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56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56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到这里,夫妻俩相对无言。

毕竟是豪族出身,费大公子兴许性子急了点,但绝不是傻子。按说费家已经有了太子妃,只要好生辅佐太子,从龙之功就稳了大半,又何苦非要铤而走险?

因此费大公子究竟是利欲熏心还是被逼无奈,还真是值得推敲一番。

太子始终倚重这位大舅子,这回的“背后一刀”自然让他愤懑难抑,“他还能有什么难言之隐?!”

为了什么还用问吗?太子一时想不到,太子妃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旦自己的忧虑成了真,太子妃干脆破罐破摔,放得更开了——她还怕什么?哪怕太子稍微在意点颜面,都不会休她。至于“暴毙”,反正女儿们的前程已定,这样死气沉沉的日子她也已经过够了!

太子胸闷了半天,再抬头就是太子妃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被信赖的人背叛了一回,他如今胸口和太阳穴都是阵阵抽痛,再见太子妃这副模样,难免迁怒,他忍不住质问道:“你是不是早看出来他有异心了?”

这语气若在平时太子妃早就该诚心赔不是了,可如今她却依旧平静,“您看呢?”

说老实话,太子妃比太子心思细腻得多,她早早便发觉哥哥不大对劲儿。只是当时她分不清究竟是哥哥一人,还是娘家已经一致打算……暗中行那“改天换日”之举。

如今看来,果然是大哥一人自作主张,太子妃心中放松大半,卖起哥哥更无需犹豫,甚至还有些微的快意——这些年她因为没儿子,也不能笼络太子,可没少受大哥欺负。

“您若是有心查访,又能有什么真正瞒得过您?只是……”太子妃话锋一转,“您可得赶在圣上之前。”

太子猛地抬头,目光死死钉在太子妃脸上,良久方道,“很是。”

实际上,太平盛世谋反,就算是费大公子本人都不觉得能够成功,能落个爵位就是邀天之幸了。他也是认贼作友,骑虎难下罢了。

他此时哪里想到偶尔有些软弱,又一心偏向娘家的妹妹已经果断地舍弃了他?这会儿正在家里琢磨,如何哄好太子,帮他过好这一关呢。

而太子也下定决心先弄清始末,便找了信得过的门人往南边去给外公送信——他终于发现需要绕过费大公子行事之时,挑个只忠于自己而和费家全无牵扯的心腹都万分艰难。

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太子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究竟错过了些什么。

虽然口头上不愿承认,因为耽于享乐,图省事而把若干人与事一并交给大舅子处置,结果便是他已经被架了个半空。好在亡羊补牢还不算晚。

至于北面的情况……太子思来想去,还决定去请七弟过来说话。七弟应邀而来,但太子发觉想让弟弟帮忙却不大容易。

费大公子得罪了赵之桢,那么这个黑锅比如就归了太子。赵之桢心里有气:别以为你是储君,大家就都得顺着你。

而太子并不太迟钝,弟弟的怨气几乎扑面而来,同时太子想清楚始末之后,也只能苦笑连连,“不瞒弟弟你说,二哥这回可真是让他害惨了!”

“亲贤臣远小人,”赵之桢应道,“二哥当奉古之先贤之道。”

这话其实已经挺不客气了。

太子听得也是刺耳,他意外于七弟这个有名的厚道人居然也会“顶撞”自己,虽然他看起来却是直谏。

太子这些日子没怎么跟弟弟们打交道,他倒是忘了:好脾气又不等于没脾气。而且厚道人发起火来都很难哄得回来。

再说,赵之桢也是深受父皇器重,在外也是杀伐果断的人物。

费大公子把他以及他家里人全都得罪个遍,太子这个做哥哥的见面不是先安抚一番,反而倒吐起苦水……赵之桢的苦水还没地方倒呢。当然,更让他恼火的地方,就是太子一味地护短,护住了大舅子,却把兄弟们丢在一边。

亲疏尚且分不清,赵之桢真是不知道他这个二哥怎么了:睡女人睡多了,果然脑袋都跟着不顶用了。

太子猜不到弟弟的心思,但看得出弟弟目前不好说话。太子就算再高傲,也明白七弟如此冷淡,自有原因在。

兄弟俩这回有些不欢而散的意味,太子只好再邀来更温和的三弟过来说话。比起手握兵权的赵之桢,这位无心权势的三皇子更是没少让费大公子挤兑。

因为三皇子再不重钱权,也有些顶用的门人以及相当的家产,而且他的母族和妻族老家也在北边。借着太子的名义,太子妃她哥用自己的心腹顶了三皇子门人的缺,已经足足三次了。

显然费大公子这次“墙倒众人推”,三皇子也是幕后主谋之一。

三皇子此番比他七弟还实在,他不仅承认了自己给了费大公子一个教训,更是直言道,“太子不知道,您那位大舅子在北边只差封疆裂土称王开府了。”

太子一噎,“他……这是吃了豹子胆不成!”

三皇子静等太子平复下来,又补了一句,“臣弟言尽于此,还请二哥仔细思量。”说完,他便告辞了。

说起来,三皇子与七皇子都无心帝位,将来太子登基,只要稍微在意些风评,不那么丧心病狂,就不能把这两个弟弟如何。

而且这两个弟弟也算是厚道了,都提醒了太子:不怕你手下犯错,但二哥你切记要揣摩圣上的心意!

可惜向来为圣上百般疼爱的太子一时半会儿都没往这边琢磨……他只想自己该如何替大舅子收场。

却说赵之桢从太子那儿出来,难免有些感慨,回府后便叫上赵晗到书房里说话。

赵之桢疼爱赵晗,与圣上偏心太子,别无二致。但宠来宠去,把这份爱子之心当成理所应当之事,可就不甚美妙了。

不过赵晗显然比太子要贴心多了,他不仅能哄好父亲,十四五岁时就能为了父亲高兴连庶母都能哄得很好。

你来我往之下,元春更是放心地把儿子健儿都交给他教导。两个心尖儿处得很好,再有太子当对比,赵之桢看着儿子,真是越看越满意。

话说自打入了冬,元春日渐忙碌——韩绪嫁入王府,元春便主动把王府中馈交了出来,但王爷让她管着的店铺和庄子,以及若干人手依旧在她手里攥着……赵之桢特地吩咐,这些都是给她的体己。

转眼便是一年,元春自觉定要给王爷个过得去的交代,经营起这些体己比自己的嫁妆产业还要用心。

于是到了年底,带着账目前来管事们一拨拨地往她院子里扎堆儿,元春自然比王妃韩绪还忙上好几分。

无奈之下,她干脆把健儿交托给赵晗照顾。

众人看在眼里,反应自是不同。至少韩绪的大丫头暗中有些不屑,“这么早就开始巴结大爷。”果然侧妃就是没底气!

韩绪听说微微一笑,合上手中王府账目,“我若是生了儿子,也要让他去巴结大爷。”

大丫头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韩绪又问,“哥哥那边儿可有消息?”

费大公子如今已经回家思过去了,韩绪觉得哥哥差不多该收手了。

只凭自家的本事,肯定没法如愿收集齐让费大公子就此回家的证据……因此背后那些“贵人”,韩绪不觉得自家惹得起,也最好别多掺合。而费家也不是什么善茬儿,若想报复,别全落在娘家身上就好。

她已经察觉,王爷对自己的哥哥……态度一般。她自己有心说和,同时让哥哥过府陪个不是……可惜这两个人,没有一个肯听她的。

王府里……就更甭提了。如今王爷对她宠信皆无,就算管着王府中馈,也只因为这是王妃分内事而已。因此她想逞威风根本没戏,那就只能从施恩开始了。

韩绪思来想去,大姑娘赵暄正是头一个人选。

不过在赵暄看来,占了母亲屋子的新王妃韩绪可比庶母贾侧妃更碍眼。

只是她跟侧妃听了这么久的史书也有所长进,最起码知道不可随意顶撞韩绪——自从母亲去世,父王一直对她很冷淡,于是府中上下便都对她不再热切,以前奉承的姐妹们也都没了踪影……她是真的有些怕了。

她不敢惹怒父王,可是王妃若是和侧妃斗个不停,她也能好生痛快一阵就是。

韩绪自是不知赵暄这一番心思,还关切道,“大姑娘断了什么,尽管跟我说。”

赵暄语出惊人,“我就缺个母亲。”

韩绪一怔,旋即笑了,“我不是你的母亲?”

赵暄故作无辜,“您是王妃啊。”

韩绪意味深长,“是啊。”心中却道:笼络大姑娘的主意还是算了吧,她还不如去讨好贾侧妃。

赵暄到王妃韩绪的房中说话,不多时便传遍了王府。

赵晗把健儿“归还”之时,还跟元春道,“王妃倒是慈母心肠。”

元春笑道:“我这儿从不半途而废,只要大姑娘下午接着在我这儿听书练字就好。”

这会儿,赵之桢可顾不上女儿让继室惦记,他正在书房等着客人到来:柳桓回京了。述职之后,今日正要上门拜访。

这些年,赵之桢一直压着柳桓那个不省事的老爹柳芳:不管心爱的小娇妻如何吹风,柳芳也没能给儿子胡乱娶个媳妇。如今小娇妻身死,更让柳桓出了口恶气!

话说柳桓在南方屡立战功,同时也时常给赵之桢送些消息,这回他更是在帖子中直言“面见王爷,有要事禀告”,赵之桢自然要认真对待。

二人见面,少不得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柳桓说起南面的情况,还低声问道,“王爷可知道前朝余孽一直躲在西南?”

赵之桢眼睛一眯,“与平南王有牵扯?”

“没牵扯如何能躲得住?”柳桓声音越发低沉,“王爷可知道平南王妻族早先可是大盐商?”

赵之桢默然良久,才自问自答道,“居然出手便要动摇国本!”

柳桓应道:“王爷……在下倒觉得,早先那位谋反,里面怕也有平南王的手笔。”

作者有话要说:刚忙完私活,又双更了一下,然后……就乐极生悲,感冒了囧。

这是第一更,后面还有,今天保底两更,争取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