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戏说剧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戏说剧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戏说剧

师傅宋元突然过世,让易青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世事无常,几个月前还好好的一个人,突然之间说不在就不在了。

宋元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宋晓丽也嫁了人,按照老辈人的规矩,女儿是没资格顶丧架灵的,易青作为大徒弟,责无旁贷的全盘接手。

方方面面都是一个人挑了,连着三天,等忙完了丧事,两世为人从来都没生过病的易青,也是病了一场,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易青!赶紧把药吃了!”

付艺伟拿着水和药走了进来,易青生病,她也跟着请了几天假,每天细心照料,易青能好的这么快,也多亏了她。

易青闻言放下了笔,让付艺伟帮着把炕桌搬了下去,每天在家养病,闲着无聊就把答应了陈小二的剧本给写了,正是他和朱老茂在春晚舞台上最经典的那个《羊肉串》。

现在国家倡导发展经济,各种个体经营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了出来,以前卖个花生米都药走街串巷,时时刻刻提防着联防队员,跟做贼一样,现在京城光是自由市场就有好几处,做什么小生意的都有。

可随着市场越发开放,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无照经营、违规经营的事层出不穷。

《羊肉串》这个小品讽刺的就是那些无照经营,以次充好的不法商贩,前世这个小品在春晚播出之后,立刻火遍了全国,里面的经典台词,例如“吃一串想两串,吃两串想三串”,还有“吃下去臭,咽下去香,吃得浑身凉堂堂”,甚至就连陈小二的那段新.疆迪斯科都跟着火了。

写完这个小品的本子,易青又开始写电视剧的剧本,现在他手里压着的已经有《闯关东》和《便衣警察》两个本子了,《便衣警察》让冯裤子拿着去给李虹看了,他现在写的这个剧本是公认的中国内地第一部戏说剧《宰相刘罗锅》。

前世当《宰相刘罗锅》风靡的时候,人们还不太明白戏说剧的概念,只知道这部电视剧比普通的历史剧更有生气,比评书还更立体形象。

后来,内地的戏说剧,和打着正剧旗号戏说历史的电视剧,陆陆续续出了很多部,情节越来越离奇,距历史越来越遥远。

单“康雍乾”祖孙三代,就不知被“戏说”了多少遍,直到观众们审美疲劳,直到分不清历史和改编,直到国家也开始限制戏说剧的生产了。

其实戏说剧,本来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历史,为了使情节更富有戏剧性,与史实有所偏差也无可厚非。

戏说剧就像给历史化妆,为的是使她更俏丽迷人,然而却不能因此就干脆给她整个容,束了腰,丰了胸,鼻子眼睛也换了样。

一般的观众,没有精力去核对每一个历史细节,即便知道是戏说剧,一些背景事件,也很难区分是史实还是故事。

比如雍正篡改诏书那个例子,在几部清朝戏说剧里,都描写了一个背景情节,雍正把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而谋夺了龙位。

事实上,传皇位这样大的事情,康熙不会马虎到用短短五个字就交接了,真正的诏书上明白地写着雍正的名字,改诏夺位一说完全是子虚乌有。

但是众口烁金,说的人多了,就会有人相信。

其实,雍正还不是最冤枉的,更有些剧中把奸臣写成了护国功臣,侠士写成了恶霸,若是古人有知,恐怕又添了几多欢喜几多愁。

当然,也不用把戏说剧看成洪水猛兽,面对戏说剧,一张嘴就是篡改历史,误导民众。就像《宰相刘罗锅》这部戏,一上来片头就告诉观众:不是历史!

相较于后来那些胡编乱造的戏说剧,《宰相刘罗锅》应该算是戏说剧中比较独特的存在。一部戏说剧在保留故事有趣的基础上,却还能透出一点厚重和沧桑。

前世在这部戏诞生之前,内地已经有《戏说乾隆》开了先河,让古代帝王谈一场现代的武侠的传奇的恋爱。

在这部戏之后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开始天马行空,无所不用其极,变成了纪晓岚历险记,彻底让戏说类电视剧倒了牌子。

《宰相刘罗锅》的素材主要来自于正史,野史,民间故事,甚至还有单口相声。也可以说这是一部曲艺化的电视剧,就像杨婕导演的《西游记》是戏曲化的电视剧一样。

近代流传下来的单口相声,评书,民间故事有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当代的有明显差别。

比如脸谱化的人物,略微夸张的性格和举动,简单朴实的是非观念,相信天理,报应,世事轮回等等。

所以这部剧虽然是戏说历史,却充满了旧的味道,让人觉得有趣又有些感怀,而没有现代人乱入的违和感。

山东才子刘墉虽然才高八斗,但却天生是一个罗锅,故人称刘罗锅。这年偏逢朝廷三年一次的大考,刘罗锅上京赶考。

赶考期间,京城里的六王爷举行比棋招亲,刘墉凭着出众的棋艺一举夺魁,随后更是在大考中得中状元,深得乾隆赏识。

为官之后,正直不阿的他和当时的大贪官和绅结下了冤仇,两人由此展开了一场场斗智斗勇、引人发笑的斗法。

易青一直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电视剧,是国产剧集的精华,剧中的每一个小单元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前世在看的时候,易青就非常喜欢这个罗锅,因为他充满了喜感,头上插着杂草就上朝,装哑巴两手扮马蹄,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写着幽默。

那个时候,易青也仅仅喜欢看它的前半部分,不喜欢看后面和珅入狱,刘罗锅尽显苍老。

后来再看这部电视剧,易青才明白其实这才是生活,让人笑也让人哭的生活,刘罗锅这个艺术加工出来的形象,在他心里也变得无法逾越。

他正直,他幽默,有一个愿意与之携手到老的夫人,一个可以一起喝到醉,聊通宵的老丈人。

他与和珅斗智斗勇,他每次高喊“臣有本”都充满了男子汉的气势,他甚至在装疯卖傻间都透着一股智慧。

故事的最后,和珅在狱中狼狈不堪,皇上变成了太上皇,老态龙钟,刘罗锅辞官,在夕阳里回首,笑的从容无愧,同时充满沧桑和豁达。

付艺伟把炕桌搬到一边,盯着易青吃了药,又随手拿起了稿纸,这些天易青写的稿子,她都是第一个读者。

大概是受家里人影响,付艺伟从小也喜欢看书,历史方面的也涉及过不少,刚一看开篇,她就挑出来一大堆错。

比如,刘墉和和珅的年龄问题,和珅真正开始受宠的时候才20多岁,那个时候刘墉都已经是50多岁的老头子了,俩人之间的交集其实并不多。

另外,刘墉的确参加过科举,但是绝对没中过状元,另外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甚至最开始的时候,乾隆还挺瞧不上刘墉这个官二代。

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为呈送卷第一名。乾隆帝阅后认为无超人才华,贬为二甲二名。

将同科的吴鸿拔为第一甲第一名,还说道:"今取一朝状元,必得有众人向往之才气,平庸之人怎能夺冠?"

在乾隆皇帝眼里,刘墉就是个平庸之人,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刘墉宦海沉浮几十年才渐渐得到朝廷的重用,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上任职,在中枢的时间并不长,哪来那么多闲工夫跟和珅斗法。

于是,易青就开始给付艺伟普及戏说剧的概念,费了半天功夫才说明白,从那之后,付艺伟就成了《宰相刘罗锅》这个故事的忠实读者。

“这段不好,李靖和银红就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分开了,你写的也太草率了!”

易青正喝水呢,闻言笑道:“这可不是我草率,而是皇帝草率,当皇帝的还不就是想干什么干什么,难道你让我写,皇帝因为被李靖和银红的爱情感动,最后成全他们?你觉得如果你是皇帝,你会这么干吗?”

付艺伟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当皇帝的要是不干几件让人戳脊梁骨的缺德事,还算是个皇帝吗?

俩人正一个写一个看,就听见院子里有人说话,易青一听就知道是谁了。

紧跟着房门开了,走进来俩人,一个赵保刚,一个冯裤子。

“你们今个怎么这么闲在,还知道过来看看我!?又有什么事了?”

赵保刚几步到了跟前,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苹果就啃:“瞧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不过我刚听说一事,好像是央视那个拍《红楼梦》的剧组回京城了,你看咱们的《我爱我家》第二季是不是也该开始操持了?”

易青闻言无奈,嘴上说着没事,结果还是有事才登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