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继母养儿手札 > 第13章 弹劾

继母养儿手札 第13章 弹劾

作者:骨生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1: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三章

同庆帝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愁得头发都白了。

这两天御史台真跟打了鸡血似的,奏章不要命地往上送。还有跪在外面死谏的。

弹劾的还是前两天庆成郡王家的打了成国公府那件事。

同庆帝对庆成郡王这个侄子,也谈不上什么感情。两人一年到头也就重大节日的时候见一面,何况他老子还跟自己抢过皇位。

但是前头看皇帝杀大臣的势头,也知道他不是个手软的。他早年把和自己同辈的抢过皇位的都弄死了,也把宗室得罪了遍。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同庆帝才想着息事宁人,不然回头重罚了庆成郡王又被宗室逮着说。

但是现在御史台就专挑了庆成郡王两点说:一是宠妾灭妻,嫡庶不分。这往小了说呢,是治家不严,往大了说就是混淆血脉。这野怪庆成郡王自己黑点够大,这庆成郡王妃就进门还不到十年,冒出来的庶长子却长到十二岁了。且这两年庆成郡王到处疏通,还想把这个庶子记到嫡妻的名头下。

二是轻视武将,心无社稷。十一二岁的儿子竟能对带兵在外的成国公评价说出“尚不算什么东西”这种话,肯定是有人这么在他耳边讲过!这人成国公是在外头打仗,保家卫国呢,这样的将领你都看不上,你这心有多大啊?大到连守卫江山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这头皇帝愁得很,那头庆成郡王是吓得酒都睡不着了。

庆成郡王前几天不在家,刚回家就听说长子闯了祸。

他回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呢,前头申饬就来了。

庆成郡王和太子是同辈,论年纪他还长太子几岁。这个时候却是吓得直冒汗。

这头庆成郡王小心翼翼地在书房陪着太子聊了大半个时辰,太子看不上这个堂兄,加上自己媳妇儿的亲侄子被打了,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

他处处陪着小心,突然后院就来传话说王姨娘让他快点过去一趟。

太子就在身侧,庆成郡王把来禀报的人一通骂,赶走了。

前脚刚赶走了人,后脚又来了王姨娘的贴身丫鬟。

太子看他三番两次往外走,也没闲聊的兴致了,直接就走了。

庆成郡王看这丫鬟心急火燎的,再细细一问,王姨娘居然自己做主接待了成国公夫人,还把人给气走了。

庆成郡王这会儿子也没空料理这个王姨娘了,赶紧让人套了车往城外赶去。他这次就是跪着也要把世外庵里的郡王妃迎回来!

袁璐从宫里回来歇了两天。

这两天城里的茶馆酒楼、三教九流聚集之地,都在谈论庆成郡王家的事情。这种跟权贵宗亲的八卦真的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了。

宫里虽然现在是风平浪静的,但皇帝也不是个心慈手软的。袁璐就等着看什么时候发难呢。

那头高老太太却没这么好的耐心。那小袁氏只出过一次门,然后就在家里坐着不动了。老太太是真瞧不上她!一点用都没有!

只听说庆成郡王府挨了申饬,这两天可就啥都没有了。老太太心一横,想着只能靠自己了。她睡了个早觉,第二天天不亮,赶着百官早朝之际,她就跪到宫门外去了。

袁璐又是被人喊醒的,丫鬟说老太太不见了的时候,她还没反应过来。

这老太太能去哪里?

却是听说老太太竟然只带着守夜的丫鬟,叫了车夫从后门偷偷出府了。连孙嬷嬷都被蒙在了鼓里。

家里的丫鬟妈妈都吓到了,这跪宫门几乎就是老太太的看家本领了。但是国公爷出征前可是撂了狠话,让她们小心老太太这点的,毕竟如今老太太年纪大了,身子骨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袁璐一边梳妆,一边听花妈妈把这里的门道都说了一遍。当下也不敢耽搁了,收拾了一下也套车跟着去了。

袁璐到宫门外的时候已经辰时了,百官都快下朝了。

老太太跪在那里看着可扎眼,更别说旁边还站着个内侍。

这个内侍是大总管三有太监的小徒弟,那头皇帝正准备上朝呢,三有太监让他先来劝劝高老太君的,最好能让高老太君肯先到宫里坐坐。别在宫门口闹事了。

但人老太太也倔得很,不论他在旁边舌灿莲花地说什么,这老太太愣是眼皮都不抬一下。

袁璐走到老太太身边一福身,喊了她一声“婆母”。

老太太这才缓缓地抬了抬眼,说:“你来了?谁让你来的?”

这小内侍一看老太太肯理人了,这有戏啊!他赶紧给袁璐行了礼,道:“夫人,您可劝劝老夫人吧。”

袁璐跟他点了点头,让青江给他塞了个红包。

小内侍把鼓鼓的荷包塞进了袖子里,想着总算能回去交差了……可谁知道来的这夫人竟然陪着老太太一起跪下了!他觉得他师父回去要弄死他了!

袁璐让绿水给老太太拿了个垫子,自己跪到老太太身边帮她把垫子塞进了膝盖下。然后自个儿就在她身侧稍后的地方跪下了。

老太太也当着小袁氏是来劝自己回去的,心想虽说她虽然办事不中用,但好歹心也不坏。可一转头,小袁氏只是给她垫了个垫子……呸!这坏心肠的!

没多会儿到了下朝的时间。宫门口的车马软轿也多起来了。

这官员走过路过,都要在这对婆媳身上看上两眼。高老太太满头华发,袁璐纤细瘦弱,这让人看着看着心里也挺不落忍的,这成老国公也是元勋级的人物了,现在儿子又在外面的打仗,这家里孤儿寡母的就这么让人糟蹋!

袁璐偷偷拿余光偷瞄,倒是没见到她爹。

话分两头,袁璐她爹正在御书房里跪着呢,头是磕的梆梆响。

袁老爹好歹是文人出生,文人最注重的不就是那点子脸面么?他外孙被人打了,还在家里躺着发高烧呢,他闺女上门还被个姨娘如夫人什么的羞辱了一番……他直说自己这一品大员当的实在太没脸了,告老还乡回家种田吧!

皇帝也是从前用袁老爹用的太顺手了,看袁老爹那个事事顺着他的恭顺模样,这事上就忘记给他长脸了。

这御书房外头还跪着一群武将和谏官呢。

武将是跟老成国公多少有点交情的,并且这件事跟他们自己也息息相关。如果这次就这么轻轻揭过了,下次要是他们自己出征的时候,家里遇到这种事……今上如今对他们这些开国元勋的态度令人齿冷。

谏官就更不用说了,个个脖子洗的特别干净,什么都敢说,争先恐后地等着被砍呢。

宗室那头的态度也挺微妙的,一方面看不上庆成郡王这种以庶充嫡的行为,一方面又不容许皇帝动庆成郡王。这庆成郡王连个封地都没有,真不是什么大角色,但宗室就是拿他做筏子跟皇帝干上了。

但事情都闹到现在这样了,同庆帝也顾不上宗室的脸面了,一道圣旨把庆成郡王贬成了镇国将军。

圣旨下了,大总管三有太监揣着圣旨亲自在宫门口顿了顿,把高老太太给搀了起来。

高老太太听到这事儿也不跪了,颠儿着回府了。看着精神头绝对不像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倒是袁璐昨夜看着泓哥儿,本就睡得晚,今早上匆匆忙忙的又空着肚子在宫门口跪了一早上,浑身跟脱了力似的,在太阳底下打冷战。

老太太来时坐的是辆装饰简单的小马车,为的就是不引人注目地出府。如今打了翻身仗,也可能再继续坐那种马车跌份儿了。婆媳两人就坐进了一辆车里。

袁璐此时的脸色已经是非常难看了,额头还冒着冷汗,嘴唇煞白。

老太条就有些嫌弃地道:“我跪你也跪,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子。传出去还当我这婆母苛待于你呢!”

袁璐笑道:“儿媳身子骨一直不好,给婆母惹麻烦了。婆母且可怜可怜我,让车停停,我让丫鬟买点东西压压肚子。”

老太太哼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袁璐便拉开帘子,让坐在车辕上的丫鬟去买点点心。

青江听了,便说带了府里的点心,说着拿出了帕子包好的一些糕点。

这糕点做的虽精致,但袁璐看着却没胃口,只附身到绿水耳边吩咐她道:“给我去街边端碗热乎的馄饨来。”说着往她手里塞了个本来准备用来打点宫里人的荷包,“去吧,看见什么好吃的都买一些,其余的当赏你的。”

绿水性子跳脱,也不像青江那般多有顾虑,轻快地应了一声就跑下去了。

没多会儿,绿水就端着一海碗馄饨回来了,上面还盖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茶饼,小包子和豌豆黄之类。

青江见了,便有些责怪地说她:“你在呢么买这些?这些是夫人可以吃得得?”

绿水被训得缩了缩脖子。

袁璐把她手里的东西都接进马车,对青江道:“都是我让她买的,就吃这一回。”

老太太看着还冷哼呢,这还首辅家的姑娘呢,吃个街上的小吃都这么不得了的样子。

盘子一拿,这馄饨的香气就飘出来了。

袁璐先喝了口热汤暖了暖肚子,隔着帘子问绿水:“盘子和婉要还么?”

绿水道:“不用还,多给了几文钱,老板把盘子碗调羹都送给咱们了。”

袁璐想着这国公府的车停在外头也听显眼的,就让车夫赶得慢些,回国公府了。

还别说,吃惯了家里的精致东西,偶尔吃一回这外头几文钱一海碗的东西还真是挺合胃口的。

袁璐就着馄饨汤吃了两个热乎乎的小肉包。

舒服得她想叹气。头一抬,就看见老太太扭着头咽口水呢。

袁璐就问:“婆母今早可用过朝食了?不嫌弃的话,和儿媳一起用一些?”

老太太其实是有备而来,早上朝食那是吃的饱饱的,但是折腾了一早上也又有些饿了,现下又被这馄饨的香味儿一勾……

老太太就很勉为其难地道:“我本不饿,既你这么说了,我便勉强用一些吧。”

袁璐忍着笑,也一本正经地道:“多谢婆母成全儿媳的一片孝心。”

老太太点着头,拿着调羹一口一个大馄饨,没几口就吃完了一整碗,吃完了就后悔了,刚她还嘲笑这小袁氏没见过世面呢,可现在她自己……

袁璐胃口本就不大,吃了两个小包子,又吃了半个豌豆黄已经饱了。看老太太毫不介意地吃光了自己喝过汤的馄饨,还心道这老太太挺不讲究的。

老太太吃完馄饨放了碗,又没忍住吃了个芸豆糕,内心更是羞愤不已,一路板着脸回到了国公府,一下车就拄着拐杖走的没影儿了。

袁璐更是不明白了,这老太太刚不还好好的么,怎么忽然又摆起脸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