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十七回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十七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春倒是相信,自己院子周围赵之桢定是安排了些人手看顾。可自己要是没怀孕,也不至于跟惊弓之鸟似的,事事都觉得不妥当——真要出事儿,抬脚跑开就是了,可肚里多了个小家伙,她哪里还跑得动呀。真到了千钧一发之际,也只能厚着脸皮去求王府大爷赵晗了吧。

元春的心声万幸傲梅和抱琴都听不到,不然这俩忠心的丫头又得新添份愁事儿:她们姑娘还想着自己跑着逃命?!姑娘只怕坐在辇上,让人扛着,她们都得防着她从上面跌下来……

王府前院,赵晗正在书房里临帖。作为唯一的,同时也让赵之桢十分满意的儿子,赵晗对王府的掌控力自然还在他继母之上。庶母有喜,他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要知道,就算是个弟弟,也比自己小上了十五岁,也许尚未懂事,自己便“大势”已成,如此一来,这个弟弟对自己实在提不上什么威胁。

赵晗只要看看自己几位叔伯,便心知肚明:父亲行七,比大伯和二伯小了六七岁,势力便多有不如,这还是皇祖父十分喜欢父亲的前提之下。再看与父亲同母的十二叔,只比自己大上一岁,可手头人脉尚比不过自己。

话说,叔伯家堂兄弟们少说也有三四个,偏偏自己孤独一枝,就算赵晗对自己十分自信,却也觉得双拳难敌四手……换句话说,他其实挺期待能有个弟弟降生,多个小帮手的。

至于对异母妹妹王府大姑娘,赵晗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了。平心而论,他连极为受宠的庶母生下个弟弟都能容得下,更别提毫无威胁的妹妹了,不管是这妹妹是嫡出还是庶出。

但问题是这个妹妹比继母气势还“惊人”,赵晗就不想“倒贴”了,虽然他的幕僚也在暗地里劝他,善待大姑娘,哪怕就是为了让王爷舒心些呢。

他爹怎么待他,赵晗那是时刻都记在心里,幕僚这番话若是毫无触动那绝无可能,他纠结了一下还是去亲近了下妹妹,好在他没忍耐多久,妹妹便和叔伯家的堂姐妹们一起读书去了。

赵晗松了口气,不过新任务马上就到——还是他爹亲□□托的任务。

话说林海听了内侄贾珠的小报告,特地给南方的亲朋故旧写了几封信,等收到回信,他心里有了底,这才给圣上递了密折——就算他林海乃是响当当的帝王心腹,有风闻奏事之权,但涉及“谋逆”必须慎之又慎!

看完折子的圣上,也不负林海所望,直接掀了桌子。

如今才是二月末,北疆的雪还没化干净,因此大军尚在京郊操练,而他暗中调动的地方军可是在北上的路上,南方自然略微空虚,这个好堂兄果然就来“加把火”了!

话说圣上与这位藩王堂兄的“怨源”还得从先帝那会儿说起。

先帝生母位份不高,只是个知府的女儿,生完孩子没多久便去世了,正巧当时皇后亲子没了,便把先帝抱到自己宫中抚养。而如今想要造反藩王的老爹,也就是先帝的异母弟弟,还有他的宠妃娘,这母子几乎是称霸后宫,仗着皇帝的完全没理由的宠溺,翻云覆雨,得罪了一大片人不说,也把先帝和他的母后虐了半辈子,还是先帝他爹重病时让先帝母子抓准机会翻了盘。

最后在宗正的调停,以及偏心偏到姥姥家的皇帝坚持之下,宠妃之子被封了个好地方,就此离京,然后……皇帝没了,宠妃死得不明不白,而他自然也郁郁而终了,不过他儿子,也就是如今圣上的堂兄却是个聪明人,低调收敛大半辈子,早年圣上百般查访都没拿住他的小辫子,原本以为这藩王已经服了软,要安生过日子的时候,对方忽然拔了刀子,还是“趁我病,想要我命”!

圣上的愤怒可想而知。就在看完林海密折之后,南方其余的几位心腹也纷纷递来折子,圣上看完之后,就明白他那堂兄已是箭在弦上,怕是想收都没戏了。

既然知道了情况,圣上自然召集重臣有所布置,作为深受信赖的儿子七皇子赵之桢自然在座。在父皇的上书房里待了整整一天,回到王府赵之桢便把儿子叫到了跟前。

他这些日子忙于公事,难得和儿子这样面对面地说话。看着父亲一脸疲惫和微微皱起的眉头,赵晗也知道……八成出了大事。

赵之桢把元春交给儿子看顾,这句话本身就挺说明问题了,然后他还特地又补了一句,“你母亲那里,多用些心,”顿了顿,干脆说得更明白了些,“盯着点儿。”

王妃刘娡她舅舅已经和那位藩王已经勾结在一起,赵之桢多少有些担心他那个岳母会孤注一掷:成了,就是从龙之功;不成,还有王妃女儿帮她保命。

这门亲事……越来越让赵之桢头疼。

不过他的养母李贵妃倒是让他稍安勿躁,李家也有族人在南方任职,贵妃又天下大事颇有见地。她觉得这位藩王大约没想着攻到京城,毕竟大军在北疆不顾一切地驰援,他也顶不住;但封疆裂土,确是势在必得了。刘娡的娘家没准儿到时候,还能做个突破口。

可万一,自己王府也成了人家的突破口,那“乐子”可就大了。

赵之桢自己都没想到,头回考验儿子,居然就这么难……

父亲的弦外之音,赵晗听得相当清楚,尤其是知道继母的亲舅舅和南方那位叔祖父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更不敢轻视:继母要是热血冲脑,他说什么也得死死拦住……被骂不孝,也比一家子被圈强得多!

眼见儿子明白了严重性,赵之桢稍感安慰,等儿子告退便径直去了元春的院子。

元春看赵之桢进门便有几分强颜欢笑的样子,她便坦诚道,“王爷不必担心妾身。”

元春平时……的确呆了点,可她能给赵之桢整理笔记,还处处都摸到了关键,足以展露了她敏锐精明的一面,这个时候若还是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模样,未免太假啦!

“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主要是遏制那些没有瓷器活还野心昭昭之人,可有远见卓识真才实学的话,不少男人还是挺乐意听一听妻子的意见。

去了的皇后便是公认的贤后,贵妃亦是一代才女……你还别说,圣上这会儿也正跟贵妃说起了“堂兄要动手”这件烦心事儿,而赵之桢和他爹也有点异曲同工,面对元春倒也实在,他开口问道,“你知道多少?”

元春道:“妾身是金陵人。那位殿下又素有贤名……”话锋一转,“他收买人心已经挺久了,不过没什么成效。”

南边的大族相对富裕,而且读书人多,换句话说,想收买南边的世家就要花很多很多钱,有这些银子还不如直接去养私兵呢。

元春这话的意思就是,南边那些人家跟这位殿下牵连十分有限,完全不用担心他揭竿而起,一呼百应。那位殿下的威力,在于能大幅影响宗室中各位的亲戚的态度!

顺便一提,前世这位造反的藩王,与大皇子可是有些往来的。当然这话元春就绝对不敢说出口了,不过到了真把那位藩王押解进京的时候,圣上定会体味一下宗亲的力量。

事实上,太子与大皇子真正势不两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赵之桢没往他亲哥哥那边琢磨,只是从元春这番话猜测到了六七分真相:那位藩王起兵之际,京城的局面也得跟着不稳当了?

不过父皇老谋深算,就算前有险路,也能兵来将挡,他只是更担心自己这个小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