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86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86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世没有自己这一番劝说,赵晗也一样调用了府中亲卫出门勤王,只不过没有这辈子这么果断而已。

而强撑着从外书房回来的元春,身子沾上她那个熟悉,软硬适度又温暖的大床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然后……伤口就有如“山崩”了,连血水带药膏转瞬之间就浸透了她身下的棉垫子。

元春的脸更白了:纯是疼的。

抱琴和傲梅眼见着女医官欲言又止,又熟门熟路地为侧妃清理伤口、敷药,她俩的脸色压根就是白得发青:侧妃这一胎生得不顺,伤口这些日子下来也总是长不好。生完二爷的时候,侧妃可是没多久就能偷着下床活动了!

却说药膏上身,腰部以下又麻又凉,元春不由精神一振:毕竟她再怎么有把握,心也没大到这会儿还能有睡意。

这样弥补前世遗憾,奠定此生后半辈子是荣是辱的关键一夜,元春说什么也是要强撑下来,直到得到宫里确切的消息,或是干脆见到王爷归来再说。

而眼力和头脑双全的两个大丫头以及院中管事也没人上前胡乱劝她歇息:比起元春,他们可要心神不宁多了。

元春对自己人向来耐心,从没故作神秘过,这回也不例外,“王爷手里有兵,又跟着圣上……你们担心什么?”

话音刚落,她的儿子健儿身着里衣,一阵风似地从门外冲了进来,后面跟着无可奈何的乳母和丫头。健儿腿脚灵便,自然及时在床前刹住脚,之后更是伸着小胳膊要抱抱。

元春如今手软脚软,连抱儿子的力气都没了。

抱琴赶忙上前,把健儿放到元春手边。健儿轻轻抱住母亲的胳膊,小声又关切地问道,“母亲怎么啦?”说着又用胖乎乎的小手替元春划拉起后背。

元春笑眯眯地捏了捏儿子的小脸蛋,“健儿真贴心,母亲就是累啦。”这边哄住了儿子,就听暖阁里另外一个小祖宗胡闹不止。元春不用打发人去瞧,就知道伺候着小祖宗的丫头和嬷嬷们已经满头是汗。

元春搂着健儿发了话,“把她抱来吧。小姑娘如今谁都惹不起。”

傲梅笑着应了,不一会儿便带回了双眼含泪的二姑娘。说来也奇怪,二姑娘刚刚落到母亲怀里,哭声戛然而止。

元春也无可奈何,只得让女儿睡在自己手边,又吩咐房中众人道,“大家这一夜都辛苦些,也警醒些,咱们一起等着宫里的消息,已经王爷凯旋。”

话说王府长史亲自嘱咐过得用的心腹,这位信使拿了王府的令牌专门去荣府送信――宁荣两府和王府本就离得不远。

信使从荣府角门进来:看守这个角门的全都是贾珠的人。

贾珠见到王府信使,再看完妹妹的亲笔信……倒还稳得住,不过他也深知事关重大,打发了信使,也准备出门:有些事也需要他亲自去办。

李纨默默替丈夫打点好一切,她对于自家的处境和贾珠的抉择略知一二,却口风甚严,从没跟婆母甚至公公提起过哪怕一丁点。

这回也是一样,她相信贾珠的眼光和手段。

李纨的支持,让贾珠无比慰贴。

不过他们夫妇再怎么小心谨慎,虽然没惊动贾政和王夫人,但与他们住得只有一墙之隔的两个弟弟听到动静,却都身着常服,带着心腹“摸”了过来。

宝玉性子依旧柔和,但不缺心机。

贾环虽然庶出却是二房最小的男孩,大哥贾珠待他和他二哥也没有明显厚此薄彼,因此他更率真一些。此时他脱口问道:“大哥,莫非是大姐姐打发人来了?”

宝玉犹豫了一下,却不是问话,“哥哥出门小心。”

不得不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宝玉和贾环这辈子远离“脂粉堆儿”,常年跟着大哥读书,两个少年脾性和见识也都随了贾珠――至少这两个论起镇定坚毅,比他们的亲爹还略强上几分。

不过,贾珠也就轻易吓唬不住他们。

贾珠安抚道:“你们大姐姐身子不爽利,我要去瞧瞧。”

贾环“哦”了一声,旋即皱了眉头,“前些日子大姐姐还好着呢。”言外之意,他不信。

宝玉果然心思更为细腻,“就算大姐姐不舒坦,不好惊动老太太和太太,嫂子也该跟大哥一起收拾出门。”肯定不是大姐姐不痛快。

臭小子们长进了!幸亏儿子最乖巧,说不让捣乱就在房里老实待着。

贾珠此时也是喜忧参半,旋即凝重道,“我出趟门,你们也大了,伺候好老太太,老爷和太太。”

两个弟弟肃然应是。

贾珠出门便直奔北静王府。

话说在父亲贾政投靠太子不成,依旧笃信贾史王薛以及金陵甄家是自家牢不可破的盟友。实际上,甄家的确倒向了太子,这些年也跟宁府贾珍更是多有联络,给太子送了不少银钱。贾珍献上去的银子多是家中积累,而甄家可都是贿赂和亏空所得了!

王家则是悄然偏到了大皇子那边,至于史家,史鼎史鼐那都是圣上的人!所以这些年跟贾政逐渐疏远了起来。最后,有钱没官位薛家却是借着他们兄妹搭上了七皇子,当然薛家也没断了给其余几位皇子的孝敬。

这一路上贾珠难免思绪万千,史王薛三家加上甄家,如今唯一靠得住就是史家,可惜这对兄弟偏偏都不在京城。而四王八公之中,又有好几家早早“押了”太子:费家谋逆必定会用太子做大旗,对于这些投靠太子的人家来说,费家成事才是他们乐见其成的,还能白赚个从龙之功!

万幸这些人家没谁还手握重权,因此宫中异状他们还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迟早会知道的!

他如今要的就是个快,贾珠思及此处,狠狠一马鞭抽了下去,身下骏马嘶鸣一声,飞驰而去。

四王八公之中真正还存有不少家底的,当属北静王。虽然贾珠跟水溶这位年轻王爷都没说过几句话,看着还远不如跟柳桓或是石家大公子那般熟络。

听说贾珠夜里到访,水溶竟亲自把人从门外迎进外书房。二人见面,水溶头一句便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贾珠马术十分……一般,因此难免气喘吁吁,他拱手致歉道,“王爷神算。”

贾珠中进士之后常年在宫中行走,又托了姑父林海的福,有幸见过神出鬼没的庆王数次:其中更有半数是庆王与北静王同行……北静王的立场自是不必怀疑。

贾珠无意与水溶寒暄,直接递出妹妹写来的书信。水溶几眼扫过,果然长叹一声,叫过心腹准备出门。心腹快步迈出书房,水溶目视贾珠,诚恳邀请道,“一起?”

贾珠郑重应道:“却之不恭。”

去寻九门提督,本就无不可对人言之处,有贾珠这位常在御前行走的翰林在,也是好人证,另外贾珠一母同胞的亲妹子更是七皇子的心头肉,等此番乱局平息,护住圣上的七皇子……前途可是不可限量!

作为当年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的四王八公之中的翘楚,北静王府平素再如何超然,在这种时候终于显露了他的“本色”:北静王府讲究一个恰到好处。

比如他们之前从不曾在皇子之中选边站,可一旦局势明朗,这一家人的果决、勇敢和大方也一定会让人印象深刻。

北静王自己也有骁勇的亲兵,贾珠带着的长随也是祖父贾代善当年留下的心腹子孙――这些人手底下的功夫绝不是什么唬人的花架子,这将近百人一同出了北静王府直奔九门提督的府邸。

话说九门提督如何能是等闲之辈,他知道圣上高热不退就已经“紧绷着弦”,哪里就真地敢安歇去了?

这位提督大人有些春秋,觉本来就少,又存着心事,半夜里靠在书房的榻上正一个劲儿地瞎琢磨,忽听心腹在门边低呼“老爷,北静王与贾翰林前来……拜访……”,他挺身而起,大叫一声“快请”,自己则整了整衣衫,也不免嘀咕,“夤夜时分,正好‘私~奔’吗……”

他也猜着了费家今夜必有大动作!

等三位分宾主落座,贾珠开口三言两语便把如今情况说了个清楚。

北静王更是拿出了个令牌……庆王的令牌。

九门提督目光一凝――这个令牌正是圣上交给庆王,让他能在紧要时刻节制宫中侍卫以及九门提督,他旋即恭敬地接下,扭头吩咐守在门外的心腹,“传令,关闭九门!到营房里把小子们都叫起来!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水溶与贾珠对视一眼:这位提督说话向来不怎么靠谱,但行事却再让人放心不过。而且他们此来手里可没有圣旨,能不能封闭九门,免得那群乱军“闹将起来”祸害整个京城,全看这位提督的眼力和勇气。

不过他们并不担心这位贫苦出身,靠着圣上赏识和信任一路晋升,并能替圣上守内城的人物会愚蠢到转而投靠太子。

统共不过两刻钟的功夫,众人已经出了提督府,赵晗正巧领着他的人找上门来:彼此相见,却实在笑不出来,可好歹心底都有了点底细……人多心不慌不是。

赵晗还留了个心眼,让一众亲兵化整为零,先找地方藏一会儿,若是他能安然无恙地送出消息,他们再出头不迟。

九门提督麾下只有一万多人,守城巡城还是可以的,但说起真刀真枪地硬碰硬,战斗力绝对比不上赵之桢从北面带回了的这些亲兵。

赵晗也不推脱,允诺用手中亲兵前往四处“扑火救援”,而且立即就传令下去。

他看似镇定,其实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赶紧替祖父和父亲分忧,可如今宫里尚无消息传来,强攻宫门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而且内城之中眼见着就要乱了。

内城之中住着圣上的心腹重臣,若是费家破罐破摔发起疯来,纵然宫中之事事后能平息且损失不大,但臣子,尤其是重臣的死伤,以及随之而来的朝局动荡,无疑会让大齐大损元气。而且要命的是,大齐如今一南一北还有两个劲敌在虎视眈眈!

一时之间,他也没办法强攻冲进宫里,那么就做好力所能及之事吧。

这边九门提督站上内城城墙举目四望,果然见到有几条路上火光点点。他连忙派人前去传令救援,手持火把的步军犹如一道长蛇,顺着大路奔向往那几处火光之地。可几乎是同时竟有几座宅子――紧邻宫城的宅子,也冒起了火光,喧哗与慌乱之声似乎能顺着寒风一起灌进城墙上几位的耳朵。

话说京中宫城加内城防务,十分分明,内城靠的就是九门提督这万多人,宫中有御前侍卫,东南更有太子卫率驻扎,后宫亦有大量侍卫守护,而圣上的数万禁卫军则集中在宫北。

若没内鬼内讧,想攻破内城都得是个水磨工夫……无奈这回却是太子反了。历朝历代没能登基的太子当然下场凄惨,但这些太子之中真能狠心起兵造反的,却没有几个!

从本心来说,太子的确没想过~谋~反登基。

可局势如此,无奈也好,愤怒也罢,总归箭在弦上,他此时就算想到乾清宫,跪在父皇床前请罪,都办不到了……因为他的好七弟发觉了太子卫率动静不对,果断集合人手,彻底关闭了乾清门。

此时此刻,东宫太子的书房里,他脚边跪着的正是他的岳父,费家族长费大老爷。

太子脸色则始终阴晴不定:他这位岳父需要他太子的名头镇住前廷的侍卫们,而太子卫率的行动更是没经过他的允许……他就像是个木偶一样,被野心滔天的费家绑到了一起,还推到了前台。

诚然,太子有一群出色的兄弟,不过他的天赋却更加卓然,至少在幼年之时都把兄弟们压制得没什么脾气: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君子六艺,太子学起来都把兄弟们甩在了身后。

圣上每每考校儿子们,提问后太子都有超出他年纪的独到见解。直到十几岁,开始接触治国之道,太子亦能举一反三。

太子如此出类拔萃,圣上欣慰之余,自是对这个儿子百般爱重,甚至能到了溺爱:几年下来,太子就养出了恃才傲物的毛病,虽然成婚后有所收敛,但因为从不曾经历挫折,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他又喜爱享乐……自然当起了甩手东家。

多年以来,一直都让他“省心”的费家可不就深得他的信任。可惜太子纵然聪慧无比,却低估了人心。

大皇子的野心,原本从小就看不惯他这副自内而外的高人一等;而费家的野心,正是源于太子的这份“信任”。

不管如何,太子自酿苦果,事到如今都得仰脖硬吞!

他倒也果决,眯了眼睛打量地上的费家大老爷,“说吧,你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

费大老爷脸色青白,眼底布满血丝,押上全家性命的破釜沉舟,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疯狂和决绝之意。不过……还有理智在,他从怀里摸出了个布包,双手举过头顶,递了上去。

太子都没用太监转手,而是自己一把抓到手里,展开一看:明黄色的诏书,再加上诏书下方那一枚大印……映入眼帘。

太子竟然悠然一笑,“这东西早就没用了。”说完,就卷吧卷吧丢在一边了。

费大老爷道:“这也是臣从西南那边换来的。”

太子冷笑道:“哦?你替孤许了他们什么?”

“划江而治。”

太子抬手就把几上茶盏砸了过去,“好魄力!”

费大老爷任由那碗底撞在自己的额头上,“他胃口忒大,横竖许了他也吃不下。”此时忽然抬头诚恳道,“太子,大帅还在南边!”

这“大帅”指的便是太子的外祖父。

眼见太子一言不发,费大老爷又道,“臣已经送了消息出去,咱们的人已经在内城里汇合……”

太子怒极反笑,“拿皇叔和我兄弟的家眷威胁他们?内城里还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你倒是不怕得罪人。”

费大老爷垂头不言:费家要是完了,总得有人陪着他们一起走一遭黄泉路不是?

却说乾清宫中,圣上依旧没醒……甚至烧得在说胡话,身边两个太医愁得连胡子都快揪光了……贵妃倒是一如既往地镇定,只是眼下一片灰,上好的脂粉也遮掩不住。

她亲自给圣上换了块手巾,之后径直进了偏殿:赵之桢正带着众人议事。

贵妃开门见山,“有庆王的消息没?”

今日庆王正好当值,赵之桢早早就察觉了异样,庆王只会比他知道得更早。不过庆王在宫中只有若干密谍可以指挥……

赵之桢解释道:“神武门有太子右卫率的人守着。皇叔八成是想办法往禁卫军送消息去了。”

贵妃颔首道:“天亮时分,也该一切见分晓。”

不过此时仍是深夜,“乱军”还没开始攻打乾清门,内城果然……先乱了套。

闭门养~性~多日的费大公子此时正意气风发地骑在马上,看着赵之桢的王府真恨不得一把火烧个透!再把他的妻儿砍个遍!

可惜王府离他家很近……他也怕火烧王府自家也成一片焦炭。

在他看来,若无赵之桢闲着没事,横插一脚,他家的买卖如何就做不下去,而他又如何会被太子厌弃,甚至父亲都不肯再保他?!

元春此时一手儿子一手女儿,闭目养神静等喜讯……可惜门外传来的脚步声一听就知道不是王爷……

大姑娘赵暄进门在前,而她身后是亦步亦趋的王府大总管。

赵暄向来率直,“侧妃,费家那小子要攻打咱们王府!怎么打,你且说句话!”

元春扭过头诧异道:“王妃呢?”

赵暄道:“大哥临走时就说王府都托付给你。”

韩家毕竟曾跟太子多方往来,整个王府上下此时都觉得王妃有退路,未必肯尽心,而韩续也的确主动避嫌,始终不肯发话。

这时候当然谦让不得,元春立即吩咐道,“大门破了没有?他们带齐梯子了没有?若都没有,烧热水烧热油,站在墙上往下浇,再补上几次~齐~射。能来堵门的都是家丁长随,乌合之众哪里会打仗了?赶走他们,出工出力的全都有重赏!”

有这番话就成了!大总管领命而去。

就算世子赵晗带走了府中精锐,可府中之人多是来自北面大营的~老~兵,只要有人肯做主肯担责任,他们一不缺胆量更不缺战力。

果然元春一声令下,没多久惨叫呼号之声便不绝于耳。两位小祖宗自然也都醒了,女儿扁了扁嘴,合眼接着睡去,而向来“心大”的健儿居然眨巴着大眼睛,央求母亲要去前面瞧一瞧。

元春忙道:“少添乱!”

王府这边堪称有惊无险,不过宁荣两府却没这样幸运了:这两家都让人围了……

而府外动静也瞒不过耳聪目明的一对儿小兄弟。

宝玉和贾环正在宝玉房里相对而坐。贾环性子稍微急了一点,又惊又怒连说话也结巴了,“二哥,听说大伯和父亲要……要……要……投诚……咱们……怎么拦……啊……”

别看他才十几岁,但看得明白极了:大哥贾珠绝不是太子这一拨的!虽然没法明说,但比起父亲,他更信他大哥!

“咱俩铁定拦不成,”宝玉托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咱们偷偷搬救兵去。”

贾环大惊,旋即大喜,“大哥还留了救兵,在哪儿呢?”

宝玉起身,拉住了弟弟,“咱们找老祖宗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