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国摇滚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国摇滚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谁也说不清楚摇滚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就有了摇滚,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有了各种摇滚。

西风吹来,一时间各路英雄豪杰,伴随着各类妖魔鬼怪一下子全都窜出来了,集体发声,真真假假的仿佛中国真的有了摇滚。

但遗憾的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声音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实只发出过一次。

后来真真假假的摇滚乐迷都在怀念1994年的红磡,因为那场演唱会真的仿佛是中国摇滚音乐的巅峰之作。

几个年轻人将当时亚洲流行音乐中心的香江都给攻陷了,难道还不牛B?

可同样作为一个摇滚迷,易青所怀念的却是他从来都不曾经历过的1986,那个时候他才几岁,后来在网上看过视频,当崔建在台上吼出:我曾经问个不休。

那一瞬间,易青感觉浑身都在颤栗,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迷上了1986年京城工体那个沸腾的夜晚,那个穿长褂、弹吉他的青年,那个高歌“一无所有”的邋遢男人,那个中国的“摇滚教父”。

后来也有很多人把崔建的这一嗓子,当成了中国摇滚诞生的纪念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声音,它也是开放了的中国青年人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崔建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中国式的摇滚的表达方式,他的摇滚表现了80年代青年人潜意识里所要表达的东西,他用摇滚这种方式感召了这一代人。

往后多年以来,不管风雨飘摇,崔建都始终如一,率真、诚实而自由地歌唱。他是那种为数极少的从不肯宽恕自己的人,是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光阴中,最为沉静的灵魂。

在崔建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痴迷,坚持用摇滚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态度,好像摇滚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最终将茁壮成长。

可事实上,从开始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个年代,摇滚在中国非但没能一飞冲天,反而依旧小众,总是那么半死不活的存在着,只有那几个老炮儿吼上几嗓子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中国还有摇滚。

很多人都喜欢标榜中国摇滚,可却从来没想过带着中国二字,就脱离不了本土化这个趋势。而中国的社会文化,没有一个人说得清道得明,潜藏的文化介子势必对摇滚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使放到易青前世的那个年代,摇滚依旧会被许多人不理解,不接受,动次打次,噼里啪啦,死猪嚎叫一群什么完蛋玩意,谎诞喜剧的迷茫,即使有心也会被社会的浪潮压打下去。摇滚本无错,错的是诞生在了中国这个社会阶层里面。

在易青看来,摇滚在中国不被大众所接受本身就不是个伪命题。其实那些摇滚音乐人安心发展自己的圈子就好,不必太闹腾,也不要总想着走入主流。

喜欢的终究会喜欢,不喜欢的看的多了也会觉得烦。

摇滚人士也不必为此闹心,因为这是在中国仅此而已。

有的说中国摇滚乐的没落是商业模式不成熟,有的说是观众的认知问题,也有的说是中国摇滚人创作能力枯竭。

易青基本同意,他认为几种因素都有,摇滚乐进入中国时,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就被这种新鲜的事物所左右了,这些人包括观众和摇滚音乐人自己。

窦仙儿曾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活在梦里,我们为了这个梦想去做事。尽管最后梦醒了,人散了,可曾经为了梦想而奋力挣扎的灵魂,却永远年轻。

就像他所说的,那个摇滚最炽热的年代虽然短暂,却足够精彩,到头来,摇滚在中国依然还是一种少数的文化,这种文化在中国又与主流文化相抵触,想要发展,要么与主流文化竞争,要么与其合流,显然这种竞争毫无胜算,可却又不甘合流,就只能半死不活的吊着,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易青前世第一次接触到摇滚的时候,刚刚退伍,一下子就迷上了,偏偏那个时候,摇滚在中国最是式微,崔建苦闷,三杰远去,知名的乐队解散,充足,肆无忌惮的消耗着生命力,剩下的大都不成气候。

可易青偏偏喜欢上了,还为此疯了一段时间,没日没夜的练吉他,炒菜的手在琴弦上不断的拨弄,手指头都能擦出火星子来。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听到叶静和刘政拌嘴,提到摇滚的时候,这么激动。

刘政正跟叶静日常互怼,突然听到易青来了这么一句,都被问懵了,半晌才道:“小易,你也知道摇滚?”

易青连忙点头:“知道,国外早就有了,怎么着,现在国内也有人玩儿?”

刘政见易青不是和叶静一路的,顿时也来了兴致:“有啊!怎么没有,现在京城这边,好些人都在玩儿。”

“那大刘哥,你认识崔建吗?”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易青的心脏都在扑通扑通的狂跳,他喜欢的明星不少,可真要说是当成偶像的,就只有一个一一崔建!

刘政没闹明白,易青这么激动干什么:“崔建,认识啊,我以前是他们乐队的吉他手,挺熟的,你怎么知道他的?”

易青闻言一愣,看着刘政,心道:不会吧!?

不是他不相信,关键是崔建自组的第一支摇滚乐队实在是太有名了,七合板,是个摇滚乐迷哪有不知道的。

易青后来还从别人手里高价买了他们的专辑,封面上七个人穿着燕尾服,扎着领结,傻呵呵的。

这里面可没有刘政啊!?

“大刘哥,你是七合板的成员?”

七合板乐队应该是去年就有了,还发行了一张专辑,不过没什么影响力,而且还不是真正的摇滚,距离崔建成熟的风格差了好远。

“我算是最初的成员,不过后来~~~~~~你也瞧见了,家里祖传的手艺不能丢,我就退出了,不过我们现在也玩儿的挺好。”

原来如此!

这就跟吉他大帝杨双树一样,他刚脑血栓,结果破吉他乐队就火了。

“大刘哥,您要是有时间,能带我去看看吗?”

刘政笑了:“怎么着?喜欢?”

易青忙点头:“喜欢,太喜欢了,以前就是听说国内也有人玩儿摇滚,可一直没碰上过。”

刘政也是个爽快人,当即答应:“成啊!待会儿喝完酒,就带你过去,他们现在就跟东城那边一四合院里整天排练呢!”

说着话的工夫,开始有客人上门了,刘政高了声罪就起身去忙活了。

“小易,你真的假的,还喜欢那玩意儿?”叶静面带疑惑,朝着墙角那吉他瞅了一眼,“那玩意儿你也会?”

能不会吗?

易青上辈子为了练习弹吉他,手指头都擦的冒烟儿,还得放在凉水里降温。

“会!”

叶静听了,倒也不奇怪,他们这拨人以前谁还没有过茬琴打架的经历啊,易青也算是拔份儿的,会弹吉他不算新鲜事。

“得嘞,待会儿你们过去吧,我可不陪着了,说真的,那玩意儿实在听不了,太闹腾了!”

易青也不强求,随即岔开了话题,他要成立音乐制作公司,在南方那边场地,人工什么的都好办,关键是录音设备,现在国内可没有生产这些东西的,而且,想要从国外进口,凭他个人也确实难办。

“老叶!有没有办法,给我们哥俩儿弄个通行证,我们打算去趟香江。”

叶静还没太大的反应,李承儒倒是愣住了。

我什么时候说要去香江了?

“香江,你去那儿干什么啊?”

易青解释道:“要做公司,我不能光是个空壳吧,至少录音设备我得有,可是在国内,你让我上哪淘换去?连二手的都甭想,可现在出国又不好办,所以,我打算去趟香江,看看能不能通过那边买一套设备过来!”

买设备是一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易青想要为赚钱大计做好准备,想要接着日本估价抽风式上蹿下跳赚钱,在国内根本就办不到,现在国内还没和国际金融接轨呢,所谓的股市还处在自娱自乐的阶段。

香江作为亚洲一大金融中心可就不一样了,在那边干什么都方便,易青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这个倒是有点儿麻烦,这样吧,我给你问问看。”

叶静没给准话,不过以这几次易青和他接触过后,对他的了解,他没一口回绝,就说明这事有门儿。

“得嘞,老叶,这事儿拜托了!”

叶静端起酒杯和易青碰了一下:“没的说!”

喝完酒,叶静就先离开了,李承儒还要忙着找地方开分店,多坐了一会儿也走了,只剩下易青一直等到下午六点,刘政关门上板。

“小易,走吧!”

易青连忙起身,看他的反应,比干什么都积极,毕竟这是要去见偶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