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娱乐大丈夫 > 第十九章 浅谈书剑恩仇录

娱乐大丈夫 第十九章 浅谈书剑恩仇录

作者:书之贤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国立忽然的提问并没有出乎姜成的预料,自从蔡艺侬告诉他这次李国立要来,姜成就知道李国立来是为了他。这不是姜成的自恋,而是事实。而李国立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见见姜成是不是如传说中那样名副其实。

所以,姜成一直在等着李国立的提问。只是没想到李国立的忍性这么大,见面这么久了才提出问题。

蔡艺侬、胡歌、米兰三人听到李国立对姜成提问,也不禁停下手中的筷子,看向他。顿时,姜成感到压力好大!

不过,姜成的心性到底是历练过的,也没有失态,闻言轻笑一声,从餐桌上拿起一张餐巾纸擦了擦嘴,这才对李国立说道:“不知李老师想知道我的什么看法?”

李国立说道:“随便,我就是想知道你对金庸名著《书剑恩仇录》有什么看法。”

姜成苦笑一声,说道:“李老师,你这可是难为我了!我以前就跟k姐说过,金庸名著里,我最看不上的就是《书剑恩仇录》,当初只看了个大概,没有仔细研究过。您现在让我给你说一说对这本的看法,我只能说句抱歉了,我没什么看法。”

李国立略微一笑:“阿成,你这可就不老实了!你已经说了,在金庸你最看不上这本书。可为什么看不上?你的理由呢?这就是看法啊!”

蔡艺侬也说道:“就是,阿成,李导问你这个问题,你就简单答一下就好了嘛!简单说一下你的看法,也不用多深刻。我们就是闲聊,简单讲讲就行。”

姜成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那我就简单讲两句对这本书的看法。以下都是小子一面之言,大家听听就好,有不当之处,也请李老师、k姐不要当真。”

说完,他便自顾地说道:“我先说说我为什么看不上这本书的理由。

第一,是在思想上,本书的思想过于朦胧。《书剑恩仇录》这本书是金庸先生的第一本书,也是初步表达出金庸武侠思想的一本书,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用欧美超级英雄漫画里面的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将武侠那些草莽英雄形象化、具体化,给予他们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书中,红花会的理念是‘匡复汉室,驱逐鞑子’,也就是‘反清复明’。但是他们的手段我实在不敢恭维,居然是想以同胞之情感化乾隆,让其改穿汉人服,建立汉朝!将一个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交给一个从、穿满服的伪满人皇帝身上,如此儿戏的做法,也难怪他们最后会失败。没有贯彻到底的‘反清复明’,使得本书的主题思想也不够明确,只是浅尝辄止。

第二,就是陈家洛这个男主角,我觉得他太窝囊了!首先,他先爱上霍青桐,俩个人也互诉衷肠了,可他却在霍青桐不辞而别时怀疑霍青桐对他的感情,这个举动其实也证明他对霍青桐的感情并非全心全意。之后,他遇上了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被香香公主那绝世少有的清纯善良所吸引,两人又相爱了,间接伤害了霍青桐。但是陈家洛对香香公主的感情也不是那么牢靠,在乾隆提出‘愿以江山换香香公主’,他答应了,将香香公主拱手让给了乾隆。且不说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顾及反清复明大业和兄弟之情,但就他的行为而论,是绝对不忠于爱情,不忠于深爱自己的女子的。最终,香香公主还因为给陈家洛示警而自尽了。一个大男人最后还落得要被一个弱女子保护,陈家洛真是太窝囊了!

第三,还是因为陈家洛,他太优柔寡断了,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从他继位红花会总舵主后,他的一些行为的出发点都应该围绕着反清复明的大业而进行。可他倒好,一要维护大业,二要顾及兄弟手足之情,三要涉及儿女私情,而且每一面都没有兼顾好。所以说,他只能是个英雄而非枭雄,因为他做不到理性地舍弃一部分东西。在这一点上,乾隆、木卓伦都要强过他。乾隆,虽说是书中的反派人物,但作为一个帝皇,他绝对是合格的。因为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翻脸无情。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固,他可以放弃兄弟感情、儿女情长,做到绝情绝性。而木卓伦呢,为了麻痹乾隆,让他以为他们木卓伦部是真的投降乞和,甚至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女儿香香公主嫁给乾隆和亲,争取时间去准备反抗。虽然最后木卓伦失败了,他的部众全部壮烈牺牲,可是他的行为也不失为一代枭雄。相比之下,陈家洛就差了不止一筹。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

在场几人都被姜成“惊世骇俗”的观点给惊到了,米兰有点不甘地问道:“这不显示出了陈家洛比乾隆、木卓伦更有人情味的一面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姜成双手一摊,“你要知道,陈家洛他是红花会的总舵主,肩负着反清复明的重大使命,肩负着红花会上上下下几千人几万人的身家性命,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过于感性!红花会在乾隆反水后,差些在雍和宫中全部被毒杀,幸而抓住了乾隆的宠儿福康安作交换才脱险。不过反清基业已全部葬送,剩下的人也大都心灰意冷,最后退隐江湖。可以说,因陈家洛一人,把整个红花会上下几代人努力的心血都浪费了,最后还自欺欺人的对自己说‘乾隆是汉人,他的王朝也是汉人王朝’。这不扯吗!”

米兰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这时,李国立却忽然鼓起掌来,赞赏地说道:“精彩!阿成,你这观点很精辟嘛,怎么能说只看了个大概呢?那你觉得这本书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说到这里,姜成索性也就豁出去了:“那是当然,虽说我个人看不上《书剑恩仇录》这本书,但它的确还是一本经典的武侠为金庸先生开山之作,金庸先生成功地在书中突出描写了自己所崇尚的侠文化。一般的侠,体现在以武功来扶善锄恶,扶危济困,打抱不平。这虽不及大侠的旨归宏远,但本质上仍然是入世的,呈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过上古时代中国的侠似乎并不具备后来的、其实只有在文学中才完备的道德理性。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的人物,主要是感恩知报,重然诺,轻死重义。他们的人生纯粹是为私人恩怨的,不怎么计较是非。其中许多人,成了私债的奴隶,只好以死偿之。这种侠,很个人化。大约他们对个人的尊严看得十分重,收受了他人的恩惠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亏欠,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心理的亏欠摆平才安心。以私人的方式――武力干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韩非子所谓“儒以文乱纲,侠以武犯禁”。后世的侠,要普遍地助危济困,并不限于报答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所以更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就属于后一种。不管到了哪里,路见不平,就需出手干预,不管和自己是不是相干。用金庸物的话来说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武侠形象的形成和普遍化,大约与清官一样,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平等现象的无能为力,因而寄希望于那些具有特殊人格、能力的人们。

陈家洛这个人物,虽然我看不上,但他身上还是有着金庸先生笔下的侠之美德。即任重道远,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托孤寄命、临大节不可夺的操守。

而且在我们还可以看到金庸先生对中外各种古今文化的交融。这体现了金庸先生对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的迷恋,包括对琴、棋、书、画、医、武诸艺,儒、道、佛诸学的倾倒,但也不乏对新文学以及西方艺术手法的借鉴。如金庸先生对物的描写,便吸收了许多古典长篇名作的手法,形成了他独有的浑穆蔼然、从容超俗的总风格。《红楼梦》写家境方面的细腻入微,写情爱方面的含蓄和美与天真浑朴,对金庸极大,从章法到人物出场都可看出。尤其是侠义门派之间的争斗,或运筹帷握,或揭竿而起,或携敌入室,或化仇为友,明显是罗贯中惯有的手法。江湖行侠,仗义行武,尤其是对现世相的刻划更切近《水浒传》梁山泊群图。而在《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喀丝丽身上,我们还能看到《荷马史诗》中的著名美人海伦的影子。这些细节,让我们认识到金庸先生出众的才华以及金庸今中外文化的交融并蓄。

还有,在《书剑恩仇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现代意识,如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这体现在霍青桐和香香公主这两个与众不同的女性角色身上;如民族平等思想,这体现在书中多民族文化的描写;如无根感的描写,书中主要体现在‘家’的缺失,即父亲形象的缺席,也就是主角陈家洛自幼丧父,带来了存在根据的缺失。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本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这本取之处。”

话音落下,在场四人都鼓掌致敬。

胡歌忍不住在心里想到:我何时能有这份见识?

李国立则忍不住说道:“真是太精彩了!一番话,由浅入深,涵盖了方方面面,把各个闪光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这要还是没有深入研究过,那那些研究金庸家学者都可以回家种地了!”

姜成谦逊一笑:“都是小子浅见,当不得李老师如此赞誉。”

“不然!”蔡艺侬抢先说道,“为了改编《书剑恩仇录》,我们可找了好几个知名学者,可没有几个有阿成你这份见解独到,把优缺点都分析到了。阿成,你就是太谦虚了!”

“是啊!”李国立也点头同意,“那么,阿成,你觉得要是把《书剑恩仇录》拍成电视剧,如何能把它拍好?”

“那自然是要扬长避短,”姜成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刚才已经说了几点不足,只要把它们一一补足,再加大其中的闪光点就行了。像主题思想,既然我们都知道了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就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将红花会的各个当家都塑造成英雄,加些英雄事迹的细节描写,在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清政府的残暴无情,在其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生活的艰难,以表明‘反清复明’是必须要履行的崇高使命。而对于男主角陈家洛,则放大他人性中的光辉,既然他成不了枭雄,就努力把他塑造成盖世英雄。在其做各种艰难抉择的时候,多加几个心理描写,让观众代入进去,了解他的不容易,这样一些缺点就不会那么突出,反而与乾隆的狠辣无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最后大战的时候,可以将双方那个血战的结果弄得更惨烈一点,显得红花会的英雄们虽败犹荣。而最后结局也不要让所有人都隐退,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做着‘反清复明’的事,就好像留下了希望的种子,更加能突出主题。

还有,这是武侠的电视剧,动作戏是少不了的,也是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因素。在动作戏中最好多加一点武功效果的逼真特效,就像香港武侠剧中的那样,显得很有气势,也更能吸引人眼球。”

最后一点似乎有点多余,其实不然,唐人公司出品的电视剧中对于特效还是很看重的,不过可能是因为经费的原因,特效做的都不是那么逼真,有的一看就是虚假的,就像后世热播剧《步步惊心》最让人所诟病的地方,就是几个特效场景都太假了,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像《书剑恩仇录》这样的武侠改编剧,情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武功效果特效,一定要有美感,给观众一种惊艳的感觉。这两方面要是弄好了,电视剧就成功了一半,剩下一半就看演员的了。

李国立显然对姜成的观点很是赞同,打眼看向蔡艺侬,而蔡艺侬现在却是苦了脸,她明白李国立的意思,不由苦笑道:“阿成啊,你可真会给你k姐我添负担,这下恐怕又得加钱了!”

姜成笑道:“k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们唐人现在就是起步的太晚了,所以想要发展壮大就只能走精品路线,花大价钱保证每一部出品的影视作品都是绝对的精品!那样不但能尽快打响知名度,也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李国立也同意道:“没错,所以我认为在特效上应该再加一点钱,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只要我们的作品质量好,还愁以后的收视率吗?”

见两人都是这个论调,蔡艺侬不禁咬牙道:“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就再加钱到视觉特效上。米兰,你记上,回去就通知策划部、视效部、美术部和后期制作部,告诉他们都从新做个预算出来!还有编剧部,将阿成刚刚提到的几点都记上,回去告诉他们再修改一下剧本!”

看着蔡艺侬雷厉风行的发号施令,姜成暗自点头,这下《书剑恩仇录》应该比原版那部成功了!

不过他没想到李国立还没有放过他,却听李国立又向他问道:“阿成,听你刚才一说,你在武侠文学上的造诣也很深的嘛。听说你最近又出了一本名叫《昆仑》的武侠简单谈谈吗?”

其他三人又支楞起耳朵,看向姜成,尤其是胡歌,他想知道这事儿很久了。

姜成又是苦笑一声,这还没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