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61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61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宁府离王府本就不远,穿过三条街也就到了。

贾蓉这会儿耳中还嗡嗡作响,上马后一鞭子甩下去……又让那个机灵的亲兵死死拉住了,“万万不可。”

这可是天子脚下,还是内城,若是纵马伤人,准不是小事儿!

这亲兵可是七皇子专门指给贾蓉的,亲兵的爹曾是七皇子的亲兵。而贾蓉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兄弟俩很投脾气,因此他说什么也得尽力保住贾蓉的平安。

贾蓉也有个好处,就是听劝,尤其是亲厚之人的“劝”:劝解和劝阻都算数。

在亲兵和长随们的“护送”之下,贾蓉好歹到了七皇子府上。看着贾蓉跟着王府管事,往侧妃的院子行去,亲兵他们几人不由长舒口气:自打回京,宁府便透着几分诡异。

却说贾蓉见到姑妈时,小脸微白,双手还不时地轻轻颤上一下。

元春见状,先受了侄儿的礼,便让他坐下,又吩咐傲梅给他倒茶。她则柔声道:“且先润一润喉咙,静一静心。”

这时赵之桢从里间慢悠悠地出来,见贾蓉蹭地起身,他还笑道,“听说你在大营里做得不错。”又转过头看向元春,“不如叫你哥哥也一起过来,晚上再一家子一块儿吃顿饭?”

元春笑道:“王爷都这样说了,怎么还有不成的?” 身边的丫头出门传话,打发人去荣府请珠大爷过来。

元春又向身侧的抱琴递了个眼色,抱琴便去把暖阁榻上睡得香甜健儿抱了过来。

元春接过儿子,又塞进王爷怀中,“有劳王爷啦。”

赵之桢端住儿子,“我去书房,正好看着晗儿读书,顺便说说他的婚事。”

得亏贾蓉这会儿心乱如麻,没怎么留心王爷和自己姑妈都说了什么。他印象里王爷和姑妈感情也是极好……王爷说话和气早不算新鲜事儿了,不过“婚事”二字瞬间惊醒了他,他的脸又黑了几分。

众人恭送王爷出去,元春这才跟贾蓉道:“瞧瞧这模样……看来是气得够呛了。”

贾蓉说话都稍微有点不利索,“那……那个……您都知道了?”

元春道:“你都能知道,我为什么不知道?你出息了,宁府上下纵是没人敢明着违背你父亲,还不是有人主动给你通风报信?”顿了顿,又轻声道,“你叔叔不到三十就点了翰林,至于我,别看我是妇道人家,可好歹上了玉碟呢,多得是人乐意奉承呢。”

这话听得刺耳,却是正理。习惯了军中的铁令如山和上下级关系,姑妈这样说话,贾蓉自是得老老实实垂头领训。

贾蓉隔了一会儿才神情扭曲道,“姑妈,我忍不下!他……她……”

太恶毒的话还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一个是生父,一个是发妻,他自己的愤怒和委屈又不知跟姑妈从何说起,于是他不仅头疼胸闷,更添了条喉咙发堵。

不过也是因为贾蓉当着她的面儿都没恶语相向,元春更是高看他一眼:这个侄儿手还抖着呢!

这孩子如今皮肤微黑,气质稳重,身形健壮,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全和前世大不一样,元春深信只要再历练几年,宁府便可以交到他手里了。

至于贾珍“乐不乐意”交权让贤,也得靠贾蓉的本事。

话说回来,若非因为宁府乃是贾家长房,贾敬贾珍做过的事情揭了出来,全族都没脸见人,元春和哥哥贾珠还真懒得出手:宁府如今钱多,但没什么权。贾珠看重的是仕途,至于金银……也有的是人甘愿奉上,宁府的底子他可一直都没觊觎过。

于是元春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

贾蓉双唇颤了颤,“侄儿……不知道。这阵子不想见他们。”

贾蓉还不满二十呢。

元春也动了恻隐之心,“你先坐下,姑妈也有要紧的事儿跟你说。你媳妇……”

这三个字就让贾蓉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可元春也是女人,从本心来说她更同情秦可卿,再活一辈子,她都不信是秦可卿引诱贾珍――碰上贾珍这种~色~中饿鬼视人伦为无物的公公,才是人生第一惨事。

元春道:“她身份非同一般。你且想想你岳父秦业官职不高,家资不厚,怎么就能让你父亲应许,把他的养女给你做媳妇?你年纪再小,也是贾家的长房长子。”

这事儿贾蓉早就怀疑过,只是新婚当晚见到秦可卿的容貌,自己心里便应了大半……

元春还有什么看不出来?莫说蓉哥儿,便是琏二哥在关口谨小慎微了一年多,见了那对儿娇媚的姐妹花,明知要惹下麻烦,还不是忍不住带回了家?

元春笑了笑,又道,“你那媳妇儿许是金枝玉叶呢。”

贾蓉猛地抬头,目瞪口呆了数十喜,最终嗫嚅半天只挤出个“这”字。

“这里水深,你不愿掺合正是明智之举。究竟是谁把你媳妇送进咱们家,怕只有你爹或是你祖父知道了。”

贾蓉此时又已站起身来,元春摆了摆手,“你不必过于担忧,不过一弱女子,正是民不举官不究。”

贾蓉想起这是王府,自家事王爷怕是早就知道了。他又默默坐了下来。

元春想了想,还是决心再多说一点――蓉哥儿看着还算沉得住气,“你媳妇原本是想送进……”她指尖往东一指,“幕后之人更不想这事儿大白于天下。你且等一等吧。”

却说书房里健儿坐在父亲腿上一声不吭,手里抓着布老虎,眼睛落在案上的画册上。

小儿子如此老实,赵之桢正好跟大儿子赵晗说说话――说的正是宁府这档子破事儿。

谁让赵之桢有好兄弟帮衬?庆王的长子已经偷偷给他送过消息了:前朝的宗室大多数隐姓埋名了,亡国之君的儿女们留有后嗣的并没有几个,秦可卿的底细并不难查。

秦可卿当年在襁褓之中,幕后之人本想找个殷实之家寄养,等她长大另有“大用”。

赵之桢笑道:“怎么猜,那人也是想把这小丫头送进哪位皇子的后宅,亦或……更进一步。”与其说是“哪位皇子”不如直说是太子,而“更进一步”自是指送到圣上身边了。

赵晗不由叹道:“平南王兵事上信心不足,便要指望这些歪门邪道了吗。”

真不愧是自己的儿子,这种直道而行的心思几乎跟年轻时的他一模一样。赵之桢在欣慰之余也点拨道:“阳谋也好,阴谋也罢,总归管用就好。你不会不择手段,却不能不许旁人如此为之。”

顿了顿他又道,“用小人对付小人正好,因此你要记得海纳百川,麾下少不得这些善长阴私之事的能人。”

赵晗对此体会不深,自然是虚心受教。

赵之桢点了点头,“不过我倒觉得,此事背后……另有高人啊。”

两岁多的健儿忽然语出惊人,“不是一条心!”

赵之桢闻言一怔,旋即搂住儿子放声大笑,“说得好!”等笑够了,又拍拍长子的肩膀,“咱们老赵家繁衍至今,什么奇人异人没有?大家早就各有各的计较了。”

赵晗知道父亲意有所指,更知道个中□□需要自己揣摩:他已经习惯父亲时不时地考校了。

原本他觉得此事背后站着大伯,可再仔细思量一回,大伯毕竟知道圣上的忌讳……南边那位已经让他付出不小,这回必不会再行此险招。再转念一想,父王乃是从庆王处得到的消息,圣上又哪会一无所知?

而圣上又作何应对,正是他该用心体会的。

晗儿若有所思的模样,赵之桢心中满意,又揉了揉健儿的小脸,“一会儿让你哥哥带你骑马去。”

健儿开心得直挥小手,“好!”

赵晗无奈接过弟弟,赵之桢又道,“你的婚事自己也留心些。如今你能出门了,难免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家想算计你一回。”

赵晗连忙应道:“儿子知道了。”

不说旁人,就是淑妃的幼弟就已经琢磨了许久想要亲上加亲。对大多数要脸要面的人家来说,纵然结亲不成也不会轻易结仇,但淑妃的好弟弟却不在此列,只要能把人塞进他赵晗的房里,什么阴招可都敢往出使。反正“天塌了”,还有姐姐淑妃和做官的哥哥撑着呢。

赵之桢不愧慈父之名,“我也会给你身边指几个妥当人。”

赵晗笑道:“知道父王心疼儿子。只要不当众闹得大家下不来台便是。”

“贵妃的眼光,”赵之桢点了点头,“自是没得说。你大伯若是过来说项,有贵妃把关,也是无妨。”

韩大公子也曾打发人过来讨个口风,不知能不能再跟王府“亲近”一些,王妃韩绪果断地回绝了。对此,赵之桢很是满意:这个媳妇够识时务的。

却说冬天日头落得早,父子说了会儿话,天色也沉了下来,赵晗抱着弟弟告辞――他要在院子里骑马兜风,顺便逗一逗弟弟。

总管也在此时前来禀报,荣府二房大公子到了。

赵之桢道:“快请进来。”又指了心腹吩咐,“告诉侧妃她哥哥来了,我和他一块儿过去,再让厨房备一桌好席面。”

心腹领命而去。

贾珠此来可是为了跟妹妹商量家事:当着贾蓉的面儿,先跟妹妹订个章程,最起码让贾珍把那些陈年旧事说上一说。另外,也把贾琏的“难言之隐”跟妹妹提一提,省得那位弟妹不管不顾跑到妹妹这儿来告状,倒害得妹妹心中不快。

要不是宁荣两府如今都是乱糟糟的,不然他都有心请姑妈和妹妹一起回去,一家子坐一起好生说道说道。

总之,这两样都是家丑。因此进了王府就让管事领来了书房,见到赵之桢,贾珠多少有点不自在。

不过贾珠也正好有话要告诉七皇子,“大皇子打发人南下了,您可知道?”

赵之桢应道:“他不派人去探查一番才是怪事。”

贾珠笑道:“偏巧,已经打听到了我的门下。”

赵之桢认真道,“多谢。他是该体察下‘民情’了。”

“王爷放心。”贾珠轻声道,“我也该谢过王爷。”

二人相视一笑,一起往前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着凉了,胃疼,今天就拉肚子了……盖着电热毯专心码字,今日两更。

能双更,我怎么还有点小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