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林清传之红楼篇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被诓了

林清传之红楼篇 第一百三十六章 被诓了

作者:紫莜dxm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2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日因为宣和帝的情绪和缓了,朝堂上终于有了笑容,宣和帝跟大臣们讨论了后续救灾的事宜,这一点点笑容就让连续看了许久宣和帝阴沉脸的大臣们如沐春风。

天,这些大臣的要求真低!

对了,那个下江南监督修堤坝钦差还未成回京,不过皇帝已经接到顾寻章的折子,说再有一个月,堤坝就完全竣工了。

这让宣和帝对接下来的洪灾又有了几分信心了,这也让宣和帝对顾寻章再次申请修堤坝款的事情不在耿耿于怀了。

索性顾寻章并不知道皇帝怀疑他挪用了款项,不然他真的要哭了,宣和帝第一次拨的钱真的不够呀。

如果这堤坝起不了一点作用,宣和帝估计真的会砍了钦差还有一众江南的官员,特别是那个觊觎修堤坝款的甄家。

这也是顾钦差的重中之重,他可是知道如果这堤坝起不了作用,以后他的仕途也到头了,更或者他的人生也到头了,所以顾钦差可是对堤坝的方方面面一丝一毫都不漏过,更别说为了不被底下的官员糊弄,顾寻章可是看了许多相关的书籍。

这让以往惯例揩点油水的河工方面的官员们不得不夹紧裤腰带,不做这方面的想法了,还得更加用心的修好堤坝,顾钦差可是说了,出了问题,皇帝秋后算账,一个都跑不了~~~

全国都热闹起来了,江南一带的日子更是热火朝天。

逃难出来的灾民全部都安置妥当了,粮食不够?没事,皇帝顶着,现在全国都只是在愁着饮水的问题。

而且,皇帝的暗卫私兵们,刚开始是分散在各地的,现在么,可是陆陆续续挪到了灾民多的地方,至于有些个别官员们,则在疑问,怎么我们的知府大人变得这么的清正廉明了?这不合乎知府大人那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性子。

有了暗卫私兵,敢向赈灾粮食下手?敢向物价下手?敢向灾民下手?那是知府找死的行为!

这些暗卫私兵们是哪儿危险往哪去,哪儿人多往哪去,实在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城内的生活还是一如既然,林如海依旧准时到礼部报道,偶尔在皇帝那出出主意,了解了解最新的消息,跟秦霄大皇子等人商量完善后续方法,这段时间大家见面勤了,三人更是光明正大的凑到一起,嘀嘀咕咕个不停。

至于其他二位皇子,因着皇帝未成安排任务,他们也只是多了一份挂心而已。

下衙的时候林如海是带着笑回的府,晚上林如海给大家说了皇帝那的消息,大家不由得都很高兴。

夜晚,林清心血来潮,再次推算,哪知道这次看到的画面竟然是已经发生的灾难现场,林清看着那画面也不由得吁了一口气,干裂的土地,没有水的河床,....

这让人很揪心,如此林清又把没有推算到未来的事情给忘脑后了,待不久后想起来,林清更是郁闷,被诓了。

林清闷闷不乐,她脑海中的画面比现代在电视上看到的场面还要可怕。

生与死的距离,如此的近,如此的远。

明日还要去参见贾元春儿子的满月宴,因着京城的局势,加上郑家的情况,这次的满月宴并不会大办,贾元春也只是请了娘家人来参加而已,至于郑中那边的亲戚,表示没有了。

第二日,贾敏带着两个女儿去郑家参加满月宴,宴席上真的只有贾元春的娘家亲戚,平时来往的人家一个都没有。

这会京城紧张,贾元春也不想因着儿子满月的事情,搞得鸡飞狗跳,两夫妻商量了一下,只等明年儿子周岁的时候补上,这会还是低调一点。

至于王夫人抱着外孙的纠结的表情就不言而喻了,那是王夫人在纠结为什么不是个皇子?

哪知道低调的满月宴,因为太上皇的赏赐,升了气氛。

贾元春想不通太上皇怎么会赏赐自家,他们家可是小家,丈夫官职又不高,只是老实的待在翰林院,许多年没挪窝了。

索性太上皇派来的人并未搞得众人皆知,高兴的领了赏赐,不明白的事情私下再说。

贾元春的儿子被他爹取名郑瑜,瑜则美玉也,小家伙胖乎乎,夜晚,等到小家伙睡熟了,床榻上的两夫妻,贾元春才问出了这个白天一直不明白的问题。

郑中眉眼笑意冉冉的看着妻子俏皮的模样,现在的妻子比以前有人气了,以前就是一个模板,这会或许是生了孩子,真正的把郑中当做家人了。

原来郑中的爹是太上皇的旧部亲信,只是早早的就去了,剩下孤儿寡母,即使有一些家产,郑中的母亲也不善经营,卯吃寅粮,出的多进的少,又没有多少人气,郑家就这么一时衰退下去了。等到郑中掌家之后才好点。但是郑中又倒霉在他娶的妻子身体太差,熬了三五年去了,临了母亲又过世了,郑中就这么一直守孝下去,出了孝期,他一个孤人,没有人给他相看媳妇,就这么到了三十岁。不过他们家,平时太上皇照看着,心中有数。那次贾赦为了让侄女出宫,走的太上皇的路线,太上皇盘算了一下,没有选择贾赦暗示的那个人,直接把元春赐婚给了郑中,反正在太上皇看来门当户对,合适着呢。

这不,一年就生了个儿子。要不是这段时间灾难连连,皇帝那吃人的脸色,太上皇看着就碜人,又不想给儿子和旧部添堵,就只是这么低调的给了点赏赐而已。

因着娘家的提醒,贾元春和郑中两人又不是笨蛋看不懂形势,两人在满月宴之后,就这么一直低调行事下去,郑中平时在翰林院的人缘还不错,有事大家都会提个醒。

郑中成亲之后,对妻子很满意,妻子是个美娇娘,持家有道,琴棋书面皆通,因为郑家是寒门起家,并未有多大的家业,而且他爹都不识字,还是他从小开始读书,但是因着家庭教养的问题,郑中的学问远远赶不上世家出来的子弟。他的官位可以说是太上皇照顾得来的,当初中举人都是吊尾而过。这会偶尔从妻子口中别样的答案,也会让他欣喜若狂。

两夫妻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日子。

参加了满月宴,回了府,林清又是一阵感概,以后贾元春的幸福不在是空话了。

夜晚,一家人交换了想法,才回了各自的院子。

瞭望星空,林清烦躁,索性心不静修炼没有效果,林清把小家伙们收回空间,愣愣的发呆。

良久,林清想了想,一挥手,一把飞剑出现,祭出飞剑,林清一晃就消失在了院子里。

而其他人一无所知。

林清并未飞多远,只是去了大屋山最大最高的山峰,几千米海拔的高度,山顶依旧白茫茫一片。

躺在雪地里,头枕在手臂上,望着星空,朦朦胧胧的感觉,眼皮越来越重,不一会林清竟然睡着了。

林清不知道的是在她睡着了之后,整个雪地开始泛着雾气,而且灵气充裕,都星星点点的向林清身体内钻去,这些星星点点带着光芒的灵气颗粒像是有意识一样纷纷的笼罩在林清四周。

熟睡中的林清陡然睁开双眼,揉了揉眼睛,看了下四周,有点疑惑自己怎么给睡着了?再内视丹田,发现丹田的灵气增加了,而且还是没有副作用的,要知道这段时间灵气暴躁,负能量充斥其间,吸收个灵气还要提纯。

林清费解,摇摇头,看着天色不早了,掐着法诀,祭出飞剑,趁着夜色还早,嗖的一下,又回到了清凉院。

天亮之后,林清难得的好心情,放出四只小家伙,让它们自己去玩,林清也逛逛林府。

不一样的心情观看事物是不一样的,此刻林清心情好,看着林府内水汽蒙蒙,翠绿青葱的花草树木,嘴角弯弯,难得的欣赏着黛玉种的那些鲜花绿草。

和家人吃了一顿美味的早餐,短暂的愉快的交流了一下信息,又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无海书院中,学生们乖巧听话的不得了,让各位教书先生们摸着自己的胡须,兀自欣慰着。

无海书院有个规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满了十五岁才允许去参加科考,不到年龄,山长先生是绝对不允许下场考试的,这一点是每一个进书院的学生家长都必须遵守的,不遵守?好吧,领回去自己教呗。

冯纪那群人,成长了许多,不在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叫苦,不再在外惹是生非,不再在外溜鸡斗狗行些纨绔子弟的行事了,一颗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粥,而另一面却是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大家开始懂得思考未来,懂得谋划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要自己去努力。

这几个月的灾难大家都看在眼里,先生着重讲授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私底下大家也都在讨论,交换了彼此的意见,对未来又有一些新想法了。

这些人的长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即使以前的书呆子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也不再那么呆板了,不过书呆子样的风趣幽默一般人招架不住,是会让人吐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