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如何改编《水浒传》

《英雄》这个项目暂时告一段落,自从那天易青带着张一谋去过北影学院之后,老张同志就没再出现过,大概其真像他说的那样,不敢再琢磨《英雄》的事情了。

在易青这个后世之人的眼里,《英雄》这个戏就像是个坑,当然这不是贬义词,因为这个故事可以发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即便是前世张一谋拍摄的原版,也没能将他自己写的这个故事的潜力,给完全发挥出来。

张一谋不来,易青可不能闲着,首先,演员的档期,他得先定下来,李连洁、甄紫丹、还有林清霞等人。

这些位现如今可都是香江影坛的大明星,工作怕是都已经拍到了N年之后,如果不提前联系,让他们把档期挤出来的话,到时候,就算是张一谋想要下手,都没有人可以用。

其次就是无锡影视城那边,秦王宫是现成的,但是赵国书馆,还有无名与长空决斗的琴馆,都需要重新布置,这些事全都交给吕师傅了。

等吕师傅把设计图画出来之后,直接找张一谋最终审核就行了。

再有就是外景地了!

不过,这个外景地的选择,易青可做不了主。

他跟着张一谋也合作好几部戏了,知道这位的脾气,当初赵家大院就因为不合他的心意,基本完工了,还得扒了重新盖。

还有前世,张一谋在拍摄《十面埋伏》的时候,为了等花期,愣是带着整个剧组,在国外等了两个多月。

就算是他给选好了,张一谋有一点儿不满意,那都是做了无用功。

所以,易青也就不多那个事了,更别说,他这边也有好些事要忙呢!

“张导!事情定下来了?”

易青刚吃过早饭,就接到了王菁花的电话,说是张韶林到新画面了,正等着他呢。

一开始,易青还有点儿纳闷,再一琢磨才想起来,那天在央视开会,阮若林的确曾说过,张韶林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找他帮忙。

一分钱没有,他就被人家给抓了壮丁,这叫什么事啊!

不过,还真不敢怠慢了。

好歹也是改编四大名著,而且,是最后一部了,前面三部《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他全都参与了,剩下这最后一部,总不能错过了。

开车到了公司,张韶林正在公司会议室里等着呢,王菁花在一旁陪着,捎带着还有公司几个演员。

易青看着不禁觉得好笑,王菁花还真是无孔不入啊,知道张韶林是个导演,虽然不清楚他来公司干什么,可就算是这样,也不忘推销自家的演员。

“花姐!你先带人去吧,我和张导有事要谈。”

王菁花闻言,连忙带着人离开了。

阮若林之前曾要求张韶林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等到台里研究之后,才能确定《水浒传》的总导演人选。

张韶林今天来公司找易青,显然是央视那边已经通过了。

“定下来了!”

张韶林的性子有点儿闷,不过这会儿也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不过在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紧张。

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导演,张韶林也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易总,今天来,主要还是想要听听您的意见。”

张韶林这显然是有点儿病急乱投医了,可是,现在他要负责拍摄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和已经拍完的三部名著一样,《水浒传》同样因为深入人心,稍微改动一点儿,就有可能引起观众的不满意。

在此之前,评书,相声,戏曲,还有香江那边拍摄的电影,《水浒传》的故事已经通过不同的形式被演绎过无数次了。

就在几年之前,山东台还曾经拍过一版《水浒人物志》,全面讲述了从故事开篇,到英雄聚义的全过程。

而且,包国安的宋江、祝延平的武松,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现在时间没过去多久,张韶林就要再拍一版?

观众能接受吗?

尤其是,那些已经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现在突然又要换人来演,能不能比得过人家,张韶林的心里可是一点儿都没底。

好吧!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说到最关键的,还得是剧本。

怎么改?

之前拍摄的《红楼梦》就因为结尾改动太大,被人所诟病,《三国演义》剪辑出来了几集,找了几个专家来看,结果也被批评是在图解。

由此,可以想象,《水浒传》的改编工作,压力该有多大。

在来找易青之前,张韶林已经找了好几个编剧,开了好几次会,但是讨论来,讨论去,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

这不,实在是没办法了,张韶林才想起来阮若林钦点的易青,他当然也是知道易青的,此前,他能被《三国演义》剧组选中担任执行导演,就是因为易青的推荐。

而且,作为圈里人,张韶林当然知道易青的本事,无论是写剧本,还是选演员,那都是传说级的大神啊!

“张导!我的意见,您这···实在是抬举我了!”

易青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名气,主要都是因为穿越者的优势,真要是让他和这些中国影视剧功勋级别的大人物比,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现在张韶林问到他这里了,易青也不能闭口不言。

“张导!《水浒传》要改的话,我的意见其实就是四个字一一官.逼民.反!”

官.逼民.反?

这谁不知道啊!

可是按照这个主题来改?

那要怎么改!?

原著通篇不就是在说这四个字嘛!

见张韶林没明白,易青连忙给他解释了一番。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在四部书中,《水浒传》最杀人如草的一本,李逵等人最爱滥杀无辜;也是最不拿女人当人的一本,书中女性不是淫.妇就是大虫。

真要是按照原著写的那样拍,估计剧本审核都通过不了。

就原著里面的孙二娘,王英,李逵那样杀人如麻的行为,怎么能作为正面人物出现?

前世,原版的电视剧就把这些残忍、过时、偏执的东西全给修正了。

还有就是,晁盖和宋江的路线之争,梁山内部各山头的派别之争,剧中都作了简约而到位的表现,流露出一种现实主义的气质。

从叙事来说,取舍较为得当,平行蒙太奇大量运用,节奏明快。

这取舍也是关键,前世剧组刚刚披露了要依据百回本来拍摄,古典文学教授张国光就造访某报社,借该报发出呼吁,恳请《水浒传》的拍摄者不要依据一百回本,而要根据七十回本来拍摄,并称这也是其他学者的意见。

好在,主创人员定力不错,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没有被这些专家学者干扰。

最后,改编中改变了过去缺乏创造性的照本宣科和不尊重原著的狗尾续貂,在忠于原著思想实质、主要人物性格命运和结局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宋江等主要人物更为清晰丰满。

在结构上,也弥补了原著中头重脚轻的缺陷,追求虎头、熊腰、凤尾,使全剧的观赏效果程上升趋势。

表现了水浒好汉们从个体到群体,从起始的英雄气,到最终的悲剧结局的全过程。

以忠和义的矛盾来组织人物,构置情节,英雄们的性格由单纯走向复杂,情节由单线条织成网络,痛快张扬的气象,逐渐为苍凉悲壮取代。

如此一来,《水浒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国演义》的保守倾向,在创造性和电视化两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

《水浒传》因为人物众多,在人物塑造上,很容易变得脸谱化,但是,这一版在塑造单个人物上,却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误区。

说到剧中的人物,李学健老师饰演的宋江堪称一绝,后来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有人说他那张脸一看就是一张招安脸,这评语准极。

梁山好汉到最后因为宋江的坚持,即所谓要寻一个青史留名的事做,不能一辈子当草莽英豪,也就是要招安。

这是宋江的悲剧,也是梁山好汉们的悲剧。

英雄本就因为是被逼到了末路才无奈的上了梁山,以反抗体制起家,最后又要回归体制,对体制报过分的幻想。

在宋江的幻想中,朝廷跟官府是不同的,皇上是英明的,只是底下一干人等弄权,才使得天下这样大乱起来。

殊不知,之所以有这些小人当道,正是因为朝廷的昏庸无能,徽宗自然是艺术家,但生错了时代,做错了事业。

本来反对招安的人是占多数的,按照民主原则,宋江的招安怕是难有实现的可能。

但瞧来瞧去,终于晓悟,好汉独个是好汉,但入了梁山一伙,有了公明哥哥,一切便要听大哥的安排调遣,你说归说,不愿意归不愿意,但是还真不能把大哥怎么样,毕竟大哥是大家口头选举出来的,是大家的意见,民众意愿被集中给一个人代表了,那么这个时候,大哥的话就是所有人的话,大哥的意思就是所有人的意思,不能违抗,只能遵从。

权利一旦被弄权者操控,便会有种种的不如意,单个的人从此又要受各种鸟气,做各种鸟事,见各种鸟人。

李学健老师演的宋江在不得志的时候,还是有许多的可爱之处的,浔阳楼上自饮自话,酒酣题诗,便很见这旧时文人的颠傻可爱。

不疯魔不成活,略带神经质的表演,对于这时候的宋江,真真贴切至极,壁上题字,顺势挥毫,则简直如宋江在世,活泼生动得不得了。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何其慷慨,何其任气。

但是,这样的慷慨豪气,在随后的时光里便慢慢褪去,转而呈现出来的是那种近乎谄媚的愚忠,在所有好汉里面,只有宋江见了朝廷里面来的大官会五体投地,唯唯诺诺,及至见到当今圣上,则更是无法形容地卑下。

除了宋江,在这一版里,黑旋风李逵,也并没有表现出鲁迅大师所说的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斧子乱砍的形象,江州劫法场时也只是说,你黑爷爷来啦,快让开!而已。

不但如此,还给他安排了一段凄美爱情。

与燕青一起去打擂台,得遇江南方腊手下庞家妹子,于是一见钟情,彼此对眼了。

及至到了后来,招安后的梁山军被朝廷派去征讨方腊,以期以毒攻毒,杭州城久困不下,守城的正是庞家兄妹,起先李逵与燕青一起去想说服他们投降,遭到拒绝,上面又催逼赶快攻城,于是一场恶战,庞家兄妹双双殒命。

眼瞧见自己的心上人在自己面前惨死,何其悲壮无奈。

以至于,他后来陪宋江一起喝毒药,给人的感觉都成了生命绝望后的选择。

老母因为自己的疏忽被老虎吃掉,上不能尽孝;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对眼的好姑娘,可是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在自己面前,生不如死;兄弟在一起虽然有几天快活日子,但经讨方腊一役,死的死,散的散,留下几个当些芝麻大的小官,还要各奔东西,远不似昔日梁山泊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样的快活逍遥。

生活还有没什么盼头呢?所以干脆死了干净。

另外这一版《水浒传》里面的女人,从潘金莲、阎惜娇一直到后来的潘巧云,虽各有各的可恨可鄙之处,但同时也见他们的可怜可惜。

潘金莲好好一良家妇女,被人惩罚嫁作武大郎当妻子,初来阳谷县,每日早起晚睡,足不出户,一个家给料理得很成样子。

后来潘金莲因为撩拨武松不成,变成破罐子破摔,干脆偷起汉子来了,与西门大官人的风流快活,才真衬出武大郎果然是不解风情的三寸丁谷树皮。

当然,最后潘金莲与西门庆做出杀人害理的事情,于法于理都是不能容的。

阎惜娇是死了亲爹,宋押司可怜赏棺材,经由阎婆子赖着那么一说,纳了做外房,其实算是卖身葬父。

明着背着地偷人,其实也不算偷人吧,宋江于她,不过一提供衣食用度的摆设,张文远却是知音,会诗能文,琵琶也弹的好,描画阎惜娇与张文远幽媾那一段,便很有意思。

至于阎婆惜为何在拿着宋江私通梁山贼寇的证据之后,要在宋江索讨之时说出那样的条件,即,要想我还给你,除非你陪老娘睡一晚,如此的霸道,如此地理直气壮,其实是她很自信宋江不可能要她,如此正是苛求的好时机,宋江已然允诺,并已写好休书,愿意将房子物件都给他们,以成人之美。

只是到了紧要关头,索要百两黄金而不得,才枉送了性命,弄得个人为财死,实在是有些不值。

而潘巧云是先死了丈夫,再嫁的杨雄,但杨雄是个只会使枪弄棒的武夫,根本不懂女人。

用她临死时自己的话说是,嫁于你两年,还不如与师兄睡那两夜快活,可以想见,夫妻.生活之悲惨。

改写,不翻案。

这个度要把握好了,不然的话,那就成了魔改,到时候水浒迷肯定不答应。

张韶林原本最愁的就是该怎么改,如何去定位书中的那些人物,现在听了易青这么一说,顿时有了中恍然大悟的感觉。

梁上好汉,要立足于“官.逼民.反”这个不得已,适当的删减掉一些情节,人物,比如没法改的,比如双枪将董平,宰了人家全家,最后还娶了人家的女儿,这就是禽兽,还有李逵为了逼朱仝上梁山,摔死了无辜的小衙内,这个也不能拍,拍了李逵直接从憨直莽汉成了畜生。

水浒故事里的那些女人,要做适当的修改,她们的命运结局要尊重原著,在此基础之上,添加其可怜可叹。

一下子,改编剧本的方向和大框架就全都有了。

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武打设计了!

国内已经有了不少武打片,但是那种武打风格,张韶林总觉得不太好,而香江邵氏院线的功夫片,那种打斗的风格,张韶林看着也不合适。

之前内部放映《三国演义》样片的时候,剧中的武戏就为人所诟病,《水浒传》相较于《三国演义》,其打斗场面更多。

前世,剧组为此,不惜血本地请来了香江的动作导演袁何平,这一次,易青也是推荐了袁家班。

虽然之前拍摄《绝代双骄》的时候,易青和袁家班有些不愉快,后来,橙天娱乐称霸香江娱乐圈,袁家班也无奈只能远走宝岛。

但是,这一次央视要拍《水浒传》,易青首先想到的武术指导,还是袁何平,香江那边坐武行的班底很多,橙天旗下就有不少,但是,《水浒传》的打斗风格,肯定和其他的动作片不一样,风格最好还是要偏向于古风。

接下来还有一些林林总总的小问题,易青也是借助前世的记忆,帮着一一给了解决的方案,或者意见。

反倒是业内流传,易青最为擅长的选演员,张韶林一直都没提,人家不提,易青自然也就不便说了。

“易总!您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易青笑道:“没说的,对了,张导,回头定演员的时候,如果方便的话,您给我也留个角色!”

什么意思?

张韶林听得一愣,眼前这位可是新画面的大老板,国内影视圈的大佬级别,现在居然找他要角色?

“张导,我可是演员出身,您别忘了!”

卧槽!

张韶林还真把这茬儿给忘了,可不嘛,易青还真的是演员出身,《红楼梦》里的柳湘莲,《西游记》里的小白龙,还有《三国演义》里面的周公瑾,可都是眼前这位大老板演的。

呃······

这是打算凑齐了四大名著,还是怎么的?

张韶林想的不错,易青还真的是突然动了这个心思,前世唯一演遍了四大名著的演员就是何情,他现在只差一个《水浒传》就也能达成这个成就了。

“易总,您这不是开玩笑吧?”

“张导,您看我像是在和您开玩笑吗?”

的确不像!

“行!这件事我记下了,回头肯定给您安排一个!”

“得嘞!谢谢您,呃,对了,咱们得提前说好喽,您要是让我演西门庆,我可不干!”

能睡潘金莲,那是多少男人的梦,可易青不敢啊,家里面好些母老虎在盯着呢。

其他的角色······

林冲不错,还有就是······

“您要是觉得行的话,我演燕青怎么样?”

易青也是突然想到了这个人物,浪子燕青,外形俊俏,姿质风流,文武双全,还多才多艺,不但还得了善终,电视剧里最后还抱得美人归。

关键是这个美人李师师是何情演的,真要是在一个组里,看着自己的媳妇儿跟着别的男人亲亲我我,那得多别扭啊!

浪子燕青!

张韶林闻言,也看向了易青,易青的形象肯定没问题,身材好,样貌帅气。

“易总,不知道您会不会功夫啊!?”

易青笑了:“张导!我从小就学燕青拳!”

嚯!

这不是正好撞枪口上了嘛!

“那行,这个角色是您的了!”

就这么三言两语的,易青就成了央视版《水浒传》第一个被定下来的演员。

俩人正说着,敲门声响起,紧跟着王菁花走了进来。

“易总!香江那边的陈经理带人来了,您如果有时间的话,他们希望能和您见上一面!”

陈经理?

谁啊!?

易青听得一愣,好半晌才反应过来:“陈勋琦?”

“对!就是陈经理!”

“那好,让他······”

易青的话没说完,张韶林便主动起身:“易总,我这边的事都说完了,您还有事,我就不打扰了!”

易青见状,留了一下,见张韶林执意要走,便将他送到了楼梯口,随后对着王菁花说道:“把陈勋琦他们都带到会议室吧!”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