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游剧组的摄影机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游剧组的摄影机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孟石现在心里是真的有些佩服眼前这个小年轻了,不到20岁的年纪,却有着和年龄完全不相符的阅历。

之前那个《二子开店》且不必说,一个都市喜剧,没多大的内涵。

可《八旗子弟》和《春桃》这两个剧本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亲眼得见,孟石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两个剧本是易青写的。

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根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故事,特别是《春桃》,要不是易青就在他面前坐着,他都要以为写这剧本的人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

“小易,这个剧本我也要了。”

做出这个决定,孟石也犹豫了一番,故事绝对是好故事,可就是题材太敏感了,不但涉及到了两、性、关系,更是胆大包天的谈到了社会变革期间两种思想的对立与抉择。

这在以前都是没有人敢触及的雷区,太敏感了。

可在犹豫过后,孟石还是没舍得错过这个剧本,好些年没看到过这种深度讨论人性的好故事了。

孟石的担心,易青早就猜到了,昨天他刚写完这个剧本,付艺伟就问,这个剧本是不是有问题。

当时易青就说了,他敢写,敢不敢拍就看孟石的了。

现在活跃在一线的导演,大多都老实,上面画了一道线,他们绝对不会越雷池半步,也没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整出点敏感题材来刺激观众的神经。

事实上在第六代那帮牲口冒头之前,国内影坛绝大多数的导演都是规规矩矩的,结果突然杀出来一帮牲口,硬生生的把这潭水给搅浑了。

《春桃》这个故事真要是和第六代那帮牲口拍出来的东西相比,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如果说第六代拍出来的是洪水猛兽,《春桃》最多也就算只刚长出犄角的小山羊。

可是就像当初的《庐山恋》一样,那个吻脸颊的镜头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如果《春桃》最终能拍摄,并上映的话,估计也免不了一番争议。

“孟厂长,您是担心这个题材过不了审?”

孟石闻言,轻轻的点头:“小易,这么说吧,故事是个好故事,我个人非常喜欢,可是里面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敏感的。”

“孟厂长,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材,总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拍,我们不能总是拍一些大团圆,喜相逢的电影,那样的话中国电影还怎么发展?”

孟石一愣,没想到他堂堂的京影厂厂长今天还让易青这么个小年轻给教育了。

“好了,本子留下,这个剧本你还是打算换摄影机?”

当然了,这是易青早就想好了的。

“央视的红楼剧组那边需要这么多摄影机?”

孟石现在都有点儿后悔了,央视在拍红楼,京影厂也在拍红楼,虽然类型不一样,可毕竟存在竞争关系,现在他居然要去资敌,这事可不能传出去。

“其实也不全是因为红楼剧组?”

孟石这下倒是纳闷了,不全是因为红楼剧组?

那还是为谁?

《二子开店》剧组如果需要摄影机的话,还用得着这么费事,直接派个人过来就行了。

难道是制作中心那边?

也不会啊!

制作中心好歹背后靠着京台,虽然不如京影厂这边宽裕,可也不至于缺摄影机啊!

易青见孟石一个劲儿的画魂,笑道:“您就别猜了,这两台摄像机,我是为了西游剧组要的!”

86版《西游记》是许多国人心中不可超越的一带经典,这不光是因为电视剧本身精彩,更是因为这部戏代表着很多人的情怀。

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86版《西游记》中各种美轮美奂和各种角度变化的镜头,竟然只是由一台摄像机完成的!

《西游记》全程都只有一部摄像机拍摄,这在日后估计是难以想象的!

这台拍摄了86版《西游记》全程的摄像机不但只有一台,而且还是当时央视最老旧的一台摄像机,分辨率只有可怜的300P。

早知道后来就连人们日常用的手机摄像分别率随随便便都是720P或者1080P。

因为老旧,摄像师每次聚焦都要费相当的劲,如果不仔细调试,聚焦就会"发虚"。

而且这台摄像机还是比较老的一寸机,摄像机和录像机是分体的,所以十分笨重,上山下河都需要背着。

再有这个摄像机只有一个三脚架,角度只能平视。

放在日后不要说拍一部电视剧,就是拍一个微电影,甚至结婚典礼,都会至少用到两个摄像,目的是便于后期剪辑。

更别说是神话类的电视剧,要求更高,因为要拍神仙们腾云、变化、潇洒地飞来飞去,一个摄像机只能拍到一个角度,要多个角度拍,就只能同一个内容拍很多遍。

一部影视作品效果如何,演员再牛B、导演再牛B,都需要摄像机拍出来的画面来表现。

就是凭这部老旧的摄像机,《西游记》剧组全体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集思广益,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完成了众多精彩的镜头。

比如在云南石林拍摄《智激美猴王》一集的时候,有一场百花羞公主骑马追兔子的戏,要拍公主的主视角镜头。

为此剧务特意买了两只兔子,在野地里放了,兔子一溜烟儿地逃走了!

摄像师王冲秋扛着摄像机跟着兔子在前面一通狂奔,两个技术员抬着录象机跟在后面,还有人抱着监视器跟着跑,导演杨婕则跟着监视器跑,一帮人在中间拉着线。

就为了一个追兔子的镜头,一群人跑得气喘吁吁,等拍完了全都累得瘫倒在地上,两个技术员还死死地抱着剧组那台宝贝录像机。

还有因为当时的长焦距镜头在整个央视就只有一个,很多剧组都要用。

《西游记》剧组在拍摄火焰山的时候需要用,就必需打报告,排队,等了很长时间,台里才批准剧组用一次长焦距镜头,也仅仅只给用了几天,又被收回去了。

摄像机只有一个三脚架,所以只能拍摄平视。但在电视剧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变换各种角度,如在拍摄镇元大仙上天去会众仙,众道士送他出观门的那个镜头时就需要由俯视到仰视的角度变化。

最后剧组想出了个土办法,把摄像师放到椅子上,吊到二楼,再滑下来,用七八个人来拉摄像师,但这和镇元大仙走路的节奏很难对上,于是多次重拍。

整个剧组花了大半天工夫,这个只有几秒钟的镜头才算拍成!

另外在张家界拍摄《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被唐僧的紧箍咒搞得头晕眼花,天旋地转。

为了拍这个镜头,导演就让孙悟空在地上捂着头,原地打转,再由几个人扛着个梯子,摄像师趴在梯子上,俯拍孙悟空。

孙悟空和扛梯子的人同时转动,孙悟空是顺时针,摄像师是逆时针转,造成孙悟空晕眩的效果,拍完这个镜头,摄像师也是晕头转向了。

再有就是在拍摄《猴王保唐僧》的戏时,孙悟空因为打死了六个强盗,受到师父的责备,一怒而去,唐僧只好孤单地上路。

韩善续扮演的老汉拉着孙儿送唐僧出茅屋,直到篱笆门口。

这里需要一个由俯拍到平视的镜头,美工师作了一个跷跷板一样的东西,先把摄像师放在最高处,与门口形成俯角,当老者和唐僧由屋里出来时,拉摄像师绳子的人与演员走动的节奏配合好,慢慢地放松绳子,使摄像师慢慢下降,角度逐渐变成平视。

一个简单的镜头,在摄像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硬是被这个剧组的聪明才智解决了。

还有一个经典的场面是孙悟空和蜈蚣精在瀑布下面的水中开打的戏。

为了拍摄这个艰险的场景,角度必须变化,摄像师在上面一层瀑布拍摄俯角,演员在下层瀑布的水中打,摄像师扛着摄像机站在上层瀑布中拍,两个技术员抬着摄像机站在水里,监视器由一个人抱着站在水里,导演站在水里看监视器,中间还有人举着线。

为了摄像师不要掉到瀑布下面去,身后还有一个人抱住他的腰。

为了拍摄这些场景,摄像师和助手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这就是86版《西游记》剧组在只有一台摄像机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拍出各种精彩镜头,并且通过将这些精彩镜头剪辑,拼接,最终造就经典的秘密。

现在说起来好像还有点苦中作乐的感觉,但是想要造成那些镜头,其中的艰辛熟悉内情的人可想而知。

所以昨天当孟石提出让易青拿着剧本换摄影机的时候,他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是不是也给西游剧组弄点福利?

虽然他没像在红楼剧组那样培训了几个月,可好歹也算是剧组的一员,真要是说起来,小白龙的戏份还是要超过柳湘莲的。

红楼剧组的忙都帮了,易青也总不好厚此薄彼了。

相信如果有了这两部摄像机的话,杨婕导演的日子也能好过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