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69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69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淑妃育有三子,只有小儿子十二皇子是由她抚养长大的,可这小儿子也算聪明懂事,但才华本事都不能跟两个亲哥哥相比,在圣上心里……与其余几位小皇子没什么差别。

指婚时十二皇子也得了个四品的岳父,挺不上不下。淑妃这回算是明白圣上不太看重小十二,于是她在娘家的劝说下,终于倒向了如今势头正盛的大儿子。

当然老七这边也不能疏忽,尤其是有好处可图的时候:赵晗、赵暄,外加一个柳桓,三桩好婚事,就算自家用不上,还不能拿出来做人情吗?

也亏得赵之桢那个便宜小舅舅喝了酒便管不住嘴,在场的“酒友”没费力气便套出了吴家的小心思,当晚送出了消息,经过李家和贵妃之手,转了一小圈儿之后赵之桢也从贵妃的内侍口中知晓了此事。

赵之桢从宫中出来到回府,这一路上都已经气饱了。

一头扎进元春的院子,他便冷声抱怨道:“吴家真是胃口不小!”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大爷赵晗也在,元春自然不好一上来就太过随意,“您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赵之桢真正想跟元春怒吼的是:我究竟比大哥差在哪儿!?既然看不上我,嫌我背后没那么多“老东西”撑腰,也不用一直拿我做垫脚石!

可惜儿子赵晗虽然一直垂头装死,赵之桢却也不能真的旁若无“儿”。他忍了又忍,看向元春道,“你们又有什么事儿一起说。”

元春笑道:“王爷英明!您怎么猜着没好事的?”

若是好事,你们会提前见面商量下怎么跟我说起?赵之桢猛地坐到儿子身边,“有话就说。”

赵晗眨了眨眼,“还不是舅公也盯上了柳桓柳校尉。侧妃和儿子都担心,舅公情急之下会想用对付我的招数招待柳校尉。”

“生米熟饭”这一招虽然又俗又滥……可它一直有效,于是经久不衰。

儿子已经起了话头,赵之桢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妹妹那边怎么样了?”

“儿子才见上一面,”赵晗忽然正色道,“似是良配。”

别说元春了,连赵之桢也来了兴趣:吴家把这位石家公子引荐给赵暄,未必安了好心,但能让赵晗有此评价,想来品行居然挺过得去?

赵晗迎着父亲的目光,轻声解释道,“为人看似温厚,先让吴家表妹诳了,与妹妹……撞见了,难得二人竟这样合得来。”顿了顿又补充道,“儿子听说此人爱琴,他也正是因为一把名琴而入彀。”

其实看赵暄这些日子安生又恬静的样子,赵晗已经倾向于把妹妹嫁给这石家小子。就算他并不怎么疼爱这个妹妹,但也希望妹妹能过得如意滋润。

感觉他这番话多少触动了父王的心弦,赵晗又丢了块激起万重浪的“石头”,“妹妹已是‘有恃无恐’了。”

后面那四个字声音很轻,但透着股子十分笃定的意味。

屋里坐着的都是明白人,赵之桢果然怒意上涌,“她敢!”

元春也来了句点火浇油的,“大姑娘真的敢。”又按住王爷的手,“您且听大爷把话说完。”

别说元春肚里还有个小的,纵然没怀孕,赵之桢都舍不得甩开元春不是?他闷声不语,元春依旧笑眯眯地目视赵晗,意思十分清楚:您接着说。

却说赵晗见到那位石家公子,自然和他聊了一会儿。这般仔细观察了一番,赵晗对此人印象越发不坏。

眼见哥哥神色平和,妹妹赵暄便让石家公子暂且回避,自己则拉住哥哥说了实话。

当时赵暄开口便道:“哥哥想不认都难了。”

赵晗神色一变,犹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你说清楚。”

赵暄道:“就是您想的那样。”

赵晗白净的一张俊脸顿时就红了,纯是气的,“你是父王的女儿!也是我妹妹!纵然……你照样能嫁个好人家!咱们不仗势欺人就该他们烧高香了,哪有老赵家的姑娘为这种事儿委屈的?!”

只要没抓那什么在床,他会怕背后捣鬼的那拨人?

赵暄一下子愣了,等了一会儿,又笑了起来,“头回见哥哥这样。”她摇了摇头,又自顾自道,“果然跟江郎说得一样,父王和哥哥看着凶,其实心里未必没我这个人。”

石家公子单名正是一个江字。

“不过我呢,活了十几年,却只觉着父王哥哥疼我应该,没想过怎么替父王与哥哥分忧。我就算帮不了你们的忙,只要不拖后腿也成啊。”

妹妹简直像换了个人!

赵晗这辈子就没跟这个妹妹怎么亲近过――妹妹没断奶时他也抱过,当然这个不算……不过是多得个~情~郎,这就改好了?!赵晗简直难以置信。

赵暄又诚恳道:“哥哥,我是乐意的。江郎也是情愿的,”旋即话锋一转,咬牙切齿道,“那些藏了坏心思的人注定不得好死!我与江郎也不是他们耍弄得了的,倒是哥哥你……别中了美人计才好。”

当着父王和庶母,赵晗心平气和地说完这段经过,最后还添了一句,“父王,儿子觉得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哪知道赵之桢怒意不减,“这丫头越发妄为,她说什么你竟也信了?”

父王这态度让赵晗吃了一惊:妹妹心甘情愿,对方在他看来亦是上选,这桩婚事对王府又无妨碍,刚刚父王还有所动摇,也没道理不应允不是?

赵晗不曾为人父,哪里想到他父王这会儿是酸怒交加?!

赵之桢不管是严厉训斥还是好言劝说,都没能把女儿“拉回正道”;元春想了好多办法,也不过让女儿安生了一些……这不知道哪里窜出来的臭小子个把月的功夫就把让他头疼了数年的女儿弄得又懂事又肯妥协,他心里不服!

话说赵晗猜不透父亲的心思,但元春却摸了个差不离。

王爷都气得攥了拳头,元春觉得再不说话也不成了。她怀着孩子的时候,比平时更没心没肺,也更口无遮拦一点,“女大不中留,您没听过吗?”

赵之桢直想猛捶扶手,却让元春牢牢拉住。

元春还笑道:“你也别怨大姑娘耳根子软。我问您一句,王妃和我比起来,您更乐意跟谁‘耳根子软’?”

赵晗闻言都瞪大了眼:这话竟然都能说得出来?!他对庶母的胆量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赵之桢抬眼瞪了下元春,还闷哼了一声,却也没了别的举动――这显然就是默认了呗。

元春继续劝道:“两情相悦有什么不好?咱们这样的人家又不卖女儿。再说谁让您是大姑娘的慈父呢,在女儿这儿吃点亏又算什么。”

皇家也许是天下最要讲规矩的地方,但也同时是最爱践踏规矩的地方。

元春这番话也的确让赵之桢无法反驳……其实他心底里未尝没有解脱之感,当然,元春若是肯多哄哄他就更好了。

因为元春这一胎颇为不顺,他这些日子晚上过来,也都是元春在一旁歇着,他在灯下看书,二人话说得也少了些。

谁知元春正眼巴巴地等着他点头,忽然眉头猛地一皱,旋即伸手死死地抓住他的衣襟和衣袖,“哎呀……”

准是又不舒坦了!

赵之桢连忙把元春扶到了榻上,赵晗也起身去招呼人、找大夫。

元春依旧拉着王爷,另一手则轻轻按在小腹处,还不忘低声阻拦,“我没事儿,只是难受一下,不用请大夫。还有,”她吸了口气,“把大姑娘叫来,咱们晚上一块儿用饭。”

赶紧把大姑娘的婚事敲定了再说,省得夜长梦多!

看在元春身体不适仍要成全女儿的婚事,赵之桢也无奈松口了,但他还是坚持亲自见见石家小子再说:若真是大奸似忠,他说什么也得棒打鸳鸯。

将心比心,做父亲做到这个份儿上,元春也是暗喜在心:对大姑娘都能尽责,对其他儿女就更不用提。

令她意外的是,大姑娘赵暄到来后特地向她道了谢。

赵暄一如既往地“实诚”,当着父亲的面也我行我素,“王妃也未必存了歪心思,她只是不想搀和。我在外面散心闲逛,韩家的人也凑上来过,我告状之后王妃直接派人挡了回去。”

赵之桢闻言面无表情,“她有心了。”

赵暄又道:“她好歹不生事。”说着,又看向元春,“你虽是受父王所托,不得不教导我,但也是尽心尽意。我也听说,你和哥哥都劝说父王,想让我如愿……我也不知道怎么报答,今后少给你们添麻烦就是。”

这一番话说出来,闹得元春和赵晗都有些哭笑不得:道理没错,可也忒不合时宜――王爷可还在场呢。

连着让女儿品评了下王妃和侧妃,赵之桢却连眼皮都没抬,“这也是石家小子教你的?”

赵暄答道:“是啊。他家比咱们家热闹多了,我就明白什么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后半句挺好,前半句听着莫名有点不舒坦。

赵之桢的胳膊已经挨了元春好几指头了,他也只好摆了摆手,“既然知道错了,就好生在家修身养性。”

赵暄屈膝道:“是。”

就在赵之桢让儿子安排见一见石江的时候,年末的最后一次朝会上,河东几位武官的任免圣上特意问了他的意思。

这本是个十足的信号。

不管是他这第三位岳父的官职将有变动,还是父皇打算让他多留心河东一带……总之正月里都有得反复琢磨了。

可他刚回府,儿子赵晗竟然带着石江一起过来拜见。

赵之桢起码信任儿子:二人要禀报的……恐怕不是小事。头回见面,赵之桢对石江外表的印象就三个字:小白脸。

见礼后,这边赵晗都没来得及正经解释,内侍便匆匆来报:大皇子到了。

这……也忒“巧”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