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六百六十七章 美国不是天堂地狱,是战场

《京城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前世播出之后火得一塌糊涂,就连学院派都表示了极高的认同,这在中国影视圈可是不多见的。

易青前世看《京城人在纽约》的时候,岁数还小,根本就看不明白里面要说什么,就觉得王起明挺惨的,破产外带离婚,整个就一苦逼。

后来长大了再看,感触颇深,甚至觉得整个人都特么升华了。

印象当中,还记得导演用心良苦的在开始和结局安排了同一幕,把京城来的人扔在那个400美元的地下室,然后听到他骂娘。

第一个人的故事已经结束,第二个人的故事还没开始,可事实上已经结束了。

故事开篇就讲明了: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可想而知,一个人踏入美国,就开始了炼狱般的人生,人生所有的丰富多彩和酸甜苦辣,都在其中经历。

男人在其中生存已经是困难的,而一个女人要想生存下去,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王起明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选择继续在美国挣扎,郭燕经历了离婚,再婚,再离婚之后,选择回国,重新开始平静的生活。

美国对他们来说,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战场,他们都是打了败仗的士兵,只不过有人选择负隅顽抗,有人选择黯然退场。

而故事里的另外一个人物阿春,这个女人不仅生存下来,而且活的如宝石般灿烂。

为什么她能在美国这个如战场般的地方生存下来,首先因为她知悉生存法则,无情又深情。

故事里阿春和王起明的第一次会面,以发生冲突告终,王起明自诩是艺术家,而阿春却很明白,生存下去,才是王起明目前的重点。

她一边可惜王起明的才华,一边严肃而又鄙视的告诫着他,在美国要想获得生活的资格,不要在没钱的时候以艺术家自诩。

她是无情的,不愿意请同胞喝一杯水,看不起他的情怀和矫情,用严格而又廉价的薪水来衡量工人的辛苦,并且不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因为她知道,在美国任何地方都是剥削,在她这里好过其他地方。

然而她又充满着情义和热情的,当饭店忙不过来时,她会亲自操刀干活,再苦再累的活她都能受。

厨房需要洋葱,王起明在切的时候,辣的眼泪鼻涕横流。

而阿春呢?

一把夺过菜刀,二话不说直接上手,噼里啪啦切了一通,面无表情,惊呆了王起明。

她不怕辣吗?

也怕!

为什么不做声?

因为她知道这是生存的代价。

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

享得了福,吃得了苦的女人最幸福。

而阿春就是这样的女人。

要想存活,就得吃得了苦,受得了罪,那些心里的委屈、矫情,在吃不饱饭的时候,只能通通抛之脑后,用一双手撑起生存的空间,夺取自己生存的机会。

后来,王起明因为生存不下去,打算和郭燕一起回国。

阿春见了王起明,王起明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而是找借口说他讨厌美国,阿春只是冷冷的回上了一句:只有成功的人才配说这种话!

然后就对王起明说出了那句非常经典的台词:美国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是战场。

这是她用自己多年的经历总结的经验,里面含着她的泪,她的苦,她的笑,她的暖,然而更多的却是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易青很佩服这样的女人,活的比男人更坚强,也比男人更柔情。

除了熟知生存法则,阿春还具有聪慧的头脑,同时也深谙人性。

故事中阿春的初次露面,就是与一位曾经和她上过床的男人发生争执,因为那个男人私自动用了饭店的财务。

阿春把财务和情感分的很清楚,楚汉之界不可逾越。没有受到法律保护的爱情都比鸿毛还轻,她对自己狠,对他人也狠,然而这样的狠却是包含着平等与尊重。

比如,王起明向她借钱,即使是上一秒两人还在享受鱼水之欢,下一秒她依旧坚持让他打借条,规定利息与还款期限,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受影响。

在王起明把钱还清之前,她不再把自己交给她。一直到他把欠款还清,他们才真正的把爱情纳入日常事宜。

即使这期间王起明挣得盆满钵满,钱财如流水般流到口袋里,阿春也丝毫不为所动。她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着这个她爱的男人,可是还是要等他把欠款还清。

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如果一个女人不懂得这个,那么她会吃很多亏。特别是像阿春这样的女子,独立生活在残酷的社会里,聪明如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女性都会犯一个错误,当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之后,似乎一切都变得和对方分不清界限,不仅仅是身体,还有财务和生活。

再后来王起明要投资房地产,阿春几次提醒他,让他注意经济形势。

既然知道经济形势有问题,为什么阿春没有及时阻止王启明呢?

因为阿春是聪明人,她知道王启明的野心,而且经济形势虽然不好,但谁又能说王启明就是经济链条上的最后一个人呢?

做为女性,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在王起明投资房产失败,几近破产时,阿春还是尽力帮助王起明走出困境,在他最凄惨的时候选择支持他。

再有就是阿春从来都不抱怨,她用中医为患病的孩子治疗,但却被孩子的父亲告上法庭。法院判定阿春虐待孩子,并且剥夺了她的探视权。

如果换做一般女人会怎么办?

哭诉?

大声控诉不公平和自己的委屈?

可是阿春没有。

面对孩子父亲的指控,她穿着神采奕奕,踩着高跟鞋,挂着自信的笑容,带着自己的律师,不卑不亢的找对方谈判。虽然最后法庭判决她输了,但是她还是令人佩服。

面对法院的判决,王起明问她:“你就这么忍了?”

阿春非常平静却又自信地说:“不,我要到州际法庭告他们。”

那自信的神态和为自己夺回应有权利的态度令人折服。

所以,整个故事里面,易青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是阿春,一个女人用肩膀扛起了一切,在美国这个战场上不但生存了下来,还活的那么光彩夺目。

也正是因为有了阿春这个角色,整个故事才没有陷于平庸,因为当下这个年代,出国是一种潮流,不能简单的用对,或者错来分辨。

故事用阿春这个人物在告诫那些怀着出国梦的国人,如果没有她的那几分本领,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别特么出去丢人现眼。

美国的确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这里就是一个战场。

身为中国人,想要在西方世界为自己争得一块存身的领地,要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否则就不要轻易付诸行动。

而像阿春这样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王起明和郭燕,轰轰烈烈的来,黯然神伤的退场。

故事呈现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美国社会,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安逸,在这里是绝对不存在的。

同时也揭露了一些更为直白的美国现状,混乱的社会面目,低俗的普世价值观。

抢劫、婚外情、早孕、堕胎,纷纷扰扰,杂乱不堪。

这特么显然和天堂没有半点儿关系。

但是,一旦获得成功,出入名车接送,住着豪华别墅,挥金如土,纸醉金迷。

看似令人神往,实则已经站在悬崖边缘。

易青说了很多,刘振云和马伟都奋笔疾书的记录着这些听起来没有头绪,乱七八糟的陈述,内心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差不多了,就这些吧,你们自己整理,完善剧本。”

看看时间不早,易青也觉得累了。

“易青!听你说了这么多,你去过美国?”

叶静看向了易青,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之中也充满了向往。

“去过!”

叶静一听就兴奋了:“那你说说,说说,美国到底什么样啊?”

没等易青说话,王硕就开口了:“说这个干吗?美国有什么好的,哪也不如家里好,我这辈子就在京城待着了,去美国,姥姥!”

易青闻言,心道:但愿你以后被人打压的时候,还能想起今天的话。

“小易!还有个事儿,你觉得阿春这个角色谁来演最合适啊?”

刚刚说了很多,特别是关于几个角色的设定,和易青一样,对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大家都对阿春.情有独钟。

“王暨!知道吗?”

听到这个名字,大家都是一愣。

“以前在京台当主持人的那个?”

叶静突然想到了这个人。

“没错,就是她!不过她去年就出国了,你们要是能联系到的话,这个戏就成了一半。”

王暨最早是人艺的演员,曾在京台主持过一档《百姓家庭知识问答》的节目,履历不出彩,可是这个人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当初易青给京台操办春晚的时候,曾想过让她来担任主持,可惜那个时候,王暨正计划着出国,就给推了,易青这才找了从微。

她当时在人艺已经非常红了,作为小字辈便主演了很多大型话剧,风头一时无二。

叶静知道她并不奇怪。

人长得漂亮,性格还洒脱,这样的姑娘是最招人的,如果不是她早早的出国,中间耽搁了几年,否则以她的资质,中国影视圈初代的那些大花旦全都得靠边站。

“我也有印象,特漂亮一女的!”

王硕也想起来了,当初他们刚专业回来的时候,没事儿就爱往人艺转,认识了那里不少人。

何止是漂亮啊,简直是风情万种。

让她来演阿春的话,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人家本身就在美国,对那里熟悉,再加上英文肯定没问题。

“可人家在美国,咱们怎么联系啊?”

马伟都话音刚落,叶静便说道:“没事儿,我认识她男朋友,她男朋友叫高峰,军队文工团的,我见过几次,找他就行。”

易青听着,都没话说了,瞧瞧人家这人脉,叶静要是愿意来新画面的话,能直接给他一个副总,省多少事儿啊!

“这个角色定了,男女主角怎么安排?”

王硕问道。

马伟都想了想说:“你们觉得陈道铭行不行?我看过他好些戏,年轻一辈里,怕是没有人比他更牛的了,对了,要是能把他媳妇儿也拉过来,两口子一起出演就更好了。”

马伟都刚说完,满屋子的人都是一脸的向往,不是因为陈道铭,而是因为~~~~~~~~

杜献啊!

一代人集体的梦中情人,漂亮,知性,有气质,可惜便宜了陈道铭。

易青当然知道,原版电视剧里王起明和郭燕的扮演者是谁,可如果真的能请来陈道铭夫妇出演的话,他也没话说。

姜纹是牛掰,可要是换成陈道铭,好像也挺合适的。

至于郭燕这个角色就更不用说了,杜献要是能出演的话,再把剧本改改都没问题。

毕竟,那是杜献。

不过这事儿不容易,熟悉陈道铭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个乖乖仔,姜纹算是比较难搞的了,据说当初拍戏差点儿把路川给整疯了,但陈道铭比姜纹更难伺候。

他就是个戏疯子,让他拍《京城人在纽约》,别说冯裤子了,怕是郑小龙都搞不定。

算了,让他们去试试呗,万一成了呢。

毕竟,那可是杜献啊!

易青觉得自己都有点儿魔障了,就想赶紧回家,找媳妇儿求安慰。

“你们接着聊吧,我得走了,这都几点了,再不回去,跟媳妇儿那里交代不了。”

易青说着,也不顾马伟都等人挽留,起身就走。

出了店门,回头看着里面,争论还在继续,这帮人,今天恐怕是真的不打算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