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袁四爷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袁四爷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恺歌拍戏也是个大手子,当初拍《官司》的时候,两次超出预算,其中一次还是易青个人给补的亏空。

真要是让他由着劲儿的花,一千四百万估计都打不住。

这年头内地拍电影,超过千万都算是大手笔了,一千四百万的预算,这个消息要是放出去的话,估计立刻就能在圈子里引发轰动。

前世,97年的时候,谢缙拍《鸦…片战争》,那可是真正的大制作,光是置景就花了600多万可最终的拍摄成本才1200万。

《霸王别姬》的场面显然和《鸦…片战争》没得比,1400万的预算,易青能拿出这笔钱,已经算是非常厚道了。

顶着丁鑫的白眼,易青给签了字,《霸王别姬》这个项目也算是正式启动。

剧组筹备需要一段时间,预计4月份开机,拍摄周期7个月,年底杀青。

陈恺歌拿到了钱,直接抬屁股走人,张国容和张峰毅俩人也没多待,寒暄了一阵也离开了,这边就剩下一个葛尤。

葛尤自打拍完《活着》,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公司一直在安排他演戏,但是,按他的话来说,已经好久没遇到过瘾的角色了。

这次在《霸王别姬》这部戏里,他演的还是前世原版里的那个袁四爷。

这个人物的戏份不多,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但是,葛尤看过剧本之后,一眼就相中了。

本来王菁花是反对他接这个角色的,毕竟是内地第一个欧洲三大的影帝,现在不但要演配角,还是个反面角色,王菁花担心会影响到葛尤的形象。

最后,还是易青知道了,由他拍的板,定下来让葛尤来演袁四爷。

可能也是先入为主,袁四爷这个人物在戏里出场不多,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极为深刻。

正是他给程蝶衣的二次伤害,让程蝶衣最终彻底疯魔了。

袁四爷这个人挺复杂,首先他爱戏,懂戏,讲究戏,但是他对戏的理解,却是世俗的,物质的。

就像他对蝶衣的感情一样,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充满情.欲意味的迷恋。

而且,与其说他爱的是蝶衣这个人,不如说他爱的是舞台上的虞姬,所以,他和段小楼一样,也是个假霸王。

在蝶衣最红火的时候,袁四爷会出重金,买头面,赠宝剑,因为他迷恋舞台上的虞姬,可一旦程蝶衣不再唱戏,他是不会对程蝶衣再有什么感情的。

在故事里,袁四爷和蝶衣的第一次真正见面,是在程蝶衣和段小楼后台的化妆室里。

袁四爷一出手,就用十分贵重的首饰,一举赢得了蝶衣的好感。

那一刻,仿佛袁四爷就是出现在程蝶衣生命当中的亮光。

这一手其实就跟后来的土豪追小姑娘一样,先用iphone、豪车,上来把人一下子给勾住。

但是,这并不能说袁四爷就是懂程蝶衣的,相反,这恰恰反映了袁四爷的虚荣和物质。

之后的对话中,原版电影里巧妙地使用了镜子这一道具来暗示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真实的情感,只是一种对舞台上的虞姬的迷恋。

袁四爷和程蝶衣的第二次见面,还是在化妆室里。

这时,程蝶衣刚刚得知段小楼和菊仙要结婚的消息,正是悲痛欲绝的时候,袁四爷手拿霸王的翎子入镜,还是通过镜子这一道具,暗示袁四爷是假霸王。

袁四爷为了追到蝶衣,除了送些值钱东西,更重要的是要投其所好。

程蝶衣喜欢什么?

就是张公公府上那把剑。

这一点,袁四爷也是知道的。

因为程蝶衣曾经反复到张府多次寻找宝剑未果。

这把剑,在程蝶衣看来,象征的是他与段小楼的感情。

一把宝剑之所以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只是因为,当年小楼的一句话。

“霸王要有这把剑,早就把刘邦给宰了。当上了皇上,那你就是正宫娘娘了。”

一句戏言,却被程蝶衣当做需要用一辈子信守的承诺,这样的感情,可笑,可怜,然后又可敬。

袁四爷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暗示程蝶衣宝剑可以送你,但是不能白送,不要你的钱,可是又不能白送,那要什么呢?

袁四爷暧昧地把手放到蝶衣肩上,红尘知己四个字十分鲜明地暗示了袁四爷想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纵观全片,袁四爷在这部戏里绝对不是什么好人,让发际线已经靠后的葛尤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不禁让易青想起同为陈恺歌作品的《道士下山》,里面范师傅的秃顶造型。

或许在陈恺歌看来,情欲心重的人,都能从头发上看出来。

面对袁四爷的要求,程蝶衣内心痛苦抉择,为了拿回象征与段小楼感情的宝剑,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真让人感到心疼。

雷雨声中,清冷的院子里,两个醉酒的人摇摇晃晃地唱着霸王别姬,实在是没有京剧应有的美感。

突然,程蝶衣拔出宝剑,作势要自刎,本是唱戏,可是却引起了袁四爷的高度紧张。

这场戏,其实仍然是在表现袁四爷的世俗,现实。

他虽然画了霸王的脸谱,可是却并不是真正的霸王,他不能像程蝶衣那样真的入戏,而是始终站在旁观的角度欣赏,甚至把玩京戏,他是爷,却不是霸王。

在之前,程蝶衣还跟段小楼说过袁四爷是懂戏的。

可这个他以为懂戏的人,却连一出霸王别姬的戏,都没办法进入状态地完成下来。

袁四爷为自己的出戏笑了,程蝶衣却为自己再一次被骗而哭了。

袁四爷能明白蝶衣的心情吗?

他不能,他还是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程蝶衣,却不能理解程蝶衣。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景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

这话说的固然经典,但是在易青看来,同样是十分冷酷的。因为蝶衣需要的不是一句赞美,而是一种切实的安慰。

而程蝶衣的哭泣唤起的,却只是袁四爷情.欲的萌发。

故事进行到这里,相信每个人对袁四爷这个人物厌恶都无以复加。

程蝶衣的一生就像是那个年代伶人的缩影,风华绝代换来的却是被有权有势者的欣赏,玩弄,这不叫爱情,这更不叫珍惜。

袁四爷的再一次登场就是在小日本子占领北平,程蝶衣演唱贵妃醉酒的时候,袁四爷同日本人一起坐在高楼听戏,证明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汉奸。

时局动荡,京剧的舞台也不安宁。

程蝶衣却不管台下如何吵闹,始终都在忘我地演出,得到袁四爷和日本人的掌声。

这一段能看出袁四爷和日本人都确实懂戏,但并不能说明袁四爷珍惜程蝶衣,在他的眼里,程蝶衣或许就是个玩物,仅此而已。

再后来,小日本子被打跑了,因为程蝶衣曾给日本人场戏,被捕入狱,段小楼去求袁四爷救人。

袁四爷开始的态度并不配合,反而因为过去“霸王回营该走几步”,而刁难段小楼。

他在明知程蝶衣入狱,却还在优哉游哉地玩鸟,这是因为程蝶衣后来开始吸大烟,不再唱戏,不再扮演虞姬了,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多亏机智的菊仙出手相助,还宝剑暗示袁四爷和程蝶衣的关系非同一般。

程蝶衣如果是汉奸的话,袁四爷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袁四爷去救程蝶衣也是被迫的,并非真心实意。

法庭上的这场戏,葛尤奉献了极为精彩的一幕。

袁四爷严肃地质问检察官,把国粹叫做淫.词艳.曲,究竟是谁辱我民族精神,坏我国家尊严。

原版电影里,葛尤这一段的表演十分出彩,一个抗战时期的汉奸,居然在神圣的法庭上如此大义凛然,却没有丝毫违和,当真荒唐。

袁四爷质问法庭,却并不是为了程蝶衣,只是因为他本身的确痴迷京剧,所以当程蝶衣一心求死的时候,袁四爷立马就走了。

等到再出场的时候,袁四爷已经走到了末路,可即便是被五花大绑,他最后临死前的台步,都能看出他对京戏的痴迷。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把蝶衣当做真正的爱人,甚至朋友。

总的来说,袁四爷这个人,聪明,霸道,虽是戏迷,却并不入戏,爱惜京剧,却并不珍惜蝶衣。

在整个故事里,袁四爷这个角色出场不多,形象却十分典型,立体。

其实,这样的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并不少见,这类人没有基本的是非观,行事全凭个人好恶,或许会因为一时兴起偶尔做着好事,但大半生都在为恶,说白了,就是纨绔子弟。

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放大了他人性当中恶的一面,以此来突显程蝶衣的悲剧人生。

所以,别看这位袁四爷的戏份不多,但是其在整个故事当中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角色,易青可不放心交给别人,只能葛尤来演。

“准备的怎么样了?”

“还行,我正托人打算找几个京城的老人聊聊呢,这个角色不好演,不过挺有意思的。”

因为易青的缘故,葛尤这辈子的演艺生涯也和前世有了很大的不同,第一次在电影里挑大梁就是《活着》这样的大戏。

现在让他接别的角色,他演着都觉得不过瘾,这两年多,第一个走进他心里的角色,就是这位袁四爷。

也因此,哪怕王菁花反对,他找到易青这里也要把这个角色接下来。

“回头我也帮着你找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可不多了。”

“碰碰吧!能找着最好。”

虽然喜欢这个角色,可是该怎么演,葛尤的心里也没底,毕竟现在生活当中去哪找这样的人。

“其实你想要把握住这个人物也不难,袁四爷这种人在当时那个时代很多,心里没有最基本的是非观,做什么事全凭个人喜好,痴迷京剧,却又总也忘不了自己是个爷,喜欢程蝶衣,却又打心里瞧不起戏子,只把他当成一件玩物,你只要找到这种矛盾性格的中心点就行了。”

“嚯……听你这么一说,我是更糊涂了,算了,我还是自己琢磨吧!”

得嘞!

易青听着,就知道自己帮了倒忙,毕竟每个人对角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说这个了,对了,老冯最近找没找你?”

葛尤点头:“找了,说是又弄了一个新本子,打算给我看看,我没应,接了袁四爷这个角色,我现在实在是没工夫考虑别的,先把这个戏弄好再说吧。”

冯裤子拍完《天生胆小》之后,大概也是喜欢上了跟葛尤合作的感觉。

之前,易青就听说他又弄了一个剧本,易青还问过,不过冯裤子神秘兮兮的,还当成金元宝捂着呢,连易青都不给看。

“我看你们俩挺搭,以后说不准你还能成了他的御用男主角。”

前世,冯裤子和葛尤的搭档,可以说就是国产电影的票房保障,俩人联手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先河,但是,现在易青瞧着,怎么好像葛尤还挺瞧不上冯裤子的。

“你跟着老冯······”

“没有!没矛盾,就是吧,我不想总演喜剧了。”

易青听得一愣,葛尤不想演喜剧了?

这话听着就像赵老蔫儿不想唱二人转,郭班主不想说相声一样。

葛尤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表演风格上来看,都自带喜感,他不想演都不行,因为观众只要一看见他那模样就想笑。

不过,葛尤有这念头,易青倒是也能理解,毕竟不光是葛尤,任何一个喜剧演员其实都不想演喜剧,就比如后来开心麻花的那个郝建,演喜剧演到他自己都说快吐了,所以在《飞驰人生》里,他不想搞笑了,他想要演好一个父亲,最后甚至想要死。

但问题是,很多事情不是演员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说起来也是无奈,就比如葛尤,他不演喜剧?

观众都不答应啊!

而且,不演喜剧的话,怎么才能给他重新树立一个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