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聚会(上)

晋末长剑 第一百四十四章 聚会(上)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1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二十日是个大晴天,干冷干冷的。

仙居殿前的院子内,茶香袅袅。

女人们聚在一起,烹煮着蜀中进献的蒙顶茶。

因为皇后在甘露殿守「心丧」,今日这个场合便以太子妃卢氏为首了。

她巧笑嫣然,稍稍显示了一些亲和力,融入了邵氏家族这个大集体,同时又保持了一点矜持,隐隐显示了大家身份上的差别。

旁边有小孩跑来跑去,大一点的在前面,小不点跟在后面,吵吵闹闹,嬉笑不已。

邵福端着一个碧玉茶碗,微微有些感慨。

自从离开南阳,回归邵氏大家庭后,她印象中几个兄弟也是这么一起玩闹的。

那时候多开心啊,一个人被打了戒尺,其他人还会安慰,然后再一起玩。

她的目光搜寻来搜寻去,终究没找到四弟的身影,唯见到太子妃卢氏时不时拉着燕王妃糜氏一起说话,看似亲密无间。

她轻轻叹了口气,轻啜一口茶水,细细品味着唇舌间那甘苦相依的滋味。

「阿姐,你的叹气有点假。」蕈娘走了过来,小声说道。

邵福眯着眼晴看了下这个同胞妹妹,道:「还敢取笑阿姐,真是白疼你了。」

蕈娘笑了笑,道:「别找了,驸马去接阿爷了。」

「阿爷在哪?」邵福问道。

「最近他都住在迎秋院,大半个月了。」蕈娘说道:「我去找雅人的时候,经常看到阿爷在院子里看书。有时候在给王婕妤、王容华煮茶,有时候又带着她们在院前树下漫步。阿爷去得多了,雅人都不愿和我一起做妇功了。」

邵福听完,又叹了口气,道:「阿爷真是世上顶顶奇怪的男人。」

「是啊。」蕈娘也感慨道:「换成汉魏之世,皇子封就封出去了。」

邵福看了眼妹妹,道:「你和雅人这么好,以后是不是要和辽东做买卖啊?」

「啊?」蕈娘有些傻眼,下意识道:「阿姐,我都不知道哪里要花钱?」

邵福也有些傻眼。

妹妹竟然说她不知道哪里需要花钱。宜都郡不是什么好地方,穷乡僻壤的,很多百姓还在刀耕火种,食邑产出只够让妹妹养活公主府一千人。

也就是说,如果她觉得朝廷赐下的公主府不够宽,或者想在外地置个别院,可能都要攒好些年的钱。

真就守着一套宅子和产出相当不稳定的食邑过一辈子呗?

「你啊,真是笨得可以。」邵福捏了捏妹妹的耳朵,道:「若非阿姐的宣城庄园花了太多钱,我都想造船去辽东做买卖了。」

「辽东有甚可买的?」覃娘好奇道。

邵福了妹妹身上的皮裘,道:「你这裘虽然是拓跋鲜卑那边进贡上来的,可辽东更多啊。听说那边水草比阴山更丰美,山林也多,故虎豹貂狐之属也多。好像还有一种海里的叫什么,唉,不记得了,就是高句丽使者进献的皮子。」

「海豹?」蕈娘问道。

「海豹」这个称呼是邵勋命名的,史上首次出现此名要在唐代了,但并不流行,后来又出现「水豹」、「岛猫」等称呼,杂七杂八的名称长期同时存在。

「对,就是此物。」邵福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王婕妤、王容华姐妹都有,就连雅人都弄到一件,好暖和。」蕈娘说道:「还很轻,比我身上这件轻多了,却更暖和。」

因为海豹、海獭、海狗、海狮、鲸之类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海域,因此毛皮的保暖效果极佳(毛发密度高),还防水,适合潮湿且寒冷的气候。

除此之外,这些海洋动物毛皮制成的皮裘在同样的保暖效果下重量更轻一些,且更耐磨,无论保暖、防寒、防水(潮湿阴冷环境)还是舒适感,都胜过陆地动物毛皮制成的皮裘。

「这便是了啊。」邵福说道:「高句丽人从哪里弄来的?必然是乐浪、带方二郡。」

「阿爷说是高句丽征服的沃沮之地得来的。」蕈娘说道。

「都差不多。」邵福说道:「你可以在这上面想想办法啊。」

蕈娘没甚兴趣,只随口敷衍了几句。

另外一边,卢氏等人很快把茶端到了案几上,并奉上了点心。

男人们则在谈论军政大事。

「听闻李公遣兵入辽西(郡)大肆劫掠,会不会太早了?」门下通事舍人苗协问道。

「劫掠之事哪年没有?互相抢罢了。」西苑丞方纶说道:「不过今年的规模确实不小,听闻出动了两千余骑,其中不乏精锐镇兵,得牛羊杂畜数万,俘千人。慕容便是死人,也该有反应了。」

边境劫掠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就没有断过,只不过大部分规模太小,不值得上报罢了。而在草原各部落之间,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首领来约束,难免也会发生劫掠。

但一次出动两千骑,已经超过劫掠的规模了,上升到了部落冲突级别。

幽州都督李重是个稳重的人,他一般不太会做出这种破坏朝廷大政方针的事情,此番这么做,显然是得到了许可。

观他入幽州后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比如在北平郡大修堡寨,囤积资粮、器械,派遣成兵;

比如整顿各部落丁壮,时常操练、围猎,乃至斩杀不服从之人立威:

再比如在裁撤世兵大背景下逆势扩张幽州世兵至二万人,并为他们协调、分配土地又请幽州乃至冀州诸郡发役,为世兵开挖灌渠、平整田地、修建屋宇等等。

几番措施下来,幽州世兵二万步骑士气大振,装备了从范阳、邺城两地武库解送而来的精良器械后,严加操练,已然颇具战斗力。

这二万人固然不如金正一手调教的三万长安世兵能战,但依托燕山守御各个堡寨却不成问题,称得上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而且,这支世兵的存在也极大增强了朝廷在幽燕之地的威信,让一干胡酋及地方豪族们受到了震,不再像之前那么肆无忌惮了。

「李公这么做,会不会让慕容恼羞成怒,发大兵来攻幽州?」广成苑令徐铉问道。

「或许这便是李公之意吧。」方纶说道:「从昌黎到辽西,除了走卢龙道外,便只有横穿辽泽了。马车过不了彼处,顶多来数千轻骑罢了,我看李公应付得了。」

「慕容若来辽西,势必难以对慕容仁动手。」苗协说道:「他应该是舍弃不了辽西的,数百里沃野,对慕容鲜卑来说极是难得。」

「是啊,若能将贼军尽数歼灭于辽西,则收复柳城轻而易举——」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边说,一边注意着周遭的动静,尤其是坐在廊下的太子、齐王、楚王、赵王、韩王等人。

他们围在太上皇身周,一副兄友弟恭的融洽模样。

老人的眼神更浑浊了,脑子似乎也不如去年好使,往往孙辈们说上好几句,他才似刚刚反应过来,回上那么一两句。

也只有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女们玩闹到他面前时,他的眼中才猛然多了几丝光彩。

诸王对这些孩童也颇为优容。尤其是太子,当四岁的十八皇子戟郎(母母丘氏)摔倒在他面前时,太子笑着将他抱起,为戟郎擦了擦眼泪。

或许,这些皇子太过年幼,没有丝毫威胁,太子更愿意在他们身上展现兄长的温情一面。

「三兄,听闻你粟弋(粟特)语已至大成?」放下戟郎后,太子笑问道。

邵摇了摇头,道:「我也是跟胡商学的,好些年了,也不知对不对。西域长史府(驻楼兰)送来的国书我倒是能勉强辨认一番,但有时候字迹太潦草,我就看不太懂。再者,西域也不止一种文法,要学的还多着呢,粟弋语多流行于商徒之中。年初为兄得一卢文文书,就看不懂,今年在尝试着学习。」

卢文流行于部分西域城邦之中。比如楼兰在汉代一度大量使用汉语,但后汉年间国力衰弱,一度大举撤离西域,对当地失去控制,爆发了汉书危机,于是起源于古键陀罗的法卢文填补了空白。

等到曹魏年间重新恢复对西域部分地区的统治时,卢文已然大行其道,而今与汉文并存一一曹魏、司马晋虽然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但多为名义上的,控制程度显然不如前汉时深,也不如后汉中前期,下一次真正深入控制,要到前秦吕光率军西征,大破西域诸国了。

「三兄真是好学。」太子邵瑾赞叹道:「父亲将来经营西域,必得倚重三兄了。」

「西域有牛马羊驼、葡萄众果,似没那么穷?」齐王邵璋插言道。

「有商路在,能穷到哪?」邵笑道:「人也不少,就是多为高鼻深目之种类。汉时屯垦成兵本来就不多,汉末以来中原多故,这些人的后裔更是难以找寻。便是找到,怕是也不会说汉话了。」

邵璋叹息一声,道:「其实我倒想去西域看看的,就是听闻风沙有些大?」

「风沙是免不了的,但也有水草丰美之处。有些豪奢的西域国主,宫中绫罗绸缎、精美器物一样不缺。当然,我也只是听闻,并未见过。」邵说道。

那些生活豪奢的西域国主一般处在商路要冲,本身国中有绿洲,可开垦不少良田,能养活个几万人一一最强盛的龟兹国在前汉时有八万多人,而今也不太可能超过十万一一两边收税的情况下,豪富是不成问题的。

但正如邵所说,再富裕环境就那样,吃沙子难以避免,就看你能不能习惯了。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当十万百姓的国主似乎也不错,但对从小生活在中原繁华之地的皇子们来说,可就不一定这么认为了。

邵璋正待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院门外出现了邵勋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