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时代潮流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时代潮流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付艺伟不想因为自家亲戚的事,去麻烦易青,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也不是因为付艺伟这个人心冷,而是,她觉得不合适。

她虽然是个新时代的女性,但是,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一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如果因为娘家的亲戚去麻烦自己的男人,那就是不贤惠。

当然了,或许这种传统思想没那么根深蒂固,但显然,付艺伟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大姨家里生活的困难,这是付艺伟早就知道的,可她怎么都没想到,她的亲大姨,家里居然已经困难到了这种程度。

这两年她都没回东北,逢年过节的,也都是拜托自家母后大人代为将礼物送过去,大姨家里过得怎么样?

付艺伟还是之前的记忆呢!

因为付艺伟的大姨,大姨夫都是国企工厂的工人,双职工的家庭,应该生活的非常好,至少够得上一般小康水平才对,可真的走进家门,她才知道,自己没回来的这两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岗!?大姨!您是说,您和我大姨夫都下岗了!?”

付艺伟当然知道什么是下岗,就是在京城,也有很多国企单位因为经营不善,企业亏损,已经没办法再保证生产,那些工人也纷纷下岗。

易青在旁边听着,没急着插嘴,之前一直没关注过这件事,大概是因为“下岗”这种事,距离他们家太遥远了。

现在听付艺伟的大姨提起,他才反应过来,国内企业的下岗潮可不就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的。

原本的铁饭碗一下子也变得不那么瓷实了,旱涝保收的一个群体不得不开始为了生活奔波辛劳。

下岗工人在当下也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了,当然,在全国各地区的叫法也各有差异,最开始的时候不叫下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职”,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还有些地区叫“放长假”、“两不找”等等。

但是总体的意义就是,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开始改制,国企正式员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俗称买断工龄,转为灵活就业的人员,也就是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下岗工人。

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个年代,依然还有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停止经营,导致员工被迫下岗的。

那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下岗工人“闹事”,上.访,总之,每一次下岗,伴随而来的都会有小小的动荡。

但是,听付艺伟大姨所说的,他们这一批下岗工人,非但没有闹起来,反而都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了这种命运,集体选择了沉默。

当然了,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时代不一样,人们的思想也不一样。

首先,很多地区出、台的政策是“规定性较强”的政策,多数人对于这样的政策,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按照相关的待遇履行,这也是出现大规模下岗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这个时候的人对于维权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等到想起了要维权的时候,却也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下岗工人,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想法。

最后,就是原来的国有企业,真正的倒闭停产,导致了很多人直接看到了改革的本质,也就顺应当时的政策,为今后的日子早做打算。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90年代,全国国有企业下岗工人总数达到了2000万人,这样的庞大群体,在几年间迅速涌入了社会,在各行各业从头开始。

一些人运气好,胆子大,创业经商,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更多的一些人则没有把握好商机,亏得血本无归。

付艺伟的大姨一家运气就是不好的那一批,两口子拿着单位给的安置费,开了一家小饭店,结果,没经营半年就黄了。

现在这老两口子只能靠着打零工来维持生活。

而且,这老两口子自尊心还特别强,付妈眼看着自家大姐受苦,自然不愿意坐视不管,可就算是她想接济,但大姨不愿意接受,付妈也只能看着干着急。

这次大姨家里要请客,按照付妈的意思是不想让易青他们去的,毕竟大姨家什么情况,付妈最清楚。

还是付艺伟劝说,让易青过去帮着想想办法,再加上大姨自尊心那么强,如果别人家都去,就把大姨家落下,就好像看不起人家似的,付妈听着也觉得有道理,再加上她也知道,自家女婿是个有大本事的人,说不定真的能帮着大姨家里摆脱困境,这才点头了,还做主把大姨家放在了第一个。

易青和付艺伟到了大姨家里,一进门,立刻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无产阶级。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付艺伟大姨家里的窘迫,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一家六口人就住在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屋里也没什么家具,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还有小的不能再小的黑白电视机,大概就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了。

易青和付艺伟来的时候,大姨和表嫂正在外面搭出来的厨房里做饭。

看着案板上摆着的鸡鸭鱼肉,可想而知,这一顿用来招待易青这个门前贵客的宴席,肯定花费不菲,说不定会让大姨家里原本就拮据的日子更加窘迫。

易青被大姨父,还有表哥迎进了屋里,付艺伟则去了厨房帮忙。

易青就是厨艺再怎么高明,今天这场合也没法卖弄,否则就是在打主人家的脸。

付艺伟的大表哥是个老师,不过这年头老师的待遇可并不高,一个月,几十块钱的收入,已经是全家人的主力军了。

今天为了招待易青,特意跟学校请了假。

表嫂也在学校,不过不是正式职工,只是在学校的帮着打扫卫生,赚个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费。

大姨家里还有个女孩儿,今天上学去了。

“大姨,我妈都和您说了好几次了,我家原来的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一家人搬过去,也能住的松快一些。”

厨房里,付艺伟小声劝着。

但大姨却不为所动:“没这个道理,哪有大姨姐住到妹夫家的道理,大姨知道你妈是好心,可大姨不能这么干,真要是住过去了,回头让人笑话,不光笑话我,还得笑话你大姨父和大表哥,再说了,大姨家里的房子是小,还老,可破家值万贯,大姨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你要让我搬,我还不乐意呢。”

付艺伟听着,也是无奈,她这个大姨掐尖要强了一辈子,再难也是自己硬挺着。

“你们这姐几个都一样,倔!”

大姨笑了:“我这不是倔,这叫要强,行了,你也别说了,你再这样,今天这顿饭可吃不好,你们两口子能来,大姨就知足了,知道你是好意,小时候,大姨没白疼你。”

“您要是真疼我,就该听我的,我日子过的再好,您过的不好,我这心里也不舒坦。”

付艺伟说完,放下手里的活,离开厨房进屋去了。

房子本来就小,又给大表哥他们一家三口隔出来了一小间屋子,就更狭窄了,付艺伟进来,感觉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坐在了床上。

大姨父正在询问易青家里的一些情况,然后又说起来孩子。

本来就不熟,也没什么好聊的,就跟例行公事一样。

“大姨父。”

付艺伟在大姨那边没能做通工作,只能又转到了这边。

房子的事没敢再提,她知道,这个大姨父的性格更加要强。

“我听我妈说,您和我大姨下岗之后,厂里就给了一笔安置费,然后就没有其它的了?”

大姨父一愣,干笑着说:“不都是这样吗?厂里都维持不下去了,还能想着给咱安置费,这就不错了。”

易青在一旁听着,真是要感叹现在人的思想境界真不是后来人们能比的。

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

可问题是,自己该争取的利益为什么不争取。

像后来某个小品演员在春晚舞台上喊出来的:“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这句话一说,不知道全国上下多少下岗工人跳着脚的骂大街。

“大姨父,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对不对,您能这么想,其实也很正常,但是,我听小伟说,您在工厂工作了一辈子,现在生活的这么困难,您也还替自己想想了。”

易青已经尽可能的委婉了,毕竟来之前,付艺伟也反复的交代,她大姨和大姨父这老两口子都是自尊心MAX的存在。

这个时候,付艺伟的大表哥说话了:“小易,其实也不是没找过,可厂子都黄了,虽然还剩下一些人,但是找过去根本就没用。”

易青也知道,现在好些企业自身都难保,哪里还顾得上下岗的工人,就算是想管,那也是有心无力。

“唉……”

大姨父叹了口气。

“先这么将就过着吧,总不至于饿死。”

易青闻言,和付艺伟对视了一眼。

“大姨父,我要是给您和我大姨找份工作,您总不至于也拒绝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