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点也不奇怪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点也不奇怪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赞助亚运会志愿者每天伙食的事,有叶雅娴帮着付艺伟去谈,易青提了建议之后,剩下的就不用管了,倒不是他不想管,关键是得考虑付艺伟的情绪。

媳妇儿憋着一股子劲,想要创业证明自己,这要是什么都被易青给做了,人家上哪体会创业成功的快感?

当天晚上,易青回到家,付艺伟还没回来,他也没等着,先吃了饭,哄着仨孩子玩儿了一会儿,眼看着到了七点半就打开了电视,往常看的都是央视,今天却转到了京台。

时间一到,片头曲前奏响起,《千万次的问》,还是刘焕演唱的,眼下国内流行音乐圈子里的男歌手,就没有能干得过刘焕的。

至于,刘焕这种资敌行为,易青也没当回事儿,反正赚钱的是他的唱片公司,何必因为和京台的矛盾,就出手干涉,这点儿气量,易青还是有的。

片头过后,剧情正式开始,王启明和郭燕从安全通道走出来,王启明的背后挂着琴箱,扎着个小辫子,穿着大风衣,一副艺术家的模样。

相比较之下,郭燕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家庭妇女,平平无奇的,真要说外形的话,还真有点儿配不上王启明。

刚踏上美国的土地,王启明就像这个年代前往美国的许许多多国人一样,感觉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每一口都特么是香甜的,让丫陶醉。

初到美国的王启明,本以为自己能凭借着音乐家的属性,很快就在这里飞黄腾达,带着妻子过上好日子,然后把女儿接来,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

这大概是很多刚到美国的国人都会生出的一分豪气,对于许多国人来说,美国是一块遥远陌生而富足的土地,他们相信那里有无数的好机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不惜付出极大的代价。

就像王启明,他是京城某乐团的大提琴手,和妻子郭燕远渡重洋前往美国,还没等兴奋劲儿过去,由于语言不通,从飞机降落在纽约肯尼迪机场的那一刻起,这对夫妻便感到惶惑不安。

但是这并不会让他们新生退却,他们坚信能够在美国获得成功,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们终于和郭燕的姨妈姨夫相见,却又被载到一处贫民区的地下室,这里便是他们的家了。

姨妈放下500元,声言是借给他们暂用的,并且等有钱时是需要归还的。等于明明白白的告诉两个人,他们能帮的就只有这么多了,这种帮助也不是无偿的。

还没等安顿好,王启明和郭燕便突然发现,他们在这个梦想已久的国度里,从一开始就变得一无所有,不要再讲什么成功和发财,眼下这夫妻二人甚至就连吃饭这最实际的问题几乎都无法解决。

故事继续,王启明想要靠着自己的手艺去找一份工作,但却四处碰壁,面对现实问题,他最后只能在一家名为“湘院楼”的中餐馆找到了洗碗的工作。

大提琴家,洗碗工,拉大提琴的手却只能整天泡在水池子里洗碗,残酷的现实,让王启明有点儿懵。

餐馆的老板是个中国人,但是在美国,却没有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戏码,老板阿春非但对王启明没有半点照顾,反而还很欺生,对王启明的态度十分尖酸刻薄,但又情不自禁地被他的倔强和聪颖所吸引。

第一集的故事演到这里就结束了。

编剧没有在一开始给观众编制丝毫美好梦境,一上来就揭开了中国人在美国社会生存最为血淋林的一面。

不是机遇和未来,而是最最简单的生存。

想要在美国获得成功?

先特么活下来再说吧,梦想什么的比不上面包,至少那玩意能填饱肚子。

尽管前世看过很多遍,但是现在重新再来看,易青依然被震撼到了,这部电视剧不得不说是中国电视剧的先锋制作。

在美国取景拍摄,启用外国演员,而且把视角对准当下最为流行的移民潮。

看看京城的美国大使馆就知道了,每天等候在外面,渴求着获得签证的人有多少?

答案是,数不胜数。

这些人甚至都不知道美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就一门心思的想要过去,仿佛只要他们站在了美国的土地上,他们就能获得成功,金钱,名誉,一切······

却从来都不曾想过,那么陌生的世界会不会接受他们这些从红色国家来的人,会不会像国人一样,给予外来者足够的包容和热情。

看看这部电视剧,相信会让很多人清醒过来,那个地方对于国人,永远都是排斥的。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人在异国他乡的失落感,一切真实都为这部电视剧增色不少。

就像片头的独白说的那样,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简单的独白已经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至于后来王启明的崛起、宁宁的报复、郭燕、阿春、大卫的情感纠葛,都让这部戏很贴近生活。

即使再过十几二十年来看,这部电视剧依然能清晰地反应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真实生活。

就像刚刚电视里演的,如同一只新生的雏鸟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王启明背着自己的大提琴,怀穿着梦想和自己的妻子来到美国,大提琴演奏家,艺术家,艺术家?

在适者生存的世界,这个代名词离他却越来越远,每天用拉大提琴的双手,只能没日没夜的端盘子洗碗,还有什么比活下去更加真实,剪去象征艺术家的长发,他学会了如何低头,如何生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融入美国的资本主义轮盘。

后面他同样还要面临许许多多的磨难,生存的困境,爱情的折磨,到事业的成功,女儿的叛逆,再到事业的没落,怎样的到来,又怎样的离去,怎样的流于世俗,他给了观众一个空房间,尽管有大部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但有个地方却亮得刺眼。

易青还记得有一集里,王启明在台上演奏大提琴,结束后他告诉阿春,这些人都是他花钱请来陪他玩的,尽管到最后,他已不再是一位艺术家身份,但是,易青觉得他始终没有抛弃他的大提琴。

整部戏里,始终有一个黑人在街头不停的敲,只是用一个水桶沉醉在他的艺术梦之中,但是换个方式去想,他一直在变,而那个街头黑人却是提醒人们,他的初心在哪里。

京城人在纽约,给观众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从抛开一切来到美国,到后来,王启明拿着最后手头仅有的,从安东尼那儿收到的三分之一工钱去赌场赌,结果没有悬念,统统输光,输得痛快。

爱怎么着怎么着。

在剧中少有的王启明的一段内心独白。

突然间什么束缚都消失殆尽,突然有一种感觉,不再去担忧未来,大不了回到原点,这里的原点指的是外在的原点,但是思想,精神上却变得更加难以捉摸,更成熟。不再害怕去面对更大的阻挠,但也有可能就此落入俗套失去锐气。

还有最后一集大李的死,他女儿说的话,让易青感觉到的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谈,大李到死都没有拿到绿卡,却也因为王启明帮他买的墓地,而永远的留在了美国。

而之后他新朋友从中国到美国,王启明去迎接他,故事又回到了最初,地下室,找工作,大轮盘永不停息的转动下去,一场游戏一场梦,结尾,王启明戏虐的竖起中指,就此结束。

其实在王启明在赌场时,易青以为的结局是他最终回到原点,捡起自己的大提琴只身前行,但是却忘记了一点,大轮盘虽然在不停地转动,但是它已经回不到第一圈了,河流永无止尽的奔腾,地球永不停息的转动,而人也已经回不到原来的自己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前行。

第二集结束,付艺伟还没回来,电话铃声却响了,接通之后,那边出来了阮若林的声音。

“小易!京台那个《京城人在纽约》你看了吗?”

果然。

易青不禁笑了,他就知道阮若林那边肯定和他一样,宁愿放弃《上错花轿嫁对郎》也得关注京台的《京城人在纽约》。

“刚看完!”

“小易!”阮若林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这个对手······挺强啊!”

之前京台播的《编辑部的故事》就引爆了收视热潮,但是紧跟着央视这边就凭借着《永不瞑目》扳回了一成,现在他们这边《上错花轿嫁对郎》刚播到一半,又遇上了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

“局势看起来不太好啊。”

阮若林的担心,易青能够理解,不过这本来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倒也不觉得如何惊讶。

“主任!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