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一品驸马爷 > 第二十七章

一品驸马爷 第二十七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子太傅徐君诚第一时间得知了赵崇昭修撰《本草》的打算,因为赵崇昭递交给赵英的折子必须他先把把关。

徐君诚看完后觉得这事大有可为。

虽说医者地位低微,可平日里谁不需要治个病之类的?要是真能把《本草》修出来,那绝对是好事一桩!

徐君诚帮赵崇昭修了修,把折子还给了赵崇昭。

教授结束后徐君诚又去老师秦老太师府上拜访,和他说起《本草》的事。

秦老太师听完后顿了顿,说道:“君诚,这个三郎是根好苗子。”

徐君诚讶异地看着秦老太师,对于阅人无数的秦老太师而言,这种评价是非常高的了。

秦老太师说:“你是太子太傅,应该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脾气。能在太子殿下面前说上话,而且还能让太子殿下把话听进耳里的人,你见着了几个?”

徐君诚苦笑说:“还真没见过。”他当这个太子太傅也算尽心尽力,平日里没少在很多事上劝说赵崇昭,可赵崇昭常常把他的话当耳边风,听进去的次数少得可怜。

秦老太师说:“当初选太子太傅时是在你和姚鼎言里选的,最后陛下选了你,因为太子殿下生性不羁,什么事都想做,姚鼎言又有满腔想要施展的抱负――姚鼎言在士林声望日高,和太子殿下碰上是迟早的事,陛下选你当太傅就是希望你能当缰绳,以免他们横冲直撞酿成祸事。”

徐君诚神色羞惭:“我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秦老太师缓缓地开口:“君诚,我刚才说了,这个三郎是个好苗子。”

徐君诚愣了一下,静心琢磨起秦老太师的意思来。过了半饷,他说道:“我明白了。”

太子和姚鼎言一旦碰上的话会比现在更需要“缰绳”,就算光靠自己做不来他也不必灰心得太早,大可多找几根“缰绳”。这个“谢三郎”明显是不错的苗子,要是把他收到门下悉心教导,日后可能会有大用处!

徐君诚从秦老太师府上离开,一路都在思索着怎么开这个口去“收徒”。他连这个“谢三郎”的面都没见上,贸然提出收徒的话实在太唐突了。

徐君诚回到家中后写了张拜帖,准备下次休沐时去谢家拜访。他准备先见一见“谢三郎”,要是合眼缘就当场把事情提出来。

操心谢则安的人远不止姚鼎言和徐君诚,谢老夫人在谢则安兄妹俩入府前就打定主意要给他们请先生。眼看谢大郎和谢则安越晚越好,谢老夫人对这件事更上心了,想把谢大郎也塞过去让先生一起教。

她毕竟是一介妇人,选谁来教三个小辈这种要紧事一时也有点拿不定主意,只能把谢季禹和李氏找过去商量。

李氏听到谢老夫人对自己一双儿女这么上心,心中感动,说道:“全凭阿娘做主。”

谢老夫人说:“禹儿,你说说看。”

谢季禹摇摇头说:“一般先生教不了三郎。”

谢老夫人大概知道谢则安在外面捣腾的事,可也仅仅是知道而已,远不如谢季禹了解得深。听到谢季禹这话后谢老夫人气得直乐:“敢情我们还得把宰相请来教他不成?”

谢季禹认真想了想,说:“张相太守旧,不成。”

谢老夫人:“……”

李氏拉拉谢季禹。

谢季禹一怔,这才回过味来:他母亲刚才是在说笑来着。

谢季禹说:“三郎确实不一般,阿娘你多和他处处就知道了。”

谢老夫人说:“那难道就不给他找先生了?”

谢季禹说:“先给小妹找一个女先生,三郎的话,等等再说吧。”

谢老夫人说:“既然你都有主意了,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女先生的话我倒能找着几个人选,到时给你们瞧瞧哪个适合。”

李氏说:“让阿娘你操心了。”

谢老夫人说:“老了不操心几个小的还能操心什么?”她拍拍李氏的手背,“回去好生歇着,等我把人选挑出来再给你们送去。”

李氏从小孤苦无依,鲜少碰上谢老夫人这样的长辈,听到谢老夫人关切的语气后心中一暖,眼眶都有些发红。

谢季禹牵着她的手往外走,等离谢老夫人那边远了,他忍不住吃味:“颖娘你心里喜欢阿娘多一点。”

这酸溜溜的语气让李氏一怔,红着的眼都睁大了。

谢季禹觉得可爱,借着梅树的遮挡俯身亲了李氏一口。接着他在李氏不赞同的目光中露出了满怀愉悦的笑容:“情难自禁。”

谢季禹牵着李氏的手往回走,对李氏说:“我们三郎已经很好了,不过这还不够,还得再加把劲。”

李氏不是很理解。

谢季禹耐心解释:“三郎的出身还是陛下心里的一个疙瘩,三郎得表现得更加出色才能让陛下忘掉这一点,真正承认三郎是我们儿子这件事。不过颖娘你不要着急,我会想办法的。”

李氏垂下头。

她错付终身,不仅仅让自己在第一常姻缘中惨伤收场,还害了一双儿女。要不是赵英将她指婚给谢季禹、让儿女入了潼川谢家的籍,即使她甘愿一死也挣不回儿女的好前程。

谢季禹抓紧李氏的手,说:“颖娘,那不是你的错。”他看着眼前白茫茫的雪景,五指收拢,“你只是看错了人,是他辜负了你。”

李氏抬起头看着他。

谢季禹笑了起来,拉着李氏一步一步往回走,再三保证:“以后我都不会让你难过。”

两个人回到主屋后把谢则安找了过来,和他商量拜师的事。

谢则安眉头突突直跳。

谢季禹说:“你小子聪明归聪明,可也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我们会帮你物色先生的人选,到时你得配合点,别故意把事情搅黄了。”

谢则安喊冤:“我是那样的人吗?”

谢季禹笑了笑,问道:“假如我给你找个像和尚念经一样唠叨的先生,你会乖乖拜师吗?”

谢则安:“……”

想想就觉得人生一片黑暗!

谢季禹说:“三郎,我知道你听得明白,所以我直接和你说说拜师这事儿的关键所在。”

谢则安正襟危坐。

谢季禹满意地点点头,说:“你以后肯定是要走正途的,不管以文入朝还是以武入朝,拜师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是拜在‘名士’门下,你也没法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没有立场,所以在拜师之前先要了解他们的主张,免得日后陷入麻烦里头。”

谢则安心中一凛。

他说道:“您有什么建议?”

谢季禹说:“从眼前来看,前些天你碰上的姚鼎言是最适合你的,以你平日里的行事方式,要是选了个想法比较保守的人肯定很难接受,那会让你束手束脚。可想在朝中找出想法不保守的人挺难的,只有姚鼎言可以选。”

谢则安敏锐地抓住了谢季禹话里的关键:“您说的是‘从眼前来看’?”

谢季禹嘉许地一笑,说:“对,从眼前来看他最适合,不过往后看的话,变数实在太多了,我也拿不准。”他认真地看着谢则安,“他胸中的抱负太多,伸展抱负的机会太少,好几次建言都被陛下打回了,所以他始终有一口郁气憋在心头,前些年他之所以‘三辞’馆阁,未必没有负气的原因在里面。”

谢则安明白了。

憋太久的人一旦有了机会会怎么样?会大刀阔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种过于急切的心情会带来很多糟糕的后果。

谢则安说:“那您的意思是我不能拜姚先生为师?”

谢季禹沉默了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摇头,对谢则安说:“不,他是最适合的。”

谢则安迷糊了。

谢季禹说:“要是他有意向收你这个学生,你就拜师;要是没有,你也不要主动提。”

谢则安问:“为什么?”

谢季禹说:“因为他的脾气。”他见谢则安还是不理解,唯有把话说得更明白,“他是一个固执的人,他想要让你拜在他门下的话一定会不达目的不罢休。与其闹成那样,还不如直接答应了。而且你是他学生的话……”他皱了皱眉,还是没把更长远的事说出来,而是含糊其辞地带过,“到时你就明白了。”

谢则安明白得比谢季禹想象中更快,直接问出口:“您的意思是姚先生还有点刚愎自用,一旦身居高位必然会排除异己,我是他学生的话也许还能避开这种祸事?”

谢季禹惊讶地看了谢则安一眼。

他沉声吩咐:“今晚的谈话不要和别人提起。”

谢则安点点头。

谢季禹说:“这只是我自己的推测。”他看着谢则安,“姚先生有大才,陛下却始终不肯大用,原因很简单,就是时机还没到。陛下觉得需要磨磨他的拗脾气,或者说给他找一个剑鞘才能启用。”

谢则安安静地听谢季禹解释。

谢季禹说:“可现在他在士林中声望越来越高,想找一个能让他抗衡的人实在太难了――而且,陛下已经年过五十。陛下一直想给太子留一个平安盛世,在位期间恐怕不会再有大动作。在这段时间内他都是最适合你的老师人选,可一旦换成太子即位,你应该已经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脾气吧?”谢季禹少有地叹了口气,“他们碰上的话……”

谢则安接话:“他们碰上的话,就是关了很久的猛虎被放了出来――还是两头一起被放。”

谢季禹说:“你明白就好。”

谢则安心里除了“服气”两个字之外没别的想法了。

姚鼎言果然是个牛人!

瞧瞧,人家当官当到让皇帝既舍不得弄走又不敢重用、既想把他留给太子又怕他会把太子带偏,只能煞费苦心地留在身边观察。

天底下有几个人能让皇帝费这种心?

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失败了,应该也算是不枉到人世走这一遭。

谢则安顿了顿,老老实实地向谢季禹坦白:“其实他已经提过收我为徒的事,不过我拒绝后他就没再提了,应该是顺口说说而已。”

谢季禹眉心一跳。

他怔愣片刻,苦笑摇头:“三郎啊,看来这个师你是拜定了。照着这位姚先生的脾气,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肯定还有后着。”

作者有话要说:

小谢:“……”

来人啊!耍流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