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 第46章 近体诗,歌行

对上众人各异的神色,陶玉磬不卑不亢地道:“这位兄台说得是,夏县县试案首,终归只是童生。但她卷评双甲,是今年十国唯一的双甲案首,且是圣前童生,所以我想着带她来见识见识。”

陶玉磬没有解释苏小小的身份,而是直接摆出了她的文位。

毕竟真假千金的事情说来话长,圣前双甲的文位可是实打实的。

寒门和士族之争,寒门仇视的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士族之后。

如果苏小小确有奇才,无论在哪里都能高中,那么她在自己的籍贯地应试顺理成章,不在自己的籍贯地应试也不过是响应各国朝堂鼓励士子游学的风气罢了,无可指摘。

因场面安静,陶玉磬的声音传得极远。

等陶玉磬说完,就连小台上的乐曲都停了。

什么?他们听见了什么?眼前这个姑娘,不仅是案首,还是圣前双甲案首?!

有人说:“圣前童生?拜圣庙受才气灌顶,只能算众圣弟子,圣前童生可是天之门生。”

有人说:“双甲案首,哪里就只是今年十国唯一的双甲案首?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足足要追溯到五年前,江州被逆种文人刺杀身亡的那位小陶圣。”

有人说:“苏?苏小小!我就说这个姓怎么这般耳熟,之前说有个县考出了今年唯一的双甲案首,史无前例的双甲圣前,考卷特批拿到大余府来张贴公示,现在想来,正是夏县,正是苏案首!”

有人说:“双甲圣前,前所未有,旷古烁今。圣前童生便至少能够考到进士,苏案首是双甲圣前,前途更是不可限量,假日时日,指不准咱们还要在苏案首手底下讨饭吃。”

岑志正在众人的议论中逐渐反应过来,兴奋得红光满面。

先前他对苏小小的礼遇,那是看在陶玉磬的面子上。

此刻,岑志正才真有大驾光临蓬荜生辉之感。

他请了有揽月公子之称的国公府五公子,还有揽月公子刚考了双甲圣前的苏表妹。

他岑某人的文会必是今夜江上最璀璨的一场,他的文名也能就此远扬。

岑志正大笑起来:“苏案首,实不相瞒,今日到场的可不乏案首,不止童生案首,还有秀才案首,可在你这个史无前例的双甲圣前案首面前,全都失了颜色了。”

岑志正话音刚落,有几位举人冲苏小小微笑。

苏小小心有所感,约莫这几位就是岑志正说的他县他年的案首。

苏小小拱手:“岑公子折煞我了。”

岑志正摆摆手,又道:“玉磬,苏案首,你们定要参加今晚的诗会,头筹是龙血宝锭和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银子,换算成苏小小穿越前的货币差不多十万块。

龙血宝锭更是珍贵,无他,其中掺杂龙血,对战诗的攻击力有加成作用。

就连陶玉磬都忍不住要叹一句:“岑兄真是大手笔。”

“值得,”岑志正拿出龙血宝锭,为的就是博一个仗义疏财之名,他大笑道,“都是值得的。”

那阴阳怪气的人尤不甘心:“举人文会常做词会,岑兄改做诗会,莫不全是为了苏小姐?也对,毕竟是个童生,就连秀才的才气都做不出几首好的古体诗,更别说作词了。”

岑志正宣布今夜的文会是诗会,的确有这个原因。

但既然号称现场做诗词,那么到底是做诗还是作词,对这群举人的差别不是很大。

众人纷纷觉得对方如此针对苏小小,过于刻薄了。

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找茬,要是再不还击,便显得有些懦弱了。

苏小小想了想,先拱手见礼:“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苏小小姿态做足,周围人看得纷纷点头,不愧是案首,文人风骨。

对方只得还礼:“姓赵,赵宝山。”

“赵公子,”苏小小放下双手,挺直脊背,“岑公子作为本次文会的主办人,意在办诗会,而你觉得诗会若做古体诗过于简单,我有一个法子,两全其美,你可愿听一听。”

“什么法子?”赵宝山不情不愿。

“我来时乘坐小船,听艄公唱号,七言短句,其调如歌,”苏小小顿了顿,“不如我们做歌行体?”

“何谓歌行体?”赵宝山满脸困惑。

四周的人也是疑问不解,议论纷纷。

苏小小解释道:“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歌行体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建立的诗歌体裁,七言为主,亦有五言。

而苏小小说的歌行的定义,是明代文学家徐师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的解释。

这个世界不曾有唐,自然没有出现歌行体,也就没有对歌行体的系统解释。

赵宝山之所以嘲讽岑志正将文会办成了诗会是为了将就苏小小,因为他提前准备的是词。

参加文会的读书人,除了少数蹭酒蹭饭的,大多数还是抱着扬名的目的而来。

岑志正就为了扬名,提前准备了词作。

文会号称现场命题,但每年春分文会也就那么些题目,春色,江景,梅花等。

他只要提前准备几首,临时改几个词,自然就贴合了。

而且只要做出来的词作够好,就算不那么贴题也无所谓,毕竟不是考场。

岑志正宣布诗会,一下子打乱了赵宝山全部的计划。

他反驳岑志正,是为了将这场文会办成词会,可不是做什么更摸不着头脑的歌行体。

赵宝山当即叫道:“做歌行体?这算哪门子的两全其美?”

苏小小没有说话。

旁边便有人道:“你说不想做古体诗,歌行体是近体诗,岂不就合了你的心意?”

语罢,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显然,见赵宝山气急败坏,他们都看出了赵宝山心里打的小九九。

“好,就做歌行体,”岑志正兴奋起来,从他举办的文会上创建出了新的诗歌载体,他的文名将随之远扬,而这正是他举办文会的初衷,于是他一下子敲定了,“因是近体诗,我们选题宽泛一些,江,船,月,天,凡是能看到的,都可以做,只要符合歌行体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