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我启发你···个蛋

张国容要休息,易青当然不能拒绝,他现在的状态,说心里话,易青看着都有点儿害怕了。

前世,张国容在愚人节那惊天一跃,可是所有粉丝心中的痛。

易青不是张国容的粉丝,但是,对这个认真当有些偏执的演员,他还是非常欣赏的。

庆功宴结束,易青并没有立刻离开,陈恺歌找他有事。

易青,郑小龙,还有陈恺歌,三个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泡上了一壶茶,然后,易青等着陈恺歌开口。

“易总!上次你来剧组,曾经给过我一个承诺,没忘吧?”

“没忘!现在就急着找我兑现了?”

易青的记性还没那么差呢,他上次来《霸王别姬》剧组是为了找陈恺歌要人,张一谋的《菊豆》剧组急着开机,女主角没到位可不行。

当时,陈恺歌曾和易青说过,如果以后有事找他,他不能推辞。

自己种下的因,现在人家要来“讨债”,易青可不能躲。

陈恺歌点点头,随口说道:“我最近一直在构思一个故事,想要把它拍出来,找易老板投资,没问题吧!?”

易青笑了:“说说,什么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我还是受了你的启发,你不是给了老张一个剧本大纲,就是那个《英雄》,我的灵感就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

呵呵!

易青还真没想到,陈恺歌的新剧本,居然是受了他的启发,那·····

等等!

受了《英雄》的启发?

陈恺歌要说的该不会是······

卧槽!

易青突然觉得脚底下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陈导,继续!”

易青说话的时候,感觉心律都不齐了,忽快忽慢的。

“我也打算拍一个荆轲刺秦的故事,不是《英雄》那种概念性的,是真正的荆轲刺秦王。”

我刺你个蛋啊!

还受了老子的启发,我启发你个蛋啊!

一天到晚的瞎琢磨,琢磨个别的不行,哪怕你要拍《无极》,看在给过你承诺的份上,我咬牙也忍了,可你居然要拍《荆轲刺秦王》。

我刀呢?

易青下意识的看向了桌子,那个茶壶挺不错的,这要是一下子拍陈恺歌脑袋上,估计能给他干晕了,等再醒过来,那个傻不拉几的想法应该能没了吧?

《荆轲刺秦王》,前世关于陈恺歌的这部作品一直都是褒贬不一,夸它的,说这部电影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对人物的刻画十分传神,骂它的······

骂它的还少吗?

有人甚至说,陈恺歌这个才华横溢的大导演,就是从这部戏开始堕落的,因为再往后,看看他都拍了些什么玩意儿。

《无极》、《妖猫传》,《道士下山》都已经算是良心大作了。

易青也看过《荆轲刺秦王》这个片子,到现在回忆起来,脑子里面还能想起一些特写镜头,比如荆轲在雇主面前摆酷,嫪毐装胆小,还有李学健的那张大脸,至于巩丽,易青始终认为这部戏是她演艺生涯最糟糕的一个角色,依然很漂亮,但是毫无存在的意义。

易青一直都很纳闷,为什么中国电影人那么热衷于拍秦始皇的故事?

原因大概是在于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先秦的时代,距离现在实在太遥远了,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

其实要认真分析的话,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首先,故事的两大男主,头一号秦始皇,李学健版本的秦始皇遭人诟病最多。

七国归于秦,秦归嬴政,那是多么响当当的人物,可是却被李学健弄得身形猥琐、疯疯颠颠,实在太颠覆传统了。

但是,如果认真去分析秦始皇这个人物就会发现,历史上的秦始皇,大概其就应该是那么个德行。

一个童年心理就有阴影,之后虽然踌躇满志,要一统天下,但是却被权力一点点扭曲了人性。

时而是志比天高的一代君王雄主,时而却像个跳梁小丑,时而如孩童般天真怯懦,时而如桀纣般残忍嗜血,说心里话,李学健老师除了身形不像个真正的老秦人外,演技无可挑剔。

另外一位就是荆轲,张峰毅的表演同样精彩,荆轲曾眼也不眨地杀了造剑人全家,但最后一个盲女的刚毅,却让他背负上了良心的煎熬,以致从此大隐于市,在救助因偷东西被人抓起来的孤儿时,一代名刺客,甘愿蒙受跨下之辱,孤傲的荆轲,始终隐忍,或是扮疯装傻嘲笑这个世界。

这个角色神来之笔就在最后刺秦的一幕,他明知道秦王知道他为刺客,仍只身上殿,一代侠士荆轲在秦王宫像小丑一样出尽了洋相,那滑稽的样子,却是其对不可一视的秦王的嘲弄,更加让人敬佩,他将计就计,表明此刻身份,足显荆轲的智慧。

电影里,张峰毅的这段表演,完全使用方言,表面上滑稽怯懦,其实智勇双全,这二者都可在荆轲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中表现出来,堪称完美出演。

可以说,从选角,到剧情,台词,再到背景音乐,这确实是很用心的一部电影。

但是结果呢?

前世,陈恺歌拍《荆轲刺秦王》,不算耗资5亿修建的秦王宫,单单是电影自身的拍摄成本就高达7000万,但是票房却只有1000万,亏损多少,一目了然。

因为在这部长达二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中,完全看不到有什么新鲜的视觉快感,看不到导演赋予角色的新鲜构思与创意,所有的人物与构思,都被压制在那种灰黄色,沉闷的版块中,而这也正是中国电影的通病所在。

说好听点儿那叫还原历史,通俗一点儿,就是乡土气息很浓,而且还让人倍感压抑。

从电影出现第一个呆板的镜头之后,就可以预想到电影不会带给人以期待。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土围子里的狭小天地,一旦把观众诱引进来之后,就把观众死死地压伏在土黄色的小天地里,令观众的想象力无法驰骋,陷在黄土地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块鸡肋,一块被黄土地埋没的鸡肋,沉闷,枯燥与乏味。

另外就是剧情设计,陈恺歌确实用心了,这一点,易青必须承认。

只是他有点儿用力过猛,大概其是因为第一次操控这么大的投资,内心激动外加紧张,太想要表达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

刺秦确实是一个容易让人感兴趣的主题,因为这个故事可以发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但是,陈恺歌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却带出来一个有点儿自相矛盾的核心。

秦王要进攻燕国,但没有借口,这时候,由巩丽扮演的赵女出了一个馊主意,叫秦王放走燕太子丹,丹肯定会派刺客来刺杀他,这样秦王就能找到吞并燕国的借口了。

我勒个去!

这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吗?

秦王扫六合,需要借口?

说干你就干你,哪来那么多理由,六国的存在就是个天大的错误,干就完了。

难道还要像大老美一样,明明就是眼馋人家的石油,还非得扭扭捏捏编造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去打人家?

那叫猥亵,秦王根本就不需要。

可以说,陈恺歌这种新翻杨柳枝,已经颠覆了刺秦的原来故事。

但是,这样的故事合理吗?

秦王消灭六国,难道真的非得需要这样一个拙劣的借口?

难道还需要自己当靶子,设计出一个嫁祸于人的阴谋?

电影里,秦王对赵女的提议表示赞同的时候,易青突然有种小日本发动某次事变时的那样心理状态,制造了一起事件,然后嫁祸于中国军队。

可以理解陈恺歌渴望创新的想法,但这么编排,显然无法应和当时的时代特征。

按照故事中的设置,秦王即使不抓住燕丹派来的刺客,就是以燕太子丹不辞而别,而且还带着秦王心爱的赵女远走高飞,就完全可以派出军队,前去攻燕,捉拿太子丹。

但是秦王居然应允了这样一个由赵女设置的计谋,让赵女前去燕国物色杀手,制造事端。

没有二十年的脑血栓都不可能认同这么馊的主意。

因为这样一来,刺秦实际上是秦王自己刺自己,其目的不过是挑起灭燕的事端而已。

后来,故事表现了赵女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消灭,儿童被秦王的军队杀害,认为秦王自食其言,一统天下并不是为了消弭战争,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从而从一个单向间谍,变成了双重间谍,转而站到了燕太子丹的那一边去,这时候,赵女是真的在寻找刺客了,似乎又使得赵女的动机,符合起历史事实中的“真杀”的轨道上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电影的逻辑滑稽就出来了。

当荆轲献图的时候,实际上,这是秦王自己设计好的,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电影中,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前面安排好的事实,所有人集体失忆,秦王又开始无知起来,措手不及,十分被动,惊惶失措。

这如何能解释,秦王早已知道这是自己设置的一个阴谋?

电影在此前后脱节,相互矛盾,既想在原故事中,装置一些新内容,但是,在最后一刻,秦王还是必须艰难地面对刺客,回到原有的历史轨迹中。

那前面的铺垫还有个蛋用啊!?

就为了拉时长,让观众练习憋尿?

另外,赵女既然对秦王有着深仇大恨,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加入到刺秦的行列?

非得让荆轲出来白白地送死?

按照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赵女又来到了宫中,这时候,是她杀死秦王的最佳时机,但她却像一个视死如归的女英雄一样,只是带走荆轲的尸体,而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刺秦的绝佳机会。

难道她也和残剑,无名一样,顿悟了?

天下!

扯淡吧!

故事在这里已经漏洞百出,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在这样一个前后矛盾的荒唐故事中,还能指望电影本身能给人以一种深刻的人性震撼?

呵呵!

想多了吧!

按照故事的前面设计,必然的结局,就应该是赵女继续“刺秦”,但陈恺歌显然不敢继续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下去,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历史当中去,这应该属于一种半调子的创新。

如果没有能力赋予历史一个全新的内核,还不如按照原来的故事,比较令人信服。

或者不需要重新设计一个阴谋,因为改变历史人物的逻辑动机,只会置创作者于绝路,可以改变的,只能是人物的感情关系。

这一点,香江电影就做得比较好,它对历史故事的改变,从不改变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改变的只是人物的感情线索,在情节中,填入感情与派生的情节,而不改变动机。

历史的走向是不能变的,可以改变的,是心态与情感。

这应该是编写历史故事的一个原则,而在这部电影中却被遗忘了。

相比较来说,《英雄》就比较讨巧,它原创了一个新鲜的故事,没有荆轲这个人物,从而在一个无法指认的事件,为他的新鲜情节的创造了合理性。

只可惜,陈恺歌最不擅长的就是玩情感问题,所以即便是《霸王别姬》这样的佳作,事实上也成了程蝶衣一个人的独角戏,后来陈导向资本低头,勉强动起了情感,结果就拍出了《无极》这东西。

该怎么拯救这部电影?

饶是易青也没有丝毫办法,因为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陈恺歌想要创新,想要挖深度,想要自说自话,即便易青想让这个故事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陈恺歌也不会答应。

当然了,如果易青没有无锡影视城,无锡影视城里没有秦王宫的话,他或许也就咬牙认了,谁让他答应了人家呢。

前世陈恺歌修建秦王宫花了五个亿,电影虽然赔了,但是,秦王宫每年带来的收益就高达八个亿,陈恺歌用一种非常另类的方式,实现了盈利。

但是,现在易青连个止损的办法都没有,这可咋整?

他现在就像知道,到底是谁特么把《英雄》的故事大纲给陈恺歌看了,还启发,启发个蛋啊!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