叫着,“贾大爷,您稍等一下。”在城外空空荡荡的路上,这声音倒是清晰地传入了贾珠的耳朵里面,他犹疑了一下,应该来送他的都已经见过面了,会是哪一位呢?对着外面的小厮吩咐到,“停车,去看看是哪一家的,要客气一点。”

“小的知道。”小厮拉停了马车,跟着贾珠离开贾家的下人们,都是自愿的,总共也不过十来人,连贾珠的奶嬷嬷以老了,想要在京城为贾珠留住一盏灯为托词都没有跟来。贾珠对此不置一词,这也是人之常情,在别人看来,他这一走分明就是去吃苦的,谁又愿意放着山珍海味不要,去吃山间野菜呢?连同行的护卫们,也是外请的。

不多时,便是与当归一起过来了,“贾大爷,我们家大爷,才听说您是今天离开京城,这赶着过来给你送行呢。”

贾珠倒是没有想到来人会是薛蟠身边的当归,这位自是认得的,也是在薛蟠的心腹之人了。在一个月前贾母大寿的时候,在贾府中打过照面。

“表弟要来送我,这倒真是辛苦他了,不是要赶回金陵参加考秀才的院试吗,不必为了送我一程耽误了时间,到时候再赶路可是怕身体受累,还是养精蓄锐的好。”这番话也是贾珠的肺腑之言了,他可是感同身受过那种带病考试的痛苦,不希望薛蟠带着倦容去考场,影响发挥。

“送送表兄的时间,一定是有的。”薛蟠已是从后面赶了上来,他下了马,快步走到贾珠身边。“听说表哥要去东北之北了,倒是没有开一桌离别宴,也没听说你是今天就走了,不然也不会这么匆忙。”

这倒也是不奇怪,贾家对于贾珠的这个做法深感不满,没事外放干什么,在京城混日子不好吗。所以,他们自然没有把这间认为不怎么样的事情宣扬出去,贾珠除了与几个好友聚了一下之外。在家中也就是象征性地吃了一顿饭,便到了出发的日子了。

家里头除了贾母与贾琏给了他一些银钱,其他人也是没有大的表示了。他知道贾母到底是喜欢他这个大孙子的,而他与贾琏之间也是年纪相仿,这些年也算是多少有了兄弟感情。不过时至今日,除了让贾琏好好孝顺贾母,贾珠也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办。

就不去提,如果父亲的那几本书,与母亲的那几套常服也算是饯别之物的事情了。

“表哥,这一路北行,定是准备了不少东西的,时间匆忙我也没有什么能送的。这是我向薛家掌柜们打听来的当地的一些风俗,都记在了这些册子中。还有北地苦寒,也不知表哥有没有准备厚的衣物,那是我让店里头赶制的,不是什么名贵的皮子,只是在衣服里头加厚了不少的棉花,看着笨重却是最保暖的。还有这些碎银子,也是不多,就怕你们在路上遇上个小摊小贩的,他们也找不出零钱来。”

薛蟠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话,指着后面跟着的那个马车,看上去到是与普通的马车一样,里面装的倒是都给贾珠的东西。“还有一些吃食与常备的药材,就怕是山高路远,一时间没能找到个落脚处,才备下的。”

贾珠听着薛蟠说的话,心里头已经是翻涌起了久违的感动,以前在家里头听着传言母亲的话里头,薛家是商贾之人,重利轻义,而薛蟠表弟也是自幼带病不会是个有出息的。而事情总要是自己亲自感受才知道真假,自家的父母对于远行的孩子也是草草地关怀,还比不上一个他们口中,没有多大出息的孩子。

贾珠强压下了眼中的酸意,“谢谢表弟了,为兄才与你在京城相识了没有多久,就要远行了,也不知道再见之日是什么时候,只能在这里祝你考试顺利,将来一定金榜题名。你的这份心意,我贾珠记下了。”

薛蟠却是笑着说,“倒是承表哥吉言,我们也是亲戚,不用说那么多旁的东西,只愿表哥能一路顺风,到时候也给金陵捎一份报平安的信来就好了。”

贾珠点点头,两人挥手道别,他也没有再回头,登上了马车。他与生他养他的贾家有断不开的亲缘,只是却又不甘心就死在了那滩沼泽里,离开也许是他唯一能选择的东西。而在这条官道上,薛蟠的送别,却在他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原来也是有真的亲人吗?不知道它会结出什么花来。

“大爷,这么赶有必要吗?”荆芥在一旁看着贾珠的车驾越来越远,直到消失不见,小声问了薛蟠一句。

薛蟠只是笑笑,这送人情,能记住的人不一定多,但是对于贾家慢慢失望到不再抱有期待的贾珠而言,却是雪中之炭。“以后就会知道了,都说东北之北偏远,却也是和高丽国交界的地方。大庆之地,不存在真的不受重视的县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