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 第125章 大周苦无大儒久矣

怎么办?麦知府下意识地看向姬姓中年。

麦知府看姬姓中年这一眼,眼神中还带了许多的埋怨。

早知道苏小小这么难搞,背后还有大儒撑腰,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往里面掺和。

事到如今,案子已经不是他一个进士文位的五品知府能轻易决断的,只能看姬姓中年的了。

事情如果没有办好,到了相爷杜孔归那里也是难逃责罚。

好在姬姓中年没有辜负麦知府殷切的目光。

姬姓中年脊背挺拔,泰然开口:“敢问哪国大儒传音?需知此案乃大周内政,私自传音,无异于侵犯他国主权。我泱泱大周学子铁血丹心,别说大儒,即便是半圣驾临,亦敢血溅五步!”

不得不说,姬姓中年这话说得极为聪明,直接将事情拔高到了捍卫国家主权的高度。

稍有不慎,引起两国纷争,即便是文位学问高如大儒,也要掂量几分。

姬姓中年这话虽然说得合乎情理,却多少有些不要脸了。

“不是他说的半圣圣音就赦免,现在媲美半圣圣音的大儒清音来了,他又说内政,忒不要脸。”

围观的群众们议论纷纷,衙门前菜市场般吵嚷。

麦知府硬着头皮连连拍桌:“肃静,喧哗公堂者,杖十,丢出府衙去!”

皂班差役齐敲水火棍:“是!”

一阵威吓,场面这才勉强镇住。

“大周王朝,”跟传音一样低沉的男音,带着积年的阴沉慢悠悠地响彻了府衙,“青州,彦归来。”

“彦归来?是彦主簿!”四周的人都是一惊,继而露出欣喜之色。

“彦主簿成大儒了?我青州竟然出了大儒?天佑大周!”

气氛一扫先前的颓靡,群众们再次热烈议论起来。

彦归来成为大儒,意义远大。

首先,势必会改变如今大周朝堂的局势。

此前,大儒方君辞担任将军职,作为军方强硬主战派的领袖,跟杜孔归分庭抗礼。

直到十年前,寿元将近,旧伤屡屡复发,方君辞才不得不请辞,退居二线。

自此,军方势弱,杜孔归率领的主和派逐渐掌握朝堂话语权。

除了因为军方群龙无首,还因为杜孔归是晋升为大儒的有力人选。

如今出了新的大儒,一旦进入朝堂,势必将打破杜孔归一家独大的局面。

其实,势必会改变诸国的政治态势。

方君辞病重,诸国都对大周王朝虎视眈眈,坐等方君辞身死后瓜分大周疆土。

年前簋山关大败,就是诸国袖手旁观的结果。

如今彦归来成为大儒,且正值盛年,不出意外,还有百十来年好活。

诸国觊觎大周疆土的美梦只能化为泡影。

最后,势必能够改变苏小小在案件审理中的颓势。

姬姓中年很聪明,将大儒清音赦免罪行拔高到了干涉内政的高度。

但这个前提是发出清音的大儒是别国人。

一旦这个大儒也是大周国人,干涉内政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在此之前,大周王朝只有年迈病重的方君辞,且他早已用掉了他的大儒清音,正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姬姓中年才会胸有成竹地试图将事情定性为干涉内政。

以至于彦归来一旦表明了自己大周国人的身份,姬姓中年的攻势就彻底失败了。

彦归来成为大儒,改变大周朝堂和诸国政治的作用太耀眼了,以至于给苏小小传音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群众们声声“天佑大周”“天佑人族”,让衙门都陷入欢欣雀跃之中。

一派喜气洋洋的笑脸里,姬姓中年阴沉的脸格外显眼。

姬姓中年想了很多。

方君辞隐退之后,军方群龙无首,方有左相独霸朝堂的局面。

这局面不过短短十年,就隐隐有被打破的征兆。

国公府的陶玉源克己复礼,军方簇拥。

渐有与杜孔归针锋相对之势。

这时候,彦归来成了大儒。

别人不知道,姬姓中年却很清楚,彦归来是个地地道道的主战派反杜派。

当年,彦归来入京会试,拜会的名士正是方君辞。

而陷害方君辞收受贿赂的,正是杜孔归。

那时方君辞还在位,但身体已大不如前,有意培植党羽,才担任了那一年的主考。

杜孔归状告方君辞科举舞弊,就是釜底抽薪,从根源上杜绝方君辞培植党羽的可能性。

暗牢里,施以酷刑,亲手钳断彦归来手指的,正是姬姓中年。

姬姓中年姓姬,名苦参。

十几年前,姬苦参还是进士,在大理寺中任从六品参事。

姬苦参对彦归来的印象很深刻,直到现在,他还能想起彦归来失去手指时的黯然和自傲。

容貌俊秀的少年因为失血而脸色苍白,眉目却有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

“进士即可唇枪舌剑,没有手指,我还可以写锦绣文章。”

那一次未能扳倒方君辞,彦归来终于被从大理寺的暗牢中放了出来。

他的确还可以写锦绣文章,可残疾的手让他止步会试前,再也做不了进士。

甚至就连当上九品主簿,也是方君辞看在他受尽磨难的份上,多番走动求来的。

科举舞弊的案子虽没能立刻扳倒方君辞,但方君辞三年后辞官,不能说没有此案的影响。

方君辞辞官之后,彦归来越发无人问津,在大余府文院里当主簿,一当就是十几年。

彦归来只有举人文位,寿命与普通人无异,十数年的主簿生涯,他一生的仕途也就仅止于此了。

来大余府之前,得知彦归来是苏小小的老师,姬苦参还有些唏嘘。

怀才不遇,师徒俩竟是相同的命运,大概也是命了。

姬苦参没有想到,苏小小的案子还能生出这么多的波折,更没有想到彦归来会成为大儒。

大周苦无大儒久矣,连带着对有可能成为大儒的大学士都是诸多容让。

左相能够有如今权势,在簋山关大败的骂声中屹立不倒,有其大学士文位的功劳。

陶玉磬能够受到诸多军方推举,跟杜孔归争锋相对,亦有其大学士文位的功劳。

无他,在大家的潜意识中,总觉得大周的新任大儒会从大学士中出现。

谁也没想到,大周的新大儒不是从大学士里出现的,甚至不是翰林进士,而是一名举人。

姬苦参更没有想到,这个举人是彦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