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三爷白颖宇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三爷白颖宇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宅门》和《红楼梦》一样,讲的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既然是个大家族,注定人物众多,里面有名有姓的角色就一大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女性自然以白家二奶奶文氏为尊,男一号是当之无愧的白七爷景琦。

可在这部讲述了四代人沉沉浮浮的历史大戏里面,却并非白景琦的独角戏,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时时刻刻惦记着强袭的三老爷白颖宇。

白颖宇是大宅门白家老太爷的小儿子,一直心怀鬼胎,好吃懒做,不知是不是遗传了白家聪明的基因,非常机灵,但是却正事不干,擅长投机取巧。

拿白雅萍失手摔死自家孩子的事情,白颖宇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白雅萍因为在夫家一直不受待见,便经常回娘家。是他突然地踢开雅萍房间的门,导致白雅萍受惊吓摔了孩子,最后导致孩子身亡。

而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不仅当甩手掌柜,还恶人先告状,说是白雅萍一所以扔孩子,是为了逗白景琦笑,气得关家大爷嚷嚷着要摔死白景琦给自己的儿子抵命。

最终,由于关家的孩子是在白家出事,加上事情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导致白家和关家结下了梁子,由亲家变成了仇家。

最令人气愤的是,白颖宇一直好吃懒做,花费白家大量的银子,导致白家的人,一直在想办法填补银子的空缺。

当家族遭遇危险的时候,不仅置身事外,还暗中勾结外人,想把百草厅卖掉,好有银子继续逍遥自在。

这还不算过分,最让人不耻的事,他居然在白景琦还小的时候,带着白七爷去逛窑子。

若是真的把白景琦当成家人,难道不是应该好好教导白景琦远离青楼,洁身自爱吗?

要说疼孩子,怎么不见他把自己的孩子往暗门子里带?

后来,八国联军进城,为了保自身平安,还暗中勾结八国联军,导致自己的亲妹妹被外国人玷污,精神失常。

也许是经历了大风大浪,见过了太多的人性,或者是已经过够了,之后的白颖宇,终于为白家做了一件让后人感恩戴德的事情。

小日本子打了进来,白景琦因为在京城影响力巨大,被日本人给盯上了,想收为日本人所用,因此逼迫白景琦去做日本人扶持下的药行行会会长。

白颖宇这一次不再畏手畏脚,而是主动为白景琦挡了这一劫难。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享过福了,也做了很多坏事,是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来了结自己的一生了。

临终前,这位白家的三老太爷说了八个字“福也享了,孽也造了”。

这大概就是对自己一生最好的概括了。

可以说,白颖宇这个个性极为张扬的人物,在大宅门近百年的世事变迁中,担当了一个极不体面的角色,在其痛骂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王喜光之后,服烟膏而死的那一刻以前,他压根就没做过什么好事。

在白颖宇的身上,很容易察觉到他为人处世的个人准则一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白颖宇前前后后所做的各桩毁德败誉之事,无不体现了他的追求与本质,一个当仁不让的“私”字。

他敢于中饱私囊、侵吞公银;他利欲熏心、厚颜无耻,在白家遭难之时,执意分家;他又甘于为生存和享乐而充当汉奸,如此等等。

在常人眼中所有不道德的,或是丧失人性的事他都做尽了,就是没做一件对他人有意义的事。

而且还处处为他的“私”找合理的借口,并以种种方式推脱自己的责任。

由此看来,他似乎是个十恶不赦的地痞无赖的典型,甚至比恶棍韩荣发更可恶百倍。

他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在那个民族危机四伏,国难家仇祸患毕至,而群情激奋的年代里,肯定是难以有容身之地的。

他理所当然地遭到来自各方的攻击和责难,亲侄子把他按在地上抽大嘴巴,亲儿子也气得说不打算再认他了。

在善恶之间,他毫不犹豫地走向了与家族,国家相背离的一面,为了争取一己私欲放弃牺牲了包括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家族在内的一切。

他也从未因此感到内疚或是寻求自省,在他的眼里,三爷我是该得的。

但细细体味,白颖宇在其恶的背后,却又时时体现出对这种恶的犹豫不决和其人格向善的一面来。

因此还不能说白颖宇一无是处。

首先,他勇于接受新事物,比如入洋教、用洋物,有时比白景琦还看得开、学得快,比如那电灯,白景琦都没他三叔走的快。

其次,从他和容神父的交往中,甚至还能够看出他兴味相投的喜好和两肋插刀的义气来,当真是奇哉怪也。

再者,他作为大宅门的成员之一,也同样受到家族文化的制约,对白文氏的持家管制,他至少是敢怨敢怒而不敢言,而且还多有听从,尤其是白文氏的丧礼上,他表现得如此的悲切,与平日的为人大相径庭。

至少与《大宅门》中的另一大反派武贝勒比较起来,他又显得高尚得多了。

武贝勒在历次的事变中表现得毫无节操,还纵容无赖韩荣发混进白家发难,以致他至死都没有得到大格格和亲儿子的原谅。

而白颖宇至少还在生命的尽头,表现得尚有一份气节。

他对关少忻的不耻和对大汉奸王喜光的斥骂,也表现了他远没有达到同室相煎的极恶。

白颖宇最后的死,可以理解成是他人性的复归。

他在历次变历中苦也吃过,罪也受过,但从未有丝毫的觉醒,为何到了垂死之时却表现的如此凛然大义呢?

大约是郭保昌都觉得把这个人物刻画的太坏了,想给他个表现的机会,大有回光返照的一丝灵光。

当然了,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在重庆被日军炸死,他在临死时可能依旧会冥顽不化。

最后,白颖宇在“福也享了,孽也造了”的八字评语中,感叹了一句“死而无怨。”

行将闭眼之时,他没有让人照顾家人老小,没有牵挂百草厅的发展,没有对自己充满罪孽的一生忏悔。

相反,他唯一记得的竟是一桩妓债。

也当真是符合这位白家三老太爷的性格,到死也得张扬一把。

这个人物写的精彩,前世的电视剧里同样也演得精彩,郭保昌现在要让易青给推荐一个演员,易青的脑袋里立刻自然而然就蹦出了刘佩齐。

就像白景琦换了陈保国,别人演不了一样,白家三老太爷如果不是刘佩齐的话,换成谁来,都会失了味道。

“刘佩齐?”

郭保昌乍一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这也并不奇怪,此时此刻的刘佩齐毕竟名不见经传,如果易青不是有着重生的优势,这位还在西疆军区话剧团的小演员,至少还得蹉跎多年,才凭借着《二嫫》里面瞎子那个角色走入人们的视线,并获得了让他一飞冲天扮演乔安山的机会。

如果换成别人现在随便和自己说一个名字,郭保昌肯定会当成是在扯淡,但易青不一样,这个小年轻在圈里选演员的功力,已经随着《三国演义》剧组被多方报道,逐渐的传开了。

“这个刘佩齐,你是怎么认识的?”

郭保昌想了半晌也没想出来这个刘佩齐到底是哪一路的神仙。

可既然易青说了,那肯定是个人物。

“我不认识,不过陈小二肯定认识,陈小二和他们老爷子以前拍过一个《父与子》,里面的顺子,就是这个刘佩齐演的!”

《父与子》?

这部电影,郭保昌倒是有点儿印象,可顺子是哪一个?

“你觉得他能行,白老三这个人物在戏里的分量,可不比白景琦差。”

郭保昌的《大宅门》,之前的初稿一直写到了特殊时期结束,后面的男主角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

不过现在他只改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到白颖宇死,白景琦立遗嘱那一段,后面的打算以后再说。

所以在前面这一部分里,白颖宇这个人物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因为人物刻画的生动,出彩儿的地方可是一点儿都不比白景琦少。

现在易青要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交给一个他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演员,郭保昌的心里没底,真的没底。

易青扒拉着面前的茶杯,笑道:“郭老师,行不行的,等您见过了,让他试一段戏,到时候不就知道了吗?”

郭保昌闻言,倒是真的来了兴趣,易青这么有信心,想来这个演员肯定差不了。

“那行,可是该怎么联系啊!?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这个可真的是难为易青了,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现在的刘佩齐应该已经来了京城,眼下各地的制片厂都没活,更别说隶属于军队的话剧团了,大量的演员一年里除了下连队慰问之外,其他的时候也只能撒出去自谋生路。

不过

“我给您找一下陈小二,他肯定知道刘佩齐在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