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林清传之红楼篇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继续

林清传之红楼篇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继续

作者:紫莜dxm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2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着城门外的难民们,城门口进出检查的非常严,城内的许多百姓,看到大户人家在给难民们送东西,也自动自发的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物。

林如海一阵忙碌,贾敏也没闲着,皓玉禛玉一如既往的在书院上学,林清两姐妹有时候跟着贾敏帮忙,有时候做自己的事情。

这日,林如海还要在早朝之后给皇帝汇报差事的进展,要知道他们礼部衙门里一个留守的官员都没有,其他部门里好歹还留了四五个官员留守,可见这次安置难民的差事,宣和帝是各个部门里都征用了人手。礼部最厉害,一个不留。

早朝之后,林如海进了御书房去面见皇帝,还碰到了几个同道中人,于是大家就顺道一起去见皇帝了。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圣安!”几个官员一起给皇帝行了礼。

宣和帝抬手招了几人起来,不等几人说话,就问道:“各位爱卿,安置事宜做的如何了?可顺利?难民们的反应如何?”

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让排在第一个的林如海先来。

“回禀皇上,一切安好。并未有难民反感。”

“只是,皇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总不能一直养着这些灾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自力更生。”

立即有官员附和,“是的,皇上,难民们每天吃了无事可干,实在是浪费。”

“而且,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这么养着,也是一大笔花费,要知道国库里的粮食用一点就少一点。”另一个官员也忧心道。

宣和帝右手敲着桌子,一下两人,才开口道:“那看看各大家族有没有用人的?”

“或者就近农户少的村子,可以选择合适的灾民安家落户也成。”

又有官员提了疑问,“这大灾过后,肯定会有大部分人回老家。还有大家族用人都是要签卖身契的...”

“也是,从良民变成奴隶,自愿吧。朕现在只想先解决难民吃饭住宿的问题。”

汇报了安置事宜的进展,林如海并未直接去城门外,而是先回了府,给贾敏说了一下他要做的事情,还把管家带走了。

林如海在难民营里挑了许多户这两天他观察到的品行良好的十多家人,让管家带着安置到京城郊外的庄子上,本来庄子上人并不多,林如海也不要他们签卖身契,直说了,先把这几个月渡过了再说,等到灾难过后,要回老家的,林家会发回家的路费,要在这庄子上安顿下来的也成,那时候再商量。

因着林家财大气粗,京郊的庄子就有好多个,而且前段时间的囤粮行为,各个庄子上都有许多粮食,不怕这些人去住。

后面陆陆续续,林如海又挑选了许多人,总的人数有四五百人,分散到京郊的庄子上了。

进了庄子吃饱不是问题,只是进了庄子,要听管事的安排,要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对这些难民来说,都是小事,求之不得。

难民营里的灾民有来的,有走的,其实有些人并不喜欢吃白饭,在难民营安顿下来之后,就自己出去找事做了,等到真正的安顿下来了,就从难民营里退出去了。有的跟附近的村子套了近乎,住进了村子,在村子里安家落户了,当然这也是官员们积极促成的。有的咬牙自卖自身,进了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粗使嬷嬷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总之都能够自力更生了。

当然这是后话。

五月中旬,京城的难民一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林如海终于有闲心听皇帝说全国各地的情报了。

宣和帝宣了林如海秦霄大皇子三人一起去御书房商量事情,因为林如海三人第一次来见宣和帝的时候也是他们三人,这之后,宣和帝要找三人分享消息的时候,就习惯性的叫了三人的。要跟其他官员商量事情,则是避开三人。

从宣和帝那再次知道了全国各地的信息,几人又沉重着脑袋离开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碌,就连大皇子都参与到安置难民的事宜当中的,亲眼见过了那些灾民,大皇子还是颇有感触。

难得早点回了府的秦霄,去见了太上皇,太上皇这段时间在王府还是一样的过日子,心里却无比的担心这灾难,皇帝能不能应付?要知道,他当皇帝那会,虽然也有灾难,可是却没有这次这么大,广,严重,简直包含了全国各地。太上皇心里还有点安慰,沿海一带因着大海的关系,干旱并未有多大的影响,最多粮食亩产减少一点。

“父皇,这几日身体可有不适?”

秦霄的问话唤醒了沉思的太上皇,太上皇拍拍秦霄的手,让其坐在前面。

“小五,说说外面的情况。”

秦霄点头,“父皇,不要担心,京城内外的灾民已经安排妥当,并未有灾民不满或者暴动。”

太上皇吁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今年怎么是这么个霉年,就算是一个地方一场干旱都能引起天下的不安,更别说这是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了。”

秦霄不好说什么天道一类的话,只得安慰道:“父皇,皇兄安排的很好,这次虽然有我跟如海让皇兄提早做准备,但是皇兄真的做的很好,从皇兄那得来的消息,江南一带沿海一带还有湖广一带这些富庶之地都在皇兄的掌控之中。”

“而且,这些地方灾民的安置事宜也做得很好,并未引起百姓的恐慌。”

“要不然,京城不会才只有这么点灾民。”

太上皇嘀咕道:“难道小四把五百私兵都派出去做监督事宜了?”

秦霄耳聪目明,太上皇的嘀咕声也听的清清楚楚,“父皇,什么私兵?”

太上皇得意的笑道:“你父皇手中有一支以一敌十的五百人私兵,”不过瞬间又低垂着头,“前段时间,父皇就把这些人全部交给你皇兄了,估计他把这些人派到各地去做监督的事情了。”

秦霄恍然大悟,“难怪皇兄每次的消息都对当地的事情了如指掌,而且地方官员都妥善的安置好了灾民,原来身边有个皇帝的耳报神,不得不做啊。”

太上皇不满的说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该如此。”

“照这样下去的话,这场灾难不难过去,不过难免中间有人员伤亡,算了,这已经是最轻的了。”

秦霄扯了嘴角,并未反驳太上皇的话,还是让太上皇保持这样美好的期待吧。

要知道今年灾难年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过了,大戏还在继续。

而且今年的天气很反常,一般雨季是跟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在不同的时期,比如有的地方二月份就是雨季,有的地方五月份才是雨季,有的地方是六到九月是雨季。这会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干旱时期,少量下点雨的地方就只有沿海一带了。不过还有点反常的地方则是京城虽然气温比往年要高,但是没有一点干旱的样子。这点有人想到了,只觉得京城不愧是皇城,就连老天爷都放过了~~~并未像其他地方想去,就连林清这样的修真人士都未多想,更别说世外高人,就算是能掐会算的,也看不清。

如此这样,当洪涝来的时候,可想而知!

当京城的灾难来的时候,更无人知道。

林如海回了林府,首先见了管家,让管家汇报了庄子上住进去的灾民们如何?还有粮食够不?棉被衣裳够不?在管家的一再保证下,林如海才去了后院见贾敏。

贾敏这会正跟身边的嬷嬷说事情,还有听丫鬟们汇报京城的一些消息,可别漏过一些重要的消息。

这段时间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物的出物,都给难民营送过东西。至于街道上的娱乐场所,除了酒楼茶楼一类,青楼这样的寻欢作乐的场所,白天黑夜都没有人光顾了。

即使是纨绔子弟也在老爹的棒槌下不得不停下那颗骚动的心,只得在家调/戏调/戏小丫鬟们。

看到林如海进来了,贾敏身边的嬷嬷丫鬟行了礼就退下去了。

“敏儿,你刚才在做什么?”

贾敏笑道:“哪有做什么,就听听京城内的消息。”

“今年除了自家亲戚生孩子一类的喜事,什么样的宴会都被停了,没有人会在这当口办喜事,我少了消息来源,就只能让下人们每天在外收集消息,回来之后说给我听,我捡重要的听听。”

“以前我还能够趁着赏花宴,茶花宴,踏青宴,来获取消息,现在什么都没有,都快成睁眼瞎子了。”

“你们那安置事宜完了?”

林如海点头,“都安排好了,剩下的都是按照章程来了。”

“对了,我们庄子上的人,我选的都是品行好的,而且许多都是家破人亡家里只剩下几个人的,以后我想让他们就在我们庄子上安顿了。”

贾敏有点疑惑,“如海,你怎么想着留人的?我们总要离开的,家产地契都会送人的。”

林如海沉思,“我们庄子上人太少了,地广人稀,不利于安全,以后就让庄子发展成自给自足的村子吧。”

想着要离开的问题,贾敏又有点踟蹰着另一个问题,“如海,你有没有想过跟宗族联系?总归是姓林。”

“而且宗族林家那边,这些年少有人在外做官,不是不想,也不是没有能力,就是身体太差,很少有人能够撑过科考结束。”

他们就算是上次守母孝,住在四周的林家本家人也是很远的旁支了,也都跟苏州林家不在一个地方,根本就没有来往,以前贾敏觉得作为媳妇,丈夫婆婆不主动说,她也不好问,但是这么些年了,总该问清楚吧。

咳咳,其实林如海也不知道他们家跟宗族本家那具体有什么矛盾,只是遵循着父辈的做法,就这么忽略过去了。

林如海尴尬笑道:“敏儿,其实我也不清楚这中间的问题,只是从我有记忆以来,父亲祖父都对宗族那边视而不见。”

“我只知道这似乎是中间牵扯到一个女人的问题,具体事情如何,我真的不知道。”

“不过,我倒是知道我们家少有纳妾就跟那个女人有关,除非真的生不出嫡子才会纳妾。”

贾敏眨巴着双眼,听着这颇为神奇的话,“那你怎么想的?我们的家产还给宗族那边留不?”

林如海扶额,“等我想想。”

贾敏笑道:“那如海慢慢想吧。”

可是林如海暂时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了,等这段时间忙过之后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