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琼大妈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琼大妈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生之后,易青是第一次来长沙,前世倒是来过几次,那个时候来这边是参加厨艺大赛,这次再来,是为了送何情进组拍戏。

从南京出发之前,易青就给欧阳打了电话,到了地方之后,直接带着何情就去了湖南广电。

等易青见到欧阳的时候,更让他意外的是,还在这里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这不是琼大妈啊!

易青前世也只是在网上看到过琼大妈的照片,说不上多漂亮,至少和她笔下描写的那些女主角相比,她的颜值也就算一般,给人的感觉倒是透着一种知性美,不然的话,凭什么去小三儿逼宫?

算起来,这会儿琼大妈都五十多了啊,还能保养的这么好,真不愧是真正只爱自己的老太太!

“易总,我来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宝岛来的琼瑶女士,琼瑶女士,这一位就是我刚刚和您提到过的易青,易总。”

琼大妈看着易青,突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本来对于和内地这边的人接触,她是带着疏离的,但是,见到易青,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动放下了这一层防备。

“您好!”

易青回过神来,第一次见着这位腐文鼻祖,他还真有点儿小激动。

“您好!您好!久仰您的大名。”

易青都忍不住失神,就更别说跟着他一起进来的何情了。

尼玛!这可是偶像啊!

说起来,何情也算是内地第一批琼大妈作品的拜读者了,对于琼大妈笔下的美好爱情,充满了向往,对于作者本尊那就更是需要顶礼膜拜了。

琼大妈的作品早在70年代就开始流入内地,只不过那个时候,内地正处在特殊时期,她的那些作品都是被列入到批判行列的,不过就算是被定性成了反动文学,照样阻挡不了她的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小年轻们的手中四处流传。

正式被引入内地,则是在80年代初,虽然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违禁出版物,但琼大妈的绝对是那个年代老师、家长人人喊打的毒草。

一直到80年代末,琼大妈来到内地拍片,她的以电视剧的形式出现在内地观众面前时,毒草的恶名才减轻了一点。

尽管对于琼大妈的三观,一直饱受质疑,但是,总的来说,她绝对称得上是言情的大家。

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琼大妈就是言情的唯一代名词,读言情就是读琼大妈的。

她的作品第一次正式被引入内地,当时内地民众刚刚走出特殊时期的梦魇,柔情似水的爱情如同甘霖,播洒在民众长期荒芜的心田。

可以说,在80年代禁止谈性说爱的大时代背景下,琼大妈不经意地开启了人性的复苏。

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内地读者能够读到琼大妈,要归功于改革开放。

早在60年代,琼大妈就在宝岛出版多部,成为知名作家,那个时候的内地民众还在忙着批这个批那个。

正是改革开放,才让内地的老百姓有了读到琼大妈的可能,虽然仍被视作毒草,但毕竟能看到毒草长什么样,并且批判性阅读它们。

后来,内地的某杂志还曾做过一项统计,当时紧在广州一地,就有超过70%的学生读过琼大妈的。

而在当时,宝岛还未解严,内地并未正式引进琼大妈,理论上当时的内地读者看的都是盗版。

随着80年代后期,琼大妈的开始以影视的形式进入到内地,到了90年代,几十部琼大妈剧以每年几部的频率开始轰炸内地电视圈,从《几度夕阳红》到《还珠格格》,十年里无数人成为琼大妈的粉丝。

从禁书作者到文化偶像,琼大妈在内地完成了华丽的逆袭。

而由她的改编的电视剧之所以能在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主要俱是因为当时三股力量碰巧同时爆发。

第一股力量是已在宝岛放映过的电视剧,在宝岛解严之前,琼大妈的早已在港台被大量翻拍为影视剧,并且捧出来了一大批琼男郎、琼女郎,这些明星已经在宝岛家喻户晓。

《几度夕阳红》、《烟雨》、《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剧已火遍宝岛,等两岸交流的大门一开,这些剧几乎在同一时间就涌进内地,一时间,每个台都能看见哭哭啼啼的痴男怨女。

第二股力量则是内地改编的电视剧,1986年,上海台就将《月朦胧鸟朦胧》改编为电视剧。

因当时内地尚无正版的琼大妈,上海台那边是拿着一本从美国辗转流传进内地的宝岛繁体字版本改编的,随后没过几年,又将《几度夕阳红》搬上了荧屏。

第三股力量就是琼大妈自己改编的剧本,自己跟随摄制组拍摄的电视剧,这也是后来最主要的琼式爱情剧来源。

说起琼大妈的爱情剧,人们往往不会提及导演是谁,即便是有些名气的演员,也会被冠以“琼大妈剧主角”之类的名号。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琼大妈对由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其地位远非编剧那么简单。

正是在琼大妈这样的亲力亲为之下,六个梦系列《婉君》、《哑妻》、《三朵花》等、梅花三弄系列、《新月格格》、《烟锁重楼》、《一帘幽梦》都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同时也捧出了很多哭泣派、嘶吼派的众多明星,直至后来制作播出的《还珠格格1、2、3》,使内地电视剧最蓬勃的90年代,直接被打上了深深的琼大妈烙印。

再后来,进入21世纪,琼大妈掀起的风潮渐落,可她本人却屡屡被抬进大雅之堂,多次进入读者最喜爱的作家排行榜前列,更有甚者,将其列为文化偶像,顶礼膜拜。

早些年被斥为没文化的琼大妈作品,居然也被尊为经典范本,成了被抄袭的对象。

从2001年的《情深深雨》之后,琼式爱情剧就开始逐渐转淡,互联网的兴起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娱乐的方式,看电视剧、读,都不再是第一选择。

人们对琼大妈的称谓也从“阿姨”过渡到有些恶搞的“奶奶”。

虽然,阿姨、奶奶都是用来尊重的,但年轻人谁愿意听阿姨的训导,奶奶的唠叨呢?

但是,与此同时,琼大妈作为家,乃至文学家的地位,却逐渐高大起来。

后来,某网站曾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其中,琼大妈的名字赫然在列,与迅哥、巴老、钱大家等人的名字列在一起,也不知道那些文学巨匠知道了自己名字旁边多了一个带着酸腐气味儿的老娘们儿,会作何感想。

虽然最后,琼大妈未能被选入十大文化偶像,但仅仅入围提名名单,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文学的角度看,琼大妈绝对不值得被抬到如此高度,她的手法就是煽情,乃至矫情,中人物多数三观不正,是典型的以吸引人眼球为主要目的的通俗读物。

但是,琼大妈毕竟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学造诣和功底还是没的说,看看她那些作品的书名,《在水一方》来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来自李清照的《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几度夕阳红》来自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甚至“琼大妈”的笔名都来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可能这样的诗文功底让琼大妈的文字,在叙述小情小爱之余,多了一份文学韵味,多年以后,言情家红了一批又一批,但提起这个门类,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她。

正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

在琼大妈那个年代,全世界都在高呼集体、政治,没有人关心个体的生存状态。

而琼大妈的爱情,对个人的情感重视就直接向社会开了一炮。

琼大妈强化了爱情的力量,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没有什么可以顾忌可以阻挡,爱情能战胜一切。

这在当时引起了年轻人巨大的共鸣,许多年轻人都躲在被窝里偷偷看琼大妈的,对于他们来说,琼大妈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知心大姐姐。

幻想的内容是假的,但是对幻想的需求是真的。

琼大妈的确是在造梦,但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非常渴望一个不需要考虑别人目光只要考虑自己的梦。

所以,尽管易青打心里腻歪琼大妈的那些酸腐,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时势造英雄,琼大妈所掀起的这一股风潮,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哪怕心里再怎么腻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