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六百一十六章 讨教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六百一十六章 讨教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青在《顽主》剧组待了几天,虽然没有职务,不过剧组上下都自行脑补,把他默认成了京影厂常驻剧组代表,敬畏的很。

开机第二天,女主驾到,易青第一次见到了还很年轻的潘红,前世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潘红的时候,她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风韵犹存,但毕竟老了。

现在的潘红三十多岁,正处在一个女人最有味道的年纪,不过以易青的审美标准,他倒是没觉得潘红有多漂亮,不过要说气质,人家往那一站,就能爆出去十几米。

这可是当前中国影坛最火的女演员了,刘筱庆和她相比就是个妹妹。

后来的人很难想象潘红曾经有多火,在她辉煌时期,要说拿奖拿到手软都不为过,中国电影最高荣誉金鸡奖获奖次数最多的女演员,得过三次之多,除了拿奖拿到手软,潘红更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明星。

要演技有演技的她,很多作品哪怕十几二十年后再看,也有一种震人肺腑的感觉,比如由她主演的电影《人到中年》、《井》、《股疯》等电影,都非常的精彩。

因为在电影中塑造的角色太过于深刻,潘红还有个悲情皇后的称号。

不过等易青在电视上看到潘红的时候,她已经五六十岁了,在容颜上早已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满脸的胶原大白,不过易青却觉得潘红是一位年纪越大,反而越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让人不由自出的向她产生一种亲近之感,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看到她有种让人安静的感觉。

只不过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感情生活却是令人唏嘘,潘红在她2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大她八岁的米佳山。

用潘红自己的话说:“他比我大七八岁,是个高.干子弟,无论是年龄上,还是成熟度上,我都好像找到了半个父亲,他对我更像兄长加父亲。”

在他们那一代的感情生活中,这也是非常经典的存在,两个人因为爱情而走在了一起,而且当时米佳山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潘红的生活,为此还专门的进修了导演学,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和潘红在相处中能更有话题。

但是恋爱是恋爱,恋爱和婚后生活是是无法相比的,婚后两人因为工作原因等问题在结婚八年后选择了离婚。

据说,两人在结婚的八年时间里,两人真正的相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而剩下的七年时间里,两人都是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后来潘红用一句“那是我的虚荣,那个时候我要成功,岁月不回头,现在想想那是女人的虚荣。”

潘红用虚荣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自己,可能有的人在看到这话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虚荣这两个字根本就和潘红搭不上边,而且潘红也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女人。

但是此“虚荣”却是彼“虚荣”,原来曾经潘红太过于痴迷于自己的事业。

米佳山还曾问过她:“在爱情和事业你会选择哪个?”

而当时事业心强的潘红选择了在演艺圈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因为潘红的这种女强人的作风,后来两人的婚姻不得败在了聚少离多的现实面前,最终选择了离婚。

虽然两人最终以离婚作为了结局,但是潘红却没有怪过米佳山,甚至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潘红还说出:“我对米佳山是最好的,没有人能比,哪怕是对他老婆也敢当面对质。”

爱得深沉,却败在了“聚少离多”面前,虽然从潘红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她的懊悔,但是木已成舟,两个人还是错过了彼此。

易青在《顽主》剧组的这些天,也在不经意的观察着潘红和米佳山的相处方式,前任夫妻,如今又在一起合作拍电影,可两人好像没有一点儿尴尬的感觉,该说说该笑笑,时不时的还因为表演上的问题发生争论,让他看得莫名其妙。

跟了一个星期,易青这天回到家,接到了孟石的电话,让他转天早上去京影厂一趟,没说什么事儿,不过易青也能猜到。

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孟石也该考虑清楚了,关于那份材料,总归是要有一个结论的。

转天一大早,易青在家吃过早饭,骑车直奔京影厂,等到了孟石的办公室,刚一进去,易青就愣住了。

等着他的不光是孟石,还有一个中年人,带着黑框眼镜,满脸严肃的表情,气场外泄,在脑瓜顶幻化成三个大字一一别惹我。

“呃~~~~~~厂长!”

当着外人的面,易青没敢称呼孟石为“孟总”,这点儿眼力见他还是有的。

“哦!来啦!做吧!”

孟石点了点靠墙的沙发,易青小心翼翼的坐过去,等着领导发话。

“小易!这位是我的朋友,陈舒怀,你上次交给我的东西,我拿给他看了,针对里面有一些疑问,他想让你当面给解释一下。”

陈舒怀?

没听说过,不过能和孟石做朋友,而且还对那份材料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往那一坐,强行加持的人设,应该不能猜这位肯定是上面的某一位领导。

该不会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易青偷偷的瞄了一眼,见对方也在看着他,赶紧嘴角上翘,露出四个大白牙:“您好!”

陈舒怀点点头:“易青同志,你之前给孟厂长的材料我看过了,里面提到了很多问题,不过针对你提出来的一些内容,我有些疑问,今天过来,是特意向你讨教的。”

讨教?

是想来打嘴仗的吧?

听这位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今个过来是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就是想着要和易青来论理的。

易青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讨教不敢当,您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打嘴仗,易青还真没怕过谁,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开启嘴炮模式,帮着这些老脑筋好好洗洗脑。

“那好!”陈舒怀攒了一波气,开始发动,“你写的材料里面,是非常赞同开放个人资本参与影视剧创作,但是,你想过没有,电影,电视剧也属于国家宣传战线上的一种特殊模式,如果允许个人参与的话,这岂不是将国器置于私人之手,太儿戏了吗?”

就这?

老陈的第一波攻势很含蓄啊!

之前,孟石就已经和易青说过,现在上面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反对方提出的最大论据就是公器私用的问题了。

“陈~~~~~~领导!您这么说其实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不可否认,电影,电视剧的确是一种宣传手段,但是,这和个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根本就没有太大的联系。”

易青说完,先稳了一波,然后接着说道:“我们国家不是美国,不是西方欧洲各国,管控方式与那些国家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难道一下子真能放开那么大的口子,完全将制作发行权交出去?恐怕不能吧,我提出的只是参与,把关,管控的权利依然在国家的手里,开放不是放任不管,剧本审核,成片审核,这些管理方式总不会都是摆设吧?”

易青直接反将了一军,国内完全放开制作发行权还要到2001年,在此之前,虽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但是,基本上都是和各地的制片厂联合制作,而且,名义上还是国家资本占据主导权。

陈舒怀听了之后,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么,你提出的要改变现行的制作方与发行方的利益分配制度,该怎么说?现在的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一旦改变,你想过没有,这是会出大乱子的。”

出乱子是肯定的,动了人家的蛋糕,那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会跳脚。

但是,如果不改变的话,中国的电影事业还会是一滩死水,各大制片厂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难道只能靠着国家拨款?

不改变的话,怎么吸引个人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忽悠大家伙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扯淡啊!

“改变是必须的,我知道现在的人都很忌讳谈利益问题,但是,人不是清教徒,不能用道德高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各大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摄电影,但是,最终得利的却不是制片厂,而是各地的发行单位,这本身就不合理。”

“所以你提出了分成制度,这不是在模仿西方吗?”

“西方怎么了?也没必要把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完全妖魔化吧,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眼下各大制片厂完不成广电交给的任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影娱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再这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难道不该改变吗?”

易青说完,自己先是一愣,刚才的语气有些激烈了,而且还涉及到了东西方先进性的问题,卧槽,特么超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