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舍不得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舍不得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付艺伟的话,易青才知道,原来大家伙都知道郭保昌的心事,也都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

但是,谁也不能提,谁要是提了,那就是在剜郭保昌的心。

一辈子的心血都扑在了《大宅门》上面,结果到头来,却只能掐一个时间段,让这部戏被迫中止,郭保昌的心里比谁都难受。

大家伙都知道郭保昌的心里难受,却也只能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来演绎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戏,好让郭保昌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那么,易青能为郭保昌做些什么呢?

很遗憾,他也做不了。

毕竟,有些东西是规定之外的,并不会因为他有钱,他公司制作的影视剧受欢迎,上面就为了他改变规则。

转天,剧组的工作继续,易青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在一边看着大家的表演。

到了中午的时候,就陪着郭保昌聊天,老爷子在刻意的掩饰着什么,吃饭的时候,又变回了原来那个喜欢嬉笑怒骂的人,易青瞧着也不点破。

下午,剧组正在拍摄,张一谋过来探班了,瞧见易青也在,还觉得挺意外的。

“易总!老没见了!”

易青笑道:“张导,闭关修炼了这么久,总算是舍得出来啦!”

《大红灯笼高高挂》从年后没出正月就开始做后期,期间又把好些演员喊回来补拍了两条,一直到现在,这部电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易青这个投资人都不清楚。

“后期做的怎么样了?这可都七月份了,您别忘了九月份,大部队还得往戛纳参展呢!”

张一谋拽过来一把椅子,坐在易青旁边,看着监视器上的画面,随口说道:“交上去,中影那边正忙着申请批号呢!”

易青闻言,这才踏实了一点儿,回头还得让丁鑫去催催,不能耽误九月份的戛纳电影节。

郑小龙马上要去美国,盯着《不见不散》剧组,这边的好些事,只能让丁鑫去处理了。

“放心吧,耽误不了!”

报名早就找人给报上去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次,易青打算跟着一起过去。

“最近有什么新想法吗?”

易青可不能让张一谋闲着,虽然年初的时候,公司开会,今年的项目已经定下来了,但是,还有明年啊!

公司里有这么一位能刷奖的大导演,不能白养着啊!

“易总,好歹您也得让我歇歇啊!想法是真没有,您要是有好本子,不如给我推荐一下呗!”

张一谋之前的几部作品,都是改编的,这段时间也有朋友给自己推荐,但他确实没有看得上眼的。

既然张一谋没有想法,那么易青就帮着他找点儿想法好了。

“有个叫刘衡的作家,听说过吗?”

张一谋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听说过,我看过他写的《小石磨》,挺有意思的!”

易青接着说道:“那你看过他写的《伏羲伏羲》吗?”

张一谋皱眉,随后摇摇头:“易总,你不会是打算把人家的给改编成剧本吧?可他写的都是短片,故事架构不大,要改编的话,恐怕得花大力气。”

“就算是要改编,也肯定不是我亲自弄,这样吧,你回去找丁鑫,让她先联系着,这个事儿不着急,把影视改编权拿到手再说,你回头再找一本看看,我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易青都这么说了,张一谋也只能点头答应,同时,也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心,能让易青看上的故事,肯定不简单。

“易总!您先跟我说说,这故事到底讲什么的!”

“故事的话,主要就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嫁给了染坊主,但是,因为不堪忍受性.无能的丈夫虐待,后来就爱上丈夫的侄子,俩人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最终酿成人伦悲剧。”

前世这个故事正是被张一谋改编成了电影,后来取名叫《菊豆》。

具体的故事情节就是,杨天青的叔叔杨金山,是一个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主,为了续香火,在他娶的两个女人被折腾死后,又花大价钱买了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菊豆。

菊豆白天在染坊是杨金山的长工,晚上是杨金山发泄的工具,年近四十而尚未娶亲的杨天青,对叔叔每夜滥施淫.威而痛苦哀叫的菊豆产生了同情,时常偷看年轻的婶婶洗澡。

但是,慑于礼教,杨天青对叔叔的暴行不敢有所动作,只能强压下愤恨。

有一次乘着杨金山外出,杨天青和菊豆还是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二人方知人间的真情。

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天白出世了,杨金山不明真相,认为天白是自己的后代,而欣喜若狂。

某一天,杨金山突然中风而下身瘫痪,他也终于知道了菊豆与杨天青的私情,想要报复,却力不从心。

后来,在和天白玩耍时,不幸掉进染池淹死了,按家族的规矩,杨天青要搬出染坊,他和菊豆只得偷偷到野外幽会。

不久村里传出闲言碎语,被长大的天白听见,尽管知道了杨天青是自己的生父,他还是怀着敌视和仇恨将杨天青赶出了染坊。

又一次,菊豆和杨天青在地窖里重温旧梦时,因缺少空气而窒息,天白把昏迷的生父扔进了染池淹死。绝望的菊豆一把火点着了染房,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这种探究人性的题材正是张一谋最喜欢的,这个故事不大,人物也简单,但就是这个在一座染坊里发生的故事,对人性的剖析却格外的深刻,它的深刻性在于揭示了礼教名分对人性的扭曲,几乎每个人都无法幸免。

故事是带着悲剧色彩的,揭露的是人性的追求与无人性的社会、文化的巨大冲突。

人物的悲剧性的根源不但在于外力的压迫,也在于自身人性的被扭曲,更可悲的是,作为一种腐朽的传统文化,它却可以陈陈相因,代代相传,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听易青说完,刚才还有点儿排斥的张一谋立刻就来了兴趣,他喜欢的就是这种故事,通过小人物来揭示大的命运主题。

“回去我就买本书好好研究一下,丁总那边······”

“你跟她说,是我的意思!”

“那成!”

张一谋说着便起身要走,易青见状,忙道:“干什么去啊!?就算是着急,也用不着这么急啊!”

“嗐!不是那个事儿,我是想······去陈家大院再瞧瞧!”

陈家大院?

那地方让张一谋弄得跟鬼宅一样,摆在那里,估计过上几十年,都能和湖广会馆一样,让人编出鬼故事的破地方有什么好瞧的?

“要不···一起!”

易青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居然跟着张一谋一道过去了,走得近了些,就看到正有工作在那边忙碌着。

“再不来,就一点儿都瞧不见了!”

易青听了,也是无语,他知道这件事,陈家大院从张一谋的戏拍完,就定下来要改建。

之前的陈家大院,为了满足张一谋拍摄的需求,整体的格局,屋里的布置,都带着点儿阴森气,戏拍完了,这边开放旅游,结果,根本就没有人愿意进去,最多也就实在外面张望两眼。

尤其是到了晚上,大红灯笼一点,好家伙的,都特么差不多跟鬼宅一样了。

离得近点儿都觉得后背发凉。

不改?

不改那要直接影响影视城的旅游收入。

张一谋瞧着里面正忙碌的工人,止不住的一阵叹息:“可惜了!”

确实可惜了,为了建这陈家大院,前前后后,花了易青好几百万。

“怎么着?你还舍不得啊!”

“呵呵!确实舍不得,其实···原来那样也挺好的!”

你管那鬼里鬼气的玩意儿叫挺好的?

对张一谋奇葩的思维模式,易青也是服了。

“不说这个了,我问你个事!”

“什么?”

“田庄庄最近干嘛呢!?”

易青也是昨天突然想到了田庄庄,今个张一谋过来,就随口问了一句。

“他?好像准备拍个片子吧!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们这帮同学里,就数他神叨。”

易青犹豫了一下,道:“你要是能见着他,就跟他说一句,如果拍电影缺钱的话,可以来找我,千万别找外资,要出事儿的!”

前世田庄庄被禁导十年,有人认为是他的《蓝风筝》题材太敏感,也有人认为是他拉了外资进场,尤其还是日资,并且以日本电影的名义拿到国外去参展,这才触怒了一些人。

易青不知道具体里面发生了什么,虽然和田庄庄不熟,但毕竟认识,要是能拉一把的话,他还是愿意拉一把的!

“行!我记下了!要是遇见了,我就告诉他。”

张一谋随口应着,不过看他的模样就知道,根本没往心里去。

“我还有个事儿,你刚才说,那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大染坊里,咱们是不是也得建一个啊!?”

卧槽!

这糟老头子坏滴很,又惦记上老子的钱了。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