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零四百章 闭关修炼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零四百章 闭关修炼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特殊时期,王文从广州跑到香江投奔表叔,结果却被表叔用100港币就给打发了,无处可去的王文只能在香江街头流浪,他想要回去,却又害怕回去之后要面对的处罚······

易青之前还从来没独立创作过一个剧本,最多也就是将那些从记忆当中拷贝出来的东西加以整理,顺便塞进去一些他的私活。

但毕竟也是写顺了手的,要重新创作一个故事,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开始动笔之后,居然还有了一种文思如泉涌的感觉。

时代大背景,易青还是选择了那个特殊时期,不过着眼点,从他最开始想的一个家庭,变成了几个家庭。

主角还是从内地来香江的王文一家,男主人公王文在内地已经结婚生子,可是老婆孩子都没能和他一起过来,后来,他在香江又娶妻生子。

娶的是一个······香江姑娘,不过老家也是内地的,只不过来的比王文要早,出生也是在香江。

两地文化的冲突在一个家庭里就出现了。

王文在香江又生了一双儿女,他们算是第二代,但是因为王文的身份,自小也被同学瞧不起,外部的矛盾这下也有了。

随后就是儿女长大,期间要穿插着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期间的社会敏.感.事.件,突显出在港英政府管理期间,中国人在香江的遭遇。

嗯!

政治立场必须正确。

尽管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个年代,依然有些数典忘祖的人不停的叫嚣着,要让英国重新通知香江,但是,稍微有点儿良知的人都知道,在英国人的通知之下,香江的中国人连特么二等公民都算不上。

大环境必须清晰,政治立场必须明确,这个是基调,绝对不能乱的!

否则的话,别说审核通不过,易青还得惹祸上身。

挥挥洒洒的,易青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完成了10集的剧本,王文家的第二代开始登场。

“他这是干什么呢?回家就把自己关屋里了,说是要写东西,还不让人打扰他。”

西厢房门口,付艺伟刚回来,就被何情告知,易青已经闷在里面大半天了。

“小伟!不会出事吧?”

付艺伟闻言笑道:“这有什么好新鲜的,以前他还不是经常这样啊!放心吧,没事儿,你们···晚饭都还没吃呢!?”

“孩子们都吃了,去东跨院写作业去了,易青就这么闷在屋里,连饭都不吃了!?”

“哪能不吃饭啊,行了,咱们先吃,等会儿我给他送进去。”

何情听了,也只能如此,招呼着兰姨开饭。

等她们吃完,付艺伟又让兰姨去下了一碗面,端着进了东厢房。

“我不是······”

呃!

易青回头,见进来的是付艺伟,又看到她手里端着的那碗面,立刻就没脾气了,刚才不觉得,这会儿他也有点儿饿了。

“写什么呢?连饭都不吃了,不饿啊!?”

易青起身,活动了一个胳膊,刚才几个小时不间断的写,这会儿才觉得,胳膊酸疼酸疼的。

“饿了!刚回来?”

“嗯!今天财务做报表,我多等了一会儿。”

易青上前,接过碗,呼噜呼噜的吃了一大口,肚子里有了粮食,顿时觉得精神头又足了。

“公司的事,交给下面的人处理就行了,没必要每天都盯着,别累着了。”

付艺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易青的对面:“我没事儿,孩子们都大了,再说还有小情,铭铭她们带着,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公司那边事情多,好些事都得我拿主意,不盯着可不行。”

艺伟商业广场经过几年的扩张,规模比原先更大了,甚至直接将分公司开到了香江,之前听付艺伟说过,正在和东南亚的几个合作伙伴洽谈,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明年,那边的分部也能开始动工了。

不得不说,付艺伟真的很有经商天分,最开始的时候,难免手忙脚乱,可渐渐的熟悉了之后,她在商业上的才能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说实话,要全面操控那么大的一家集团公司,即便是易青都很难做到方方面面都照顾妥帖,但付艺伟却做到了。

“不是不让你去,我的意思是,你得学着放权,以后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你一个人的话···我怕你吃不消。”

“没关系啊,不是还有小情她们嘛,我要是忙不过来,就让她们过来帮忙。”

一碗面,易青很快就吃光了,把碗放下。

“她们也都有自己的事做,你啊!还是得多带出几个人来,实在不行就让表姨顶上去。”

付艺伟想了想,道:“表姨还是算了吧,特别特那一摊事就够她忙活了,我再看看吧!”

太多的易青也不想说,毕竟已经交给了付艺伟,他也不方便插手。

“你这是写什么呢?又是剧本?”

“嗯!今天去了趟央视,跟阮主任聊了一会儿,打算联合央视,亚视,还有新画面,一起拍个电视剧,反应香江回归主题的,这次的剧本,我打算自己写。”

付艺伟可不知道易青之前的作品都是直接从记忆力拷贝,听他说要写剧本,倒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易青之前可是个金牌编剧,创作的好些剧本,最后全都被拍成了经典。

“香江一家人!”

付艺伟草草的看了两集,不禁皱眉。

“题材是不是太敏感了!?”

易青点上一根烟:“就是在前面点一下,篇幅不长,属于一带而过,通过审核应该不难!”

付艺伟听了,也点点头,现在毕竟不同于以往了,以前拍个电视剧,单单是剧本审核这一关就能愁杀人,稍微敏感一点儿的话题都不能碰,碰了就是个雷,随时都能把剧作者给炸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比如田庄庄,到现在都还没解禁呢,只能跟着别人的剧组瞎忙活,赚钱糊口。

“这一段,你最好删掉。”

付艺伟指着剧本开头的段落,易青看了,那是描写王文准备从内地前往香江的一段。

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接受付艺伟的建议,紧接着突然又想到了前世看过的一部为国庆献礼的电影,那里面有一个故事,可以移植到他的这个剧本里面,丰富一下主人公的设定。

王文在香江上岸之后,遇到了香江本地的警察,经过了一番盘问之后,与当警察的女主相识。

另外王文这个人物的设定,可以让他瘸一条腿,具体是怎么瘸的,就不需要详细介绍了,观众可以自己去琢磨。

还有就是给王文加上一个修表的技能,方便他在香江生存下去。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易青把自己的想法和付艺伟说了,付艺伟听过之后,也往里面加了一点儿东西,主要涉及到的就是王家的第二代。

王文夫妇两个都是本分人,大半辈子都是安分度日,但是,王家的第二代却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做生意赚大钱,两代人的矛盾冲突这下也有了。

果然,剧本的创作一个人是憋不出来的,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

易青倒是有把握在二十天里,把剧本给写出来,但是,仓促之间,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到时候,难免存在一些漏洞。

想到这里,易青又改了主意,不能一个人在家里生憋,闭关修炼到时候也容易走火入魔,得找几个帮手过来。

“诶!你干什么去?”

付艺伟见易青突然起身要出门,连忙把他给叫住了。

“我去打电话,把张一谋,瑛达,冯晓钢都给叫过来。”

“现在?你也不看看都几点了,有什么事这么忙,明天再说吧,到时候,你们去公司也好,去别的地方也罢,反正别在家里折腾。”

易青一愣,觉得付艺伟说的倒也对,他们这帮人凑在一起攒剧本,少不了又得抽抽喝喝,再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就不好了。

“那···行吧,我先给他们打电话,把人都约好了,明天去公司碰头。”

易青说着就出了门,站在院子里,又想到了一件事,他刚才提到的几位都是内地的,虽然每一位都是段子高手,可毕竟对香江那边的事情不了解,想要把这个故事给写圆满了,还得加进来几个香江的编剧高手。

可是要找谁呢?

许克?

算了,找他的话,估计许老怪能直接把这个故事给魔改了,看看他改的《智取威虎山》就知道了,一段史实都能让他写的带上玄幻色彩。

刘振伟!

对了,这是个高手。

之前刘振伟拍完《大话西游》,在香江上映之后票房并不理想,刘振伟本身也有些心灰意冷,还特意跑到京城来负荆请罪。

可任谁都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在内地上映之后,居然火了,不但火了,而且,还被内地的大学生群体直接捧到了经典的高度。

以至于等到第二部上映之后,直接刷新了香江本土票房纪录,达到了6800万港币。

和前世一样,香江的观众这是不服了。

被他们嫌弃,表示完全看不懂的电影,在内地居然红了,而且还被解读出了那么多他们从来都不曾想过的新高度。

这岂不是代表着,他们的欣赏水平不如内地人高,这那能忍。

所以,等到第二部上映之后,人们纷纷涌进了电影院,不管能不能看得懂,硬看也得看。

最难受的就要数香江的媒体了,第一部《越光宝盒》上映的时候,他们可一点儿都没手下留情,将整部片子批驳的一文不值。

现在《大圣娶亲》上映了,还继续批?

可那个时候,不光是内地的观众,就连宝岛的观众,东南亚各国的观众都给了第一部极高的评价,还引申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命题。

一旦继续批的话,岂不是证明了香江人没文化,只配看吵吵闹闹的商业电影,欣赏不来电影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于是,夸呗!

不但要夸,还得夸出花来,不但要分析,还得分析的比其他地方的媒体更有深度。

于是,连带着刘振伟都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的大师,牛掰的不要不要的。

对此,易青也只是一笑了之。

真要说《大话西游》有多高的深度,那纯属扯淡,但是,如果将其单纯的当作一部商业电影来看,显然也是不对的。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红楼梦》一样,解读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鲁迅先生都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意思就是,一百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百个角度,史学家看到清朝由昌盛走向衰败的历史,道家看到一切皆为空,文学家看到的是各种人物形象的刻画。

《大话西游》的文学高度显然是比不上《红楼梦》,两者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人能从其中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就像有的人将“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封为经典,而易青领悟最为深刻的却是那一句“他好像一条狗”。

刘振伟可以加紧来,那么连带着的,他的黄金搭档墨镜王也不能闲着了。

想起墨镜王,易青真的是恨得牙根发痒,已经千防万防的小心了,结果他还是被墨镜王给坑了。

《东邪西毒》。

当初墨镜王交上来的还是这个剧本,只不过,里面的剧情发展并不像前世成片那么凌乱,易青看了,当时还以为墨镜王改邪归正,回头是岸了。

结果只能说,他还是太天真了。

对墨镜王这号人来说,剧本根本束缚不了他,一旦开机之后,那就是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整整耗时一年半,拍摄周期倒是比前世大大的缩短了,可拍出来的东西,跟前世比,基本上没什么差别。

欧阳峰和黄药师还在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刘佳玲演的桃花还是神神叨叨的在摸着那匹马,最让人火大的就是王祖贤,说好了的人家是主角,结果等到成片的时候,剪得就剩下了两秒,还特么是侧脸。

剧情更是被剪得七零八落,完全串不到一起,看过之后,易青差点儿被气得吐血,好悬没直接进了医院。

最终4000多万的投资,票房只有1000多万,幸亏易青在欧洲有渠道,而欧洲人对于满满中国元素的武侠片也很有兴趣,最后将《东邪西毒》卖给了欧洲的片商,这才少赔了一点儿。

瞧瞧,只是少赔了一点儿!

好在易青是个穿越者,对墨镜王这货有所了解,生怕他胡搞,所以在《东邪西毒》开机的同时,让石南笙逼着刘振伟同时开机拍摄了一部《东成西就》。

结果和前世一样,只用了20多天拍摄完成的《东城西就》上映之后,大受欢迎,最终收获票房高达3000万,这才勉强保持了两部电影的收支平衡。

为此,石南笙还特意来京城找易青告状,扬言必须封杀墨镜王,省得他再坑人。

说心里话,易青当时也动了这个念头,墨镜王这样的投资方天敌,就该找个工地去看大门,什么特么的艺术电影,都不重要了。

可是禁不住刘振伟求情,有的时候,易青实在是怀疑这俩人的关系,要说只是朋友的话,刘振伟犯得着这么尽心竭力的帮着墨镜王吗?

甚至都不惜拿着自己的前途当赌注。

可要说俩人······

卧槽!

那画面简直没眼看,只是想想都觉得心颤。

有刘振伟帮着求情,对墨镜王,易青最后给石南笙的意见就是冷处理,他爱怎么磨叽就怎么磨叽吧,反正公司也不缺他那一份薪水。

至于墨镜王再挖坑的事,易青倒也不失太担心,谁都知道这货磨叽,写剧本磨叽,拍电影更磨叽。

就是一直养到他死,这货估计也折腾不出来几部电影。

哪像王京,刘振伟这样的快刀手,这些年全部高产,就连张一谋这样的大师,在拍完《英雄》之后,这两年又弄出了一部《十面埋伏》。

再度将国产商业大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正是因为新画面和中影集团的大片计划初见成效,才会有现在这么多人纷纷下场,参与电影的投资制作。

看看王家兄弟就知道,虽然拍《荆轲刺秦王》赔了一千多万,可到现在还不死心呢!

这次易青要拍《香江一家人》,干脆把墨镜王也给拉上来,这货写剧本确实磨叽,但是,编段子却是个高手,刘振伟的《大话西游》里面,有好些桥段都是墨镜王想出来的。

当然,光他们两个还不够,易青干脆直接打给了石南笙,让她再多派一些编剧过来,王天林的高足韦家辉是绝对不能少的。

安排妥当,易青接着又一头扎进了西厢房,在人过来之前,他得先把故事的梗概大纲给鼓捣出来。

一写又是一晚上,如果不是半夜陈虹偷偷溜进来的话,这一宿易青都不打算睡了。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