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非主流的主旋律

相较于冯裤子,冯小柠可就让易青省心的多了。

易青刚说完,冯小柠立刻就送上了一个完整的剧本,他干活细致,甚至连分镜头脚本都给画好了。

《紫日》

冯小柠的战争与和平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前世,这部作品拍摄于1999年,历经两年的拍摄工作,于2001年在内地上映。

虽然在场面上,不能和《红河谷》,《黄河绝恋》相比,但是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在艺术性,以及对战争的反思上,《紫日》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

据说前世冯小柠拿着这个剧本,四处奔波却求告无门。

那个时候,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在国内已经基本没有了市场,这种类型片甚至可以和政治任务挂钩了,根本没有人愿意投。

所以说,冯小柠在内地的导演当中绝对是一个另类,别人都不愿意碰的题材,他非要做,而且,每每都能折腾出点新花样。

比如《紫日》这部电影,对准的并不是那些历史伟人,着重描写的也并非是战争本身,其侧重点更是让人出其不意。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

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

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

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

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

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

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

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

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

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整个故事,却没有英雄、没有游击队、没有枪林弹雨、没有地下工作者。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一个日本女孩、一个俄罗斯女军官,当三个生活轨迹,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完全不同人的命运在同一片土地上,被紧紧捆绑到一起的时候,在涉及生与死的瞬间,每个民族最纯朴的个性不可避免的被显露无遗。

冯小柠的《紫日》出其不意的将战争本身从硝烟弥漫的现场,转移到了战争当中微不足道的三个普通人身上,以此来实现对战争的反思,展现战争的残酷,显得尤为真实。

所以,《紫日》一直都是易青最喜欢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作为一个战争主题的影片,从侧面来体现主题本来就不容易,战争场景也不多,但是战争的氛围却一直在,死亡的阴影也一直笼罩在森林的天空。

在刻画战争的时候,冯小柠不止一次用到了主人公的个人视角,那种慌乱的茫然的镜头,让观众有了极强的代入感,不再是卖弄大场面的烟火炮灰,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有更切身的体验。

另外,冯小柠在镜头的处理上也极其富有诗意,电影中的意象也是充满了诗歌的感觉:因为硝烟变成紫色的落日,象征和平的八音盒,还有那把最后被卸下了子弹的枪,都贯穿全片,指向同一个主题——对战争的消亡,以及和平到来的向往。

电影本身除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之外,还有另一个被表现出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那就是人性。

故事所选取的三个主人公,中国的农民杨玉福,日本的少女秋叶子,苏联的女兵娜佳,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因为战争的背景,使得三人在逃亡的途中一直都有着强烈的人性挣扎。

前半部分三人几乎是没有任何交流的,国家不同,语言不通,想法也不一样。

秋叶子几次把杨玉福和娜佳引入陷阱,她只是一种忠于国家的单纯想法,虽然这种忠于国家的想法是被误导和洗脑的,也是体现出这个日本少女的单纯之处。

在逃离日军追捕时,秋叶子大声尖叫试图引来日军的时候,让人不仅仅是紧张,更多的是一种对秋叶子的愤怒,她本该死在毒药或者枪口下,可以说是娜佳的坚持救了她,可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恩将仇报。

而在家国仇恨之下,杨玉福本该杀了她,却又出现了娜佳和杨玉福都无法下手的事实。

杨玉福拿着刀回忆挣扎,最终还是原谅了秋叶子,这个原谅是永远的,不仅仅代表不会杀了她,也代表不会放弃她。

在森林里逃亡,日军的追杀消失了,但是来自自然的危险是更难逃离的。

秋叶子落入沼泽,看着她一点一点的下沉,就连易青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认为这是上天给杨玉福和娜佳的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报仇,却又不用自己动手的机会。

杨玉福和娜佳的一个短暂的对视却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决定依然是拯救,在拯救秋叶子的过程中,又出了一点小小的插曲,秋叶子陷在沼泽里拿着枪,枪口对着杨和娜佳。

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场景,杨玉福脑中闪过被秋叶子开枪打死的画面实在太逼真了,太符合逻辑了,可他选择了相信秋叶子明亮的眼神是没有恶意的。

之后遇到的大火更是三人关系的巨大转折点,秋叶子救了他们,最让易青感动的是,火焰熄灭后,他们从地上爬起来,相视而笑的瞬间。

那种笑是对存活下来的感激,也有对之前所发生的一切释怀的表达,也许就在那个时刻,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本该有的身份,在战争面前是敌人,但在更大的敌人——自然面前,一切仇恨和猜忌都会消失。

后面的逃亡就变得较为轻松了,挣扎少了,交流多了,杨玉福和秋叶子可以用简单的中文交流,娜佳也能从眼神肢体语言了解对方,仿佛战争已经淡出了这个世界一样,只有树林和天空,以及那轮红得发紫的太阳。

途中娜佳走失过一次,杨玉福和秋叶子等了她两天,他们已经是一个整体了,有了情感和相互的联系,化敌为友的情感建立,比别的情感更难也更深刻。

走出了森林所发生的一切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日本的战败给秋叶子的打击,让她又开始反复不定,杨玉福和她在河边激烈的一段对话,是她完全改观和升华的地方。

终于,那个单纯的日本少女,恢复了对生活的巨大渴望,战争结束,她相信可以回家了,可以见到大西耕了,未来是一片光明美好。

可在影片的最后几分钟,那场屠杀结束了秋叶子生命,让人措不及防。

或许这就是战争本该有的样子。

故事在主角的设置上可谓是颇费心思的,故事背景时期的中国是个弱小的受害者,可是杨玉福是个有血有义的中国老爷们,是三人的支柱和力量。

日本作为一个残暴血腥的侵略者,秋叶子却是个单纯可爱的少女,带着童真和美丽。

苏联是一个强大的保护者的形象,娜佳则是一个柔弱的女性,虽然是少尉,但也无法改变她作为女人的依赖性。

人物身份和国家背景的差异,也是冲破战争仇恨,人性得以体现的基础。

可以说,《紫日》就是一部另类的主旋律电影和所有以往的主旋律战争电影都完全不同。

以往的战争电影,永远都是千篇一律,游击队永远是胜利的一方,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

小的时候看,觉得很有意思,但是长大了再看,总觉得很空。

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描绘的一清二楚。

《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柠执导的“战争与和平”系列电影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

但这部电影却是首次打破主旋律电影的既定模式,抛开对战争本身的描写,转而去探讨战争下的人性与反思。

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了。

所以,易青喜欢这部电影,前世也曾看过很多次,电影当中,虽然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但是却也足够震撼。

易青还记得,最震撼他的镜头就是杨玉福和他娘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玉福母亲那一幕。

杨玉福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

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老人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易青的心。

而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娘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

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佳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佳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

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佳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

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玉福和娜佳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国内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影视作品。

现在,这样一部电影的剧本就在易青的手上,他该怎么做?

“冯导,什么时候能开机?”

易青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光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就是冯小柠都不禁愣住了,有点儿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把《紫日》的剧本交给易青的时候,心里是非常忐忑的,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偏离了战争本身,又在描述战争的故事,能不能被易青看中。

他还有其它的故事,但他还是选择了这个剧本,因为他想要通过电影,去探讨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

现在人们正处在和平时期,越是如此,就越应该警醒战争带来的伤害。

人性和反思。

这是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样一个故事会有人喜欢吗?

冯小柠十分怀疑,可怎么都没想到,易青看过剧本之后,居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易青没说要研究一下,甚至都没问问预算,直接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