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演怎么样?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演怎么样?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演怎么样?

深夜,冯裤子的家,三个人凑在一张小圆桌跟前,桌子上摆着酒菜,每个人手里还拿着个本子,一边写一边划。

“这个不行,年纪太大了,演不出朱开山的英雄气慨!”

“这个也不行,长相太斯文了,一看就不对路!”

从陈保国家出来,冯裤子的话给易青提了醒,朱传武都找了陈保国来演,那么朱开山的话,该找一个什么样的演员,才能镇得住陈保国。

这个戏虽然朱开山是男一号,可是到了后面,基本上朱传武的分量和朱开山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找来演朱开山的演员压不住,到时候一头沉,这戏也就没法拍了。

仨人合计了半晌,又跑到了冯裤子的家,张迪今天值夜班,正好给他们留出空间开个碰头会。

“你们觉得焦晃老师怎么样?”

焦晃?

易青的脑中立刻出现了焦晃老师的形象,最熟悉的一部作品,应该就是他和陈保国合作的《汉武大帝》,他在里面演汉景帝。

“不合适吧,焦晃老师看着就不像个农民!”

易青还没等说话,赵保刚就给否决了,易青仔细想想,还真的差点儿意思,焦晃老师的形象可以说是天生的贵气,让他演个农民,实在不像。

这特么也太难了。

仨人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实在是因为朱开山这个角色太经典了,谁也不愿意凑合,找不到合适的演员,都宁愿不拍这个戏。

作为全局的核心,朱开山的形象要是立不起来,这个戏也全都垮了。

“你说你没事儿写这么好一人物干什么?”

易青差点儿被赵保刚的屁话给噎死,写得好难道也是我的错了?

我要是写一个大烂瓜,你们还不得把我给喷死啊!?

可能是先入为主,在易青的头脑当中,朱开山的形象就应该是李幼宾,可问题是现在的李幼宾才多大,让他来演,除非催熟。

难啊!

赵保刚说的其实也没错,这个角色实在是太经典了,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农民,在他的身上既有着作为平民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担当,也有作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作为商人时一诺千金的豪气,还有面对生意对头时所表现出的宽大胸襟和面对生死仇人时所表现出来的过人智慧和勇气。

作为朱家的顶梁柱,朱开山在义和团失败之后,逃往东北,凭着肯吃苦的精神,贺老四的指点和自己的悟性,靠着淘金挣下了家当,而后通知妻儿相聚,给了妻儿一个家。

可是刚刚与妻儿团聚,却得到消息说贺老四可能出了事,便不顾妻子文他娘的劝阻,只身去了老金沟调查此事,在这过程中,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暗中调查出了真相,并施计杀了凶手为自己的兄弟贺老四报了仇,这趟老金沟之行可谓九死一生,但他丝毫没有犹豫。

由于传武逃婚,韩老海为自己的闺女三番五次上门找茬,家里人都已经忍无可忍,朱开山仍然劝解道:我们理亏在前。

后来去齐齐哈尔开山东菜馆时,面对潘五爷的刁难,他最终选择宽宏大量,终于把一条街的人拧到了一起。

面对秀儿捡来的患有传染病的日本孩子一郎,他所表现出的仁义更是让人佩服,把一郎当作自己的第四个儿子予以照顾。

对于震三江,他真心佩服着这个有胆识的胡子,用他留下来的钱把他从牢里救了出来。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总是会想着过上安稳的生活,朱开山也不例外。当他得知三儿子朱传杰等人背着他把山东菜馆抵押用来开煤矿时,一场暴风雨开始了,他激烈的反对。

但当他得知如果他们不争,煤矿将要落到日本人手里时,他一下子转变了主意,一定不能让自己国家的煤矿落到日本人手里。

一个六十好几的人每天冒着一辈子辛苦挣来的基业,很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奋斗在煤矿事业上,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勇气。

如他自己说的:可是我喜欢站在悬崖上看风景。

在得知大儿子朱传文帮着日本人夺走山河煤矿时,他气到大骂“逆子”,就算“九一八”事变已经开始,日本人打到家门口,他也还是坚持带着孙子上法庭,接受着法庭对于煤矿的宣判,坚持着为中国人争口气。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朱开山都是一个浑身都是闪光点的人物形象。

在原版的电视剧里,李幼宾完美的呈现了朱开山这一人物形象,丝毫没有之前经典角色李云龙的影子,这都要归功于他有血有肉的表演。

可难不成还真有办法把李幼宾给催熟了?

难道找不到能演朱开山的演员,这个戏就要被搁置?

“算了,我明天再去一趟京影学院,找马老师帮帮忙,看看他有没有合适的演员给咱们推荐一下!”

刚才仨人基本上已经将国内影视圈的男演员都筛了一遍,可还是没找到合适的演员,他们找不到,不代表别人也找不到。

马京武老师在圈里打拼了这么多年,认识的人肯定比他们仨加起来都多,或许真的能给他们推荐一个好演员也说不定。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

易青的心里装着事,早早的就起床,骑上自行车赶奔京影学院。

赶到学校的时候,得知马老师正在上课,派了个学生把易青带到了办公室。

“易编剧,你先在办公室等等,大概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就下课了!”

带易青进来的还是唐国墙,不知道为什么,易青总觉得这大帅哥对他的态度,要比之前热情了很多。

易青还在纳闷,人已经走了。

心急火燎的等了半个小时,马京武老师总算是进来了。

“小易!又来了?这次还是打算选演员?”

易青来学校的目的也不难猜,除了选演员,基本上也没别的事了。

事实上,易青昨天来学校,马京武也知道,因为孙嵩回去之后,就拿着剧本找到了他,询问他的意见。

《闯关东》的剧本,马京武自然也看了,不得不说,这是近些年来,电视剧这一块难得的好剧本。

一部戏的好坏,最为关键的就是剧本,导演的功力再强,演员的表演再精彩,如果演的事一个烂剧本,到头来照样什么都不是。

对易青的创作能力,马京武真是没话说了,之前的《便衣警察》就足够精彩,这一部《闯关东》更是精彩到了极致。

马京武昨天整整看了一夜,越看越觉得这个故事好,易青将朱家的命运与民族联系起来,同时又赋予这个中国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家族鲜明的民族性格、民族美德,使其成为在民族动荡时期中华儿女创造奋进的代表。

通过一个家族以点带面的表现了民族自强向上、宽厚、忍耐的性格、精神。

纵观整个故事,可以看出是建立在民族这个大骨架上的家族的一系列活动:山东旱灾——闯关东——创家业——充实家业——保护家业,是一条基本的生存线,而同时与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

看过之后,马京武都被吓了一跳,怎么都没想到易青的格局居然这么大,如果这个故事只是单纯的围绕着朱开山一家展开的话,无疑有点儿小家子气,可如果拓展太宽的话,又显得高屋建瓴,内容空洞。

易青却巧妙的将一个家族和一个民族结合到了一起,通过这个家族来折射整个民族,又通过这个民族反馈到这个家族的身上。

厉害!

除了这个词,马京武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今天一大早,马京武在把剧本还给孙嵩的时候,只对他说了一句:“这是你的机会,好好把握!”

一个演员想红,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站住脚,遇到一个好角色固然重要,但更加难得的是,遇到一个好剧本。

像《闯关东》这样的本子,能参与其中,就足够幸运了。

易青见马京武老师进来,连忙起身:“马老师,又来麻烦您了!”

马京武摆摆手,示意易青坐下,给他倒了杯水,这才说道:“说说吧,这次想要找那个学生过来,我给你安排!”

这么好的戏,马京武自然希望他的学生们能参与其中,哪怕只是一个小角色,也会有巨大的收获。

“马老师,这回来,是想请您帮忙的。”易青说着,把剧本拿了出来,“其他角色,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唯独还差一个最关键的角色,我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您是圈子里的前辈,认识的演员肯定比我们多,您帮着看看,能不能帮我们推荐一个演员来演朱开山!”

马京武正要去接剧本,听到易青的话,手一抖,差点儿没接住,盯着易青看了半晌,把易青弄得也是莫名其妙。

这老爷子,什么毛病啊!?

突然,马京武笑了,看着易青,一字一顿的说道:“你觉得我演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