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继母养儿手札 > 第51章 招魂

继母养儿手札 第51章 招魂

作者:骨生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1: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十一章

陈氏回了袁璐的院子,迎头遇上了泓哥儿的奶娘,一问才知道泓哥儿也不大好。

出事以后,老太太已经哥儿姐儿都搬回了自己的院子里。澈哥儿和汐姐儿都蒙在鼓里,只有泓哥儿是自己经历过的,他昨天跟着祖母来了以后就不肯走了。晚上也睡在了这里的厢房。

他安安静静的不哭也不闹,院子里的人都忙着照顾袁璐和她身边带了伤回来的那些人。倒没人注意他。还是奶娘今天看他起晚了去喊他起床,发现喊不醒了,这才知道出事儿了。

陈氏听了以后一面让人去禀报老太太,一面让人去请还守在袁璐屋里的唐大夫。

唐大夫一夜未睡,两只眼睛下面熬的乌青。此时一听大少爷也病上了,又赶紧去了东厢房。把过脉以后,他就更是犯了难,哥儿的脉象和夫人一样,都十分平缓,不像生了病的样子,但仔细把过以后,会发现他二人的脉搏比常人慢了许多。常人脉搏有快有慢,激动时或运动后自然会快一点,他们二人这样的,就跟普通人睡着了一般。

唐大夫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是开了差不多的方子,让人去煎药。

可到了天黑的时候,袁璐和泓哥儿却都不见醒。

唐大夫这是真的没办法了,只能告罪。

老太太和陈氏都看在这院子里,此时两人对视了一眼,又各自想起了办法。

陈氏道:“我厚着脸皮,去想太子妃娘娘讨一回恩典,求个御医来看看吧。”

此时成国公府处于风口浪尖,老太太真是恨不得众人都忘了他们家才好,可想到躺在床上连眼睛睁不开的儿媳跟孙儿,老太太是心里泛酸,是真没办法,只得道:“递我的牌子去吧,去求求皇后。兹事体大,就别让太子妃娘娘牵连进来了。”

这件事闹大了就是成国公府蓄养私奴,若是牵扯上了东宫,就更是麻烦了。

派人递了牌子,老太太和陈氏都坐立不安。好在不到一个时辰,宫里真的来个御医。

御医姓王,年纪已不小了,一双眼睛却十分有神。他问过袁璐和泓哥儿的症状以后,把过两人的脉,又翻了他们的眼皮看看,拿出了银针施针,忙活了足有小半个时辰,床上的两人却没有丝毫反应。

最终王御医才道:“夫人和公子都是受惊离魂之兆,非药石所能救。”

陈氏见这位王御医本有些眼熟,此时听一听“离魂”二字,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她终于想起眼前的御医是谁了!袁老爹位极人臣,嫡长女又做了太子妃,皇帝就曾经派了眼前的这位御医看过璐姐儿。当时也说的是离魂之症。

可那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这几个月来她的璐姐儿明明已经好了,难道又要从此躺上许多年?!

花妈妈眼尖,将陈氏扶住了。陈氏的身子抖如筛糠,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御医又道:“夫人早年也是老臣医治的,听说她苏醒,老臣也是颇为惊喜。只是如今这症状,和从前又有些不同。”

陈氏擦了擦眼泪,强撑着站起来:“是如何的不同?”

太医院入流的有院史一人,院判二人,御医十人。王御医不敢说自己医术事这十三人中最高超的,可若要论起疑难杂症,他却敢自夸一句个中翘楚。

“夫人从前的脉象比常人稍缓和一些,但总的来说却是无异的。一直不能醒来,就像是魂魄跟身子不契合,让她不能自由支配身体。而刚刚老成翻看他们的眼皮,甚至用针刺过穴位,他二人却丝毫反应也没有……就像是只有个身体,魂魄都离体了一般。”

陈氏这下真的是眼前头脑发昏,什么都听不见了,只有眼泪不住地流。

老太太听了也是红了眼睛。

“老臣医治不了,还请两位夫人另请高明。老臣这就回宫复命了。”王御医拱手告辞。

老太太挥了挥手,让人送了他。

王御医出门前,却说了一句:“镇国寺的主持道净大师,老太君若是能请到他来,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镇国寺就在京城里,老太太听了赶紧让高大带人亲自去请。

王御医说了药石无灵,让她们改而去求神佛,众人便都觉得这是王御医在给他们找安慰。且道净主持德高望重,就是今上也对他礼让三分。这般深夜冒昧去请,本也不抱什么期望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道净主持竟不曾推辞,跟着高大就这么回了成国公府。

外人皆传,镇国寺主持是个面目慈善的老僧,此时一见,慈善是慈善,却是个年轻人,但仔细看来,却辨不出年纪。

老太太和陈氏恭恭敬敬地站到一旁,道净双手合十,口念佛号,看过二人症状后,只问:“两位施主是否日前受了急惊,乍看无事,却是一觉不醒?”

老太太和陈氏忙连声道是。

道净又道:“两位施主应是在某地受了惊吓后,三魂七魄丢了一魄。入睡以后,魂魄渐渐散了,和那一魄汇合去了。这位小施主,年纪小,受不住也是常有的。这位女施主,却是魂魄不稳,见了血光,才遭此一劫。”

他语速颇慢,不缓不急,有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老太太和陈氏不由就放下心来,只恳请他出手来救。

道净合十双手,“不急不急,还请府上寻一些两位施主日常随身的东西,再告知昨日出事的具体方位,贫僧要为他们招魂。”

袁璐觉得自己一直在路上走,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她只能往前,往前。

四周漆黑一片,她似乎还闻到了泥土的气息。这环境既熟悉,又陌生。

要到哪里去?她这又从哪里来?她不是已经坐上了回成国公府的马车吗?

带着一肚子疑问,她漫无目的地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听到不远处有孩子在哭。

那声音有些熟悉,她走过去一看,居然是泓哥儿。

泓哥儿缩成小小的一团,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袁璐就过去碰了碰他,“怎么哭起来了?”

泓哥儿泪眼迷蒙的,看见是她还抽噎了下。

袁璐就陪着他坐下来,问他:“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回家去了嘛?”

泓哥儿的眼泪止不住似的,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袁璐就将他揽到怀里,一边柔声哄他,一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两人也不知道在黑暗里坐了多久,突然眼前霞光一闪,袁璐似乎看见了一个闪着佛光的人影……

再睁眼,她就回到了自己床上。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她娘亲就惊呼一声,将她抱住了。

袁璐撑起身子,倒是没觉得身上哪里不舒服,只是着实奇怪的很,明明刚刚她还和泓哥儿在外头,怎么一眨眼就躺回了床上?这不对啊!

泓哥儿和袁璐被放在一张床上,她醒过来后,泓哥儿也揉着眼睛爬起来了。

道净正在一旁盘腿打坐入定,过了片刻才缓缓睁看眼睛,“也是两位施主造化大,离了的魂魄不曾乱走,就在今日的出事之地。

“阿弥托福,谢谢佛祖保佑。”陈氏搂着闺女就不撒手了。

老太太长长地舒了口气,千恩万谢,差点对着道净跪下去。

道净稳稳地扶住了她,并不肯多待,就此告辞。

老太太也不强留,只说日后定当亲自入寺拜谢,派人送了他回去。

泓哥儿醒来后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刚刚好像在外面,又好像不是,到底发了什么,却是想不起来了。

他挺奇怪的看了看泪水涟涟的外祖母,完全不明就里。

陈氏把闺女和外孙都揽到怀里,力气大的吓人。

老太太还是清醒的,赶紧吧唐大夫喊来了。大夫把过脉以后,说脉象已经无碍,好好调养就是。

陈氏自始至终都在哭。

袁璐便出声劝慰道:“您快别哭了,我和哥儿这不是都好好的么?”

陈氏道:“你这么大了,怎么就是让人不省心呢?”

“对对对,都怪我。”袁璐赶紧接话,“您要是气的很,就打我两下,可别自己哭坏了身子。”

陈氏哪里舍得真的打她,倒是被她模样逗笑了。

袁璐又问道:“这都是怎么了?我之前明明是坐马车回来了,刚刚好像又是在外面,怎么又回床上了?刚刚那个小和尚又是谁?”

陈氏道:“可别瞎说,刚刚那位是镇国公住持道净大师,多亏了他召回了你二人的魂魄,你们才能安然无事地醒来。”

袁璐本不信鬼神之说,只是三番两次得经历却让她此时不得不信。见她娘又要哭上了,袁璐便打岔道:“醒了便觉得肚中饥饿难耐,您去给我弄点东西吃。”

陈氏问她想吃什么,她就说什么都好,只要是娘做的她都吃。

陈氏就破涕为笑,去了厨房。

陈氏走后,袁璐便让人搀自己下了床,坐到了老太太边上问起情况。

老太太早想有个人商量,见泓哥儿在,便想让奶娘先把哥儿带下去。

泓哥儿不愿意走,袁璐道:“哥儿如今也大了,且事情也是他自己经历过来的。该叫他明白,到底是什么险些害了他。”

老太太便把从顺天府尹那里知道的是事情都跟她说了。

袁璐听完也是眉头紧锁,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治家不严,出了小人,但并没有危害到别人,也就是家事。往大了说,就是于天子脚下豢养私兵,意图不轨!这种板上钉钉、只看上头人如何评判的事,真是再棘手不过了。

成国公府和袁府好歹都称得上是简在帝心,圣眷正浓,但回想前几遭皇后为难、皇帝视若无睹的事,这所谓的圣眷又让人觉得惶恐。

袁璐摸着下巴说:“如今是刑部审理此案,左侍郎和国公爷交好,应当不会为难我们,相反会向尚书进言,为我们求情。皇上允了刑部三日为限,我们便在这三日积极配合。将庄子上的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送到刑部去作证。我和泓哥儿受困于人的事也要在这几日里宣扬出去,不要再顾忌什么里子面子了,务必让人觉得我们成国公府是再无辜可怜不过的了。如此,便希望皇上能顾念着往日的勤奋,可怜我们一二。”

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老太太也想不出什么招。袁璐确实话锋一转,道:“管事他娘呢?现在人在何处?”

老太太冷哼道:“说是刑部已下发了文书去批捕她,到现在还没抓到人呢。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年迈的妇人都抓不住!”

说到管事他娘,袁璐就觉得哪里不对。他这娘亲未免也太有用了吧!前头说每次派人去庄子上,他娘哭丧喊灵张口就来,好像罚了她儿子就是天理难容一般。等到袁璐把管事绑了,他娘还能在被看守的情况下,翻墙逃走。且逃走后还能去煽动乡民,发起暴动。如今又逃了个没影儿。

桩桩件件看来都不是什么大事,连在一起却未免叫人心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

“这人到底是何来头?”

老太太其实也已记不清,便让孙嬷嬷拿了记录的册子来看。

册子上写着管事他娘姓田,京城人士,宣文十八年进的府。那一年老国公调任京城,太祖爷给他们一批武将都赏了侍女。

别人家的侍女最后都抬成了姨娘,只有他们成国公府,这侍女就一直是侍女,后来年纪大了,就被老太太配了老国公身边的一个家将。

袁璐对着册子摸了半天下巴,忽然笑了下,呵,这事儿好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