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最春风 > 第三五七章 别院内

最春风 第三五七章 别院内

作者:姚颖怡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13:22: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奶奶,嫣红去给五小姐送巧果时,听说二房的二小姐去了虞家。”夏至从外面急匆匆进来,一进门便屏退了左右服侍的,压低声音对罗锦言说道。

罗锦言一怔,怎么这样巧?

不对,世事虽有巧合,但机率极小,大多的巧事都是人力而为。

明远堂这样的地方,如果各房没有想办法往里面塞人,罗锦言觉得那才是出了大事。

她借着走水的事,趁机把明远堂的人筛了一遍,也不过就是一步小棋。秦家一大家子,总会有那么百八十个看秦珏和她不顺眼的,她又不能抠了他们的眼珠子,他们画圈圈打小人都行,只要别挡了秦珏和她的路,看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可若是想使些手段,她决不会留情。

既然嫁给秦珏,早晚要和他生儿育女。秦珏和她都有自保的能力,但儿女们却不行。

她不为自己,不为秦珏,也要为儿女们扫平道路。

但是一个家族的兴旺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不但要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还要各房守望相助,荣辱与共,这样才能不受朝代更替的影响,成就千秋之家。

无论是秦珏,还是她和孩子,都要有亲族。

但是这些日子她在娘家,还真是忽略了二房的事,万万没想到有人把手伸过来了。

罗锦言沉思良久,道:“让白九娘过来。”

而此时的虞家别院内,则是花团锦簇,笑语盈盈。

秦瑗原以为今天来的都是些和虞纨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虞纨的闺秀,却没想到竟然还有几位身份不俗的。

李二小姐李悦,是当朝阁老、工部尚书李文忠的嫡次孙女,她的胞姐李怡,做的一手好制艺,前不久刚被选进尚仪局,任司籍司女官,正七品典籍。

杨五小姐杨柳,是四川布政使司参政杨善宗之女,杨家世籍北直隶,先后出过几位进士。杨善宗庶吉士出身,虽然外放,却已是从三品的大员,谁又能说他不会做到封疆大吏呢?

秦瑗暗暗吃惊,没想到虞纨只是千户之妻,娘家又早已萧落,竟然能请到李悦和杨柳,莫非这里面还有些不为人知的事?

除了李悦和杨柳,其他的闺秀虽然出身比不上这两人,但也俱都不俗,秦瑗松了口气,她来这里只是散心的,路上还想着若是场面实在不堪,她只当是看杂耍。

虞家请了唱曲的,竟然是最近才在京城时兴起来的苏州评弹,虽然听不懂那伶人唱的是什么,但曲调委婉,唱功甜润,令在场的闺秀无人敛神倾听,一曲终了,竟是不觉。

虞纨察言观色,见秦瑗听得认真,待到曲终,便笑着问她:“听说令堂就是金陵人氏,这苏州腔我们听不懂,秦二小姐想来能听懂几分吧?”

秦瑗心头一震,左夫人出身金陵左家,这并不是秘密,可虞纨此时提起,就让秦瑗觉得别扭了。

明远堂走水的事,也不知虞纨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提起的。

秦瑗笑着称是,并没有再这个话题上说下去,而是和虞纨一起,去看闺秀们斗诗了。

有几个年纪小的闺秀把她们刚做的诗拿给秦瑗品评,秦瑗便转交给虞纨,只说自己不擅诗文,虞纨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秦家诗书传家,秦家的女子怎会不擅诗文?不愿意点评而已。

秦瑗感觉似是有人在看她,她望过去,就见李悦正转过身去。

秦瑗想起来,先前虞纨给她们相互引见时,李悦的表情就有些僵硬,她一时有些糊涂,她和李悦是第一次见面,也不记得和李家有过过节啊。

好在身边的大丫鬟青茁是个机灵的,凑在她耳边说了几句,秦瑗这才想起来,当初秦珏和罗家议亲时,京城里盛传李家曾想把大小姐李怡嫁给秦珏。

李怡就是李悦的胞姐。

想来李悦便是因为这个缘故才会如此。

大周朝除选秀以外,严禁官员送女子进宫,即使是选秀,也只限于正五品以下官员之女,这无非是为了防止后宫结党涉政。

但是女官则不同,大周朝的女官即使不是高门大户的,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有些在进宫之前便早有盛名,她们或熟知典籍,或精通音律,或擅长女红。

太宗和高宗时,女官只能赐婚或由家人配婚,做皇帝的不会自己收用。但到了惠宗时便全都改了过来。

惠宗尚是太子时,便与一名女官交好,碍于规矩只能私下往来。他继位之后,便不顾宗人府和朝臣反对,硬是让这个已过花信之年的女官做了自己的嫔妃。

之后的神宗皇帝更是离经叛道,先后封了八名女官,就连英宗皇帝的生母招太后也是女官出身。

到了英宗这一代,垂帘听政十几年的窦太后曾经也是女官,如今最受同德皇帝赵极宠爱的古淑妃,初入宫时便是女官。

如今后位空悬,古淑妃是胡女,又没有子嗣,她显然是无缘后位的,而李贵妃在宫中形同副后,又有赵熙,可皇帝却迟迟没有立她为后的打算,李文忠把李怡送进宫里,做的什么打算,就是瞎子也能看出来。

秦瑗微微皱眉,当今圣上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李阁老真会这样狠心,把如花似玉的亲孙女送给皇上?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李怡坐上后位的机会,要远远强于刚刚进宫的佳丽们。

李怡因为秦珏而坏了名声,若是有朝一日她做了皇后,那定是对秦家不利。

秦瑗对朝堂之事所知甚少,又觉得这件事离她很遥远,也只是这么一想,便抛到脑后了。

虞家别院已有些年头,园中遍植奇花异卉,风景甚好,虞家早已没落,这座园子能保留至今,委实不易。

秦瑗和杨善宗的女儿杨柳很是谈得来,杨柳自幼在京城长大,今年只有十二岁,还是第一次参加女儿会,因此格外兴奋,还把自己准备的巧果拿给秦瑗去看。

正在这时,有虞家的丫鬟过来,恭恭敬敬地对秦瑗行礼,道:”秦二小姐,我们府里有位老嬷嬷,先前跟着大姑奶奶去了山西,这会子也一起回了京城,她最拿手的就是养兰,只是人老了有些脾气,把花看得娇贵,等闲不让搬出来,大姑奶奶没办法,只好请您和杨五小姐走一趟,到花房里看看。”

看个花儿也这样麻烦?

秦瑗心里起疑,有心不去,可一旁的杨柳已经跃跃欲试,她只好问道:“你家大姑奶奶呢?”

“大姑奶奶在花房里等着呢。”丫鬟笑着说道。

秦瑗还在犹豫,杨柳已在催促:“秦二姐姐,咱们去看看吧,我家的兰花总也养不好。”

秦瑗无耐,只好对青茁道:“把人都带上,咱们也去见识见识。”

不算等在外面的跟车婆子,她身边带着四个丫鬟两个媳妇子,加上杨柳带的人,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去了花房。

花房就在花园的西南角,离得并不远,刚刚转过一个凉亭,就见有两个十七八岁的丫鬟飞快地跑了过去,秦瑗吓了一跳,从没见过哪家的女子跑得这么快。

带着她们来的丫鬟也是吃了一惊,随即喝道:“你们是哪房的,跑这么快干嘛?”

其中一个丫鬟停下脚步,神情冷峻地打量着秦瑗和杨柳,道:“两位小姐还是避一避吧,外面来了锦衣卫的人,免得冲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