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娱乐大丈夫 > 第八章 品茗论道

娱乐大丈夫 第八章 品茗论道

作者:书之贤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国庆喜欢喝茶,姜德均也喜欢,这可能是老一辈人共同的爱好。

第二日,姜家父子便邀徐国庆到其常喝茶的一间茶楼“静茗轩”,商谈出版《明朝那些些事儿》的事。

谈事自然不能坐在大堂,三人包了一个小包间,叫两个服务员把一整套茶具和上好的铁观音茶叶拿进包间。两个身材苗条相貌姣好的服务员走了进来,一人手中端着一个茶具摆放到方桌上,另外一人却是捧着一个红泥小火炉,放在方桌旁边的一个圆圆的木墩上,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

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拿起这东西的时候,如果稍微使大点力气,很容易就能将之捏碎了,所以动作一定要轻。

红泥小火炉虽然很小,但是火倒是很旺,转瞬之间,水就烧开了,水开之后,一个服务员拎起了小巧的水壶,而另一个服务员马上又放了一个水壶上去,给大家介绍道:“我们茶馆泡茶所用的水,都是取自云龙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水开之后,三人便让她们离开了。却是这种茶楼,除了让服务员帮你泡茶,还可以顾客自己来。当然得是那种茶楼会员,还得被考究过泡茶手艺的,不然人家是不会让你碰那些易碎的茶具的。

此时,姜德均和徐国庆坐在茶几后,观看着姜成的表演。

没错,就是姜成在泡茶。

只见他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两人品鉴,还向两人详细的介绍一番铁观音茶,此为鉴茶。待到两人看过之后,姜成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也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姜成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姜成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产泡沫,动作轻柔优雅,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此时,满屋已经可以闻到茶香了,不过姜成却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姜成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

到第二泡时,姜成单手持壶,循环往各个杯中斟茶,壶口紧挨着茶杯,这个名目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等到壶中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为韩信点兵。

至此,整套泡茶流程才算是演示完毕。

整个过程姜成做得有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动作娴熟,不疾不徐,一气呵成。所谓“功夫茶需用功夫”,显然姜成在这方面上有极深的造诣。

“好!阿成的‘功夫茶’手艺又进步了,老姜,你可有个好儿子啊!”看着姜成一整套动作下来,当真是赏心悦目至极,徐国庆不禁向姜德均赞道。

姜德均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不过看姜成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这套功夫不是江城上辈子带来的,而是姜成这辈子练得。姜成小时候住在台湾外祖父家里,他外祖父是个茶道大家,姜成几岁大就经常陪着外祖父喝茶了,看的多,也就学会了。

茶艺乃我国传统文化,深谙君子之道,为姜德均所赞赏。得知姜成学得这一手功夫,姜德均便花了大力气培养他,姜成家里便有好几套产自各地的茶具。姜成也不负重望,十几年苦工下来,这一手功夫茶已颇有大家风范。

斟好茶后,这第一杯茶姜成敬给了徐国庆,徐国庆也没有客气,大大方方的接过之后,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却没有直接饮用,而是先端至鼻尖处闻了闻,尔后才分作三口,慢慢饮入到口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息,显是茶道老手。

“好茶!”喝过之后,徐国庆大赞,“果然是地道的功夫茶!阿成的煮茶冲泡的手艺,比之几年前是大有长进。和你一比,那些个茶艺师可是差了不止一筹!”

姜成谦逊一笑,“徐伯伯,喝了小侄的功夫茶,心情是不是好多了?是不是就不再生小侄的气了?”

徐国庆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小子啊,真是个十足的鬼精灵!唉,谁叫你徐伯伯我是个地道地茶痴呢?这死穴早就被你给掐准了!算了,我不生气了!”

姜成听罢,会心一笑。

徐国庆在得知姜成就是那他久寻未果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之后,果然暴跳如雷。

好你个小姜子,你忘了你小时候徐伯伯多疼你了?哪回家里做什么好吃的没有你一份?哦,虽说每次你吃完,徐伯伯总要讨杯茶喝,可的确疼你吧!

你可倒好,有了怎么大出息也不先告诉你徐伯伯一声,你忘了咱们两家多年交情了?就算不能把出版权交给《南周刊》,可至少能让你徐伯伯知道吧!哦,你想让你父母先知道,所以瞒着所有人,是,你是孝顺了,可你徐伯伯快气出病了!

告诉你啊,这事没完!

徐国庆与姜德均是多年老朋友了,《南周刊》其实就是两人共同创办的,只不过徐国庆占大头,而且他善于经营,所以当了老总,而姜德均这个大才子则做了总编辑。

两家的交情自然没得说的。只不过姜成小时候住在台湾,8岁后才回大陆,自小与父母分离,那时与父母都有隔阂,徐国庆自然不用说了。不过徐国庆对姜成真的是极好,经常邀姜成上其家里做客,做很多好吃的给姜成吃,虽说也有贪图姜成的功夫茶的原因,不过那时感情也是极好。

只是这几年姜成学业繁重,《南周刊》的业绩不好,双方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走动的少了,这感情不知不觉间有点淡了。而江城附身后也害怕与姜成以前的熟人见面,所以基本不与其他人联系。

不过重生已经有近一个月时间了,姜成与江城已经完全融合,没有谁做主体,双方交融形成了新的人格,以前所有感情也都继承来了。

徐国庆是真生气,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姜成早就掐准了徐国庆的死穴,有他这好几年没喝了的功夫茶开道,徐国庆心中就是有再大的气,也得消了。

“行了,喝了你的茶,气也消了。下面好好谈谈吧!阿成,直说吧,如果把《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权交给《南周刊》,你想要多少回报分成?”喝过茶后,徐国庆正色地对姜成说道。

姜成淡然一笑道:“五五分成。”

“什么?”不止徐国庆大惊,连姜德均也是一惊,都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敢要。

徐国庆转头看向姜德均,瞪大眼睛道:“老姜,这是你们家商量好的?”

看着他好似要吃人的目光,姜德均连连摇头,说道:“别那么看我,我只是把现在的行情告诉了阿成,其他都要他自己做决定。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过多干涉。”

看来姜德均对姜成最近的表现相当满意,转变很大。

姜成也说道:“徐伯伯,这的确是我自己的决定,跟我爸没关系。这样的分成方案,你看行吗?”

徐国庆坚定的摇头:“阿成,你的要求我不可能答应。恕我直言,你提的五五分成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而且根本是没有诚意的表现。”

“那徐伯伯你能够接受的分成是多少呢?”

“百分之三十,阿成你获得回报最多只能在百分之三十,这还是我看在我们两家多年的交情的份上决定的,要知道那些著名的大家只有百分之十二!所以,阿成,百分之三十的分成绝对是极高的了,要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能开出像我这样条件优厚的出版社基本没有,其他人最多给你百分之十五!”

“真的不能商量了?”

“真的不能。阿成,相信你爸也告诉你一些行业规矩了,我们《南周刊》现在不行了,可比不了那些行业巨头们。要是坏了规矩,是会被其他出版社联手攻击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宁可不要《明朝那些事而》!”徐国庆斩钉截铁的说道。

姜成听罢摇头一笑。

见其似乎不想改变主意,徐国庆语重心长的说道:“阿成,虽然你这本的成绩很好,必然会大卖。不过你毕竟是刚入行的新人,这有些规矩是不能破的。相信我,你徐伯伯不会坑你,百分之三十绝对顶天了!不可能有人的分成方案比我出的更高!你就当这第一本书是打名气,以后有了名气地位,再要这样的分成也就行了,现在是真的不行的!”

姜成知道徐国庆是真的为他好,不过心里还是难以接受。徐国庆不知道,姜成可是清楚,后世的《明朝那些事儿》可是售出了上千万册,创造了几亿元的税后利润!这还是在几年后,图书行业受到网络影响较大的情况下。

这差个百分之二十可就是几千万啊!虽然姜成心中其实并不贪图这些钱,可是为了心中以后的那个大计划,这些钱他是不能放过的。

姜成想了想,对徐国庆说道:“徐伯伯,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我实在不想放弃那个分成方案。”

徐国庆叹道:“你这孩子真倔,那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了。”

“等等,徐伯伯,你先听我说完。”姜成连忙说道,“我这还有一个分成方案,你先听听如何?”

“哦?那你说来听听。”

姜成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方案,《明朝那些事儿》的回报分成我只要百分之二十。”

“真的?”徐国庆心中一喜,连忙问道。

姜德均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不过他知道姜成肯定还有下文,就没做声。

果然,只听姜成说道:“真的,徐伯伯,回报分成我只要百分之二十。不过,我还要《南周刊》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什么?”徐国庆、姜德均齐声惊道。

一时间,包间里鸦雀无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