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香江电影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香江电影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青在香江那边的关系很深!门路很广!

这差不多是许多和他接触过的影视从业者的共同印象,之前帮着央视和亚视牵线搭桥,后来又推动了亚视和京台的合作,以及新画面和中影集团的多部作品当中,易青都会请来大量的香江大明星,这些都是佐证。

可现在韩三爷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还真的是让易青有点儿措手不及了,这该咋回答?

坦白交代?

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哪怕是已经摆在了台面上的事情,只要不戳破了,能接着藏,那就得接着藏!

好在韩三爷也没有纠缠这件事,接着说道:“这次过来的代表团主要就是香江那边的电影公司代表,还有一些知名的电影人!”

有这事儿?

易青感觉有点儿懵,韩三爷说的“之前”,应该是他在日本的时候。

可是,这么大的事,石南笙也没和他说过啊!

“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咱们内地这边能够放开香江电影进入内地市场!”

我去!

易青听了直接吓一跳,这石南笙整的够大的啊!

让内地对着香江电影开放市场,易青之前也曾想过这件事,不过,一直没都付诸行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之前香江还没回归呢,那边说了算的还是港府,英国佬巴不得香江在回归之前越乱越好,百业萧条呢,根本就不可能推动这件事。

那个时候毕竟是两家,一边当权的不顶事,他们这些民间的再怎么闹腾也没用。

其二就是当时内地的影视圈的大环境还不怎么好,内地电影行业都没发展起来呢,再让东方好莱坞的香江电影一冲击,那还不得连毛都剩不下啊!

不过要说香江电影进入内地,其实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少林寺》这部电影就成功敲开了内地电影市场的大门,在那之后,港产片便开始涌进内地。

虽然不乏武打片,但枪战片很快成为主流,港产片的火爆场面,也给内地观众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

这段鼎盛时期,香江年产影片300余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虽然并非每部影片都取得了绝佳票房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影片最终闯进内地,并受到内地观众的广泛热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香江影星也由此脱颖而出。

80年代香江电影在内地的走红,主要得益于内地的文化短缺。

这种短缺并非一味指内地影视作品的数量,而是内地影视作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经不住港片的冲击。

只不过这种冲击其实并非正面的,因为当时很多香江电影进入内地的渠道都不正规,有的干脆就是流过来一盘录像带,在录像厅里放映。

能够获得正规手续,获准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其实并不是很多。

那段时间,内地也出现了大量的录像厅,可就是这种冲击方式,都差点儿让内地电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前世,在香江回归之后,内地也加强了和香江电影圈子的合作,在进入新世纪之前,就诞生了一大票两地合拍片。

同时为了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让香江的老百姓更快的适应新的身份,融入中华大家庭,香江本土电影也获准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内地电影市场。

在当时,内地电影人确实是苦不堪言,除了少数几个在内地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导演,其他导演的作品基本上连面向市场,经受考验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电影也逐渐站稳了脚跟,一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也慢慢收复了市场。

而另一方面,香江电影人因为对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电影商机“垂涎欲滴”,在影片中开始有意无意地添加些“内地元素”,以博取内地观众的好感。

当内地观众对港产片那种打打杀杀的类型,也开始感到腻烦的时候,香江电影人就不得不认真琢磨内地观众的口味。

而这种兼顾内地观众“口感”的制作风格,必然导致香江本土观众的流失。

但是,相对于内地数亿观众的广阔市场,谁还在乎过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呢?

还有,面对内地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香江电影被迫越来越多地起用内地明星。

《无间道》里观众们就看到了陈道铭,《宝贝计划》里出现了陈保国。

另一方面,无论是张一谋还是冯裤子,也努力试图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中就有刘.德桦、金诚武以及刘若瑛。

这么看来,香江本土票房收入的减少,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不可避免的结果。

这同时也说明,香江电影已进入了“后港片时代”,在“后港片时代”,从表面上看,香江本土艺人数量断档现象相当突出,一直到进入新世纪二十年代,仍旧为程龙、刘.德桦等寥寥几棵常青树艰苦把持。

但是,大家似乎不必为此过分忧心,因为越来越多的香江艺人开始了他们的“北漂”生涯,投身于内地发展。

梁佳辉就曾出演过《太行山上》,英俊小生魏骏杰也在电视剧《红色记忆》中出演了英雄何世昌,尽管起先观众质疑声不断,但香江演员的出色表演,最终还是为观众所接受。

而所谓“后港片时代”也是香江电影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但绝对不是香江电影产业的末日,起码以内地这个广阔的电影大市场来看,香江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

既然是融合,就肯定要经过阵痛,在那之后,总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而这或许应是香江本土影片的最佳状态。

再说了,尽管表面上看来,香江本土电影似乎少了,但实则上更多的影人“北上”带动了整个内地电影产业的进步,内地电影的“香江元素”也得以增加。

好像扯的有点儿远了!

韩三爷现在和易青提出这件事,显然是有些担心,一旦内地电影市场,对香江电影开放的话,会不会让内地电影行业遭受严重的冲击,从而使得内地电影行业崩溃。

毕竟,在现在内地电影人的普遍认知当中,香江的电影同行代表着的就是一一高级!

没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内地电影重新起步才多少年啊!

而香江那边,在电影制作上,无论是技术,还是手法,显然都要比内地这边高出一个层次。

“韩总,这个议题上面是什么意思?”

易青确实有很多要说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上面的想法,否则的话,他说的再多,也没有个卵用。

“上面······上面现在的想法也很简单,兼容并蓄,加强交流是势在必行的,刚回归,两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是必须的,这个是大势,不是咱们关起门来盘算家底。”

“也就是说,上面的态度是开放的!?”

“可以这么说!”

韩三爷说着话,不禁皱眉,他刚才说的“大势”,但是,处在他这个位置上,他要做的是带领内地电影行业的发展。

而一旦香江电影杀过来,内地电影能不能扛得住?

这肯定是个大问题,容不得韩三爷不小心在意的!

“既然上面的意见已经明确了,咱们这边就算是想顶着也顶不住啊!”

顶着?

精神病才顶着呢!

易青可早就瞄上内地的市场了,如果不是担心之前薄弱的内地电影行业禁不起冲击,他早就得在私下里作妖了。

香江电影打的牌子可都是“易”家的,到时候橙天娱乐联手新画面,那还不得直接天下无敌了啊!

当然,易青也不能那么干,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一家独大到最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历来垄断是没有好下场的,霸权是没有好结果的!

呃······

好像又给扯偏了!

“顶是没法顶的,让你来就是想要让你帮着我分析一下,对香江电影开放内地市场,这里面的利弊关系!”

韩三爷虽然牛掰,可到底这年头国人才刚刚睁眼看世界,对外界的东西,都不是很了解。

香江虽然是收回来了,但是,对于很多内地人来说,那依然是个挺神秘的地方,好些东西都没整明白呢!

“韩总,要说利弊关系,我这么说吧,好的和坏的,这里面全都有。”

“那就先说坏的!”

呵!这心是真大啊!

“坏的方面就是,早开放的初期,内地的电影市场肯定要经受一波冲击,这就跟好莱坞电影刚进入内地的时候一样,咱们国内的观众是很愿意接受不同文化的,其实,十几年前,香江电影以录像带形式流入内地的时候,您就应该能感觉到!”

韩三爷听着,连连点头,他当然了解,也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更担心,一旦正式开放市场,内地电影行业所遭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

“你是说前期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你认为,长期下来之后,内地电影市场在逐渐的消化了港片之后,内地电影行业的市场份额并不会缩小?”

“没错,就是这么意思!”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易青笑了:“这个是市场决定的,香江电影市场太小,一共就那么几百万人,虽然这些年,香江电影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走红,也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香江电影的先天不足这个是没办法通过他们自身来弥补的,也不是东南亚市场就可以盘活香江电影,他们要发展,只能背靠内地。”

“要是按照你这么说,内地电影行业不是更危险了吗?他们背靠内地市场,到时候大举北上,哪里还有内地电影行业的活路。”

“韩总,这个就是文化的问题了,这么说吧,现在给您十部香江电影,都是那种武打,或者枪战类型的,一开始,您肯定会觉得好,毕竟那种风格的电影,在内地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谁还不懂尝个新鲜呢,可是一直看,一直看,您还会觉得好看吗?”

韩三爷琢磨了半天,终于明白易青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观众最终会对香江电影审美疲劳!”

“没错,到时候,市场会逼着他们自己做出改变,那怎么改呢?这个就是我要说的好的一面了!”

韩三爷连连点头:“你接着说!”

“香江电影想要继续迎合市场,做出改变,而改变的方向也只能是朝着内地文化靠拢,因为到时候,在他们见识了内地的庞大市场潜力之后,他们必须做出这点让步。”

“对!必须得迎合内地观众的口味。”

“说的没错,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从而做出改变,那该怎么改变呢?香江电影人深受西方影响,她们想要朝着内地文化靠拢,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合作,跟内地的电影人合作。”

听到这个,韩三爷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可以搞啊!

“到时候,该谁来占据主导地位呢?自然是那边的市场更大,那边更能赚钱,就得听谁的,您说,香江电影进入内地市场,还能算得上是冲击吗?依我看,那就是来投诚的!”

这个问题,也是易青一直以来思考的,未来香江电影的出路,前世,两边就做得很好,团结合作,共同繁荣华语电影,但是,一步一步走的太慢了。

现在有机会,易青自然要推动这个进程,让两边更快的融合起来。

而且,还不能像前世那样,香江电影人大举北上,直接放弃了香江本土市场,那是肯定不行的!

虽然香江本土市场很小,但是,那才是香江电影的根本。

易青想做的是让内地和香江电影共同繁荣,不是要将香江电影彻底根除。

看看前世,香江的电影人光看着内地的庞大市场了,连自己的家都给丢了,到易青重生的时候,纯香江本土电影,每年还能拍几部?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