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 第113章 杜子腾将秘药下在沟子里…

杜孔归跟杜若眉夜谈的时候。

陶玉源也把陶玉磬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陶玉源早已分府别住,等了好一会儿,下人才把陶玉磬从隔壁国公府请了来。

陶玉磬到的时候,陶玉源的怒火已经在长时间的等待中平息了。

所以陶玉磬走进书房,就看见陶玉源泰然坐在太师椅里,表情平静无波的样子。

“大哥。”陶玉磬的脚步忽然一顿,脚下的摩擦感告诉他踩到东西了。

陶玉磬低下头,看见一本翻开的书。

书页被他踩中的部分白纸铅字,清楚地印着“杜子腾将秘药下在沟子里……”。

陶玉磬下意识地抬头看陶玉源,正对上陶玉源盯着他的双眼。

四目相对,兄弟俩相顾无言,都没说话,书房里十分寂静。

最后,还是陶玉源先打破了沉默:“说说吧,怎么回事。”

长兄如父。

陶玉源的年纪,给陶玉磬当爹都绰绰有余。

又因为陶玉源的性情古板,比哥俩的亲爹还像活爹。

所以面对陶玉源的血脉压制,陶玉磬当场就把苏小小给卖了:“这都是小小安排的……”

陶玉源先前并不知晓苏小小杀了杜子腾的事,陶玉磬只跟国公夫人杨氏说了,没跟陶玉源说。

于是苏小小杀了杜子腾,科举上榜,如今事发入狱的消息一股脑地砸在了陶玉源的脑袋上。

夏县出了双甲生前的事情,陶玉源自然知道,他只是没反应过来。

“苏小小?是了,夏县那家姓苏,她去了自然得改姓。”

陶玉磬点头:“跳过当地府衙,直接调刑司拿人,杜孔归未必知情。否则以左相跋扈的行事作风,刑司不会不敢光明正大入府文院,而是在家蹲守,以致小小钻了空子,如今能在府衙安然住着。”

理清楚来龙去脉,陶玉源对于画本的奇葩内容也有所明白了:“对方越是怕走漏了风声,想将事情悄无声息地处理了,应对之法,就是越要将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陶玉磬连连点头:“小小正是这个意思。”

陶玉源喝了一口微凉的茶:“小小远在夏县,你如何这般迅速地得知了她的计划安排?”

陶玉磬也不藏着掖着,又是和盘托出:“说来,多亏了四妹。”

“四妹,陶婉?”陶玉源分府另住,半晌才想起这个换回来的四妹。

陶玉磬点头:“她当初离开夏县时,跟相好的小姐妹留了几纸‘心相印’。机缘巧合,那小姐妹在小小高中后做了婢女,这次就是那小姐妹用‘心相印’联系到四妹,再由四妹联系我的。”

陶玉源十分理解:“那毕竟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熟悉的事,熟悉的人。”

这次陶婉通风报信,方便了苏小小京中安排的施行。

陶玉磬觉得陶婉是在延请的先生教诲下明了事理,也就没跟陶玉源提起陶婉曾向杜家通风报信的事。

陶玉磬点点头:“毕竟生活了十几年,总是有情分的。”

兄弟俩又聊了两句,陶玉源便将陶玉磬打发走了。

陶玉磬前脚走,陶玉源后脚也穿上了外出的衣裳出了门,去的也是国公府的方向。

国公府的门房前脚才把陶玉磬放进去,刚落锁,后脚就听见陶玉源叫门,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大公子先前不是把五公子叫去了吗?既要回,兄弟俩为何不一块回,反而前后脚地回?

门房心中疑问,自然没有问出口,公子们的事情犯不着跟他一个门房交代。

陶玉磬进了国公府,径自去了对外宣称不理事多年的国公爷的院子。

这一夜,国公爷院子的烛火亮了很晚。

同样亮了很晚的,还有陶婉院中的烛火。

婢女走到陶婉跟前提醒:“四小姐,夜深了,奴婢先给你松了发髻吧。”

“好。”陶婉慢腾腾地应着,慢腾腾地从贵妃榻里坐起来,坐到梳妆镜前面。

婢女松了发髻,将陶婉的头发梳顺了两遍,见陶婉还没有起身的意思,依旧愣愣地望着镜子。

“四小姐在想什么?”

屋子里很安静,就在婢女以为陶婉不会回答的时候,她出声了。

声音慢腾腾的:“想,挺没有意思的。”

“啊?”婢女不明所以。

陶婉却站起来,走到床上拉了被子躺下:“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婢女们纷纷屈膝,灵巧又快速地退出寝室。

走在最后的那个吹了灯,房间顿时陷入一片昏暗。

陶婉躺在床上,怔怔地望着床顶。

陶婉这些日子有所转变,杨氏和陶玉磬都觉得是他们请来的先生起了作用,还很欣慰。

先生的确有用,陶婉听懂了先生字斟句酌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苦口婆心。

但真正令陶婉产生改变的,是她发现苏小小也是穿越的。

陶婉是在数年前穿越的。

她本是个零零七的程序员,一天加班后天旋地转,再醒过来就是苏婉了。

身体既然被穿越而来的苏婉所占,原身自然是死了。

死因很复杂,也很真实。

当时苏家家贫,饥一顿饱一顿,常年饥寒交迫外加一点小病,就带走了当时年仅十岁的小姑娘。

得知身世之后,苏婉出离了愤怒,小姑娘竟然是被替换的真千金。

那假千金在国公府里吃饱穿暖娇养闺阁过着神仙日子,真千金竟然病饿死了,太讽刺了。

苏婉下定决心,她既然占了原身的身体,别的做不到,至少要帮原身报仇。

原身身体不好,苏婉穿越后卧床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苏婉实施报复之前,俞氏先用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感化了她。

苏婉一边觉得俞氏这样做都是出于愧疚,是把本该玉叶金柯的小姑娘养在漏风漏雨的破屋里,最后病饿至死的亏欠,一边又无法控制地喜欢上了苏家的生活。

苏婉就那么拧巴着活到了十六岁。

十六岁,苏婉决定要上京寻亲。

苏婉要将原身的一切都还给原身,身份地位父母兄弟,包括婚姻夫婿。

走的时候,苏婉舍不得亲自对苏家人动手,于是搬走了陈家送来的嫁妆。

就借陈家的手收拾苏家人吧,苏婉想着,觉得自己还是太心慈手软了。

此等行径,放在动辄死刑起步,平均凌迟,上不封顶,恨不得连坐株连,隔壁邻居鸡生的蛋都得给你摇散了黄的番茄,那是善良到要喜提圣母白莲花称号的地步。

那时候的苏婉痛定思痛,接下来,她不会再手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